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张鲁和心腹对视一眼,派张卫这个弟弟去守阳平关,横山筑城十余里。曹操见到是张卫来守城,心里便了然。
曹军大破张卫军队,斩杀部将,张卫连夜逃跑,回来得叫张鲁咂舌。
张鲁怀疑地打量着狼狈的弟弟,如果不是亲弟弟,真以为他在故意演他。
说得那么铿锵有力、信誓旦旦,丢城丢得如此轻率容易,白白折腾这么一番,就是为了削弱已方得实力吗?
张鲁都想要立刻向曹操投降,这回又有人站出来劝阻,张鲁都恼了,“你们谁能打赢曹操?”
一个个别站着说话不腰疼,他若是不及早表态,韩遂就是他的结果。
这群手下可不一样,只要不是存在感太强的上蹿下跳,等到汉中落入曹操之手,他们依旧能吃香喝辣。
出面阻拦的阎圃还真不是不管他的死活,献计说:“将军现在被迫前去,肯定得不到曹公的重用,不如先依靠巴中诸将抵抗一阵,然后再称臣献降,那般才能叫曹公看重将军您。”
张鲁一听,还真听进去了。
现在就投降的话,是有点狼狈,也容易叫曹操看轻自已。
他思来想去,瞪了一眼旁边不敢再吱声的亲弟弟,张卫闭着嘴不敢多言。
“那就听你的。”
于是张鲁率军退向巴中。
因为走得太过匆忙,许多东西都没办法带走,左右的人提议将这些宝贝损毁,张鲁否决了这不靠谱的主意。
他是为了自抬身价,若是留给曹军一个被破坏殆尽的仓库,多多少少都会为让曹操心中不美。
“我早已有归顺朝廷的意愿,此番不过是暂避锋芒、再图其它,宝货仓库,本就是心意。”
临走的时候还专门将仓库里的宝货妥善藏好。
曹军进入南郑后,就看到了这奇怪的一幕,将此事汇报给曹操,曹操尽得张鲁仓库里的宝贝,环视一圈,笑道:“这张鲁还真是识趣。”
既然他有这份心意,曹操自然也不会拿乔。
派人清点后仓库后,专门派人去慰问张鲁,显然是给台阶让他下。
张鲁做事这么识趣,曹操不介意给他做脸。
张鲁的仓库好东西不少,但曹操也不缺这点,清点后只留了几件便赐给了军中将土。
张鲁见到曹操自留的一些东西,因为都在等着张鲁那边献降,气氛算是融洽,他笑说道:“兄长这是留给小谷他们的?”
都是些适合孩子玩乐的东西,但价值不菲。
曹操点点头算是承认,“出门这么长时间,总要送点东西给她们。”
夏侯渊心知肚明他嘴里的她们是谁,目前孙辈最得曹操眼的就是曹穗和曹昂家的两个女儿,有时候只能说眼缘也是运气。
“兄长打算如何安抚张鲁?”
现在对于张鲁投降已经是心照不宣的事,但如何待他还需要曹操表态。
曹操对待张鲁态度温和,毕竟打张鲁整个过程都很轻松,没有叫他憋屈,张鲁本人也是个识趣之人。
“我打算让宇儿娶张鲁的女儿。”
秦晋之好,虽然俗套但架不住管用。
夏侯渊心中了然,这是还要用张鲁,要不然不会赔一个儿子的正妻之位出去。
“宇儿还小,但两人可以到邺城培养感情,等到年纪合适再成婚。”
虽然要用,但张鲁的家眷该扣留的还是得扣留。
只要张鲁不生反心,自然安然无恙。
曹操这边慰问了两次后,张鲁便没有再拿乔,谁知道曹操的耐心是不是很好,若是惹恼了曹操,让他不管不顾地打过来,那可不是张鲁的本意。
张鲁自巴中率余下的部将投降,很识时务地带领全家谒见曹操,曹操也没抠搜,以宾客之礼待他,任命他为镇南将军,封襄平侯。
就连张鲁的五个儿子都靠着当爹的庇佑混了个列侯的位置,宾主尽欢。
但欢庆过后,曹操和张鲁言明想要和他结亲的打算,没几日便把张鲁全家都打包送回邺城。
曹穗很久没接过这样的活儿了,见到张鲁一家子,让她回忆起过往,也是曹操在前面打仗,家眷什么的就往她手里送,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惊喜。
关于张鲁一家子的安置,现在已经不用亲自办理。但为了表示曹家的态度,曹穗把曹冲喊来,曹冲身后又跟了个婚姻已经被老父亲许诺出去的曹宇。
“父亲已经和张鲁约定好宇儿和张家小女郎的婚事,他们初到邺城,举目无亲,安置的事情就交给你们兄弟来办。”
曹冲没想到居然是弟弟比他先定下亲事,瞬间明白曹穗的意思,“长姐放心,我和宇儿会安置好张家人的。”
曹宇年纪不大不小,不至于因为父亲的许诺就对张家小女郎有多少感情,但也懵懵懂懂地明白是什么意思。曹穗看过去时,瞬间低下头,分不清是害怕还是害羞。
曹穗有被他低头的速度噎到,虽然知道她的名声肯定没好到哪里去,但也不至于如此害怕。
曹冲见到这一幕,俊秀的少年脸上露出笑容来,他就是站在曹家儿女之中也是很独特的一类,阳光俊逸的少年,到哪都吸睛。
“长姐莫怪。”
两人心知肚明,曹穗没好气道:“我没残暴到不讲理的地步。”
主要是后院的卞氏还在清修,曹家后院对曹穗简直是避而远之,不敢惹她。
卞氏都落得那般下场,三个受宠的成年儿子都救不下,对曹穗发怵也能理解。
曹宇离开曹穗家里长松了一口气,曹冲温和地看着他,“别怕长姐,只要你不犯错,长姐对我们很宽容的。”
曹宇不好意思地说:“阿兄,我明白的,但我就是忍不住。”
曹冲没再继续这个问题,等到他再长大一点,就能明白曹穗和丁夫人做得够仁至义尽,只不过有人太过贪心而已。
第316章 反复变化的敌友关系
刘备拿下益州后虽然很快控制住局势,但到底是一个外来客,哪怕刘璋都已经认命,可依旧有人不服气。
况且,哪怕是刘璋在任时,益州内部就骚乱不断,刘备还需要解决这部分动乱,否则无法安心地对外作战。
这也是张鲁为何能坚持到曹操来攻打的重要因素。
可问题是当初孙策向刘备求助就是因为势弱,可刘备被刘璋绊住了手脚令说,孙策也明白不可能强求刘备回兵荆州,但等刘备拿下益州还迟迟不见动静,孙策对刘备心里的怨言自然加深。
刘备也是左右为难,益州未曾完全稳定,还有一个曹操随时有可能吞下张鲁打过来,支援孙策是有心也无力,双方的关系闹得更加僵。
诸葛亮开解他道:“将军莫要为此事烦忧,刘孙两方的结盟,只要有曹操在,暂时便不会受外力影响。”
若是没有曹操,双方瞬间就能翻脸。
当然,这只是美好的设想。
刘备:“军师所言备自然明白,可当今我们腹背受敌,江东那边突袭不成,还隐隐受制于张辽,继续耗下去,对我们不利啊。”
想要利用益州地利来阻挡曹军的进攻,前提是曹操的大军无法在凉州太久,可邺城固若金汤,若不是出现足以动摇曹魏根基的动荡,曹操此次是绝不会轻易搬兵回城的。
而孙策那边也被张辽牵制住,甚至隐隐落入下风,江东想要和有各大州郡支援的荆州硬扛,单靠孙策的勇猛还远远不够。
更要命的是,刘备已经知道周瑜病重,已经是强撑着帮孙策稳定江东,若是周瑜彻底垮下去,孙策必须得立刻回江东平定内乱。
诸葛亮再多的计谋,在这种曹操彻底放稳心态的情况下也没用,毕竟兵力悬殊的情况下,要么用猛力冲阵,要么讲究用计。
可曹操经过赤壁之战的小吃亏后,说不好听点心态稳定的像是千年的乌龟,根本不接招,反正他曹操家大业大,稳扎稳打就是最好的战略。
刘备能做的就是抢先拿下汉中,赶在曹操前拿下这一块战略缓冲地带,但坏消息是,曹操后期推进的速度快得惊人,都不知道该不该说张鲁投降得太快,刘备反应都没来得及反应,他已经主动投降,让这片缓冲地落入曹操之手。
曹操简单犒赏完军中将土,率军向益州推进,刘备也顾不得境内其他人,暂时镇压下所有的骚乱,准备和曹操会战。
此时孙刘之间的关系立刻和好,孙策一点都没有拖泥带水地退兵,分一拨军队支援刘备。
孙策心知肚明,若是让曹操吃掉益州,那他的江东真就成了孤立无援之地,曹军什么都不做,困都能直接困死他。
张辽这边虽然能让孙策损兵,但也没办法将人全部留下,他缩回江东,张辽想要强攻就不是时候,优势会被消耗掉。
最为关键的是,此刻不单单只有他这片战场,他心有不甘,但还是没有冒然地出击,而是清扫战场,将打回来的几座城收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