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叶姆嘴上不说,也知晓陶青从京城同叶胥一同来到楚庭,路上定是吃了不少苦,更被提陶青在来楚庭的路上还怀孕了,那定是吃的苦更多。
  陶青是他自小看着长大的,陶青自小生的虎头虎脑的,煞是可爱。
  小时候陶青的嘴巴也甜,很是伶俐聪明,一见到叶姆就奶声奶气的喊阿姆。
  陶姆见陶青喊错了,还想纠正,谁知这最后叶姆真的成了陶青的阿姆。
  陶青抱了叶姆一会后,心情平静了不少,然后就乖巧的坐在叶姆旁边。
  见叶姆脸上的沧桑,陶青根本不敢想象叶姆和叶父是如何不远千里的从老家赶到这里。没有侍卫的保护,这一路上又遇到了什么。
  叶胥看着叶父和叶姆,问出了陶青心中的疑惑:“老家离这那么远,阿父你们是怎么来到这的?”
  看出叶胥眼中的关怀,叶父开口道:“听到你升官的消息,我同你阿姆很是高兴,可知道你是去楚庭做官,你阿姆不太放心你们二人到那么偏远的地方,想来楚庭寻你们,但是我想着你既是来楚庭做官的,又不是来受罪的,想着应该不会遇到什么危险,便劝下了你阿姆。”
  “经过一番劝阻后,你阿姆也冷静了下来,我们便在镇上继续干生意,大概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你们又写信回来,说是青儿有喜了,你阿姆说不放心青儿,我们想着你们两个年轻人,这刚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青儿又怀孕了,我们怕你俩照顾不好自己,就准备往这边赶。”
  “将家中的事情交代好之后,就过来了。”
  当然,叶父也没有傻到他和叶姆孤身二人就往这边赶,叶父收到信后就立马联系之前他跑商认识的人。
  于是,一群人结伴往这边赶,他们人多,路上倒也算得上安稳。
  那些人也是打算来这边做生意的,之前没有来过,便想着来这边看看,等一群人快到达楚庭时,便分道扬镳了。
  叶胥听完了叶父的叙述,知晓事情定不是同叶父说的那么简单。
  看叶胥和叶姆的模样,叶胥也知道就算这一路上他们没有遇到什么危险,但肯定也没有那么好过。
  叶胥让下人烧了热水,让叶父和叶姆等会洗一下。吩咐下去之后,几人又聊了些家常,两刻钟之后,便有人来禀报热水便烧好了。
  叶胥对叶父说道:“阿父,你同阿姆先去洗漱一番,什么事情等你们洗漱好之后再聊也不迟,我们人在这,也不会跑。”
  叶父和叶姆见叶胥竟然还会调笑,心中还有些惊讶,没想到一年没见,儿子竟然变得会说玩笑话了。
  叶父见叶胥说的有道理,再加上他们这一路上风餐露宿,根本没有什么时间仔细洗漱一番,现下有时间,叶父就没有推辞。
  他们也推辞不了,毕竟这么久没有洗漱,叶父只觉得身上都有异味,现下只想洗一个热水澡。
  因为叶父和叶姆的到来,陶青脸上的喜悦至今都没消失,叶胥平日里皱着的眉头也消失不见了,脸上也挂上了笑容。
  看着叶父和叶姆离去的身影,陶青只觉得心安。
  陶青看向叶胥,忽然间就想起了方才在书房叶胥未喝完的鸡汤,说了这么久了,鸡汤可能也凉了,陶青就让人先去热一热。
  等鸡汤再次端上来时,陶青的目光再次紧盯着叶胥,那模样是非要亲眼看着叶胥将东西喝完。
  叶胥在陶青严厉目光的注视下,不得不喝鸡汤。
  可能是叶胥命中注定的不能平安无事的喝下这碗鸡汤,当叶胥刚拿起汤勺,就见人来传讯:“大人,乡下有人来了,说是前些日子种的香菇长出来了。”
  “什么?”叶胥听完这话,激动的站了起来,眼睛盯着身前的小厮,似乎是不太相信小厮的话,叶胥道:“你再说一遍,刚才说的是什么。”
  那小厮也是个机灵的,再次开口重复了一遍,道:“说是乡下养的香菇长出来了。”
  叶胥见这幅场景不是自己的幻想,脸上的喜悦是怎么都挡不住,问道:“那来报信的人呢?”
  “刚引进府,这会儿应该快到了。”
  叶胥激动的连陶青的叮嘱也忘了,连忙放下了手中的鸡汤,开口道:“青儿,这边有要事需要我亲自跑一趟,这鸡汤先放着,等我回来后再用。”
  话音刚落,叶胥就急匆匆的跟着小厮的脚步走了出去。
  没过一会,陶青就听人来说叶胥又骑着马出府了,陶青看着碗中的漂浮着几颗枸杞的鸡汤,心中叹息,也不知这鸡汤叶胥到底能不能喝完,然后便让人将鸡汤端了下去。
  等叶姆和叶父收拾一番出来时,就见院中只有陶青一个人,却不见叶胥的身影,疑惑的问陶青:“这胥儿去了何处,怎的不见他,方才不是还在吗?”
  陶青开口解答了叶姆的疑问:“方才有人来报,有要事须叶胥亲自处理,他就出府了。”
  叶姆听到这话,也没有多说,他知晓叶胥现在已经不是那个在家念书的书生,而是一州的长官,叶胥这么忙,叶姆倒也是能理解。
  陶青见叶父和叶姆洗漱好之后,便道:“阿父、阿姆,厨房已经做好了饭,你们赶了这么久的路,肯定是没有好好的吃一顿,现在你们到了家,我吩咐厨房给你们准备了一些热菜。”
  叶姆听陶青这么说,几人便离开了客堂,于是三人就一起去用了饭。
  再说叶胥这边,这一个月中,叶胥知晓那香菇不一定能长出来,便将目光移向别处。
  所以这一个月内,叶胥一直在研究楚庭的地理优势,看看除了种植香菇外,还有没有什么生钱的法子。
  虽说叶胥心中有许多生钱的法子,但他并不太敢把这些东西生产出来,生怕自己生产出来后,改变了历史的轨迹。
  于是叶胥只好整日看楚庭的州志,看看有没有什么生钱的法子,在书上没有找出什么东西,叶胥只好就地考察。
  在下面转了小半个月的叶胥,也没有找出什么新鲜的法子,整日愁眉苦脸的。
  发愁了那么久的叶胥,今日终于收到了好消息,叶胥怎能不激动,当即便要去看一下香菇的长势如何。
  骑着马的叶胥很快就到达了村庄,之后,叶胥根本不用人指路,轻车熟路的就往山上去。
  这条路叶胥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还记得香菇刚种下的那半个月,他都是三天就来看一次香菇是否有发育的痕迹。
  去的次数多了,这条路线自然就熟记于心。
  那半个月中,叶胥见香菇并没有什么变化,便放弃了种植香菇生钱的路子。
  毕竟他也知晓这种植香菇的气候和时间都不太对,叶胥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所以在那半个月的时间中,叶胥见香菇没有什么生长的迹象,心中也没有太过于伤悲。
  于是叶胥便转头想寻求什么新的法子。
  他想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撑到皇上派人去海外寻到的土豆或者红薯。
  谁知,天无绝人之路,之前他不抱希望的香菇竟然在他万分疲劳之际长出来了。
  叶胥觉得这个消息比当时他知晓陶青怀了孩子还要激动。
  当时知晓陶青怀孕时,他整日提心吊胆的,生怕陶青一个不小心身体出个好歹,直到到了楚庭,又养了些日子,叶胥一直悬着的心才稍稍安稳了些许。
  而这次知晓香菇长出来后,叶胥除了欢喜,心中并没有别的情绪在心中,除了欢喜就是欢喜。
  在山下等候多时的村民们见叶胥骑着马赶了过来,一时间有些激动,他们忙了这么久,终于出了些成绩。
  叶胥下马后就看到这些村民脸上洋溢的笑脸,真实又纯粹。
  叶胥见众人站在山脚等候,打了个招呼后,便直接上了山。
  在叶胥身后的村民们,见叶胥上了山,他们也跟着上了山,虽然之前知晓这香菇长了出来,但是架不住他们心中欢喜,看几遍都不会厌烦。
  众人看着这香菇,觉得这哪里是香菇,这明明是白生生的米饭啊。
  这香菇长出来,也不枉费他们村民每家每户不分昼夜的守着这些树。
  叶胥上了山,走近后,就见那倒下的树上已经长满了密密麻麻的小香菇,同他之前来看的光秃秃的完全不同。
  小香菇一个紧挨着一个,长势喜人。叶胥不自觉的红了眼眶。
  香菇长出来了,也不枉他不远千里的赶来也能对得起皇上的期望和楚庭的百姓。
  现在香菇长出来,也就意味着下半年村民们的粮食有了着落。
  叶胥见身后的村民也慢慢的赶了过来,就嘱咐道:“各位,现在香菇已经长出来了,我们距离成功也不远了,还请诸位再费些心力,同之前一样,轮流守夜,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这些香菇是我们下个季度的粮食。”
  见叶胥发了话,跟着上山的村民们,当即纷纷下跪,里正眼含热泪道:“知州大人的恩情,我们毕生难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