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等陶青收到泥人时,商贩还贴心的上了色,就连小人的衣物都同陶青的身上穿的一样。
  尤其是陶青满脸的温润,不知是不是陶青怀了孩子的缘故,陶青少了一丝少年气,多了些温润。
  到最后,那摊主又送给他们一个小娃娃的泥人,陶青不解道:“店家,我们只是要了一个小娃娃的泥人啊,这怎的又多给了一个。”
  掌柜的长了一张老实人的面相,憨厚的脸上满是真诚,说道:“方才我说一个娃娃会孤单,便想着再要一个娃娃陪着他来的好。”
  似乎是怕陶青不太理解他的意思,那摊主继续解释道:“我家便是有两个娃娃,虽说他们在家总是吵吵闹闹的斗嘴,打架,但若是真的有人欺负我家小子,我家姑娘二话不说便要跟人家打起来。”
  听完摊主的话,陶青觉得似乎是有些道理的,就收下了陶青送的娃娃,但是该给的钱,还是要给,毕竟人家做的是小本生意。
  陶青看着手中两个小哥儿穿着一模一样衣服的泥人,脸上满是笑意。
  叶胥付了钱之后,一行人便继续往前走。
  在赶路的这段时间,一行人吃的全是干粮,现在这夜市上全是现成的小吃,陶青闻着热腾腾的饭味,觉得自己有些饿了。
  于是几人便找了个小摊准备用饭。
  在现在这个无添加、纯天然的古代,就算是路边摊也很干净,虽然是这样,可叶胥还是询问了一下摊主,知道没什么孕夫不能吃的东西,叶胥才放下心让陶青一个刚怀孕的人吃路边摊。
  等饭菜上来了,叶胥小心翼翼的将盛满馄饨的碗推到陶青面前,又替陶青拿了双筷子,吹了吹碗中冒出的热气后,才放心的让陶青用饭。
  陶青有些无奈的看着叶胥一系列的动作,他只是怀孕了,又不是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病人,陶青想告诉叶胥不用这般像对瓷娃娃的对他。
  可对上叶胥关怀的眼神,陶青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许是这些天急着赶路,一时间没有注意什么营养,叶胥眼睁睁的看着陶青瘦下来,原本小鹿似的圆眸,现在在陶青的脸竟显得有些突兀。
  再加上不久前那老大夫亲口所说:若是陶青身体摄入的营养不够,搞不好会一尸两命,那老大夫的话让叶胥清晰的认识到生命是有多么的脆弱。
  叶胥不想让自己去外地做官的代价是陶青身体出现了什么差错。
  陶青看着叶胥小心翼翼的待他,一时间有些无奈,忍不住的开口提醒道:“我只是有孕在身,不是走不得路。”
  看着恨不得连走路都想要亲自代替他的叶胥,陶青实在有些无奈。
  第109章 见陶青的面色有了些许……
  见陶青的面色有了些许红润后, 一行人终于再次出发了,但接下来的赶路并非同之前那般目标明确的着急忙慌只顾着赶路。
  虽说楚庭现在确实是有些干旱,但那里的百姓现在也并未有什么饥荒的迹象, 他们只是对未来的粮食有些担心。
  可是陶青现在的身体状况并不允许他们像之前那般赶路,再者说,叶胥觉得他们只要在一定的时间内赶到,不耽误事就行。
  这样他既能无愧于皇上对他的期望, 也能无愧于楚庭的百姓。
  之后的一行人不再是到达城镇后, 只是买些下一程需要用到的物品就急匆匆的赶路, 取而代之的是等一行人到了一个城镇,无论时间早晚,便在城镇待上一天,等着第二天再赶路。
  这样不紧不慢的赶路,到了二月中旬,一行人终于到了楚庭。
  不知是不是那当地知府收到了消息, 当叶胥等人到达城门口时, 就见知府穿着官府在那里等候。
  原来是茅荣郅并没有追究知府的责任,觉得此事错不在知府,只是天灾人祸, 谁也没有办法。
  那知府也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 知晓此次叶胥前来是为了解决百姓接下来的吃饭问题。
  知府在心中计算时间, 觉得叶胥也就是这几天到, 便在此候着。
  按理说知府一个四品官, 一般不会自降身份在此等候一个新上任的知州。
  可是知府实在是黔驴技穷,不知该如何解决现下的处境,只好寄希望于叶胥。
  再者说,他也相信皇上, 觉得陛下不可能弃楚庭这么多百姓于不顾,派一个中看不中用的绣花枕头来到此地。
  而且据小道消息说叶胥是皇上专门提了官职,调过来的。想到此处,知府理了理身上的官府。
  知府倒是没什么,只是知府身后的通判看着知府这般重视,还有些不解,疑惑的问道:“这新来的知州是何许人也,怎的知府大人这般器重。”还亲自来接待。
  再怎么说叶胥也只是一个六品官员,而知府是正四品,他一个知州何德何能让知府亲自来接应。
  知府看着跟在自己身后多年的通判,刚想解释一番,余光便见一个器宇不凡的年轻人朝他这边来了。
  知府便朝着叶胥的方向走了过去。
  叶胥刚看到城墙的身影,心想:走了那么久,终于到了,心情不由得好了些许。
  等快过城门时,叶胥出来想出来透透气,便出来看看,然后就见他前方穿着红褐色官服的人,有些怀疑,难道那位是当地知府。
  望着那身穿红褐色官服之人身后的官员和衙役,又有些惊讶,怎么这么大的阵仗。
  叶胥自认为以他的官职不应该有这么大的阵仗来迎接他,可眼下这个情况又很真实。
  叶胥虽然心中不愿相信,但也只好硬着头皮准备下车拜见。
  那知府不愧是为官几十年之人,瞬间就认出了叶胥,走上前寒暄道:“可是叶贤侄。”
  “正是在下。”
  “叶贤侄不远千里的赶来,想来是累了,我已令人打扫好了知州府,叶贤侄修整一番后,我们再谈正事。”
  见知府这般为他着想,叶胥心中很是感激,道谢:“多谢知府大人为下官着想,那便依知府大人的话,下官先去修整一番,之后再同您商量一下接下来的事宜。”
  赶了那么久的车,也不知陶青能不能受得了,他们还是先休息一番的好。
  于是叶胥一行人在衙役的带领下去了知州府。
  甫一进门,叶胥便被院中的宽阔震惊住了,一时间竟有些失神。
  自从来到这里后,他有多久没有见过这么宽阔的府邸,一时间竟有些怀念。
  叶胥想着这个院子就是在暗示着他接下来的日子定然不安分,只呆在府衙中看文书的日子可能久不复存在了。
  这样想着,叶胥竟有有些怀念之前他在研究所工作的日子,时间久远的,叶胥都以为那是上辈子的事情了,明明还不到三年。
  那个时候,他整日除了做研究,根本不关心其他的事情。
  哪里像现在这样,也许过了几日,陶青可能根本见不着他的身影。
  叶胥想到这,在心中叹了口气:在其位谋其政。
  那衙役似乎知晓叶胥是皇上派下来专门解决即将到来灾害。
  对于叶胥很是毕恭毕敬,眼中丝毫没有什么谄媚,满满的都是尊敬。
  衙役走在叶胥的身侧,开口介绍这府邸的基本布局。
  当走到后院时,叶胥见这府中果然有假山、流水、池塘等人造景观,不由得惊叹古人的智慧。
  闲暇时间在这边赏风景也很是惬意,陶青看着这边的景象也是开了眼界。
  这还是他第一次见这样的人造景观,没想到府中还能这样弄。
  衙役对府中的大致布局有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后,叶胥就见正院中有许多穿着下人模样的人站在那。
  衙役对叶胥说:“这些下人都是上任知州在任时,留在府中干活的。知州若是需要,也可以留下。”
  叶胥看着满院子的下人,一时间只觉得有些愁,这么多下人,以他的俸禄能养得起吗。
  他还有夫郎和孩子要养,哪有闲钱去养这些下人,有那个闲钱,他还不如多给陶青买些首饰、衣物。
  等衙役将事情交代完之后,便下去了。
  叶胥看着满院子的下人心中有了计量,叶胥先让陶青挑了两个贴身丫鬟。
  因着陶青刚怀孕,身边自然少不了人。虽说有张婆子跟着,可张婆的年纪也不小了,手脚也没有年轻的丫鬟和哥儿来的麻利,还是先挑两个年轻点的,这样叶胥也能放下心。
  叶胥将一直跟在他身侧的陶青扶到前面,开口道:“青儿先挑两个贴身丫鬟,若不然你身边没有人伺候。我不放心。”
  陶青听到叶胥这样说,觉得有些道理,便没有开口推辞。
  陶青看着站成一起的人,开口道:“哥儿和女子站一起,男子就站到另一侧。”
  看着年龄不齐的男子站在一起,陶青皱了皱眉头,道:“按年龄排,年龄小的站前面。”
  不一会儿,下人便有序的排好了,陶青看着站成一排的丫鬟哥儿,陶青看了一圈,挑了两个面相端正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