第127章
面对曹操语重心长的忠告,曹穗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
是她想当然了。
“阿父,你说得对。他们从出生便一直在吃苦,日后也有的是苦要吃,我就别刻意给他们增加苦难了。”
降生到这个各种灾祸叠加的时代注定了他们要吃苦的一生,她就别在学院刻意磨砺他们了。
难不成还担心他们日后没有苦吃吗?
曹操无言以对,“…你说得有道理。”
顺带用眼神威慑了一下在旁边偷笑的郭嘉,郭嘉立刻变正经。
从宿舍出来来到上课的教室,这倒是能让他们进来参观,毕竟谁家的书都珍贵,教室里根本没有留下任何东西。
郭嘉第一时间便坐下来体验,倒是比他们以往在颍川求学时要舒服许多。
曹操则一一如既往地站在讲台处,下面的情况尽收眼底。
不得不说,果然高处的风景真是好,下面有什么小动作都看得见。
“你这学堂若是在下面做点小动作,可是逃不过老师的眼睛。”
曹穗也挑了个座坐下来,“难道不好吗?”
曹操当然觉得好,又不是他当学子的时代了。
郭嘉满意地环视一圈,想到自已快满周岁的儿子,忍不住道:“女公子这学堂什么时候准备再拓展拓展啊?”
曹穗疑惑地看着他。
郭嘉嬉笑道:“培养人才自然要从小时候抓起,不如干脆定在三岁。女公子下一批招收学子,就从三岁的稚童开始,一直培养十几年,那定然对女公子和司空无二心。”
哪怕曹穗已经听过许多异想天开的方案,但此时也忍不住将嘴张圆。
这是什么终身制上学吗?
曹穗一脸看穿的表情,冷声道:“自已的孩子自已带,我阿父给先生发的俸禄不至于请不起仆妇侍女。”
别想着两手一甩把孩子甩到学校去。
天知道启蒙阶段的稚童能把人折磨疯,每年开学季就好比抓住大赛开启。
甚至于比抓猪更加累和折磨心态,毕竟猪的死活可以不管,但孩子的磕破点皮都能被疯狂找茬。
郭嘉还不愿意放弃,上半身趴到曹穗的桌子上,整个人扭曲悬空都要争取,“那就五岁?七岁不能再多了,不然就养不熟了。”
曹操都听不下去,什么叫做养不熟?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过继收养呢。
“奉孝,我没短你吃短穿吧?自已儿子都不愿意养了?”
郭嘉深沉地叹了口气,满面沧桑,“司空,你不知道,养儿子可不是吃吃喝喝穿穿就行的,想到还要教他十多年,我就没了盼头。”
曹穗翻了个大白眼,一点淑女样都没有,难道她就有盼头?
郭嘉可能真是被养儿子这件事折磨到,还在曹穗耳边喋喋不休,哪怕她爱搭不理也不放弃。
荀彧和戏志才简单询问了下这里的教学方式,再看看教材,都忍不住羡慕。
戏志才触类旁通,“若是将老师换一批,学子们也换一批,岂不是能直接为朝廷培养能用的人才?”
荀彧跟着道:“奉孝说的有些还是在理,小小年纪开始读书,然后一批一批地递进,最后剩下我们培养出来的学子,再进入朝廷。”
曹穗不意外他们能想得远一点,可她先要泼一盆冷水,“诸位先生知道我办这座学院花了多少钱吗?”
这可都是她自掏腰包的。
“而且,这里面还有济南许多商人捐赠的钱财。”
算起来就是个天文数字。
曹操听了忍不住道:“若是要吸纳更多人才,自然不能像你这么搞免费的。”
曹穗笑道:“阿父可以试一试,哪怕是学子们交钱,学校也是运行不下去的。”
除非办贵族教育,否则,无论是哪个学堂是可以不靠补贴运行下去的。
曹操看她胸有成竹,可惜道:“真不行?”
曹穗肯定地回答,“真不行。”
就是经济巅峰的<a href=https:///tags_nan/so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宋朝都不能做到如此,更何况是现在。
早点睡梦里什么都有。
曹操只好无奈放弃,出教室时回头看一眼,眼神真是要多留恋有多留恋。
最后就是公示栏,版面最显眼的自然就是期末考核十位优秀的文章,旁边还有少量学院通知公告。
曹操批阅过自家儿女的文章有所准备,其他人则是排排挤着到前面看。
上面的文章都是大白话,要论文采,那是半点都入不了他们的眼。
可内容确实都有独到之处,不愧是被张贴出来的优秀文章,哪怕是曹操都看得仔细。
荀彧见到一些契合他想法的文章,看着这些大白话都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忍不住炒曹穗道:“女公子这些人再培养两年放到基层去,有些可惜了。”
曹穗早就看过了就不上去和他们人挤人,站在旁边轻松道:“先生放心,我只是那么一说。若是几年后依旧能叫我惊喜,我自然会把人留在身边给我干活。”
说罢,她大眼睛一转,然后一眯,“但是,诸位先生,还有阿父,别想着挖我的墙脚。我这苗才刚刚发出来,可别有的人已经惦记着连盆带苗的全部端走。我用心养出来开花结果的树,可不是要给别人遮荫的。”
曹操率先挪开视线,其他人多多少少也有这种想法,稍显心虚。
曹穗一看他们不答就知道肯定还是存着这个心思。
毕竟到时候一摊手,无赖地说“我们什么时候答应过你不挖墙脚”,她有什么办法呢?
曹洪和夏侯渊坦坦荡荡,夏侯渊更是道:“我可没这个心思,再说,你这里培养的人可没办法给我用。”
曹穗满眼狡黠,“谁说的没有叔父的份?这就得看我阿父和诸位先生的本事了,若是早早地平定祸乱,有一个稳定的环境,说不定日后还能开办一所专门教当兵的学院。”
曹仁听了笑道:“谁会费力教当兵?”
曹穗可不赞同这种说法,“谁说当兵不要教?像是叔父们这样的武将,难道是大陆上随意就能捡到的?武将那也是需要培养的。还有军营里各个官阶的武将,起码得能识字吧,不然连军令都看不懂。”
“我就不说普通土兵了,单说一些什长、都伯、屯将、曲长,哪怕官小,但也不能大字不识,那样如何管辖手下的土兵呢?”
这一下倒是真把曹洪和夏侯渊说定住了。
“虽然说将帅需要天赋,但不经过任何培养野蛮生长也只会埋没天赋。若是有一所教授行军打仗理念的书,再将人放到战场上实践,岂不是比指望下一代冒出来天赋卓绝者要好得多?”
曹操自已就是行军打仗的一把好手,不由道:“还真是。”
他也想到曹家夏侯家下一代的问题,“你和子脩这一代,还没见到天赋卓绝的小辈。”
曹穗笑脸一收,“阿父,别太贪心。”
曹操没好气道:“我又没指望你打仗。”
曹穗:…那可真是谢谢您。
父女俩将这话岔过去开始斗嘴,在场的两位武将倒是真心实意思考起来。
他们这种家庭基本就是一代传一代,想要突然改换门庭也有难度。
但武将的培养,真是应了那句虎父犬子,全看时运。
荀彧和戏志才对视一眼,都互相摇摇头,没想到出门一趟本想着散散心,倒是又收了一肚子问题回去。
第130章 惊变!袁术称帝曹穗:没有人能拒绝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过年前曹操还专程见了马超还有孙家兄妹俩,曹穗都没有好奇他们说什么,左右不过是安抚和收拢人心。
只是她觉得曹操得失望,三人都是很有个性和主见的人,怕是不吃他那套。
但不管如何,过年的日子如约而至。
曹穗还折腾出来红色底纸来做对联,曹操写上瘾了,写了一副不过瘾,还把曹穗的库存拿走,然后一一写好分给亲近的下属。
曹穗徒劳地抵抗后认命地待在丁氏身边,诉说阿父是一个不讲理的大强盗。
丁氏温柔地摸着她的脸庞,“阿母把你阿父府库的钥匙给你,你喜欢就去挑。”
曹穗故意瞟了一眼旁边的曹操,大声道:“我不挑,我要一箱箱的搬走,把阿父的府库搬空。”
曹操不屑地哼哼两声,显然是十分看不起她这般的“豪言壮志”。
“见好就收,你现在可是长姐了,还是有名的女公子,别逼我大过年的收拾你。”
曹穗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显然没想到他的嘴里居然说出如此无情的话,一副伤到心的模样,无力地靠在丁氏肩膀上,装模做样抽泣道:“果然,阿父不爱我了,居然如此对我,真是伤透了我的心。”
一边说一边耸耸肩膀,还抽出帕子来擦擦眼下不存在的眼泪。
曹操盯着她这副做戏的模样,平日里出门身上都不带帕子的人,显而易见是有备而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