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然后茅荣郅逛了太和殿一圈之后, 便又回去处理朝政了。将茅荣轩大力推荐的叶胥抛到了脑后。
日子如流水般的划过, 终于到了要揭示众多贡士此次春闱名次的日子。
在这前一天,茅荣郅突然间再次想起了叶胥这号人,茅荣郅叫来身边伺候的陈公公道:“你去把本次的主考官叫到御书房来, 顺便让他拿着这次前三甲的答卷。”
他倒要看看这瑄王大力推荐的人究竟是有何不同之处。
等人退了出去后, 茅荣郅揉了揉疲惫的眼角。端起了手边的浓茶, 喝了一口, 提神醒脑, 之后茅荣郅便继续看御史上奏的奏折。
没过多久,陈公公便带着此次考试的主考官进来了。
“臣明正平,叩见陛下!”
“爱卿平身,此次朕唤你前来, 并非是有什么大事,只不过是想看一下今年进士前三甲的答卷。不知爱卿可有什么看法?”
“臣不敢。”明正平答完之后,便将前三甲的试卷递给了陈公公,再由陈公公转交给皇上。
茅荣郅见明正平还跪在大殿之上,开口嘱咐道:“陈公公,给明学士搬张凳子来。”
转头对明正平说道:“明学士先坐会,等朕看完之后,就劳烦明学士再拿回去。”
明正平听皇上这么说,一时之间竟有些无措:“谨听陛下教诲。”
之后的时间里,大殿之中静悄悄的,除了陈公公刚开始给皇上添茶的声音外,什么杂音都没有,整个大殿有中空悄悄的静谧。
坐在椅子上的明正平有些坐立难安,怎的皇上突然间对这次考生的答卷这么感兴趣。
等茅荣郅看完了前三甲的答卷,便好奇的开口问道:“这三人之中谁是状元、榜眼、探花?”
“回陛下,这三张试卷是这些学子中答得较好的三位,具体的排名还要陛下定夺,不过原本我们几人定的状元、榜眼、探花是按照这试卷的顺序来的。”
“竟是如此,那好,爱卿先退下吧,关于这名次如何,朕心中自有定数。”
等明正平退下之后,茅荣郅心想:怪不得暄王为了这叶胥专程跑来那么多次来推荐,看来这叶胥不仅在吃食上多有研究,在政事上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此次的考题是茅荣郅亲自出题,题目为困扰他多年的边境匈奴问题,这匈奴可恶的紧,时不时的来扰乱边境百姓的生活,题目便是问众位学子,这仗是该打还是任由他放肆。
按理说应该是该打,可现在国库空虚,茅荣轩又刚即位不久,国家尚在恢复期,前期,大军的粮草尚且能够凑出,可后续能不能跟的上还说不好。
这不是有句古话:将士未动,粮草先行。
现在的打仗除了名将之外,打的是后勤,打的也是国家的经济实力。
可现在他们国家正在恢复期,经济恢复刚刚见成色不足,这边是茅荣郅纠结的地方:不打的话,不能任由那匈奴扰乱百姓的生活。打的话,后期的补给还不一定能跟上。
依照茅荣郅的想法是打,可战争受苦的又是百姓,银子不够,除了加重赋税,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毕竟这几千年来都是这么做的。
几番思虑之下,茅荣郅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来解决。
茅荣郅想着这些学子之后也是要进入官场,不如看看看他们的想法。
按照其他两位学子的想法来看,万变不离其宗就是先休养生息,等国家强大了之后,匈奴自然是不敢来犯。
二人的排名不同也是因为文章词句的华丽,引经据典的次数。
而依叶胥的看法则是要打,现在他们国家虽说是没有之前的强盛,可他们泱泱大国,岂是能容许匈奴来犯。
既然国库空虚,那就从商人手中要。依叶胥的想法是:总归国家总的银子是不变的,既然银子不在国库,那便在商人手中。
在本朝,商人的地位不高,毕竟士农工商,商人的地位最低,对此商人最讲究的便是名声,既然商人需要好的名声,那朝廷便给商人这个名声。
如此一来,国库有了银子,商人们有了名声,将士们有了粮草,边境的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也算是一举多得。
其实,叶胥并不是多么的了解历史,也不是多么懂政事,只不过是看到了题目之后。
他便想起来了自己国家刚成立时,情况比这个危急多了。
那时候刚刚成立的新国家,是同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同样是外来国家,扰的边境百姓民不聊生。
与现在的情况有所不同的:当时是飞机炸弹都有,帝国主义轮番轰炸我国边境地区。无数的百姓被炸伤,甚至死亡。而现在的情况是匈奴在城墙下叫嚣。
我们当时的条件比这个还要艰苦,我们只有炒面,最严峻的时候,能往阵地上送一个苹果都是一等功,某甘岭阵地硬生生的被削掉两米,平均一秒钟两枚炮弹,可是他们硬生生的坚持了下来。
起初,也是有一些不愿意同强大的敌人对上的,可是前辈却下定决心要打,还说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传世真理。
事实证明,伟人的选择是正确的。那时的条件虽然艰苦,可是人民群众与国家一条心。那时的人们捐钱捐飞机,甚至有一名豫剧演员,一年出演了178场,只为国家捐了一架飞机。
叶胥想:虽然现在的百姓不比那时,可现在最有钱的除了王公贵族之外,便是商人。
再者说了,他们现在可是比匈奴要强大许多,毕竟匈奴之前还要给他们上供。
茅荣郅看了叶胥的答卷,心中便有了计较。看来普天之下,最穷的竟然是他这个皇帝。
想到叶胥写的除了皇室宗亲之外,最有钱的便是商人,茅荣郅便打算,先从皇室宗亲下手。
等到了揭晓名次这日,众多学子,排排站在大殿之上,皇上先是打算见见昨日他看卷子的那三人。
皇上给陈公公使了个眼神,陈公公便尖个嗓子喊道:“叶胥、晏鸿羽、荀文林三人出列。”
正谨遵夫子教诲的叶胥,不敢乱看,只得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忽然便听到了自己被叫到,赶忙出列。
“学生叶胥,拜见陛下。”
紧接着叶胥便听到另外两人的叩拜声:“学生晏鸿羽、学生荀文林拜见陛下。”
“平身。”皇上大手一挥,他们几人跪着,他如何能看到真面貌。
之后,三人便起身,叩谢:“谢陛下。”
等三人站了起来,便又听见皇上发话了:“你们三人且抬起头来。”
叶胥听到皇上的吩咐,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是他只得乖乖照做,三人缓缓抬起头。
而站在一旁的茅荣轩也有些好奇,皇兄怎的叫这三人出列。
等叶胥抬起来头,眼睛习惯性的抬起来,恰好与茅荣郅对视上,当时的叶胥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当真是兄弟,长得这般相似。
许是叶胥看的时间久了,皇上从叶胥的脸上移开了目光。
直到皇上移开目光之后,叶胥才回过神来,赶忙低头。
也是在这时,叶胥才突然想起在这个时代,他们这些人似乎是不能直视皇帝的,好像还有一个专门的罪名,关于正视了皇帝的面容。
那个罪名似乎叫冒犯天容,蔑视皇家尊容。情节严重的似乎是要被斩杀的。
想到此处的叶胥浑身打了个激灵,他赶忙看脚尖,他上有老要靠,下有夫郎要养,他可不能就这么去了。
等皇上看清了他们几人的容貌后,终于到了此次最重要的环节,那便是宣布名次。
此次的诰读,是由此次的主考官明正平宣读:“进士一甲一名,叶胥;进士一甲二名,晏鸿羽;进士一甲三名,荀文林;进士一甲...”
站在最前面的叶胥听到自己是进士一甲第一名,竟然比自己当时进了国家研究院还要高兴。
许是当时叶胥只是同几十个同届的学生竞争,而这次,他可是同整个国家的文人竞争,能夺得头名是叶胥所没有想到的。
等明正平将进士三甲最后一名宣读完毕,一群刚出炉的进士,之后便按照宦官的指示去换上国子监颁发的新衣进士巾袍,插花游街。
然后叶胥被单独赐予一套状元朝服与状元圆领乌纱帽,那帽子上还插有一对点翠银花。
此次游街还是皇上临时起意,皇上见前三甲均是年轻男儿,便主动要求让他们三人打马巡街,让世人看看他们朝即将注入新鲜的血液。
于是叶胥等人便按照茅荣郅的要求,在京城最繁华的几条街骑着马绕了几圈。
虽然叶胥好奇这打马巡街怎的没听夫子说过,还是乖乖照做。
在他们换衣服时,还是叶胥耳尖,听到宦官说:“怪不得圣上非要让状元他们巡街,这么俊俏的状元郎,当然是要让人看看。”
只听另一个宦官接着说:“我看今年的榜眼和探花也都年轻,咱们朝廷可算是有些年轻人了,我还记得上一届的状元探花,都是蓄了胡子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