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天上荡开一层涟漪,熟悉的女音于众人耳畔响起。
  【好久不见,欢迎来到新一期视频,前两天不在,是送家里的猫去噶蛋了,望大家见谅呀。】
  噶蛋,噶什么蛋?
  一时间,许多男子莫名感到身下一凉,默默夹紧了双腿.....
  【这一期要讲的两位医家代表比较特殊,他们的人生密不可分,在旁人看来,他们既是行医救济世人的苍生大医,也是一对缠绵悱恻的神仙眷侣。】
  神仙眷侣?
  李治下意识地看向书桌一旁,为他细细磨墨的武媚娘,嘴角露出一个微笑。
  就像他和媚娘一样吗?
  “媚娘你听,天女讲神仙夫妻呢。”
  第31章 医家篇7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女……
  武媚娘磨着墨,听到李治的话,长睫一颤,鸦黑的眼珠转向窗外。
  世间好男儿多,好丈夫何其稀少,能当得上天幕一句神仙夫妻,倒是让她有些好奇起了二人。
  【他是杀伐决断的战场将领,又是扶危济困的一代道医,他是李白心中的神仙,也是苏轼心中的良师。
  他便是世称小仙翁的东晋名医葛洪。】
  被点到姓名的两位诗人反应各异。
  “葛道长?”李白咬了一口烤红薯,嗯,他的确心仪葛道长的风采,人嘛,仕途一不顺就想修仙。葛洪又是传说中得道成功,羽化升天的著名道士,李白向他学习再正常不过了。
  不过,怎么医家盘点也有对方,敢情这位葛道长还是医道双修?
  苏轼一拍大腿:“不愧是葛仙翁!”
  苏轼被贬至惠州,这里曾经是葛洪的隐居地,受到葛洪淡泊处世的思想影响,苏轼引其为精神老师,写了大量赞颂对方的诗词:“东坡之师抱朴老,真契久已交前生。”“携手葛与陶,归哉复归哉。”
  他甚至和儿子苏过一起在葛洪曾经炼丹的灶房附近搭建起一座木房,精心研读葛洪写的《抱朴子》。
  苏轼哈哈大笑,突然来了兴致,决定明日再带儿子去爬一次葛仙翁隐居过的罗浮山。
  “爹.....”苏过苦着脸,爬山就爬山,老抓着他一块儿怎么回事啊。
  他只想动脑,不想动腿,更不想当他爹搬送美酒的苦力!
  【葛洪自号抱朴子,出生于江南豪族家庭,但他并没有享受到多少家庭带来的助力。
  葛洪出生前父亲便去世了,母亲丁氏又在生下他后难产而亡,葛洪被叔父收养,因叔父捉襟见肘,他常常砍柴换钱帮助家里,被乡人戏称为抱朴之士。】
  葛洪听了也不恼,与妻子鲍姑笑道:“此名号返璞归真也。”
  鲍姑笑不出来,心疼的看着他,原来丈夫还有这样一段过往,他从未与她说过。
  【时逢八王之乱,司马家诸王为争权夺利互相攻伐,使中原北方产生严重动乱,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此后胡人南下,侵占汉人家园,中原进入了近三百年的五胡乱华时期。】
  老人卑微地跪倒在高鼻碧眼的男人面前,向对方乞求一条生路,而男人轻蔑的用异族语言说了一句话,众人听懂了其中一个单词:
  “奴狗。”
  一瞬间,不知有多少观众眼睛充血:“蛮夷尔敢?!”
  宋朝。
  属下朝岳飞禀告:“将军,大军开拨了。”
  赵昚对岳飞有愧,岳飞从天梯试炼回来后,他就封他为安定王,勉励他抗击金人,保卫大宋。
  金军撕毁合约对杭州发起进攻,令宋朝众人终于放弃了幻想,决定用铁血行动展开对金国的报复。
  经商议,三十万大军将兵分三路渡过黄河渭水,争夺潼关要塞,军队分别由韩世忠的韩家军,张荣的水军与岳飞的岳家军组成,岳飞担任前线的总指挥人,负责总揽全局战场。
  望着天幕上胡人欺压汉人的景象,岳飞狠狠皱紧了眉毛,面颊染上愤怒之色。
  受胡人压迫的汉人在他眼中就如同遭到金人铁蹄践踏的宋国百姓,痛心之余,叫他对金人的复仇火焰愈发旺盛。
  岳飞:“出发!”
  山河旧土近在眼前,沦陷地的百姓近在眼前,有什么好犹豫的?
  他日破城,必砍下完颜兀术的头颅,以奠数万死去的烈士亡魂!
  东汉末年。
  三国众人傻眼了。
  “怎么会是司马家?!”不应该是魏国吗!
  各势力首领都是聪明人,仔细一想,便明白了事情缘由——
  好啊,曹孙刘三家打来打去差点打出狗脑子,结果桃子给司马氏摘了!
  曹操慢慢露出了一个扭曲带着黑气的狰狞笑容,他不称帝,不代表他能眼睁睁见到自家儿子的江山被篡夺。
  司马懿如今在他的旗下效力,对待之后的曹帝说不定就如董卓对汉献帝一样。
  这他能忍?
  曹操可是被许劭点评“乱世奸雄”的人物!
  “召司马懿来觐见本公。”
  司马懿府邸内,男人望着天幕上汉人被胡人奴役的景象,闭上了眼睛,他让下人出去,从袖中取出一把短匕。
  是不是司马家篡魏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的后代造成了胡人侵略中原的乱象,那么多汉人惨死在外族人屠刀下,就为这点,各方势力都不可能放过他。
  而司马懿的骄傲也不容许他苟延残喘,接受旁人的指指点点。
  刺啦一声,鲜血四溅。
  熬死了曹家三代的曹魏权臣就此死在了一个冬日的午后,往后曹氏三族尽灭的轨迹被悄然扭转,而中原的命运最终如何尚且无人得知。
  “死了?”
  曹操微微一怔,接着吩咐人将这条消息送信往荆州与江东,至于两
  边的反应如何他不关心。
  曹操走出营账,立在木质望台眺望北面的河堤。
  荀彧与郭嘉陪同身侧,见他这样,立即了然于心,郭嘉说:“主公,我有一计.....”
  “不用你们。”曹操摆了摆手,术业有专攻,对付北边的蛮人与对付汉人的手段还是不一样的。
  “唤贾诩来见我。”文和的手段伤人和,不伤天和,恰巧,匈奴与鲜卑对曹操来说不属于这人和的范围内。
  “天地开辟,日月重光。
  今遭际会,奉辞遐方。
  将扫群秽,还过故乡。
  肃清万里,总齐八荒。
  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李白打着拍子,缓缓唱完了司马懿的《宴饮歌》,一声轻叹:“仲达公也算能臣,可惜子孙太不争气了些。”
  “何止不争气,”杜甫拨弄着柴火说:“若是窃了汉室有如太宗治下的盛景,旁人也不会这般耻笑司马家。”
  两人躲在寒雪交加的茅草屋里,一起观望天幕。
  好友的到来让杜甫有了一些精神气,他摸了摸系在心口的白玉壁,笑了下,和李白说起他新做的诗来。
  宴明婉道:【在这种动乱的时局下,葛洪只好隐居罗浮山,他潜心研究道家医学,常至深夜,最后创作出了《抱朴子》一书。
  该书分内外两篇,内篇20卷,论述神仙方药、养生延年、禳邪却祸之事,系统地总结了晋代以前的神仙方术,包含守一、行气、导引等,为医药学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外篇50卷,论述人间得失,世事臧否,阐明其社会政治观点:治乱世应用重刑,提倡严刑峻法,匡时佐世;对儒、墨、名、法诸家兼收并蓄;不满于魏晋清谈,主张文章、德行并重,立言当有助于教化。
  全书将神仙道教理论与儒家纲常名教相联系,开融合儒、道两家哲学思想体系之先河,《抱朴子》的问世,对道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
  春秋时期。
  道家与儒家还未演变到后世“儒道互补”的现象,两家之间的思想仍处于冲突阶段,道家主张道法自然,强调无为而治,儒家则强调积极入世,仁爱与礼。
  听到《抱朴子》的内容,老子点了点头,赞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无处不在,万物由它生长,万物依赖于它。
  儒道融合,是他这个道家创始人从未设想过的道路,不过要是后世的百姓喜爱,又有何妨?
  老子心情放松下来,笑了笑:“葛家小辈还不错。”
  另一边,前往齐国路上的孔门一行人。
  孔子低着头,神色若有所思。
  颜回问:“老师您在想什么?”
  孔子道:“为师在想,前面不远便是鹿邑了,我们去拜访一趟老子先生吧。”
  “儒道将来有合流之势,为师想深入了解一下道家的学问。”
  【葛洪的著作中,《抱朴子》最能代表他的思想,然而他的另一本著作《肘后备急方》更有划时代的医学意义。
  书名肘后,意为放在手肘后,随时可拿起来翻看的意思,这个书名可以说非常贴切它的定位——
  “华夏1部 临床急救手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