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叶胥对着手中的账单看了许久,心想:再给书院添些银子,用于给那些劝退的学生。
  之后,叶胥便去了账房,从账房支出银子以便书院的正常之需。
  时间过得很快,叶胥在营州做了三年巡抚,任期刚满,就收到了回京的旨意。
  叶胥在营州做了三年,政绩显著,这三年里,赋税所得的银子明显上升了不少,营州的人口也有所提升。
  百姓们的幸福感上来之后,便会想生孩子,多子多福的念头贯穿在古代人的心里。
  所以,叶胥在营州的政绩很是优秀,吏部官员在皇帝的示意下,将叶胥调到了京城。
  许是为了避免叶胥先斩后奏,再次自请外地做官,这次皇上直接颁发了圣旨,以防叶胥再次推迟回京。
  若是叶胥是京城人士,皇帝也许没有这么着急,可对于叶胥来说,似乎他去哪里任职都一样。
  毕竟叶胥赴任时,是带着一大家子的,亲人都在身边,心中了无牵挂。
  接到回京的旨意,叶胥一家再次踏上了征途,开启了旅行模式。
  历经了两个多月,一行人终于到了京城。
  在看到城门的那刻,叶胥只觉得眼眶有些热,看着熟悉的城门,叶胥便想起了之前他第一次来到京城的时候。
  那时的他,顶着举人的身份来京城求学,那次来,只有陶青陪他,不像是这次,属于他的家人全都来了。
  这是小家伙们长到这么大,第一次来京城。
  走在京城的主干道上,小家伙们听着马车外的叫卖声很是新奇,京城里说话的口音好像和他们在楚庭和营州的口音都不一样,这般想着,小家伙们更加好奇了。
  好奇既然口音不一样,那京里人的穿着是不是也和他们在营州时穿的不一样。
  小家伙们还没有见过京城人都是长的什么样子,便想探出头看个究竟。
  当然,在小家伙们的心中,纪修为和他们是一样的,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把纪修为看作是京城人。
  叶胥看着小家伙们往外探头的动作,开口制止了他们,道:“不要将头看出去,掀开轿帘便可”。
  小家伙们很是听话,见叶胥这样说,便乖乖的掀开轿帘,好奇的眨着大眼睛望着马车外的景色。
  虽说在古代,没有像现代轿车这种能快速行驶的代步物,与小家伙的脑袋相撞产生意外,可叶胥总觉得把脑袋伸到外面很不安全。
  看着小家伙兴奋的眼神,叶胥觉得好像回到了他们小时候一样,小家伙初次到营州乡下时,也是这般兴奋向窗外看去。
  小家伙们自小便没有到过京城,对京城的景色有所好奇也很是正常。
  由于叶胥几年前在京城做官时,买了一个小院子,现在想来这院子勉强能住得下这些人。
  虽说这个院子不如他们在营州的舒适,但最起码也能算得上他们在京城的一个落脚地方,于是时隔九年,叶胥和陶青再次回到了这个小院子。
  等叶胥一行人到了院子之后,却见院子中并未像他想象中的那般到处落了厚厚的尘土,墙上蜘蛛网结满。
  反倒是同他们之前离开时简直别无二致。
  对于叶胥好奇,陶青开口解释道:“我们走之前,然然将院中的钥匙要了过去,当时然然要的急,时间太赶,我也忘记同你说了,想来这么多年,院子这般整洁,应当都是然然做的。”
  他们要回京的消息,自然是第一时间便告知了荀文林和莘欣然一家,虽然荀文林他们知道这个消息比叶胥他们要早。
  但叶胥和陶青还是告知了他们,不为别的,这只是他们十几年的友谊使然。
  第159章 叶胥听完,道:“原是……
  叶胥听完, 道:“原是这般,等我们休整完后,是要好好感谢荀兄一家一番。”
  陶青道:“嗯。”
  确实是要好好感谢一下然然一番, 若不然今日,还不知他们多久才能开始入住。
  况且他都已经快十年没有见过然然了,也不知然然现在如何了。
  叶胥一大家子齐上手,终于将小院洒扫完毕了。
  等叶胥一家收拾好安顿了下来时, 天都已经黑了, 于是, 到达京城的第一天,叶胥一家人便在打扫屋子中度过。
  由于他们之前买的这个院子实在是太小,根本不能住得下太多人,也幸好纪修为等人不与他们住在一起,他们的小院子又恰好能住得下这么多人。
  之前一直陪伴着他们的纪修为等人,刚进了京城后, 便向皇上复命了。
  小家伙们对于纪修为不与他们一起进京这件事很是好奇, 看着纪修为他们几人骑着马进了城门。
  叶岁锦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阿父,师父不与我们一同进京吗?”
  与纪修为相处了这么多年,小家伙们早已经把纪修为看作亲人了。
  陡然间进了京城后, 却不见纪修为同他们一起, 叶岁锦心中有种说不出的苦楚。
  明明之前无论是在营州还是在楚庭, 他们都生活在一起。
  可怎么到了京城后, 纪修为却不与他们一起了。
  面对小家伙的疑问, 叶胥解释道:“你们纪叔叔本来就是陛下派来保护我们的。”
  “阿父之前去楚庭任职时,陛下担心阿父的安危,便派你纪叔叔他们来保护我们。”
  “这些年,阿父一直在外地做官, 你们纪叔叔便一直跟着我们,保护我们的安危。”
  “现在我们已经回到了京城,自然要比外面安全一些,你师父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
  “完成任务后,他们自然要回去复命。”
  小家伙理智上确实能理解叶胥的解释,可在情感上来说,小家伙们有些接受不了纪修为他们的离开。
  见小家伙们的情绪不高,叶胥也没有办法,毕竟人的一生要不断经历离别,没有人会一直陪着他们。
  等小家伙们消化好之后,自然也能接受下一次的离别。
  叶胥也没有想到纪修为他们竟然能跟在自己身后这么久。
  原本众人都以为三年后,他们便能回京,连叶胥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以为只要等自己解决了楚庭的灾情后,便能回京。
  谁知,阴差阳错之下,竟然等了九年他们才能回京。
  要怪只能怪世事无常吧!
  之前叶胥买宅子时,便想着等时机成熟了,接叶父和叶姆也来京城住住。
  当时叶胥也想着若是有个孩子,院子买小了,房间不够用,叶胥索性买了大一些的院子。
  还好那时叶胥想的长远,若是当时图省钱,买的院子小了一些,现在他们一大家子人都不能住得下。
  这院子在当时只有叶胥和陶青两人住,算得上是大的,毕竟这么多房子,小两口也住不完。
  可现在人多了起来,这些院子也是勉强够住。
  回京的第一天,一家人好好休息了一番,等休整好后,叶胥便准备给荀府递个拜帖。
  对于莘欣然给小院清扫这件事,是该好好的感谢人家一下。
  没等叶胥将拜帖送过去,荀文林带着莘欣然还有他们的两个孩子过来了。
  叶胥刚想让人递拜帖,荀文林一家便来了,若是有人见了,谁不说一声“巧了”。
  叶胥看着荀文林身旁的两个小家伙,笑着开口道:“这便是你在信中说的那两个小家伙?”
  荀文林见叶胥好奇,推着身旁的往叶胥面前凑,解释道:“这个大的是永康,小的是子安。”
  叶胥看着荀文林身前的两个小家伙,小家伙们也不害怕,对上叶胥的目光,打招呼道:“叶叔好。”
  叶胥身边只有叶岁锦和叶岁桉两个小家伙,小家伙们整日一口一个阿父,叫的很是亲密,倒是没有见过荀永康和荀子安这般年纪的男孩。
  叶胥看着努力绷着脸的小家伙,应声道:“先进来,什么话,进来再说。”
  说着叶胥自然的拉过荀子安的手。
  叶胥看着荀子安神情紧绷的模样,不知为何,心中涌起一个念头:男孩好像确实没有小哥儿讨喜。
  许是叶胥没有接触过像荀子安这般年纪的小家伙。
  叶胥将心中的想法努力按压下去,说服自己道:许是第一次见面,小家伙紧张也说不准。
  这般想着,叶胥便引着荀文林一家进了院子,荀文林看着这久违的小院,不禁有些感慨道:“我们上次这般相聚,还是在几年前,这一眨眼,孩子都长的这么大了。”
  听荀文林这样说,叶胥也想起了之前他们几人一起在小院中吃烧烤的场景,一时间也有些怀念。
  叶胥和荀文林开始闲聊,聊得无非是官场上面的一些事,在荀文林的介绍下,叶胥很快明白了现在朝廷的一些具体情况。
  没等叶胥和荀文林聊的尽兴,便听到又有人敲门。
  叶胥有些疑惑,怎的还有人来,今日不过是他回京的第二日,现在这京城中的人,消息竟然这般灵通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