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说完,荀文林还惊叹道:“御品啊!寻常人家又怎会轻易接触到,寻常人连圣颜都未曾见过,更不用说是圣上的御品!”
  之后荀文林自认为悄咪咪的说道:“听说是圣上为了激励学子们奋发图强才想出的法子。”
  最后荀文林总结道:“圣上为了我们这些学子们能用功读书报效朝廷也是耗尽了心思!如此这般,我也是时候再用功一些了,若是挣一样回家,到时放在家中,定是要供起来!”
  叶胥听完荀文林的话,调侃道:“早晚三炷香,晨昏一叩首是吗?”
  叶胥不是土生土长的古人,自是不能理解寻常人对当今圣上的执念;更离谱的是,叶胥听说竟会有人话高价买龙仪丸。
  这龙仪丸也是有来头的,皇上的排泄物被称为龙仪,商人到叫西华门去收购太监手中的龙仪,之后又跑去制药店加上蜂蜜、山楂、陈皮等药品;
  再用特殊的方式进行烘干,去除臭味,经过研磨加工制成龙仪丸,就这一颗龙仪丸竟卖到百两银子的高价。
  因为坊间传闻吃龙仪丸可以延年益寿,吃多了可以长生不老,竟有人争相购买。
  当听那群科室的老学者讲述时,叶胥一脸的匪夷所思,这种长寿真是让人不太能理解。
  怎么会有人高价争相购买他人排泄物制成的药丸,更别提是入口了。
  所以叶胥也不是很能理解此时荀文林得知有机会赢取御品时的激动。
  但叶胥还是尽可能的不表现的太过明显:“是吗?如此这般说,那我也要挣上一挣了,以后也能当传家宝来用。”
  “传家宝”?也是,无论是什么时期,御品都是价值极其高的,若是真能当做是传家宝,千百年后,也是价值连城的。
  陶青见二人在院子中聊的正欢,并没有去打扰,再者说,他们二人聊的内容,陶青也并不一定能插上话,陶青就在房屋中看一些古籍什么的来打发时间。
  他本是打算给叶胥绣个荷包,今日他见许多男子的腰上都系了一个荷包,想来应当也是枕边人准备的。
  现下他们刚赁了新居,还未有时间去买些针线布料这些绣荷包需要的东西。
  庭院中,荀文林和叶胥已经开始谈论书院中的夫子,荀文林道:“我听说最近刚返京的舒老也会在书院授课!”
  “本来舒老也快七十了,身子骨自是不能同那些不惑之年的夫子比,也不知这舒老是如何想的,放着国子监那些个皇家贵族的弟子不教,跑来川安书院授课?”
  听荀文林这么一说,叶胥觉得确实是有些不太合理的:“许是舒老看惯了那些个功勋贵族和皇家子弟,想换换学生教!若是你真的是好奇,那就要问当事人了。”
  “也对,可能像舒老这般学识渊博的人,是我等寻常人所不能理解的!”
  那天荀文林和叶胥聊了许久,都是些关于书院大大小小的琐事,又聊了一些学问上的事情,直到天色慢慢黑了下来,荀文林才不顾叶胥让他留下来在用一顿的邀请,回了客栈。
  时间过得很快,终于到了川安书院开学的这天,这次的叶胥和荀文林倒是聪明了一回,二人早早的便去了书院。
  所以二人并未看到书院门前的那条街上堵着各种各样华丽的马车,车与马之间的距离不超过三寸。
  就算这样,隔壁街上也堵了不少马车。这盛世景观,外来人看了都叹为观止。
  果然每当川安书院开学之际,就是百姓们欣赏那难得一见的公侯子爵家子弟们身后跟着一群小厮花式提着各种各样的行李出丑的日子。
  有的小厮只是背着书本也出尽了笑话。
  本来川安书院并不强制要求学子们住宿,但是架不住学子的家里人强制要求他们住宿,说是什么在书院住能收心,能一心做学问。
  到时候定是赢得圣上的御品,为家族争光。
  世家子弟确实比寻常人要讲究些,细枝末节的都要带着,行李自然就多了起来,行李多对他们倒是没什么大影响,出丑的都是那些小厮。
  每当川安书院开学后的一两天,最热的话题莫过于谁谁家的小厮是如何自然又搞笑背着行李出丑的,又是怎样的提行李出丑的。
  总之,川安书院的入学日为京师百姓不咸不淡的生活中,添加了一丝乐趣。
  叶胥和荀文林来的早,等二人拿了房间号后,也不知是不是院长特意吩咐过了,二人竟分到了同一间房。
  说来也怪,荀文林和叶胥刚进书院,就见一书童手中拿着什么东西,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人一般。
  那书童见到二人后,原本没有丝毫波澜的眼睛霎时亮了起来,书童快步走到了二人的身旁,将手中的东西递给了二人。
  解释道:“叶举人、荀举人,这是您二人的房间号,直接居住便可!”
  叶胥见竟还有自己的房间,解释道:“我并不打算住在书院,这房间还是留给别人较好,麻烦您了!”
  那书童听完叶胥的话后,先是愣了一下,像是没有想到这种情景,之后自然的接过叶胥递来的房间号。
  见叶胥似乎是不用跟着他们去找房间了,便打算只带荀文林一人去。
  第64章 书童的打算在他看来很是……
  书童的打算在他看来很是完美, 可在叶胥看来其实不然。叶胥见书童没有带他一同前去的念头,便厚着脸皮跟上前去。
  书童见叶胥也跟上了脚步,有些疑惑的看着他。那书童年纪不大, 心中的想法尽是表现在了脸上,不大的脸蛋上满是疑惑。
  叶胥见此厚着脸皮解释道:“初来乍到,我对书院的布局不是太熟悉,想着趁这次机会, 先熟悉一番。”
  最后还像模像样的虚心询问:“多带我一个人不麻烦吧!”
  那书童原本的任务就是带着二人去找房间, 虽说中途出了个小问题, 但责任并不在他,是叶胥自己说不住书院的。
  听叶胥这样说,书童便自以为叶胥会直接去书堂。
  书童是第一次接到这样的吩咐,平时院长都是让他买个饭,跑跑腿什么的;可他不知的是:他这次任务比平常都要珍贵。
  院长怕好友的得意门生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便找了个人去招待一下, 平时用书童用的太过顺手, 这次也让他去了。
  书童听叶胥这般说,也察觉到了自己想法的不合理,连忙接话道:“不麻烦, 不麻烦的, 若是叶举人愿意随我们一同前去, 自是可以的。”若是他不嫌累的话。
  “只要举人不觉得浪费您的时间就行。”
  “不妨事的, 反正现在也是没什么事情可做。”
  说罢, 书童带着二人出发去书舍,那书童与其说是领路人,倒不如说是一个类似导游的存在;
  每到一处,那书童便是要解释一番那亭子的名字是什么, 曾经又有哪位大家在此饮酒赋诗,就算是书院中有片空地,那书童也要讲述一番,这为何没有被征用;
  之后他们看到一片被圈起来大的空地,那空地中间的靶子格外的引人注目,理所当然的书童给他们细细的讲述了一番:说是圣上不仅想让学子们在文学上学有所成,还想让他们有个强健的体魄。
  眼前的这片空地就是为了让学子们强健身体专门设立的,圣上亲口吩咐:为学子们设立骑马和射击等课程。
  最后那书童还小大人般的总结:圣上为了学子们全面发展,也是煞费苦心,听说我们书院的培养方案也就比皇子们次了一些些。
  叶胥和荀文林随着书童兜兜转转,走走停停的花了大半个时辰终是到了地方。到达书舍后,那书童像是完成任务似的格外的轻松,准备离开:“既然二位已经到了,那我先告辞了。”
  听到带了二人一路的书童要离开,二人连忙道:“多谢带我们走了一路!”
  “二位客气了!”他也是听院长的吩咐行事的。
  即便他是听院长的话,可院长没有交代让他领着二人熟悉书院。
  书童带领二人熟悉书院还是他们自己的功劳,是书童见二人行为举止很是得体,丝毫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小小的书童就怠慢。
  霎那间,书童对二人的好感度便上来了,忍不住的为二人仔细介绍关于书院的各种细节。
  就算是书院的学子都没有书童知道的多,毕竟书童是跟在院长身边的,耳濡目染之下,自是知道不少东西的,书童将自己知道的东西事无巨细的告诉了他俩。
  所以说,有时候意想不到的小人物总是能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二人一进宿舍,就见中间张床上写着荀文林的名字,与其他书院不同的是:那床上并不是只有一个光秃秃的床板,那床上竟还铺有被子,一时间二人都有些惊奇,似乎是没想到书院竟这般的体贴,连这些都给他们备好了。
  仔细看就会发现:唯有写有荀文林名字的床上有被子,另外的几张床只有光秃秃的床板。
  原是赵夫子深知每个学生家庭条件,他给扶兴德写信时,特意交代了荀文林的家境,让扶兴德有意无意的帮一下,故以才会出现这般奇异的景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