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军嫂她美又飒 第49节
几天后,姜若惜正在招待所房间里整理资料,突然传来一阵敲门声。她打开门,只见一位中年男子面带微笑站在门口,自我介绍后,姜若惜才知道,来人正是大哥战友,姓韩,叫韩景烁。
韩景烁十分热情,寒暄几句后,便切入正题,他详细介绍了自己工厂的运营情况、业务范围,以及当前广省电子市场的发展趋势和潜在机会。姜若惜听得十分认真,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两人相谈甚欢。
交流中,姜若惜发现韩景烁不仅经验丰富,而且为人真诚,对她的创业计划也很感兴趣。韩景烁表示,自己一直想拓展业务,与姜若惜合作或许能实现互利共赢。经过深入探讨,两人初步达成合作意向,约定后续再进一步商讨合作细节。
这次会面让姜若惜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她迫不及待地将这个好消息告诉陆霆骁。电话那头,陆霆骁也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鼓励她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在陆霆骁的支持和大哥战友的帮助下,姜若惜的创业之路开始步入正轨。后续,她与男子频繁沟通,共同制定合作方案,筹备新公司的各项事宜。尽管过程中仍会遇到各种问题,但有了坚实的合作伙伴和家人的支持,姜若惜充满信心,坚信自己能在这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也为那些退伍军人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后来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姜若惜通过韩景烁结识了一位当地的企业家李老板,李老板在电子制造业摸爬滚打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且为人豪爽、诚信可靠。
经过深入交谈,李老板对姜若惜的创业计划和理念十分认可,他表示愿意提供场地和技术支持,与姜若惜合作创办一家电子制造企业。这一消息让姜若惜和退伍军人们欣喜若狂,他们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随着合作事宜的逐步推进,姜若惜开始着手制定详细的企业规划和管理制度。她结合退伍军人的特点,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让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同时,她还积极联系客户,拓展市场渠道,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而远在北方的陆霆骁,在完成华北大型军事演习后,也时刻关注着姜若惜的进展。他时常写信给姜若惜,为她提供一些建议和鼓励。在陆霆骁的支持和帮助下,姜若惜的创业之路虽然充满艰辛,但却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向前。
由于姜若惜开学要继续学习,她就选了两个比较优秀的退伍军人带领剩下的人完成和李老板的合作事宜。姜若惜先赶回京市上学,等到他们合作的电子厂开业姜若惜再过来参加开业仪式。
几个月后,姜若惜和李老板合作的电子制造企业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许多当地的政府领导、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都前来祝贺。
姜若惜站在台上,望着台下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长的路要走,但她坚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而那些退伍军人,也在新的岗位上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他们的故事,也成为了经济特区发展历程中一段动人的佳话。
第108章 陆霆骁凯旋
在姜若惜于广省如火如荼拓展事业版图之时,陆霆骁投身于华国华北军事大演习。整整五日,演习场硝烟弥漫,陆霆骁凭借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无畏的战斗精神,带领部队一路披荆斩棘,最终赢得了辉煌胜利。
姜若惜一收到消息,眼神中满是骄傲与欣喜。她没有丝毫犹豫,迅速将广省电子厂的事务托付给得力负责人,事无巨细地交代好各项关键事宜,确保工厂能平稳运转。而后,她归心似箭,匆匆登上返回京市的航班。
回到京市的姜若惜,每日都在精心准备着陆霆骁归来后的一切。她将家中布置得温馨又舒适,亲自挑选陆霆骁爱吃的食材,打算为他烹饪一桌丰盛的饭菜。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陆霆骁乘坐的车队缓缓驶入视野。姜若惜远远就看到了那熟悉的身影,眼眶瞬间湿润,她迫不及待地朝着陆霆骁奔去,在众人的欢呼声中,两人深情相望,千言万语都在这深情的相望里。
在浩浩荡荡的车队里,车辆引擎的轰鸣声交织回荡。陆霆骁坐在那辆军绿色的吉普车内,身姿挺拔,面容刚毅却难掩眼中的缱绻深情。他的目光穿透车窗,紧紧锁住站在路边的姜若惜,嘴唇轻启,用只有她能读懂的口型缓缓说道:“等我忙完了就回家。”
姜若惜站在微风中,发丝被轻轻吹起,她的眼眸中闪烁着泪光,却又强忍着笑意用力地点点头。那眼神里满是理解与等待,仿佛在说她会守好他们的家,静候他归来。
车队缓缓启动,陆霆骁的目光始终未曾从姜若惜身上移开,直到车辆驶出很远,她的身影渐渐变成一个模糊的小点。姜若惜久久伫立在原地,望着车队远去的方向,直到再也看不见。
回到家中,姜若惜轻轻抚摸着陆霆骁平日里穿的衣服,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她深知他的使命与担当,虽满心牵挂,却也无比骄傲。她开始细心打扫房间,将陆霆骁的衣物洗净叠好,想着等他回来,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舒适。
而在部队的陆霆骁,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完成一项任务,他的心中便多一分对家的思念,归家的日期也似乎更近了一些。
在这次举世瞩目的华北军事大演习里,陆霆骁无疑是一颗闪耀的将星。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带领部队冲破重重艰难险阻,最终斩获胜利。可他并未被荣耀冲昏头脑,在演习过程中,敏锐地察觉到部队现存的诸多棘手问题。
演习一结束,陆霆骁便一头扎进整理工作里,日夜伏案,将那些关乎战略部署、装备适配、人员协同等方面的问题细致梳理,形成条理清晰的报告,第一时间上报。不仅如此,他主动请缨,积极投身于解决问题的专项工作小组,凭借自己丰富的实战经验与独到见解,为部队出谋划策。他频繁组织研讨会议,和战友们热烈交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力求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陆霆骁的努力与付出,京市军区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对他提出了公开表扬,称赞他是部队的中流砥柱。待一切尘埃落定,陆霆骁这才获批了一周的假期。
走出军区大门,久违的自由感扑面而来,他深吸一口带着城市烟火气的空气,心中满是对闲适时光的憧憬。
陆霆骁回到了那座承载着无数温暖的四合院时,已近下午三点。阳光慵懒地洒落在庭院,给古朴的建筑蒙上一层柔和的光晕。
姜若惜还在京大上课,还没有放学归来。而陆爷爷和陆奶奶,也去学校接大宝、二宝和三宝放学。此刻家中,只有陈婶儿和兰姨正悉心照看着四宝和五宝。
四宝和五宝瞧见陆霆骁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原本灵动的小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兴奋地挥舞着藕节般的小手臂,嘴里咿咿呀呀,发出含糊不清却满是欢喜的声音,似乎在急切地诉说着对爸爸的想念。
陆霆骁望着两个可爱的宝贝,心中满是柔情,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宠溺的笑容。他深知自己刚从外面回来,风尘仆仆,于是赶忙走进屋内,仔仔细细地洗净双手,又挑选了一件干净整洁的衣服换上,这才快步走到四宝和五宝身边,稳稳地将他们抱在怀里。
小家伙们依偎在爸爸温暖的怀抱中,开心地咯咯直笑。陆霆骁陪着他们逗趣玩耍了好一会儿,才笑着和陈婶儿、兰姨打了声招呼,随后小心翼翼地把四宝和五宝安置在婴儿车里,推着他们前往京大,准备给姜若惜一个甜蜜的惊喜。
陆霆骁推着两个宝宝刚踏入京大的校门口,远远地,就看见姜若惜的身影。她步伐匆匆,显然是归心似箭,急着回家。
姜若惜一抬眼,瞬间就捕捉到了陆霆骁那熟悉高大的身影,还有那推着两个小宝贝的婴儿车。她眼中闪过惊喜与感动,加快脚步,快步向他们走来。
“霆骁,你怎么推着宝宝们过来接我?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姜若惜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意外,更多的则是藏不住的甜蜜。
“我下午三点钟到的家,我回到家看你还没回来,就陪着四宝五宝玩了一会儿,估摸着你快放学了,正好陈婶和兰姨也要开始准备做饭了,我就想着把他们推出来接你,省得他们捣乱!”陆霆骁的声音低沉而温柔,眼神始终落在姜若惜的脸上,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
“那我们也赶紧回家吧,一会儿爷爷奶奶也好把大宝他们三个接回来了!”姜若惜轻轻摸了摸四宝和五宝的小脑袋,眼中满是慈爱。
两人推着婴儿车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的余晖将他们的身影拉得长长的。陆霆骁时不时侧头看向姜若惜,和她分享着回家后的点滴。姜若惜则笑着回应,手中还轻轻逗弄着婴儿车里的四宝和五宝。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温馨的氛围弥漫在他们周围。
当他们回到四合院时,陆爷爷和陆奶奶也刚好带着大宝、二宝和三宝迈进家门。孩子们一看到爸爸妈妈,顿时欢呼雀跃起来,纷纷扑进他们的怀里。
一家人围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分享着各自一天的经历。陆霆骁和姜若惜看着眼前这热闹而温馨的场景,心中满是幸福与满足。
在这个充满爱的四合院里,每一刻都是珍贵的回忆,每一个瞬间都值得铭记。陈婶儿和兰姨在厨房忙碌着,不一会儿,饭菜的香气便弥漫开来,为这个美好的团聚时刻增添了更多温暖的味道。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孩子们在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大宝、二宝和三宝自幼便聪慧过人,五岁时便踏入了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在学校里,他们凭借敏锐的学习能力,迅速掌握了一年级的知识,还利用课余时间,自发地自学了二年级和三年级的课程。
学期末,念完一年级的三个孩子,满怀期待地来到姜若惜和陆霆骁面前。
“爸爸妈妈,能和你们商量一件事吗?”大宝作为代表,率先开口,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姜若惜和陆霆骁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好奇,轻声问道:“宝贝们,你们想和爸爸妈妈商量什么呢?”
“是这样的,爸爸妈妈,新学期我们可不可以跳级呀?现在小学一年级的知识我们已经完全掌握了,二年级和三年级的知识我们也自学得差不多了,我们开学后能不能直接跳到四年级呢?”大宝一口气说出了他们的想法,二宝和三宝在一旁用力地点头,满脸期待。
姜若惜和陆霆骁听到这话,微微一怔,脸上露出些许惊讶之色。
“你们怎么突然想到要跳级了呢?”陆霆骁好奇地问。
“我们已经自学到三年级了,现在和一年级的同学在一起,总觉得有些格格不入,他们学的内容我们觉得太简单、太幼稚,我们学的知识他们又听不懂,如果还继续待在一年级,我们感觉就像在虚度光阴,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大宝认真地解释着,稚嫩的话语中透着一股坚定。
听到这儿,姜若惜和陆霆骁忍不住笑了起来。“哟,还知道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呢,不过,你们想跳级也不是不行,等开学前,妈妈带你们去学校进行测试,只有测试通过了,才能跳级,你们同意吗?”
“妈妈,我们同意!等开学前你一定要带我们去测试,要是通过了,爸爸妈妈一定要让我们跳级哦!”三个孩子兴奋地说道。
“没问题,只要你们通过测试,肯定让你们跳级!”姜若惜笑着答应。
“耶!我们终于不用再待在一年级了!”三个孩子欢呼雀跃,手舞足蹈,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此后的日子里,三个孩子比以往更加努力,不仅巩固已学知识,还预习起四年级课程。开学前,姜若惜带着孩子们来到学校。在学校安排下,他们进行了一场严格测试,涵盖语文,数学等科目。孩子们全神贯注,笔尖在试卷上飞速游走,自信满满地答题。
几天后,测试结果公布,三个孩子成绩优异,顺利通过测试。得知消息,他们激动相拥。开学那天,大宝、二宝和三宝迈向四年级,开启了新的学习旅程。
刚升入四年级时,大宝、二宝和三宝小小的个头在教室里显得格外醒目,周围的同学瞧着他们稚嫩的模样,总觉得他们年纪小,一开始并不乐意和他们一起玩耍。
然而,时光是最好的见证者,没过多久,这三个小家伙便用实力让所有人刮目相看。
课堂上,老师在黑板前奋笔疾书,讲解着一道道复杂的题目,提问的话音刚落,陆家兄妹三人便迅速举起小手。
他们不仅能准确无误地回答问题,还常常举一反三,提出新颖的解题思路,那些令其他同学抓耳挠腮的难题,在他们面前似乎都变得简单起来,无论是数学里的复杂运算,还是语文中对文章的精妙解读,他们都游刃有余,学起来又快又好。
渐渐地,同学们望向他们的眼神里满是钦佩,课间主动来找他们讨论问题、一起玩耍的人越来越多。
老师们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常常在课堂上表扬他们学习认真、思维敏捷。就这样,大宝、二宝和三宝成了老师和家长口中当之无愧的“别人家的孩子”,他们也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一问没有人不知道跳级到四年级的三胞胎的。
期末家长会如期而至,教室里坐满了家长,大家都在热切地交流着孩子的学习情况,这时,老师微笑着走向讲台,清了清嗓子说道:“今天,我们特别邀请了陆家兄妹三人的家长姜若惜女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她独特的教育经验!”台下顿时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
姜若惜落落大方地站起身,稳步走上讲台。她目光柔和地扫过台下的家长们,开始娓娓道来:“回想起孩子们的成长过程,真的是充满了欢笑与汗水,从他们牙牙学语时,我和孩子爸爸就注重营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家庭氛围,我们会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每一个想法,鼓励他们勇敢地探索这个世界……”姜若惜详细地讲述着孩子们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台下的家长们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最后,姜若惜感慨地总结道:“在我看来,在有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是最聪明的,爱就像阳光和雨露,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充满自信、积极向上,也赋予了他们无限的学习动力和探索精神!”台下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家长们纷纷围拢过来,向姜若惜请教更多的教育心得,姜若惜都一一耐心解答。
家长会结束后,姜若惜带着满满的骄傲走出教室。她知道,孩子的成长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和惊喜在等待着他们,但只要爱与陪伴常在,孩子们一定能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回到家后,姜若惜把家长会上的事情告诉了孩子们,三个小家伙听后,既开心又自豪,他们暗暗下定决心,以后要更加努力,不辜负爸爸妈妈的爱与期望,也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夸赞。
第109章 姜若惜毕业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姜若惜顺利完成了硕士研究生学业。彼时,她在学术领域的出色表现,赢得了京大的青睐,校方诚意邀请她留校任教,然而,姜若惜心中怀揣着更为宏大的梦想,毅然婉拒了这份优渥的邀约,决心全身心投入到属于自己的事业征程之中。
回首姜若惜念研究生的这三年,堪称一部砥砺奋进的创业传奇。她最初凭借独特配方与精湛手艺创办的姜氏卤肉,凭借其无可挑剔的口感,在市场上迅速崭露头角,一路开疆拓土,如今已华丽变身为全国知名的连锁品牌。
漫步京市街头,随处可见5家姜氏卤肉门店,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龙,顾客们翘首以盼,只为一尝那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而在其他省市,姜氏卤肉也如璀璨繁星,星罗棋布,点亮了各地食客的味蕾。
为了始终坚守品牌的品质底线,让无论身处何方的消费者,都能品尝到原汁原味、一模一样的姜氏卤肉,姜若惜煞费苦心。她规定,所有门店的卤肉调料包,均由京市总店统一精心配制、统一配送,从源头把控品质,确保每一块卤肉都蕴含着同样浓郁醇厚的独特风味。
不仅如此,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姜若惜敏锐捕捉商机,特意购买了一台真空包装机,在京市总店推出了真空包装的卤肉产品。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方便了消费者携带与储存,还让姜氏卤肉得以突破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将美味送往更为广阔的天地,走进千家万户。
在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姜若惜始终牢记社会责任,她坚持延续品牌创立之初的理念——全国连锁店优先聘用退伍军人。
在姜氏卤肉的门店里,随处可见退伍军人忙碌的身影,他们凭借在部队练就的坚毅品质与自律作风,迅速适应岗位,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姜氏卤肉在很大程度上为退伍军人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帮助他们顺利实现从部队到社会的角色转变,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如今,站在事业新的起点上,姜若惜并未满足于现状。她深知,市场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拓宽产品线,研发一系列卤制休闲零食,以迎合年轻消费群体日益多元化的口味需求。
在团队建设方面,姜若惜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定期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与服务水平。她还设立了专项奖励基金,对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丰厚奖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在姜若惜的带领下,姜氏卤肉团队愈发团结奋进,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朝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姜若惜的商业版图不断拓展,除了在全国遍地开花的卤肉连锁店,还有在华国于广省建立经济特区之初,便果敢布局开办的电子工厂。
这座坐落于广省的电子工厂,伴随着特区的飞速发展,订单如雪片般纷至沓来,对员工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姜若惜深知这份事业的责任与担当,她与陆霆骁促膝长谈,深入探讨如何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
两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聚焦在部队退伍军人身上,他们曾为国家的安宁奉献青春,如今退伍归来,正需要一个重新起航的平台。
于是,姜若惜毅然决定,在电子工厂内为大量部队退伍军人开辟专门的招聘通道,提供丰富多样的工作岗位,从基层操作到技术管理,涵盖多个领域,只为帮助退伍军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启全新的职业生涯,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姜若惜的这一善举,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退伍军人的就业之路,也温暖了部队的心。部队每年在退伍军人安置问题上都面临巨大挑战,虽姜若惜一己之力无法彻底解决,但她所解决的这一部分,无疑是为部队卸下了沉重的负担,极大地缓解了安置压力。
部队领导对姜若惜的义举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多次在军属会议上公开表扬她。每次提及,领导们的言语间都满是感激与钦佩:“姜若惜女士的企业,为退伍军人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这不仅体现了她卓越的商业智慧,更彰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姜若惜的事迹在部队内外口口相传,激励着更多的企业关注退伍军人这一群体,不少企业家主动与她交流取经,学习如何将企业发展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
姜若惜总是热情分享自己的经验,鼓励大家携手共进,为退伍军人创造更多机会。
在姜若惜的努力下,电子工厂里的退伍军人逐渐适应并融入了新的工作环境。他们凭借在部队培养的坚韧意志、严明纪律和团队协作精神,迅速成长为工厂的骨干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同时,姜若惜也在不断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针对退伍军人的培训体系和职业发展规划,让他们在企业中能够得到持续成长和晋升的机会,真正实现安居乐业。
时光仿若白驹过隙,姜若惜凭借着独到的商业眼光与不懈的拼搏精神,事业版图持续扩张,逐渐渗透至各个行业领域。
从餐饮连锁到电子制造,再到新兴的科技产业,她所涉足之处,皆能激起市场的波澜。如今的她,日程被各类会议、商务洽谈与项目决策填得满满当当,忙碌程度远超以往。
姜若惜的大学室友杨米娜等人,在经历了学校分配工作后的一段时间,纷纷跳槽至姜若惜的企业,成为她事业征程中的得力助手。
她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各显神通,有的负责市场营销,有的专注于企业管理,凭借着多年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为姜若惜的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她们与姜若惜并肩作战,一同应对市场的风云变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企业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蒸蒸日上。
在家庭这方温馨天地里,孩子们的成长也一帆风顺。四宝和五宝继承了哥哥姐姐们的聪慧,上完小学一年级后,顺利跳级到四年级。此时,大宝、二宝和三宝已然步入初中一年级,开启了全新的学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