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马小草点点头,“我都跑惯了,只要通知好各村的族老和村长就行。”
曹穗很放心,她这几年可是到处跑,没在这个时候说什么刚成婚培养感情的扫兴话。
马小草行动起来,各地的粮食收购铺也低调地开门,但等到一车车的芝麻运到铺子外面排队等着卖,它就是想低调也低调不起来。
不少村都是全部劳壮力出动,都是在村落提前上过秤登记好,再统一送到收购铺来。
他们心里多少有些惴惴不安,要和官方的铺子打交道,对于天然畏惧带官字的百姓而言简直是巨大的挑战,而且卖货又怕被刁难,不知道是否需要钱打通关系,或者被为难故意不收他们的芝麻。
一个再普通的动作,他们担心的事情不知道多少,村长在排队,各村的劳壮力就待在芝麻旁边紧张兮兮地守着。
排在最前面的连交头接耳都不敢,后面的倒是还能偷偷摸摸地说两句话,但这么多男人,一人说上两句其实也很壮观。
收购铺的人上任前可都是经过培训的,曹穗都不指望他们有什么所谓的服务意识,但她也明确了,若是让她微服巡视的人发现哪家收购铺有收受贿赂、刁难百姓、鼻孔看人的行为,他们不会想知道后果的。
这批人只是堪堪能识字会简单的算账,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哪怕不是在少府正儿八经的当差,一个个也很珍惜。
曹穗一顿吓唬根本不敢动歪心思,尤其是曹穗说的微服抽查,真像是一把悬挂在脖子上的刀,时时刻刻提醒他们老实做事。
所以收购铺里的人虽说算不上笑脸相迎,但和百姓说话有来有回,基本上只要不是无意义的问题,都会解答。
每个收购铺的人不多,上完秤还得各家村子的人自已搬,但也没人觉得哪里不对,毕竟这种现场秤现场结钱的好事,搬点东西又不是大事。
“你们村一共1224斤,合10.2石,按照今日收购铺的价格,每石240钱,一共2448钱。你看一下,若是没问题就要在这里摁手印。”
收购铺的掌柜唯一的优势就是算学还算过得去,直接把一式两份的纸条递给眼前的老人。
“确认好后到那边的桌子兑钱,然后把芝麻搬进去就可以。”
前面一个紧紧捏着条子出来,后面的还得上称,自然不能占地方。
旁边咋咋呼呼的年轻人凑过来,“村长,这上面对不对啊?”
老村长没好气地看着旁边催促他但屁用没点的大侄子,他这不是在慢慢地算嘛。
要是他们能有一个指望得上,也不至于叫他在这慢吞吞地计算。
尤其是看到排在他后面的那个村居然比他还要快,就是因为村里有个小子能算账,更是气得不行。
好不容易确认好,老村长心里气呼呼地想着村里确实得有个读书人。
不说当官什么的,起码能算账不叫人哄骗。
老村长终于拿到了2000多钱,这次的芝麻他们村里只腾出来十亩地,还是他强压着叫村里种的,这笔钱到手,他也算是对村里人有了个交代。
十多个人搬东西快得很。一下子出来蹿到老村长跟前,大部分都是一个姓氏,沾亲带故都能叫声叔、伯、爷,胆子大的已经笑嘻嘻地凑过去问能分多少钱。
老村长白了一眼,但望着一群大小伙子都期待地望着他,也没卖关子,“这次村里跟着干的就十五家,我那里都是记着的,算下来每家应该能分上100多钱。”
不算多,但对于各家而言任何一笔能换成钱的进账,都是极为不容易的。
老百姓能有什么变现的能力嘛。
“喔”
霎时间,老村长只觉得身边围拢了一群猴子在叫,脸上在嫌弃,但心里却是高兴。
村里还有人说他瞎折腾,别以为他不知道,看看这次谁还能不自量力地跟他争村长的位置。
别以为村里就淳朴,弯弯绕绕的算计也不少,尤其还是为了活下去。
回到村里都是临近晚上,一群人进来就被许多双期待的眼睛盯着,其实见到回来人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事情成了,跟着老村长干的十几家都喜不自胜。
老村长也没耽误,让儿子去把家里记的本子拿出来,纸上的东西也就他自已能看懂。
老村长当着众人的面核对,十五家也不是平分,谁家出力多谁家出力少都是有记载的,虽然也有人有微词,但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很公正。
老村长说好后当着众人的面就把钱分到当家人的手里,每家都分了一百多钱,分得多的甚至分了两百出头,老村长自已家就是唯二两百加中的一家。
分到钱的人都美滋滋,之前的辛苦和担忧在此刻都化为喜悦,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在农忙之余干农活就能挣一百多钱,那是想都不敢想。
往日里除了卖地里的粮食谁家能有这种进项啊。
况且,他们也就这一年家里才有点剩余的粮食,根本不敢往外卖。
剩下的人在黑夜里都能看到发红的眼睛,后悔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一个个都着急地问老村长明年如何种。
这样的情景发生在很多地方,像是这种以村为单位的集体种上十多亩就能分到手这么多,像是芝麻园的收入就更多。
曹穗这边也终于大量地开始上新芝麻油,和市面上昂贵的膏脂相比便宜了将近四成,挂上少府的牌子直接都省了宣传的心思。
花上30钱买上一斤油回去,节省点的人家一年都够用,随便煮点汤菜滴两滴都香得不行,很多人都愿意为此买单。
这几日好似提前过年一般,许多人手里有点钱就想着犒劳犒劳自已,割上半斤肉一家几口也算是开开荤。
等曹穗主动了解芝麻收购和芝麻油售卖的事情时,马小草已经将一切办得妥妥贴贴,完全不需要她过问。
曹穗赞不绝口,她就喜欢这种下属,操的心都肉眼可见地少了。
等忙完这件事也是深秋,感知着逐渐泛冷的天气,曹穗惦记起在外的老父亲,她瞧着冬天是没办法赶回来了,还是得送点东西去前线。
出门的时候都还是初夏,眼瞧着都要过冬了,军备还是得换一换,总不能真靠一身浩然正气硬扛。
第323章 紧张了曹穗:嗯?
曹穗管着少府,加上曹操离开前的放权,调动少府在各地的棉纺很简单,她都没想太多,找来杜馡和曹姳说了她的要求,就没再管这件事。
曹穗找来曹丕询问张辽那边的消息,曹丕对于此事上心得很,若是办砸了,都不用等到曹操回来,他都能先自已谢罪。
“张将军那边暂时安静下来,孙策的军队已经退回去,但江东那边好似有意出兵支援刘备。”
曹穗也插手不上这些,打仗的事情,她和曹丕捆一起再翻个倍都抵不过一个张辽,“张将军那边缺什么你直接给就是,他南征北战这么多年,阿父让他守荆州就是对他的信任。”
曹丕虽然好强,但还不至于想要和这些文臣武将争锋,他的对标人肯定不会是张辽,“长姐放心,我明白。”
姐弟俩能说的话也只有公事,私事说起来互相尴尬。
曹穗回曹府都没和曹丕一块,丁氏见她又来了很是意外。
曹穗见她居然还往她身后看,故作恼怒道:“阿母别看了,我就一个人回来的。”
丁氏收回目光,耳朵一听她说话的语气就知道她在故意阴阳怪气。
“难怪你阿父说你长大后嘴巴越发气人。”
曹穗坐在她身边,昂着脑袋,“好啊,被我逮到了,阿母你和阿父私底下居然这么说我,真是叫我好难过。”
说话都不愿意假装,谁听了都不会相信她伤心。
“别在这闹,回来找我是你阿父有事?”
曹穗恢复正经,“还得是阿母了解我,看阿父都没来信,想必今年是不能回来,我准备赶在冬日前送一批棉制品去前线。”
丁氏对此支持,“这是好事。”
“邺城的这批东西我希望阿母出面组织招女工来缝制,就当作是帮我忙。”
丁氏诧异道:“曹姳不是负责这些吗?”
曹姳一方面是曹家的女郎,另一方面又是赵云的夫人,丁氏对她还是知道的。
曹穗没有第一时间说话,丁氏不了解旁人,但了解曹穗,“曹姳那,出了问题?”
曹穗笑着摇摇头,“没阿母你想的那么严肃。”
看见丁氏骤然冷下来的脸色,她就知道她想得太过了。
丁氏可能以为曹姳背叛了她。
丁氏眼神中带着疑惑,曹穗带着些不确定地说:“具体事情我还没查清楚,但她确实被牵扯到一点事情里面,到时候肯定会耽误事。”
丁氏对于她的话没有追问,“此事交给我,你安心做你的事情。”
“若是阿姳辜负了你,不用顾忌太多。”
曹穗既好笑又暖心,“没阿母你想的那么严重,曹姳姐姐只是被牵连进来而已。哪怕是不考虑子龙阿兄的关系,就说她姓曹,就不能捅我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