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对上叶胥答得疑惑,荀文林似乎知道些什么,开口道:“许是瑄王。”
  叶胥觉得荀文林说的确实有些道理,叶胥总共也就做了几个月的京官,在这京城中,除了荀文林和茅荣轩之外,叶胥确实没有相熟之人。
  叶胥打开门一看,就见茅荣轩站在门口,跟着叶胥一起来开门的荀文林看到茅荣轩之后,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
  见荀文林和叶胥脸上的表情竟然这般相似,茅荣轩不禁有些好奇,便往里进,便问道:“方才你们二位怎么是那种表情?”
  见茅荣轩开口问,叶胥解释道:“方才我还好奇,这偌大个京城中,我并没有几个相熟之人,便好奇来人是谁,荀兄说是王爷,现在看来,果然是王爷来访。”
  茅荣轩听完叶胥的解释,道:“叶兄此次回京,我定当是要好好来拜访一番。”
  “许久不见,本王可是很是想念叶兄。”
  见茅荣轩还是同之前一样,这般开朗。
  等几人都坐下之后,叶胥便让人多烧了一些茶水,因着是昨日进京,今日什么东西都没有置办,现在他们喝的茶水,还是叶胥从营州带回来的。
  若是自己喝还行,用来招待客人,便有些不够用了。
  叶胥命人去买些茶叶过来,荀文林和茅荣轩今日到访,他总不能用陈年老茶来招待他们。
  等下人出去后,三人坐在石桌上再次开始闲聊。
  叶胥看着坐在桌前说今年朝廷又注入了新的血液,叶胥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毕竟他已经许久没有在京城,自然不了解,什么官职是何人就任。
  看着荀文林和茅荣轩尽心尽力的说朝中的局势,势必让叶胥能立马了解此时的朝廷官员。
  叶胥看着因说的口干舌燥而不得不停下喝水的二人,心想:他在京城也就茅荣轩和荀文林两位朋友了。
  这下应当不会有人拜访他这个小院子了。
  没等场子再次热闹起来,叶胥便听到下人来报,又有客人拜访。
  有客人到访?他在京城中的朋友不就是这几个,难不成还有别的?
  没等叶胥站起来迎客,就见卢栖走了过来。
  看着与之前相比成熟不少的卢栖,叶胥有些愣神,上次见卢栖大约还是十几年前。
  没想到这么多年不见,卢栖竟然这般成熟了,举手投足之间都散发出久浸官场的气势。
  叶胥看着迎面走来的卢栖,不由得在心中感慨:果然是岁月不等人,他记得上次见卢栖时。
  他的面容还尚且稚嫩,这次相见之后,卢栖已然变成了面容刚毅的成年人。
  叶胥犹记得他刚京城读书时,当时卢栖的心思尚且不在学业上,也不知最后受了什么打击,一门心思的要走仕途。
  在叶胥在楚庭为官时,卢栖就考了上来。
  卢栖此次可不是自己一人前来,还带了他的妻子雅韵郡主和他的三个孩子。
  来的人太多,一时间叶胥的小院中似乎有些盛不下。
  这是叶胥第一次觉得自己的院子有些小,昨日他还庆幸自己当时买的院子不小,没成想,今日竟然觉得院子太小。
  想来应当是自己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这小院中竟然能放得下这么多人吧。
  叶胥默默的看着院中满满当当的人,看起来很是拥挤,着实有些不妥。
  叶胥默默的在心中叹息:是时候把买宅子提上日程了。
  叶胥和几位许久不见的友人开始闲聊,屋内,陶青、莘欣然还有雅韵郡主在一起唠家常。
  院中,一群小孩子凑在一起说说闹闹。说是小孩子凑在一起,其实是叶岁锦哥俩和卢栖家的小姑娘在一起,荀文林家的两位小公子和卢栖家的小公子凑在一起。
  许是孩子大了,自然就疏离起来,不像两三岁稚童那般亲近。
  再说屋内这边,倒是陶青和雅韵郡主不太熟,今日是二人的初次见面,在莘欣然的介绍下,陶青也明白了他面前是谁。
  陶青之前是知道卢栖的,毕竟他们在京城时,叶父叶姆都是通过卢父带书信和家乡的特产。
  但陶青对卢栖这人不太熟,今日卢栖竟然能在他们回京的第二日便来拜访,说明卢栖和叶胥的关系是不错的。
  有莘欣然这个中间人在其中,陶青和雅韵郡主很快便熟络了起来。
  虽然陶青和雅韵郡主是第一次见面,但久居京城的莘欣然与雅韵郡主可是相熟的很。
  第160章 至于为何莘欣然和雅韵……
  至于为何莘欣然和雅韵郡主这般相熟, 这其中卢栖的功劳是少不了的。
  之前叶胥远去楚庭为官,不在京城,在这最繁荣也是最陌生的地方, 卢栖相熟之人就只剩荀文林一人,陌生的地方,遇到相熟之人,有意无意的总会报团取暖, 所以卢栖有事没事的便邀请荀文林小聚一番。
  等后来卢栖与雅韵郡主结婚后, 因着卢栖和荀文林来往不少, 莘欣然自然与雅韵郡主走的近了,时间久了便熟悉了起来。
  因着莘欣然性格大方,不拘小节,雅韵郡主是大家贵族自小便培养起来的,气度与格局自然是旁人不能相比的,因这二人很快的便熟络了起来。
  当然, 现在的场子也冷不起来, 毕竟有莘欣然这个会能将场子热起来的人在其中,一番交谈下来,陶青也同雅韵郡主熟悉了起来。
  因为二人发现彼此性情相投, 一番交流下来, 三人很快便敲定之后要一起出去游玩。
  令陶青没有想到的是, 雅韵郡主为人这般亲和是陶青没有想到的, 毕竟雅韵郡主从小接触的便是王公贵族, 陶青还以为雅韵郡主会看不上他们这些从小地方上来的人。
  这边三人相谈的很是尽兴,那边,叶胥、卢栖他们刚见面,几人面上均是好一番感慨, 之前他们以为叶胥去地方做官,顶多是三年便能回京。
  没成想,这一去,便去了这么久,久到再过几年,小一辈都要说亲了。
  当然,当时茅荣郅送叶胥出京时,也是这般想的,毕竟依照茅荣轩对茅荣郅的了解,叶胥肯定不会在外地待上太久。
  虽说对于人才,自然是要历练一番,可去楚庭做官,自然也算得上是一番历练。
  如此这般,茅荣轩才对叶胥外放做官这般放心,毕竟,他大不了再忙碌个小三年,之后有人顶替了他的位置,他自然能放心的做自己的潇洒王爷。
  当时,茅荣轩也是寻常人的心态,毕竟,与做地方官相比,大多数官员还是愿意做京官。
  京城的繁华,是地方所不能相比的,在天子脚下,什么事情都方便一些。
  若是有幸入了大人物的眼,那升官岂不是小事一桩,如此这般,寻常人都乐意在京城为官。
  哪怕是一个小官,说不定哪日自己走了什么好运,就升了职呢。
  那些拿着俸禄不做事的官员,都是这般想的,虽然在茅荣轩心中,叶胥不是这般肤浅之人。
  从叶胥的文章中,他们也能感受到叶胥的雄心壮志,在京城办事相对比较容易一些,这般想着,谁人都不会想到叶胥竟然能在地方干了将近十年。
  人生能有几个十年,现如今,在朝为官之人,若是真的有一天入了皇上的法眼,哪个不是紧紧的抱住大腿,恨不得一天十个时辰在皇帝的眼下晃悠,生怕皇上忘记了自己。
  可叶胥偏偏是个怪胎,未及弱冠便高中状元,还入了皇上的眼,任何人看了都得说一句,叶胥的官途坦荡。
  毕竟能依靠自己的才学在皇上心中留下印象,与溜须拍马让皇上记忆深刻大有不同。
  溜须拍马在皇上面前留下个印象,随时都可能被更加巧言令色之人所替代。
  可有才学之人,就那几个,并非是能简简单单的就能被替代的。
  可谁能想到未来官途坦荡的叶胥,竟然喜欢到地方做官,不仅喜欢做地方官,还特地去一些偏僻的地方为官。
  俗话说:三年清知府,十万两雪花银。
  就算是在百姓眼中,清廉的官员,都能收到十万两的白银。
  可依照昨日茅荣轩收到的消息,叶胥在外地做官这几年,不仅不收富商的钱财,还因为置办书院,往里面搭了不少银子。
  茅荣轩实在是搞不懂叶胥想做什么,看着叶胥同之前毫无变化的气度和面容。
  茅荣轩不禁调侃道:“叶兄,若是皇兄此次不亲自下旨让你回京,叶兄是否不准备回京。”
  茅荣轩胡乱猜测,想着,依照叶胥对外地做官的热爱,若是这次皇兄下旨让他回京,叶胥此时可能又不知找到了什么地方做官。
  同之前一样,回京述职之前,便已经向吏部自荐去鸟不拉屎的地方为官,恰巧这些地方的官职大多数人不愿做,每次官员的升迁都是吏部最为头疼的事情。
  见竟然有人揽下这么大的一个烂摊子,以往办事极慢的官员,对于叶胥的升迁处理的非常迅速。
  叶胥每次都先斩后奏,吏部官员身为官场的老油条,自然知晓皇帝对叶胥的看重,可皇帝不问叶胥的升迁,他们也只好装聋作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