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叶胥凭借这样,先后在楚庭和营州做了几年。
  茅荣轩见叶胥此次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将楚庭蘑菇的名头打出去,营州大米的名声打出去,时间久了,百姓的生活自然好了起来。
  茅荣郅自然也看到了叶胥的政绩,认为叶胥既然有这般好的想法,若是回到京城做官,岂不是有利于天下的百姓。
  如此这般,茅荣郅事先给吏部官员打了招呼,下旨:无论叶胥此次去如何偏僻的地方,他们都不能批准。
  对于叶胥的升迁,茅荣郅心中自然有所打算。
  吏部官员收到皇上的旨意时,还是一脸懵,他们今年已经等了许久,就等着那般荒凉之地让叶大人去拯救呢,可叶大人不提,依照他的政绩,他们自然是不能再次将一些荒凉之地让叶胥去做。
  茅荣轩不知晓其中的弯弯绕绕,以为叶胥之前乐衷于在外地做官,此次定当也是如此,这才有了这样的猜测。
  可这次,茅荣轩与叶胥的打算差了十万八千里。
  叶胥之前觉得自己年轻,孩子还小,自己还能闯一闯,若是做出了成就,也能造福一方。
  可现在就算他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孩子和父姆着想一番。
  再等几年,小家伙们可能就要说亲,若是在偏远地区成了亲,都时候他想见小家伙一面都难,叶胥自然舍不得。
  现在叶父和叶姆的年纪也不算小了,叶胥自然不能任性的让叶父和叶姆三年一次陪着自己到处跑。
  就算是自己能受得了,叶父和叶姆的身体能不能吃的消,还是个问题。
  严格意义上来说,叶父和叶姆的年纪不算很大,知天命的年纪在京城世家中,似乎很是常见,但叶父和叶姆的前半生一直在为生计奔波。
  不是在老家侍弄庄稼,就是在跑商。
  现在他们的年纪上来了,身体上的小毛病一堆。
  现在回到京城,叶父和叶姆也能养养身体,京城中的大夫总归是要比偏远地区的医士要好上一些。
  等小家伙们真的到了议亲的时候,无论多久,也算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在自己的羽翼下,小家伙们能少受不少委屈。
  林林总总这些原因下来,叶胥根本不可能做一辈子的地方官,就算是他能继续,家里人的年纪和身体也不能让他继续放任下去了。
  这般想着,叶胥便带着一家老小又回到了京城。
  叶胥端起茶水饮了一口,慢条斯理的回道:“王爷这次可算是猜错了,这次若是皇上没有亲自下旨让下官回京,吏部调我回京城,也是要回来的。”
  毕竟他的政绩这般明显,地方根本没有这般大的官职让他继续,除了回京为官,吏部别无选择。
  知晓内情的茅荣轩对叶胥的话很是狐疑,他同荀文林和卢栖不同,对于叶胥为何会在地方做了这么久的官,他可是知晓的一清二楚。
  若不是他自作主张的将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地区先选了去,依照叶胥的政绩,怎的也该到富裕的地方为官。
  想到这,茅荣轩心中很是不平,若是皇兄一个旨意下去,叶胥又怎会在地方做了这么多年,他又怎会任劳任怨的干了三年。
  叶胥走的第一年,茅荣轩就格外的想念叶胥。
  不为别的,因为叶胥走之后,茅荣郅又顺手重用了茅荣轩。
  再次过上了昼伏夜出的生活,每当茅荣轩觉得自己累成狗时,就会想起远在天涯的叶胥。
  在茅荣轩闲暇时期,他从未想起任何一人。只有在忙得不可开交之时,茅荣轩才会想起自己那短暂快乐的几个月。
  那时坐在房顶的茅荣轩就在想,若是叶胥此时还在京城,他的日子是不是不会过得这么惨。
  这样想着,茅荣轩看着头顶的明月,开始怀念起了叶胥之前在京城的日子,那是他为数不多有独属于自己时间的日子,也是他活了这么久,最自在的几个月。
  也是他自出宫建府以来,最为快乐的一段时间。
  许是叶胥走了之后,茅荣郅将之前在叶胥身上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别的地方。
  茅荣轩的时间再次被压榨,有压迫就会有反抗,茅荣轩对他哥的压榨很是不满,他觉得皇兄压根没把他当人看,简直是把他当牛使。
  忍无可忍的茅荣轩觉得自己应当要反抗,若是继续这样下去,自己迟早会走在母后的前面。
  茅荣轩想到的最为可怕的就是远离他哥,让他哥体会到失去他这个亲爱的弟弟的滋味。
  于是刚及冠的茅荣轩很是叛逆的跑到了边疆,美其名曰守卫疆土。
  茅荣轩信誓旦旦的表示,边疆有他这个皇室子弟在,能更加鼓舞将士们的士气。
  茅荣郅对此嗤之以鼻,对于边疆的将士们来说,能鼓舞士气的难道不是有邹将军这个战神在。
  有邹将军在,军魂便不会散,士兵们能尽心尽力的守卫疆土。
  茅荣郅不知晓在世人眼中一个潇洒王爷去了有什么用。
  是的,在世人眼中,茅荣郅就是一个闲散王爷,毕竟哪有王爷整天不上朝,一直待在王府不出门的。
  因着茅荣轩办事都是在暗地里做的,所以茅荣郅为了更方便的让茅荣轩完成任务,便下旨让茅荣轩想来上朝就来,不想上就算了。
  可谁人知晓,应当在王府中享乐的茅荣轩不是去江南查贪污案,就是去金陵治水灾。
  茅荣郅见大殿之上,茅荣轩这般决绝,似乎这一趟边疆是非去不可了,茅荣郅破天荒的让他这个唯一的弟弟去了边疆。
  于是在京城百姓的眼中,茅荣轩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当今天子是亲兄长,还免了他整日上早朝。
  好好的在王府享福不就好了,还闹着要去边疆。
  边疆是什么地方,鸟来了不都想拉屎的地方,整日漫天黄沙吹的人睁不开眼睛。
  第161章 对于八卦,人们总是热……
  对于八卦, 人们总是热衷于讨论,尤其是像皇室的八卦,作为这个朝代最尊贵之人, 他们的八卦最是值得百姓们津津乐道。
  知晓茅荣轩即将要去边疆消息的百姓们甚至怀疑是不是茅荣轩脑袋进了水,才放着京城的繁华不享受,非要想不开去边疆吃苦。
  当然,罔议皇室的罪名是他们小老百姓承担不起的, 他们也只敢在四下说说, 过过嘴瘾。
  为何茅荣轩非要去边疆, 死活不愿留在京城,不为别的,只因茅荣轩在京城一日,太后能催着茅荣轩结婚一日。
  茅荣轩与现在多子多福的观念不太一样,似乎是因为被皇兄重用的原因,茅荣轩现在急切的想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所以对太后想让他娶王妃的念头很是不愿, 茅荣轩不愿, 但太后急着见茅荣轩的孩子,便又开始催促。茅荣轩不愿。
  恶性循环之下,茅荣轩越来越不愿进宫。
  眼见着茅荣轩即将弱冠, 太后见茅荣轩丝毫没有娶妻的念头, 便越来越急, 只好着人传唤他进宫。
  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 茅荣轩又不得不从。
  对于太后催茅荣轩娶妻的念头, 起初,茅荣郅还兴致勃勃的看亲弟弟的笑话,可时间久了,太后也会连着自己一起数落, 说自己后宫子嗣不丰。
  久而久之,茅荣郅便有些头疼。
  眼见着茅荣轩再有大半年就要行弱冠礼了,太后是越发急躁,说什么也要在茅荣轩弱冠之前让他娶上王妃。
  一个不愿意娶妻,一个着急成亲,二人观念不同,自然就有了争执,时间久了,不利于母子感情。
  茅荣郅私底下也试图劝茅荣轩,让他娶一个世家出身的妻子,不为别的,就算是能堵的住母后的嘴也好。
  若是没遇到叶胥之前,茅荣轩应当也会依照太后的意见,娶一个妻子,在家供着。
  可是自从见过叶胥和陶青夫夫之间的相处方式后,茅荣轩觉得此生遇到一个知心人,相配相伴,也不枉这一生。
  因为茅荣轩之前见的不是先皇那个色欲熏心之人,就是茅荣郅这种为了平衡朝堂而不得不娶了不少大臣的子女在后宫。
  茅荣轩所见的夫妻一人,要么是为了利益,要么是为了个人的一己私欲。
  像是陶青和叶胥这般恩爱的,他是第一次见。
  茅荣轩第一次见二人的相处方式后,便推翻了自己之前所有的构思,他不禁开始反思,若是自己真的依照母后的意愿,娶了一个世家子女在家中,似乎对那人来说也不公平。
  想明白之后,茅荣轩便觉得这世家子女都是按照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没有什么新意,便不愿随便找人凑合。
  又因太后实在是逼得太紧,弄得茅荣轩有了远离京城的想法。
  茅荣郅也能大概知晓茅荣轩心中的想法,既然他有想出去躲一躲的念头,他这个当哥哥的,便如了他的愿。
  茅荣轩自然不能私自去边疆,但为了让茅荣轩能如愿,茅荣郅不得不想了个由头,说是让茅荣轩犒劳士兵坚守边疆的功劳。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