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纪修为千里迢迢的送来了香菇,不仅有晒干的,还有一些新鲜的,那些新鲜的香菇也是靠纪修为日夜不休的骑马才得来的。
  如此这般尽心尽力,那些新鲜的香菇看起来才水灵些。
  当茅荣郅听楚庭来人时,当即宣纪修为进殿面圣,听纪修为诉说了此次前来的目的后,又看了叶胥的信,茅荣郅当即让御厨按照方子上的方法做。
  同时还邀请了不少大臣,诸位臣子接道旨意时都很是激动,皇上是终于看到了他们的潜力了,这个时辰宣他们进宫,莫不是准备重用他。
  那些被召唤进宫的臣子们,便欢天喜地的进了宫。
  等这些大臣到了后,那边总管太监王全便适时的提醒皇上该用膳了。
  由于王全打配合打的极好,茅荣郅满意的点了点头,对下面的肥羊们说道:“既然到了用饭的时辰,想必各位爱卿们尚未用饭,不如一起吧。”
  诸位臣子诚惶诚恐,这与皇上一同用膳是多大的荣耀,一时间众人没敢推辞。
  茅荣郅看着下面的诸位大臣的反应,满意的点了点头,此次前来的臣子都不是什么王公贵族,因为王公贵族的财库已经被茅荣轩悄悄的挪空了。
  此次前来的都是家中富裕之人,茅荣郅想着:与其让那些银子在他们手里闲着,还不如拿给叶胥让楚庭的百姓不愁吃食。
  满心欢喜的诸位臣子,还不知他们一步步的踏进了茅荣郅设的圈套,毕竟一般臣子谁能想到皇上会惦记臣子手中的钱财,可茅荣郅就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自然不能按照寻常的逻辑想他。
  用了饭的诸位臣子当即感动得痛哭流涕,他们没想到皇上这般器重他们,这般美味的食物,还惦记着他们。
  唯有在一旁用饭的茅荣轩心道不好,这恐怕有诈。
  饭后,茅荣郅见诸位大臣纷纷放下了筷子,眉眼间都带着笑意。
  茅荣轩见他哥这般模样,心想:终究还是逃不过吗,皇兄只有在压榨他时漏出过这种表情。
  茅荣轩在心中愤懑的想:他就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饭,尤其是他亲哥的午饭。
  茅荣轩面上不动声色,心中早已泪流成河,现在他哥这般模样,不是图财,就是谋色,他们一奶同胞,那皇兄图的定是他荷包中的银子。
  茅荣轩心中早就开始抓狂,狂摔碗筷,觉得这日子真的是没法过了,他今日刚见到一个令他心动的哥儿,他还没来得及存钱准备聘礼,就要被他这图财的亲哥骗去。
  茅荣轩心中哭唧唧:难道是他命中注定孤家寡人。
  茅荣轩的心里戏很足,但面上还是维持着他一个亲王该有的派头,放下碗筷后,优雅的擦了擦嘴。
  趁着皇兄未曾开口说话,茅荣轩准备先发制人,拱手行了礼道:“皇兄,我恍然间想起来家中的鹦鹉无人喂养,那是臣弟最宠爱的,平日里都是臣弟亲自喂养,那鹦鹉性子骄纵,若是旁人喂他,他根本不吃,臣弟就先去喂养鹦鹉。”
  茅荣郅听到他弟弟这样说,睨了他一眼,他怎么不知晓轩儿什么时候养了鹦鹉,但也没有拂了茅荣郅的面子,道:“既然如此,那你便先回去吧。”
  听茅荣郅这般说,茅荣轩只觉得惊喜来的太快,立即道:“多谢皇兄成全。”
  在茅荣郅无意的纵容下,茅荣轩不动声色的保住了自己给未来夫郎准备的聘礼。
  茅荣轩这次逃跑是茅荣郅的刻意纵容,他这次请茅荣轩来,也不过是想让他尝个鲜,并非是惦记茅荣轩口袋中的银子。
  依茅荣郅的本意也是打算饭后找个借口让茅荣轩先走的。
  茅荣轩走后,茅荣郅对接下来的臣子道:“诸位爱卿觉得这顿饭如何?”
  底下的臣子以为茅荣郅是在考验他们,当即把这顿饭夸的地上有,天上无,见茅荣郅的脸色越来越好,这些臣子以为是自己说到茅荣轩的心口上,当即夸的更起劲。
  茅荣郅听着大臣们对这顿饭的夸奖,也不开口,只是笑眯眯的看着他们,若是此时茅荣轩在场,定会警惕的将全身的汗毛都立起来。
  可是在场的大臣们,除了个别功高劳苦的,其余的都是些酒囊饭菜,茅荣郅召他们进宫就是为了大捞一笔,若不是看他们手中的银子多,茅荣郅根本不屑于请他们。
  等众人夸够了,茅荣郅优哉游哉的开口道:“诸位大臣可知这顿饭菜是楚庭百姓尽心尽力的花费了三个多月的时间才培养出来,这样诸位菜能吃到这般当的了诸位的夸奖。”
  听到这话,方才还大放厥词夸奖的人,顿时不语。
  因为皇上说的是楚庭,这朝堂上谁人不知这楚庭现下正经历旱灾,就连今年的新科状元都楚庭赴任,也不知现下楚庭的情况怎么样,这新科状元竟整出了这般食物。
  底下的大多数人偷偷的擦冷汗,当时反对去楚庭送赈灾银子的声音,就数他们的声音最大,怎么皇上现在是想问罪?
  若是问罪,怎的还请他们吃楚庭送来的食物。
  虽说有些酒囊饭菜,但这其中也不乏聪明人。
  茅荣郅一开口,他们便当即表明态度道:“楚庭百姓身处艰险,还不忘进贡,臣深感其坚韧,愿意捐银百两,绸缎五十匹。”
  茅荣郅抬眸看了说话之人一眼,心想:倒是个有眼色的,这正好不用他明说。
  “王全,将魏大人捐的银子记下来,之后送往楚庭,让楚庭的百姓不要忘记魏大人的好。”
  有了人开头,剩下的人仿佛打通了任通二脉,纷纷道:“臣愿意捐银三百两,绸缎八十匹...”
  “臣愿意捐银五百两,绸缎百匹...”
  “臣愿意捐银八百两...”
  接下来的臣子报的银子一个比一个多,生怕自己报少了,皇上找他们的麻烦,毕竟当时就他们反对支援楚庭的声音最大。
  以至于最后皇上将一直在身旁的叶胥派去了楚庭。
  茅荣郅见王全手中换了一张纸后,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
  等王全将记捐款的账本递给皇上后,皇上看了一眼总金额,很是满意,对下面的大臣说道:“朕在此先替楚庭的百姓谢过各位。”
  不知是不是御书房的事情闹得有些大,以至于最后没有进宫用膳的大臣们纷纷捐了不少,生怕自己没捐银子,显得另类,被皇上记上。
  后宫的妃子也是有钱的捐钱,没钱的也捐了一些首饰,只因皇上当晚在捐款最多的贵妃娘娘殿中就寝。
  总之等叶胥看着十几马车的银子和绸缎时,惊掉了下巴,怎的皇上竟如此大手笔。
  收到捐款单子,知晓了事件原委的叶胥才平静下来,心道原来如此。
  再说楚庭,等叶胥将事情吩咐下去后,管家便着手开始办。
  楚庭的各位米商听闻是知州大人买粮,数量还不少,便低于市场价卖给了管家,因为平常时,若是有人大手笔买粮,他们也会相对便宜一些。
  等管家走后,叶胥便让人通知几位县令,告诉他们明日带人来领粮,顺便统计一下所管辖的区域有多少老人、小孩和青壮年。
  到了晚上,管家来报:“大人,小的现下已经将这州府的米店中大多数的存粮买下来了。”
  “嗯,您先下去休息吧,等明日我便让人去收粮。”
  按照管家的说法,是现在州府的米店的大多数粮食已经被他买下,支出的银子也花的差不多。
  因为买的米实在是太多,管家已经同掌柜的说清楚,米还放在店中,明日他们来取。
  掌柜的也愿意行这个方便,毕竟这世道还没有哪个商人敢同官府作对,给叶胥一个方便,对他们来说总归不是坏事。
  因着管家打的是叶胥的名义来买粮,所以各位粮商也都愿意给他行这个方便。
  叶胥粗粗的估计了一下,这些粮食也足够百姓们撑到下个季度。
  次日,收到消息的县令便带了不少人前来,因为叶胥让每个县令来的时间不同,他们是错峰取粮,可能是县令怕粮食太多,又怕不安全,竟然带了镖局的人来。
  县令大概带了有三四十人,个个都是膘肥体壮的,每个人都是练家子。
  叶胥便带着一行人去领粮。
  叶胥发粮之前,已经同县令说明这次粮食的来源:“此次领的粮食是种香菇得的银子买的粮。”
  当时叶胥去山中考察还是几个县令带的路,叶胥做了什么县令也都是知晓的。
  “圣上尝了香菇,觉得很是美味,便给了赏赐。”
  “圣上仁爱,知晓我们州府缺粮,便不远千里的给我们送粮,现在的赏赐已经在路上,现本官知晓百姓们家中存粮告急,便先垫了银子买些粮,等陛下的赏粮到了,我们便再次发粮。”
  县令听叶胥这样说,当即跪下感谢皇帝仁爱,知州大人宽厚。
  叶胥此次话里话外全是感激皇上赐粮,全然不提自己的半分功劳,还让县令知晓现如今他们搬得粮食全是他自己掏腰包买的,实际是暗暗的警示县令,最好不要贪图百姓的这些救命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