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能问的人自然也不缺这点钱,立刻付了二十钱,“小童,你把手里的报纸给我,不,再给我拿一份。”
  报童手里的报纸被“抢”走,他不可置信地捧着手里的钱,塞到布兜里扣上,然后再从手提布袋中拿出来一份报纸递给面前的阿叔。
  “阿叔,上面还有咸鸭蛋和皮蛋的做法,你若是喜欢吃可以看看。”
  拿到报纸的人已经无心他说什么,嗯嗯嗯地点头,眼珠子都快钉在报纸上面,曹丞相独家访谈几个经过放大加粗的字实在是太过显眼,他一眼就看中。
  再瞧瞧上面所谓的内容,他算是知道访谈是什么意思,一问一答的模式,看得他新奇不已。
  报童带出去的第一趟报纸没有走出五百米就全部售罄,基本上都是拿了二十份报纸出去,算下来他们这一会儿就挣了十个钱。
  一个个快速跑回家去,然后将挣的钱上交,登记好后再去领,一个个忙得乐在其中。
  有些人实在等不及就在铺子门口排队,报童们顶多走远一点,叫卖得越发起劲。
  本以为还要宣传宣传,没想到一个个捧场得很,三千份远远不够,加上曹穗给朝廷命官们送的,不到一个时辰已经全部卖完。
  就这都还是人手不够造成的。
  不少人买到报纸专门点了茶、吃个面什么的,拿出来报纸显摆,不少人都被吸引。
  有些不识字的凑上来询问,买到报纸的人倒是也不嫌弃,开始挑他们喜欢的读。
  第一时间自然是曹操的访谈,题目都是曹穗精心选定的,全程没有卖弄文采,百姓听到也能听得半懂。
  有关农田耕种、朝廷减税、邺城建设以及待遇……等等一系列问题,百姓根本不觉得乏味,一个个听得津津有味。
  有些聪明的小老板还专门买一份放在摊子上,找个识字的念念书,一下子叫摊子热闹起来,没钱的蹭蹭也不会被人驱赶,一时之间其乐融融。
  至于那些法律小剧场都是通过家长理短演绎出来,这一期的主题便是官吏横行霸道、小民奋起反抗遇到青天大老爷的俗套故事。
  但架不住群众喜欢听啊,一个个都有感而发。
  荀彧府上也有曹穗送达的报纸,他仔仔细细地从头看到尾,“丞相好福气。”
  不单单儿子争气,女公子更是出类拔萃,这般厉害的手段帮着收拢民心、为民着想,百姓难道还能不爱她吗?
  更难能可贵的是,女公子将丞相推到最前面,却隐匿了自已的存在,丞相难道能不喜欢这样的女儿?
  荀彧捏着报纸,望着上面许多政策和大事,终究是低下头,“去霸府告会一声,我的病好了。”
  他并不是彻底接受,而是像听曹穗的话,不管日后到底会走到哪一步,现在要做的事太多了,不用想那些旁的,做了再说。
  甄宓和郭女王忙得更是脚不沾地,被她们俩催得都快印冒烟的印刷厂,也是在没日没夜地轮班倒干活。
  三千份一卖完就立刻关门打烊,叫一群消息慢的人扑了个空,郁闷极了。
  后面陆陆续续地加印出三万份来,每日都是一抢而空,还有部分商铺酒楼都来询问是否能预订。
  这批业务更是没有放弃,这年头的商铺基本都集中在一块区域,送报纸的话也简单,他们起订都是半年、一整年,加起来也是一项大业务。
  只不过,曹穗听到甄宓来和她汇报情况的话,抬了抬眉,“你说,有商人想要从报社加价进货?”
  甄宓也是第一次接触这种商业性质的东西,不太懂这些弯弯绕绕,“他们好像不是要在邺城抢生意。”
  曹穗笑了笑,“那是当然,加价往外卖肯定是走得越远越好。”
  不过,这群人倒是会做生意,一个个看到商机得速度比闻到血腥味的老虎都要快。
  她还没挣到钱呢,他们倒是挣上了。
  “答应他们,有钱为什么不赚?”
  而且,商人走南闯北,还能帮她扬名,何乐而不为?
  “第一期的报纸还有人想要买,但没几日就到第二期的发售日期了。”
  曹穗回答道:“继续第二期,第一期不必再大规模地加印。”
  甄宓表示明白了,但零散的加印还可以。
  官府旬报放出消息可以小规模地批发后,想要挣一点路费的商人倒是不嫌弃这点小钱,有些跟着商队的伙计脑子灵活也自已买了点准备带出去卖。
  哪怕是一张多卖五钱十钱那也是家里多一份嚼用啊。
  只有报社还在亏本,曹穗见到账本都心理不平衡,只能安慰自已等第二期发售就好,希望那些商人有点眼力劲,大胆地找上门来打广告,不然她真得继续往里面垫钱了。
  都怪老父亲小气吧啦!
  第180章 商事立法曹穗:你阿母在帮姑姑做事,自己玩去
  第二期的报纸发售更是瞬间被抢售一空,一些提前预定好的店铺对于自已的先见之明十分自得,但唯一可惜的就是还是订少了,以至于报纸都得专门放在铺子里叫人看着,避免被人顺手带走。
  修颜阁更是狠狠地出了一次风头,要上新的精油更是直接叫许多富贵人家的女眷上了心,百姓也见识到此等稀罕物件,虽然没他们用的份,但听听新鲜也好啊。
  曹穗则是没有再负责这些,忙完报社她还得忙商业的事情。
  商业街的场地已经批准下来,曹穗却还要规范商贾行为,促进商业繁荣也不能真让他们随心所欲地开放自由,那只能出乱子。
  曹穗将陈宜之、杜馡着急而来,马萧朝跟着杜馡来做记录,沈兴昌则是跟着陈宜之来见世面,曹穗和杨修算是来“挑刺”的人。
  要让商业繁荣自然得有律法来规定和保护,这部分事情曹穗交给陈宜之忙活,她这几个月都在忙商业立法的事情,还有曹穗提醒后单独设立的合同法。
  “对于入驻商业街的商贾店铺有一份市场准入条例规范,满足条件的商人才能入驻。还有市场经营规范,还不够详尽。”陈宜之将一沓厚厚的纸交到曹穗手里。
  还没看她的脑袋已经开始发疼。
  曹穗:“我会尽量看完,你也不用着急,本来就是慢慢来的事情,而且初期肯定会需要每年修订,在实践中才能看到真正不符合实情的地方。”
  曹穗自然也不想朝令夕改,但商业法本来就是个新出来的东西,她也不懂这些,只能在事件中不断进步。
  起步阶段大家理解理解。
  陈宜之也想到这一茬,怕是每年这个时候都得总结各处的商业漏洞。
  “还有女公子提出来的商业合同规范,这里面还是能有不少空子可钻,但实在是无法彻底避免。”陈宜之语气稍稍有些郁闷。
  曹穗安慰道:“别郁闷,漏洞是堵不住的,别说本来就有缝隙,哪怕是没有,人都能钻出一条通天大道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沈兴昌这会儿倒是把他爹的老底都翻出来,坑爹坑的十分顺嘴。
  “女公子,我给父亲去信询问了一些做生意时常常用到的陷阱和伎俩。”
  曹穗都诧异地望着眼前有了事业就不要爹的小伙子,“做的不错!”
  沈兴昌立刻笑了。
  杜馡这边则是将从官府旬报发行后上门的名单挑出来,眼尖敏感的商人自然看到了一片前途,主动上门的人让杜馡忙活了好一阵,毕竟能成到曹穗跟前的名单是她筛选过好几遍的。
  曹穗以前还嫌弃那些水水的会议,但真轮到自已,发现从头到尾都在干正事的会议更加叫人头疼。
  她宣布结束的那一刻,脑袋都有种被榨干瘪的无力感,眼睛还跟着酸涩,每个人手里都零零碎碎地记录着不知道多少内容,还全都是重要信息,回去又得熬夜加班整理。
  曹穗和陈宜之一块回曹府,和杨修交换了个眼神便分开了。
  陈宜之看到两人眉眼的互动,笑道:“在我跟前还遮遮掩掩,让杨尚书令和我们走也没事,我能暂时回避。”
  曹穗被打趣一点都不脸红,这点程度对她而言完全没杀伤力。
  “嫂嫂是跟着兄长学坏了,过往多正经的人啊,都学会打趣我了。”
  听她一张口就往曹昂身上扣锅,陈宜之笑出声来。
  “真决定是他了?”陈宜之到现在还是觉得奇怪,没想到在他们都认为曹穗会看不上任何人的时候,突然和杨修走到一块了。
  曹穗迈着步子悠悠然地走,口吻轻松,“暂时还在考察期,但表现尚且满意。不过,日后的事情嘛,谁说得准呢,成婚了还有和离的。”
  陈宜之以往便喜欢她的态度,现在更是欣赏,“妹妹心态好,若是珺儿长大能像是妹妹这般,我就不用时时刻刻都操心了。”
  珺儿,也就是陈宜之的女儿小满,曹操终于给她取了大名——曹珺。
  曹穗却是不赞同,“她像我做什么?她是曹家的女儿,做什么都有曹家兜底,不用担心试错。再说啦,真要像我的话,最该有好心态的,是嫂嫂和大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