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无形的屏障消隐无踪,山林外人影的脚步声传来。
杨贵妃面色霎时一变,扑到李隆基身上,声嘶力竭的哭喊:
“陛下!”
“来人啊!陛下渎神被杀了!”
....
手染鲜血的滋味有点奇怪。
虽然说是间接的,但总归做了一回法外狂徒才会做的事。
与在丧尸世界处理那些不能称之为人的行尸走肉们不一样,李隆基是活生生的人,还有一个尊贵的帝王身份。
宴明婉感觉自己的心态都有了些微妙变化。
来回写了好几页大字,心情才稍微平复下来一些。
她心想,没错,她从来不是什么古人认为的天上神仙,而是一个生长在种花家旗下,流着中华民族血液的炎黄子孙。
继承了先辈们“有恩必报,有仇必还”的良好品质。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兔子被逼急了都会咬人,她凭什么要逆来顺受?
别说李隆基是真龙天子,自己死后灵魂去阴间会不会被报复,开玩笑,她是根正苗红的共青团员,去找领袖爷爷,爷爷肯定会护着她。
再不济,本世界的神将武安君看在自己对另一个世界他那么友好的份上,也会出手相助吧.....
宴明婉胡思乱想着。
“宿主我回来了。”
77背着小包袱出现在房间里,很快发现了宴明婉身上的不对劲,它挂在宿主那里的分系统怎么自动开启了防御模式?
77飞到宴明婉身边,绕着她转圈,绿豆眼探究的盯着她,说:“解释。”
宴明婉假装没听见,冲它扬起人畜无害的微笑:“77回来啦,合作谈得怎么样?”
77:“你偷偷做什么去了。”
宴明婉心虚:“没做什么。”
77:“你身上有其它位面残留的痕迹,是......八十一号宇宙,”
77罕见的发怒,从背包里取出一个蓝色数据球,就要捏烂,“哼!再也不找它合作了!”
“等等。”宴明婉眼疾手快的夺过77手里的数据球。
打开数据球,发现里面有一张协议书,标题写着《关于0724文物回收系统与八十一号时空的试炼合作协议》。
内容如下:
第一,天幕播放权一切归甲方所有,经本协议确认,甲方拥有对天幕内容的独家展示与解说权利。
第二,试炼合作,甲方作为投资方,有权收取皇帝们打赏的所有文物。
第三,如因任何原因需要中止本协议,双方均有权提出中止,但最终解释权归甲方所有。
甲方签字:0724文物回收系统,宿主宴明婉。
乙方签字:(空白)
....好霸道的条款,她好像不是这么教77的,明明说过要互惠互利呀,完了,这下完了,合作一个也谈不成了。
宴明婉捏着数据球的手微微颤抖,问:“你谈成了几位?”
77解开小背包,露出里面一堆数据球,其中有三分之二变成红色,只有零星的几个保持了深蓝。
“诺,红色都是同意合
作的。”
宴明婉:“!!”
这种霸王条款都同意,怎么回事?!
宴明婉低估了低科技位面对高科技位面系统的舔狗实力。
再加上许多位面的文明岁数少说也有上千年了,看77就跟看不懂事的孩子一样,除了个别冷漠孤僻到极点的(如八十一号宇宙),都挺喜欢77。
77完全不觉得有啥问题。“宿主,我们想要的珍贵东西,在他们那里看来并不稀奇。”
宴明婉思考了一下,说:“你说的也是。”
货币价值不等同,遗失的文物对他们来说是黄金,是无价之宝,可在其它世界的位面意识看来,只要文明不断,文化传承不绝,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历史文物产生。
君不见乾隆的洗脚盆都能成文物了。
“干得漂亮。”
77还是不太高兴,说:“以后再也不找八十一位面合作了,我要孤立它!”
“好好好。”
没白养系统,宴明婉抱着它揉了揉,“不理就不理,你高兴就好。”
明朝。
太和殿内。
朱棣轻轻摩挲着到手的白玉壁,光滑无瑕,饱满温润,眼睛注视着玉璧,比看心爱的妃子还深情。
姚广孝难掩激动,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小心翼翼上前。
“陛下,既然试炼名额拿到了,那微臣部门的假.....”
“噢,奖赏是吧!”朱棣欣然笑道:“此番能拿到名额,着实仰仗爱卿,朕向来赏罚分明,对有功之臣绝不会亏待。传朕旨意!凡参与编撰《永乐大典》的官员,赏黄金千两,良田美宅,另外赐绫罗绸缎百匹,不只如此,尔等皆可官升半品,以彰功绩!”
非常大方,大方到姚广孝快哭了,他要的不是这个啊。
姚广孝顶着瘦成瓜子脸的尖下巴,憔悴道:“陛下,微臣说的是假期.....微臣全年无休,已经三年了!”
朱棣目光一凝,大掌拍拍姚广孝的肩膀。
“爱卿啊,朕一向将你视作安邦治国的肱股之臣,你且想想,像编撰大典这种名留青史的好事朕为何不交给别人,偏偏让你来担此重任?”
“还不是因为看中你!”
“如今大典问世,史书都要留下一行你的名字,多么荣耀,朕平日待你不薄,你可不能辜负朕的信任。”
姚广孝听闻此言,心中涌起一股热血,行礼相对:“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是臣的分内事,臣当全力以赴,在所不辞。”
朱棣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满意。
“很好,所以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爱卿你更该以身作则。大典编完,不代表一切就结束了,还有一项更艰巨的任务,墨家试炼。”
“下去吧,回去告诉解卿,明日交一份关于试炼的计划书上来。”
姚广孝恭敬地应了一声,转身离开大殿。
站在殿外,冷风吹过,头脑渐渐从方才的激动中清醒过来。
不....假期!
又被陛下忽悠了,姚广孝痛苦面具。
回去该如何向同僚们交待啊,他真的要上吊了!
清朝。
朝堂上,大臣们为了要不要发展西洋科技争论不休。
清朝的科技发展缓慢,最大的原因在于闭关锁国政策以及政府推行的文字狱,连《齐名要术》《天工开物》这种图书都不允许出版,可见对民间的知识封禁有多严格。
但现在不是百姓学了科技会不会造反的问题了,而是他们再不发展,就要被洋人打进家门了!
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桩桩件件惨无人道。
天知道圆明园一出,雍亲王的脸色黑成了什么样子。
这座园子康熙赐给他的,胤禛还邀请过胤礽一同观赏过,没想到后来被洋人烧了!
其余阿哥们的脸色也很难看。
天幕一棒打醒了他们,令他们惊觉国家看似的盛世下存在了多大危机,大清现在就像只拔了牙的虚弱老虎,周围的幼虎虎视眈眈,妄想挑战兽王的位置。
再远一点的西方,有着随时准备从他们身上啃下血肉的欧洲列强。
再者,沿海是有洋人的.....万一有奸细向他们出卖消息,洋人回去告诉它们的国家怎么办。
因此早在天幕讲晚清的时候,康熙就下了命令,严禁任何洋人出海。
如今港口风声鹤唳,看管之严,连只蚊子都休想飞出去。
康熙没想到后来的皇帝那么拉。
他本人并不抵触西方科技,甚至很感兴趣,向传教士们学习数学、物理和天文等科学知识,康熙明白西方科技发展得有多快,民间禁止是为了国家统治安稳,但上位者不能不了解,因此他允许传教士在国内自由传教,条件是交换先进的西方技术给皇家。
那乾隆皇帝干什么吃的,好的不学,坏的全学去了!
康熙暗暗磨牙,等他清楚乾隆是哪个儿子生的,非得揪过来暴打一顿不可。
“为今之计,必须发展科学,只是如何发展需有仔细的章程。你们有什么想法,都说一说。”
康熙目光冰冷地审视着儿子们,沉声道。
第79章 墨家与发明篇27始信须眉等巾帼,谁……
阿哥们静默。
仿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康熙的问题。
就在朝堂气氛越来越僵硬之际,胤禩开口道:“汗阿玛,儿臣提议兴办科技学堂,请有才之士担任学堂老师,不止是西方的传教士,我朝的优秀科学者也应该重视。儿臣听闻广陵有位名唤作黄履庄的老先生在制造器械方面颇有天赋,发明过人物马首能自动表演的画影,自动纳凉扇,能夜晚照光的瑞光镜等等,十分神奇。”
“儿臣认为,像黄先生这样的人才我们完全可招来学堂,让他们教授学生科学知识。”
“不错,老八的意见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