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卢栖说完也不忘正事,说着就拿出了一张书契。卢栖本来想的是:他与叶胥是同窗,再者反正他家的铺子也没人租,想着弄个口头协议就行了,没必要弄得那么正式,但是叶胥非常坚持:亲兄弟,明算账。卢栖拗不过叶胥,趁着休假的这两天,请了家中的专人来制定一张书契。
叶胥见卢栖拿出了书契便说:“没想到短短两日的工夫,卢兄已是将书契都写好了,我还想着我们当面制定?”
叶胥接过书契认真的看了一下,觉得不妥,依着卢栖的描述,那铺子完全是能住的下两户人家,铺子也大,地理位置很好,就算是叶胥不了解当地的行情,叶胥也知道若是真的按照书契上面的做,卢栖肯定是吃亏的那一方,叶胥觉得不妥,直接指出了不合理的地方。
谁承想卢栖回道:“叶兄不必担心这些,这价格还是我父亲定下的,父亲听说我同窗有租铺子的意向,便是按照最低价给你的。”
叶胥听到卢栖这般说,也不好推辞,爽快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双方各一份。
等事情商议完毕,卢栖便说要陪叶胥一起去看看铺子,叶胥知晓卢栖刚刚起来,没来得及吃早饭,便想着推脱。卢栖又说他看铺子之后就直接在街上吃早饭,叶胥听卢栖这样说,也就没有再推辞。
于是卢栖和叶胥夫夫一同出了卢府,去了镇上最是繁华的街道,等到了地方,叶胥才知道自己当真是占了便宜,这店铺很是心,这些个桌椅板凳什么的都是八成新,他们根本就不用买新的,直接用就行,这样看的话,他们又是省下了一笔开销。
看完了铺子之后的叶胥对这铺子很是满意,卢栖不知道叶胥租这么大的铺子是要做什么生意,便问道:“叶兄想用这铺子是想做糕点生意吗?”
卢栖知道叶胥家的鸡蛋糕生意好,若是想扩大规模也很正常,不料,叶胥的想法与他所想得完全不同:“本是想做些小吃的,这入秋后,天也凉了,便想着卖些热乎的东西,我打算卖些麻辣烫、烤串什么的。”
“麻辣烫?烤串?听着倒像是新奇的东西,若是叶兄开业了,我定时第一个前来捧场的人,叶兄到时别忘了告知我!”
第40章 “一定,到时卢兄可一定……
“一定, 到时卢兄可一定要来!”叶胥承诺道。
“一定一定!只怕卢兄到时不肯请我呢!”
三人看过店铺后,叶胥打算就此别过,道:“现在即已看过铺子, 那叶某便不叨扰卢兄了!”
“既是如此,我先告辞了!”说着卢栖就揉了揉肚子说道:“有些饿了!”。
叶胥听到卢栖这般说,顿时觉得有些不好意思,卢栖被他们从床上拉起来之后, 早饭都没来得及吃, 就陪他们来看铺子:“卢兄想吃什么, 今日我请客!”
卢栖看了看叶胥身后的陶青,到叶胥道:“叶兄还是陪嫂夫人吧!我先告辞了。”
叶胥见卢栖这般说,也觉得好像确实是有些不太合理,便说道:“那我下次再请卢兄了!”
“那我等着叶兄的饭了!”
等叶胥走后,叶胥看着自家小夫郎:“青儿有什么想要买的吗?”
陶青摇头:“没有,我没有什么缺少的东西!”此时的叶胥已不再是那个昨日什么都不懂的叶胥了, 叶胥笃定小夫郎定是怕乱花钱才不肯说出自己缺少什么物件!自作聪明的叶胥觉得自己已经看透了陶青的小心思。
叶胥带陶青走进了一家胭脂铺, 陶青被叶胥硬拉着走进了胭脂铺,陶青看着那些胭脂水粉兴致缺缺,他自小便不喜这些东西, 叶胥以为小夫郎进了胭脂铺会想鱼儿见了水一般的眼光发亮, 谁知陶青一脸的面无表情, 叶胥觉得陶青看家里鸡蛋的眼神都比现在的明亮。
叶胥心想:难道小夫郎真的不像寻常般的哥儿女子一样喜欢这些胭脂水粉, 叶胥想着, 他们也不能白来一趟,叶胥便向店家要了一盒手脂(护手霜)和润肤露。这都已立秋了,天气干燥,别的什么叶胥不知道, 但是哥儿的护肤还是很重要的。自家夫郎不喜欢这些东西,但是他作为丈夫要及时的关心关心他!
等叶胥发现自家夫郎貌似是真的不太喜欢那些个胭脂水粉和金银玉饰,叶胥只好牵着陶青在街上乱逛。陶青觉得叶胥是有些疯狂的,但凡是他的目光在某个物品上多停留一秒钟,叶胥就二话不说的就把东西买了下来,这次叶胥誓要让陶青玩的尽兴。
陶青觉得他有些呼吸不顺畅,都是被叶胥给气的,他只是许久没有逛过街了,看那些东西比较新奇,便多看了几眼。谁知这叶胥根本不听他的劝告,任性的把东西全买了下来,可是他是真心不喜欢叶胥买的那些东西。
最后叶胥心满意足的同陶青回了家,陶青则是一脸的无奈。
等到了家,叶胥便将那烧烤架先清理了一番,等烧烤架生了火,叶胥便将昨日腌制好的荤食放在上面烤,之后叶胥又唤陶青去洗一些素菜,不一会,独属于烧烤的诱人香味便传了出来,在旁边等待许久的陶青,一脸期待的看着叶胥。
见小夫郎一副小馋猫的模样,叶胥将烤好的第一串递给了陶青,陶青看着来自手上散发出来的香味,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叶胥见陶青如此焦急的模样,提醒道:“小心烫,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循着味道赶来的叶姆和叶父在旁边等着叶胥烤好后就直接开吃,叶姆三人还是有些良知在的,给叶胥留了两串肉串,八串素的。等叶胥用饭时,心里一阵苦笑,怎么就不多给留点肉的啊。
叶家中午吃的是叶胥烤的串,傍晚又尝了叶胥做的麻辣烫,那烤串刺激人的味蕾,麻辣烫吃过之后,回味无穷。一家人都很满足,除了叶胥。
等一切尘埃落定后,一家人坐下来就开始商讨关于定价的问题,这小吃很是美味,就不知这价格该如何定价才算合理。经过了一番的商定,决定麻辣烫按斤算,荤素同价,一斤按八文钱算;烤串不同于麻辣烫,烤串荤素不同价,荤串按一串八文钱,素串按一串三文钱,定价不算太低,也并不高,适中价,这样起来也算是亲民的价格。关于如何定价的事情就这样确定了下来。
次日一家人去镇上卖糕点时,顺便宣传了一下自家新开的店,叶胥看着前来的顾客,说道:“大家以后若是想在中午吃鸡蛋糕,可以去叶氏糕点铺去买,如今我们在镇上也新开了铺子,同时还推出了枣糕,还卖麻辣烫和烤串等小吃,大家若是感兴趣的话,等五日后,新店开业,欢迎大家前来选购,新店开业都有优惠,一律打八折!”
那些来来往往客人听到叶胥这话,有些好奇:“叶秀才,那烧烤和麻辣烫是什么东西?听着像是新鲜玩意。”
“就是一种新的吃食,这不是入秋了吗,天马上也冷了,吃完我家的加麻加辣的麻辣烫,浑身发热,也就不怕这天气寒冷。”
“还有这般神奇的吃食吗?等开业那天,那我可要去尝尝了!”现如今的时代,辣椒还没有传到这里,花椒和胡椒也是能充当辣味的,可现在的人只是将他们当做中药来用,还不知花椒和胡椒也是可以充当调味料的。
“当然了,保证会吃完之后会浑身发热。”叶胥肯定道。
旁边的一些客人听到叶胥这般说,下定了心思等开业那天去看看真有叶秀才说的那么神奇吗?
“这几天可能要忙店铺开业的事情,开业的前几天,可能就不能再来卖鸡蛋糕了,大家多多担待!”
“既是如此,等到开业那天,我们可是要去看看了!”
等把鸡蛋糕卖完,一家人就去了铺子,准备打扫一下,还要要重新划分一下店铺的布局。他们卖的品种相对较多:三种小吃,甜食和咸食都有。
最终,叶胥将铺子划分了三份,枣糕和鸡蛋糕放在店铺的左侧,麻辣烫的菜品和串串就放在右侧供人挑选,烧烤架就放在店铺的最前方。至于中间空出来的地方,叶胥打算盛放一些桌椅板凳供客人使用。
一阵商讨过后,每个人都有明确的分工:以后陶青负责收银,叶父负责烧烤,叶姆负责制作麻辣烫,笛哥儿还是负责糕点的打包那些东西。
现如今,他们在镇上开了铺子,笛哥儿若是再像以前那般在村子和镇上之间往返,也很浪费时间和精力。但是笛哥儿家中又离不开人。一番争讨过后,叶姆觉得还是让笛哥儿一家搬到铺子来住,铺子自带的后院也很大,他们一家人也住不完。再加上笛哥儿一家人正好。
叶姆刚表明自己的想法时,笛哥儿好说歹说就是不同意,还是叶父开口说孙大能帮上忙时,笛哥儿的反应才没有那么激烈,按照叶父的说法,孙大常年打猎,身上有一把子好力气,恰巧做鸡蛋糕也是个力气活,能让孙大来帮忙把蛋清打发,他们两个人一起做能多做一些。
到时候也给孙大算工钱。一行人听到这,也都觉得很是合理,笛哥儿知道叶姆对他们家是格外的照顾,笛哥儿心中很是激动,觉得自己除了尽职尽心的在店铺中干,最好是能多卖出些糕点。这样他才觉得自己勉勉强强的算是报答了叶家人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