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求佛> 第5章

第5章

  同悲默默转身快步走到几名僧人身边道:“走。”
  仙人观已然损毁,即便此刻同悲用什么法子暂时压制住了那些人的恶念,但难保他们醒转之后还会再将罪责怪到他们头上,眼下唯有暂且退去,静观其变才是上策。
  众僧沿着昨夜山路折返到山上,此刻天色已亮,林中妖气稀薄倒也无需担忧什么,绕至另一侧下山,一路上未曾遇到拦路的精怪,只是离了歧阳山,周遭景象又变回荒芜贫瘠之象。
  如此割裂的场景令几个年轻些的僧人不由转身向来时方向看去,他们转回头面面相觑,心中疑窦不减反增。
  了觉心中亦有难解之惑,只是目光触及同悲掌心中再添裂纹的珠子,默默把话又咽了回去。收敛心神取出舆图查看,所幸前日来时已做了标记,此刻匆忙离了歧阳镇倒也不至于迷了路,很快便估摸出了他们此时大致方位。
  “师叔。”
  了觉捧着舆图走过去,同同悲道:“沿此道一直向北,约莫还有四十余里便能出了这辽西之地。歧阳镇有人仙庇佑,师叔与我皆未察觉混沌气息,若先前百姓所言不假,那辽西余下地方应已无人烟。祸兽以人邪念为食,想来住持先前所测北方阵眼不在此地。只是……仙人观已然被毁,歧阳子又非慈悲仙道,弟子担心这里日后恐难再得往昔太平。”
  同悲转身朝山的那边看去,他们此刻在山之背,这般看过去并不能看见仙人观,但他就只是静静站在那里看向山的方向,良久才收回视线,垂眸淡淡道:“无论好坏,皆是他人因果。出家人不涉红尘,你我已然出言相劝过,更何况……这层因果与人仙有关,以后如何实不是我等能去强求的。”
  相似之语在先前了觉执意探究女孩患病的根源时,同悲便已说过,只不过谈及歧阳子,向来无波无澜的和尚却是多了一份迟疑。
  僧人们赶在正午前启程向北,在他们身后,歧阳山正缓慢发生变化,渐浓的灰雾将整座山及山下小镇包裹起来,而重重迷雾之中,一双双赤红的眼睛正静静盯着僧人们离去的方向……
  第4章 魇
  辽西之地连年战乱,罕有人烟。余下几十里路虽再未碰到妖物,一路坎坷却也是在所难免的。
  僧人们沿着舆图上曾绘有村镇的路向北走。同先前初入辽西时一样,路上再未见一个活人,不少村落更是已遭战火摧残化作一片废墟。
  他们不敢过多停留,一来是离开歧阳镇时十分匆忙,补给并不足以支撑他们长时间消耗,二来此行是为加固祸兽封印,若是方圆十数里寥无人烟,那么即便有祸兽逃出,也不会盘踞在这荒凉之地,他们便更无需在此耽搁。
  只是不知是否是连老天爷都有意刁难,越往北走,那天也跟着冷得厉害,僧衣都穿上了也抵不过那寒风。几名年轻僧人只觉耳朵都要冻掉了,前行的步子越走越慢,渐渐地,就连腿都快要迈不开了。
  幸而在山穷水尽前,他们遇到了南迁的牧民。
  牧民心善,腾出一座毡房给僧人们暂住,围在烧热的炉子边上,总算能驱走些身上的寒气了。
  做主收留僧人的北地汉子带了两三人过来问候,该送来了些馕饼与果蔬。同悲也得以向牧民借了针线将那件僧衣缝补好。
  了觉起身走到为首的那中年人面前双手合十,微躬身诚恳道谢。
  中年汉子摆了摆手,同了觉在一旁坐下后直说是缘分。
  以往牧民虽也会在换季时转场,可却不会在七月里动身,实在是今年北境天气古怪。明明才入夏不久,稍靠北的地方竟已如往昔寒冬一般,部族内牛羊都冻死了不少。他们觉得古怪,这才提前搬至草场最南,机缘巧合之下搭救了僧人们一把。
  了觉闻言却不由皱起了眉,寻常人自然只以为是天气古怪,可他只觉这其中必是受了妖物或是祸兽的影响。
  若是后者,情况只会更糟。
  不知何时,同悲已走到说话的两人身侧,忽得开口道:“施主,贫僧冒昧打扰。请问除了天寒,可还有其他异常之处?”
  那中年汉子丝毫没觉察到同悲的脚步声,见人不知何时已站到了身边,略微吃惊了下,随后看向面相更为年长些的了觉,礼貌问道:“不知这位师傅是?”
  了觉介绍道:“这是贫僧的师叔,颇为擅长探查妖气。不瞒施主,贫僧一行是奉寺中住持之命,前来北方荡平妖祸护佑苍生的。如今才七月,这天便已如此寒冷,想来多半是妖物祸兽作祟,贫僧等自不能袖手旁观,还请施主告知一二。”
  混沌境及祸兽之事鲜为人知,了觉担心说得太多会令寻常百姓恐慌,是而依旧是委婉道来。
  却不曾想,那几个北地汉子听了是妖物作祟,面上并未露出惊慌害怕的神色,为首之人面色如常颔首道:“原来如此,那也不算稀奇事了,想来用不了多久便会有仙人来降妖驱邪了!”
  听来是北地这边常遇妖物,亦时常有道门弟子出手摆平,人们见得多了,自然也就不那么当回事了。
  又听那领头的汉子说他们部族尚存着先前仙人所赠符篆,了觉这才稍稍松口气来,只是仍不忘叮嘱道:“此番天寒非比寻常,还请施主小心为上。”
  “多谢师傅提醒。”领头的汉子诚恳应了,扭头看了眼帐外黯淡天色,随即道,“瞧着外面天黑了,草原夜晚的风格外厉害,几位师傅今日便先在毡房里歇下,明日再启程吧!”
  了觉谢过,那几个汉子也不再多叨扰,交待了几句后便领着人出去了。
  此刻僧人们身上寒气已驱,各自在离炉子稍远些的地方盘膝打坐起来。身上烤得暖暖的,再听着帐外传来呼啸风声,人也跟着犯起困来。多日跋山涉水,饶是他们身子较寻常人健壮许多,此刻也难再抵挡疲惫,不一会儿都打起了瞌睡。
  了觉长舒一口气,撑着膝盖自地上站起,一手托着晾温些的白水、一手拿着伤药,朝站在毡房门帐旁默默捻着佛珠的同悲走去。
  “师叔今日没吃几口干粮,好歹喝口水润润嗓子。”
  “多谢。”同悲并未拒绝,他道谢接过,三两口将小碗白水喝光,才朝了觉伸出手道,“药给我,我自己上药便可。”
  了觉依言将药瓶递过去,接过空碗却没有走,而是看向师叔的脸。前些日子歧阳子的话还深深印刻在他脑海之中,只不过当时镇上情景太过诡异,他们一行无暇深思人仙之言究竟代表了什么。此刻难得有闲下来的机会,眼见着同悲的脸近在咫尺,他又不由想起来那日的事,一时觉得有些难以开口,偏偏心里又不自觉默认了歧阳子所说。
  “师叔,歧阳子那日所言…是否可信?”
  同悲看了了觉一眼,径自席地而坐,解了僧衣的系带将前胸的伤露出方便换药,不答反问道:“残魂一事?”
  “…是。”
  “是如何?不是又如何?”
  同当日歧阳子反问了觉时尤为相似的话语,不过同悲此言只为询问,并不似歧阳子那般带着些讥诮语气。
  “弟子并无旁的意思。只是担忧此行前路未卜,恐折了师叔寿元。”
  同悲面上平静道:“佛门修行是为炼心。世事繁杂,不可尽听尽信,持正守心方为我佛正道。至于那位人仙所言,或有其道理,却与我等无关,寿数长短与否,不过红尘困扰,当忘则忘。”
  “弟子受教。”
  一直以来同悲都少与其他弟子来往言谈。从前在慈光寺,因着他是住持亲传,人又生得冷淡,旁人几乎不曾听他多说几个字,何曾有过今时今日这般说了许多。
  仔细想来,竟发觉同悲难得几次多言,皆或多或少同那妖道歧阳子有关。
  了觉忽得摇了摇头,努力淡忘脑海中生出的这丝古怪的念头,开口谈起正事道:“师叔想必早已察觉,自从咱们逐渐靠近北境,白日里便连妖息都变得浓重起来。天生异象,只怕我们是真的离祸兽近了。”
  同悲长眉微蹙起,闻言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
  了觉脸色尤为不好,虽说眼下只是猜测,可眼见天生异象众多,怕是祸兽已提前自封印法阵中逃脱,届时必定不是他们几个修行尚浅的僧人可以应对的。
  说到底,他们并非不死之躯,更无强大修为傍身,明知前路险之又险,若说心中没有半点担忧后怕,那是假话。
  “一切尚无定数,莫怕。”
  一串佛珠被递到手里,掌心那颗破碎的明珠此时正散发着暖意,同悲说话虽无半分情绪掺杂,可听来仍不由令人心安。
  了觉怔愣了下,旋即攥紧了拳头。慢慢地,心中的不安与对未知的恐惧竟似被一扫而空。良久,他长舒一口气,摊开手掌,将那串佛珠交还给了同悲。
  “这串佛珠是住持赠予师叔的护身之物,弟子不过是一时多思,不必为我动用这等宝物。”
  同悲的那串佛珠是慈光寺住持所赠,这么多年一直是片刻不离身,了觉虽不知那明珠上的裂纹是何时起有的,但前些时日歧阳镇遇险,他是亲眼瞧见那明珠有何样妙法的,自然也看清了当日白光褪去后,那颗珠子上再添了数道细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