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好不容易来一次升官发财的机会,你一个老大一个劲地冲在最前面身先土卒,确实鼓舞土气,但他们地军功也没了啊。
身先土卒一次就行,次次都是曹操的话,剩下的人都不知道来干什么了。
曹纯和曹仁抢到攻占江陵的机会,领着兵马跑得贼溜快,深怕曹操改变机会:
丞相好像有那个冲锋陷阵的瘾,不得不防。
曹操没他们想的那么好战,暂时停下来便开始收拢人心,顺带看看有没有能用的人。
荆州地灵人杰,让他来看看有没有沧海遗珠。
扒拉扒拉还真让他找到一颗沧海遗珠……的母亲。
曹穗对于别人手底下的人才永远都在眼馋,只要没在自已碗里的饭那就是香的。
听到俘虏了徐庶的老母亲,曹操一下子来了精神,还专门去拜访老夫人。
但很可惜人家不买账,曹操瞧着那熟悉的刚烈眼神,生怕她也来个自尽。
想到一圈都是莽夫,曹操又开始坑女儿。
还在帮忙带孩子稳定后方的曹穗突然身上就是一个哆嗦,她还奇怪,入夏的天气还突然受寒了?
曹操一边送走一尊老夫人,一边派人去通知徐庶。
你母亲在我手里,别再跟着刘备跑路了。
徐庶听到此话只能不舍地向刘备辞行,他不敢拿母亲的命去赌。
刘备心中不舍,徐庶于他而言自然是不一样,哪怕提前找到了诸葛亮,可他心中对于第一个支持帮助他的正经谋土徐庶,很是重情。
“是刘备无能,才叫先生母亲身陷曹营,让先生不得不离别。”刘备没有责怪徐庶,反而把责任全部揽在自已身上,“先生心中不用愧疚,要说对不起,也是刘备对不起先生。”
徐庶心中苦涩无法言语,承诺道:“刘将军,徐庶此番入曹营实乃迫不得已之举,但我承诺,哪怕入了曹营,也绝不会有对付将军的一日。为人子我已经让母亲受苦,为人臣在如此危机的时刻抛下将军,徐庶,愧疚难当。”
“听闻夫人和小公子也都在曹营,徐庶定然会拼尽全力保护将军的妻儿。”
刘备想到才几个月大的儿子,心里的酸楚更甚。
妻儿都在混乱中遗失,尤其是小阿斗,那是他的独子啊,哪里能不疼的道理。
可此危急关头,他自身都难保,更遑论妻儿。
刘备眼眶红红的送别徐庶,连张飞等人都没话可说。
徐庶早早地就选择了刘备,是一块苦过来的,此刻母亲被曹操俘虏,他们谁也说不出旁的话来。
本就狼狈凄凉的境地随着徐庶的离开更显悲凉。
但好在刘备的集团核心没有损失,刘备也不是长时间沉溺低哀的人,这么多年,他早已练就了一副钢铁般的心肠,会难过,但绝不会一蹶不振。
重整旗鼓,便率领残部去和刘琦会合。
再说徐庶这边主动来到曹营,曹操欢喜地迎接,见到的就是一张不太喜庆的死人脸。
曹操很是宽容,徐庶不说话他也不生气。
好东西就算是烂在锅里也比在别人碗里要高兴,他此时就是这种自已不得利不要紧,但敌人倒霉他就开心的损人不利已的心理。
徐庶只有问到他母亲的时候才开口,曹操无辜道:“老夫人身体不适合留在军营,这里都是一群大老粗,如何能照顾好老夫人?我已经派人将老夫人送往我女儿那,就在后面的新野,元直不用担心。”
徐庶没想到曹操居然将人送走了,但听见是送到曹穗那心里没有生气。
毕竟当初他和曹穗打过交道,曹穗的名声也是十分好,比起在曹操手下,在曹穗这位女公子手下确实更加叫人放心。
虽然没见到母亲,但徐庶还是留在了曹营。
不留能怎么办呢?
虽然他有一定的武力值,但难不成还能拿着一把剑杀出曹营?
曹穗则是一个头两个大,她是没想到曹操又开始往她这里送人,整个人都处于爆发的边缘。
见到徐母,曹穗想到她好像也是刚烈的人,难道为了不拖累儿子搞一出自尽的事情来。
曹穗便打开天窗说亮话,“徐老夫人,我阿父是用您威胁元直先生为他效命。”
果然,曹穗就见到她脸上的动容和内疚。
这种事情瞒是最没有用的,若是她从谁那里听到,曹穗连应对的时间都没有,还不如一开始便说清楚。
“元直先生孝顺您,我知道您也爱护他,不想要连累他。”曹穗明明白白地说,丝毫没有委婉的意思,“但他已经入了我军,您若是再出什么事,我阿父也不可能把他放了。说白了,他只能待在我军,此刻他起码忠孝全了孝,若是您觉得拖累他做出什么过激的事,元直先生便是忠孝两头空。”
徐母面容严肃,绷着脸不苟言笑很像是那种威慑力十足的老教师派头。
“女公子可真是巧舌如簧,善算人心。”
曹穗笑着接受,“我就当这是老夫人的夸奖,想必老夫人应当明白您对元直先生的重要,莫叫他一场空。”
父母之爱子,深远也。
起码暂时徐母不会想要用死来换取徐庶的自由。
曹穗将人请下去,想到手里越来越多的家眷,曹操真把她这当成家眷俘虏营了,棘手的人全部丢到她手里,可真是一点心疼女儿的心都没有。
而且,曹操这一手用徐母来要挟徐庶的手段,她脑子在见到徐母的一瞬间,便想起来一个不太合适的形容:
父母在,不远游。
孔老夫子多多见谅,别和小女计较。
第253章 江陵不战而降曹穗:阿父永远快我一步,等等我啊
曹操本想着趁着有时间先给刘琮封赏,没想到曹纯和曹仁太过得力,居然传来消息江陵守军不战而向,曹操只能先暂时放一放,迅速带着人就往江陵赶。
好不容易赶过来的曹穗又是连尾巴都没见到的一日,曹穗无悲无喜,只有心里在自我怀疑。
她参加的难道是什么找老父亲的活动吗?
除了一开始和曹操一块行军赶路,自从刘表去世的消息传过来,一切就跑偏了,像是一匹脱缰的野马,她根本连阿父的影子都看不到,只能时不时接收阿父觉得麻烦而送回来的各类敌人家眷。
这和她想象中的赤壁之战不一样啊。
杨修看出她眼神中的怀疑,毕竟她平日里可不是这种无悲无喜的状态,一旦过分的正经,不是要装深沉就是备受打击。
“曹仁将军和曹纯将军拿下江陵是好事,父亲着急赶过去也在情理之中。”
两人单独相处吗,曹穗脸上便不再伪装,只是露出怀疑的表情。
“我不是对这些有意见,只是感觉我参战的模式,有些不太对劲。”或冲锋陷阵或稳定后方,但也没一个像她这样啊。
杨修也想到她接收的一群老少女眷,“…父亲信任你。”
苍白的言语已经证明杨修也没办法找到别的理由。
曹穗见他沉默反而笑出声来,“我没心情不好,只是感受奇怪而已,忙忙叨叨下来,好像又什么都没做。”
“父亲知道你的功劳,你做的事情已经很好,能稳定后方便是大功劳。”
曹穗叹了口气,“太顺了。”
她也知道江陵不战而降的事,一顺再顺还顺,曹穗都要被这种顺利冲昏了脑袋,更遑论本就是优势在已身的曹操。
曹穗再也不说老父亲年纪大听不进劝、骄傲自满了。
曹穗收回想得太远的思绪,“军营里防疫布置得如何?”
脱缰的老父亲暂时就不想了,她还是考虑好当下更为重要。
杨修:“已经都吩咐下去了,黄医师那边一停下来就在熬制药水,安排土兵洒在附近,也不允许他们直接喝生水。”
曹穗的安排于很多土兵而言是麻烦,觉得她讲究,但曹穗下了狠心,强硬要求都按照她的要求做,更是发现有人阳奉阴违的情况下,铁面无私地处置了一批人,才把他们压得服服帖帖。
她又不是没事找事做,而是疫病这种潜在的危险实在叫人胆颤心寒,不得不防。
当初许昌的伤寒是控制得差不多,但荆州这边可没有,刘备也只是前期做了控制工作,后面就被荆州内部排挤去找诸葛亮了,南边的疫病对于北方水土都会不服的土兵而言可不是小事。
“再让马超派人去巡视一遍。”她实在是怕有人敷衍了事。
杨修理解她抓细节的缘故,见微知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先人们早已告诉过他们的道理。
曹操抵达江陵,刘琮终于有了着落,论荆州服从之功,封他为青州刺史,并封列侯。
将人调离荆州,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此次封列侯的人数多达十五人,曹操专门把监狱里的韩嵩放出来,以朋友之礼待他,请他评价荆州众人,说是要按照他的评价来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