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毕竟一年内,有六个月是不能出门,就算是刚上任时,有再多的新鲜政策,也在一日又一日寒冷的天气中消磨殆尽。
  所以上一任巡抚政绩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等到三年任期已满,他就换到别的地方任职。
  临走时,他还在庆幸:无论是什么地方,都比营州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好。
  营州的情况之所以不太理想,首先是因为自然因素,其次是人文因素。
  营州的百姓生活并不富裕,能送孩子去念书的就更少了。
  叶胥想:还是要先建所书院。
  建书院的想法定下来之后,叶胥同在楚庭一样,也是先选址,叶胥带着一些侍卫走遍了营州境内后,还是觉得书院建在一个清净的地方比较好。
  于是书院的选址,叶胥就挑了一个营州的中心地带,这样能让各个知府的读书人都能近一些。
  至于书院的建造工人,按照叶胥的意见,自然是能用百姓的,就尽量用百姓。
  叶胥将书院建造的事情全权交给了纪修为,纪修为跟在叶胥身边也有六七年了,耳濡目染之下,纪修为也明白事情应该如何做才是最好。
  最关键的是:叶胥用纪修为用的很是顺手。
  主要是纪修为确实是脑子灵活,叶胥交代给他的事情,他都能超额完成,久而久之,叶胥对纪修为的做事效率很是满意,什么自己腾不出手的事情,叶胥顺手交给了纪修为。
  打工人纪修为干了两份活,挣一份钱,但纪修为毫无怨言。
  遵照叶胥的吩咐,纪修为给出的待遇好,比在镇上做搬运工挣得多。
  很多百姓愿意干,纪修为给出的条件是不仅每天十文钱,还包午饭,这对于一天只吃两顿饭的百姓们来说,简直是省了一顿饭钱。
  于是附近的百姓们都愿意干。
  这书院建好之后不仅他们的孩子能进去读书,他们现在还能靠这书院挣些钱,当真是一举两得。
  由于人手多,百姓们的做事效率高,书院的建造速度也很快。
  历经三个月,属于营州学子的书院很快就建造好了。
  书院建造好之后,接下来就是书院夫子了。
  至于夫子的聘用,叶胥已经想好了,夫子就从外地招募过来。
  由于营州这边的情况同楚庭不一样,营州的读书人更没有多少,叶胥不得已,只好招募夫子,只要是来秀才以上的,都可以前来应聘。
  短短半个月内,来应聘的夫子不少。
  一是因为之前在楚庭做官,在读书人之中,确实积累了不少名气,这些读书人大多是因为叶胥的名气来的,所以也是有一小部分人愿意来书院作夫子。
  二是因为叶胥给的待遇很好,于是来应聘夫子的秀才和举人也不能说少。
  叶胥给出的条件是:夫子若是有家室,可以带着家人前来,以后孩子在书院读书可以不用交学费。
  秀才一年给五十两银子,举人一年给七十两银子。
  等叶胥一个一个见了来应聘的夫子之后,便让他们去了书院。
  书院和夫子们都已经准备完毕,剩下的就是学子,对于学子,叶胥根本不急。
  因为在书院建成初期,叶胥手下的知府们一个两个的开始旁敲侧击,问叶胥对于书院的学子,叶胥是怎么想的。
  现在已经选好了夫子,叶胥开始将对书院学子名额虎视眈眈的知府们叫在了一起。
  “若是有愿意来书院读书的秀才或者童生,自然都可以来,每个地方都有名额。”
  叶胥将话放下去之后,坐等各地知府将管辖范围内愿意来书院读书的学子名单呈上来。
  叶胥自然不怕地方知府们徇私作假,因为在他们任职期间,若是能出几个举人或者进士,都是算在他们政绩上面,政绩的好坏也关乎他们以后的升迁。
  第148章 最后,叶胥看着手上长……
  最后, 叶胥看着手上长长的学子名单,很是满意。
  收起有功名学子名单过后,叶胥又让刚闲下来的知府们推荐了一些学童。
  毕竟书院中不能全部都是有功名子在身上的。
  他们也要培养一些开蒙不久, 或者尚未开蒙但天资聪颖的孩童。
  书院的事情告一段落。
  可叶胥家中账上的银子流失了不少,无论是书院的建造还是给夫子们的待遇,都是叶胥自己掏的银子。
  因为营州账上的银子根本不够叶胥这般大方的开销。
  等叶胥将书院的事情安排完毕之后,叶胥只觉得浑身轻松, 终于能闲下来了。
  毕竟他连轴转了快一个月, 终于将自己在闷在家中能想到改善营州百姓的方法全部都实施了起来。
  叶胥这一个月的工作量, 相当于他在楚庭两个月的强度,闲下来的叶胥只觉得浑身疲软,在家歇了小半个月的叶胥终于觉得腻了。
  叶胥觉得现在这大好时光,他不能只在家无所事事,他要找点事给自己做。
  可是在家转了一圈后,叶胥悲哀的发现, 家中好像只有他一个闲人。
  陶青现在已经不再一心的钻研棋谱了, 改成写话本了,不知是不是之前在茶楼被激起了先前的记忆,反正现在的陶青认真程度, 堪比之前一心钻研棋谱。
  见陶青这般认真, 无所事事的叶胥也不好去打扰陶青, 于是无聊的叶胥只好来寻两个小的, 小家伙们总该会活泼一些。
  若是小家伙有什么需要他这个阿父的地方, 他还能帮得上忙,叶胥侥幸的想。
  没等叶胥走到小家伙们的院子,就看到小家伙在花园中同纪修为练武。
  叶胥心中很是好奇,怎的小家伙们不是为了强身健体, 有个自保的能力?怎的学了这么久。
  叶胥虽然心中充满疑惑,但见小家伙一个一个绷着小脸,认真的模样,叶胥也不好去打扰。
  叶胥这个时候想起了叶姆,问了下人才知晓,叶姆一大早就出了门,也不知做什么去了。
  转了一圈后,发现自己是那个闲人后,叶胥坐在院中,晒着太阳发呆。
  发呆的叶胥还是想到了政事,叶胥想着那些乞丐。
  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称得上是乞丐,而是流民。
  叶胥觉得当时他制定的要登记才能领到的种子的举措很是不错。
  等到他三年任期满了之后,这些土地正好归开垦的百姓所有。
  这样他不仅解决了无处安放的流民问题,还让他们有地可耕,让他们有家可去。
  想着那些流民的以后,叶胥觉得最起码他们不用整日担心一日三餐,不用为了以后会不会被人驱赶发愁。
  出神了好一会儿的叶胥觉得自己好像忘了一个人。
  想起之前来到营州准备养老,却因为看到账房的银子像流水般流失而发愁的叶父,叶胥觉得他是时候看一下自己的老父亲了。
  叶父再次想在营州开酒楼这个想法,不仅是因为叶胥大额的支出账房的银子,主要是叶父闲不下来。
  他前半辈子一直忙于侍奉庄稼,现在却突然闲了下来,叶父很是不适应。
  便想着能不能像在楚庭那样,也在营州开一家酒楼。
  不为别的,主要是给自己找些事做。
  原本叶父还想花些时间自己选一个好一点的地址,可是看着叶胥眼睛也不眨的大笔大笔的花销。
  叶父原本准备慢慢来的心思就被打消了,于是叶父定下了一个原本他看好的位子。
  定好位子后,叶父并没有急于开工,原因很简单:叶胥把账房的银子支出了不少,剩下的银子根本不够叶父新开一家酒楼。
  无法,叶父只好给老家和楚庭写信,看看有没有哪里能拿出些银子。
  等银子到位之后,叶父计划中的酒楼才慢慢建起来。
  不知内情的叶胥想起之前叶父说想在营州再开一座酒楼。
  听到叶父的想法,叶胥自无不应的可能,心想:他倒是没有看出来叶父竟然这般闲不下来。
  算算时间,这个时候,叶父的酒楼应该也装修的差不多了。
  待在家中无事的叶胥想了想,觉得自己既然无事,那不如去酒楼看看,说不定还能帮一下忙。
  尽管叶胥可能帮不了什么忙,但叶胥闲的发毛的心急切的想找件事做。
  于是不在家的叶父就被叶胥盯上了,定下来的叶胥随意收拾了一番后,便准备出门给叶父帮忙。
  没等叶胥出门,就在花园中碰到了两个小家伙,此时两个小家伙刚刚结束了一天的练功时刻。
  叶胥看着两个小家伙穿的练功服,走上前对两个小家伙温声说道:“这是刚刚结束?”
  叶胥说着伸手捋了捋小家伙被汗水打湿的发丝。
  小家伙仔细瞧了瞧叶胥此时的穿搭,原本累的无神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睁大了眼睛的小家伙满含期望的看着叶胥,道:“阿父是要出门吗?”
  叶胥一听,就知晓两个小家伙肚里的小九九,反正自己一个人出门也是走,有两个小家伙陪着,路上肯定不会寂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