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这般看来,这叶家的烧烤确实吊人胃口。
这也是为何几人听说要吃烧烤,一时间,口水不听话的开始在嘴巴里面分泌。
倒是雅韵郡主是第一次听说这种吃法,在陶青和莘欣然二人合力的解释下,雅韵郡主倒是对这种怪吃法有所了解。
莘欣然一边给雅韵郡主解释,一边有些向往,仔细想来,他都快记不起这烧烤是什么味道了。
见莘欣然脸上的向往不似作伪,雅韵郡主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是已经对这烧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等到下人将久不见天日的烧烤架抬出来时,在座的几人的眼中瞬间亮起了光芒。
叶胥不知晓几人的反应,无他,只因这小厮不知晓这调料如何调,现在只得由叶胥亲自来,旁边还有叶父在一旁帮忙。
因着食材已经串好了,他们几人只好眼睁睁的看着叶父和叶胥在忙。
等东西弄好之后,叶胥和叶父又着手开始烤肉。
倒是叶岁锦和叶岁桉两个小家伙看着父亲架起的烧烤架有些好奇。
他们长这么大,竟还不知父亲竟然还会烧烤。
这也不能怪小家伙们,毕竟之前他们能吃到烧烤都是在叶父开的酒楼中吃到的。
在他们的印象中,叶胥总是忙得脚不沾地,一心扑在政务上。
就算是有朝一日,有了些许的空闲时间,叶胥也会陪在阿姆身边。
他们未曾见过叶胥下厨,便觉得叶胥不会。
所以,当两个小家伙看着叶胥一副娴熟的模样,均是睁大了眼睛,心中很是好奇,他们怎么不知何时阿父竟然是大厨了。
看他这架势,难不成这次要阿父亲手烤?
见叶胥满脸的认真,小家伙们心中的疑问只多不少。
第164章 可是,阿父真的会烤吗……
可是, 阿父真的会烤吗?他烤出来的东西当真能入口吗?
小家伙自小被陶青教育,食物要熟了才能吃,质疑叶胥的手艺的小家伙们, 觉得阿父不一定能把东西弄熟,便不准备吃叶胥烤出来的。
对于小家伙心中对自己技术的质疑,叶胥全然不知,只将全部的注意力放到手中的串串上面。
于是, 小院中, 叶氏父子二人一人一个烧烤架, 不时的翻动,刷油,动作十分娴熟,看起来很是专业。
由于好奇而全程盯着叶胥动作的小家伙,见阿父竟然这般熟练,心中好奇, 阿父是何时练就的这般手法。
但对于叶胥递过来的东西, 小家伙们礼貌的拒绝了,他们还是吃阿爷做的比较好,最起码质量有保障。
两个小家伙没有吃过叶胥亲自动手做出来的东西, 自然不敢吃叶胥烤出来的, 即使也许看起来很是专业。
小家伙乖乖的站在叶父的身后, 等叶父做好了后, 他们吃叶父亲手做的。
院中的几个小孩子见两个小家伙站在叶父身后, 也都乖乖的站在叶父身后。
短短的一个上午的时间,小家伙们已经是非常熟悉了,见两个小家伙站队叶父,他们也跟着小家伙站队。
对于第一次见到这种将食材串起来, 放在架子上烤的做法,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虽然他们都没有试过这种吃法,但依叶岁桉和叶岁锦所言,他阿爷做的非常美味。
听小家伙这样说,他们都乖乖的排在叶父的身后。
至于为何不排在叶胥身旁,他们表示:叶岁锦和叶岁桉只是说他阿爷手艺高超,并未提及父亲的手艺如何,想来定是不太理想。
小家伙们年纪还小,并不知晓叶父的手艺,也是叶胥教的。
叶父身边围满了小孩子,而叶胥这边,几个大人依旧在絮絮叨叨的说个不停。
而陶青和莘欣然他们则是转移到了院中说说笑笑。
他们对这烤串一窍不通,与其过去添乱,还不如在这安分的等着。
只等他们将东西烤好之后,端上来。
终于能吃上心心念念的烤串,几个大人便闭上了嘴,专心用饭。
也不知下次他们再吃上烤串要等多久,许是下次休沐,也许是下下次休沐,这些他们都说不准。
一顿饭吃的是主宾尽欢,等饭后,几人便相聚告辞,他们在叶家待了一整天,也是时候回去了。
由于这次休沐,正好赶上节日,时间相对来说长一些,叶胥也有空在家待上几日。
因为这次是小家伙们第一次到京城,若是不出意外,他们会在京城待上好一段时间,为了让小家伙们尽快熟悉,陶青现在有空便会带着小家伙们熟悉一下京城的街道。
一般是哪里是卖小吃的,哪里开的是酒楼,胭脂水粉又是开在哪一条街。
所幸现在的京城与几年前的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异,如此,陶青才能简单的为小家伙们介绍。
当然,对于熟悉街道这件事,对于时隔九年才回到京城的陶青来说,并没有太容易。
虽说,京城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对于之前不怎么出门的陶青来说,若是想完全的给小家伙们介绍,还是有些不太够。
于是,在陶青第一次带着小家伙们在京城逛,偶遇到莘欣然后,莘欣然听了陶青的意思后,便自告奋勇的表示自己做这个向导。
一连几天,叶胥在家根本见不到陶青和小家伙们的身影。
家中少了小家伙的身影,顿时少了不少生机。
家中也没有陶青的身影,叶胥在思考,他是不是也要熟悉一下京城,毕竟他也有段时间不来京城了。
听到陶青说,是由莘欣然带着他们熟悉的,叶胥只能作罢。
知道陶青这般也是为了小家伙们提前适应京城才这般做的,叶胥也没有说什么非要缠着他们,只是觉得一个人在家待着有些无聊罢了。
为了打发时间,也为了有些准备,叶胥便会时不时的到荀文林家中,向他打听这户部官员们的性情和处事风格,以防在官场中被人戴了高帽,穿小鞋之类的。
虽说荀文林现在不在户部任职,但对于他在京城做官这么久,对于各个大人的行事风格总归是有所耳闻。
比他这个刚回京城的人,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陶青带着小家伙们熟悉京城,叶胥想方设法的打听以后的同事如何,剩下的叶父和叶姆也没闲着。
等荀文林几人拜访过后的第二天,叶父深觉现在这个院子压根不够他们住的。
若是只有他们一家人住,空间倒也是够用,可若是家中来了客人,他们那个小院便显得有些不够看了。
叶胥在地方做官的那几年,他们一家人住的都是楚庭或者营州的知府府或者是巡抚府,就算是他们之前住的县令府,也比现在住的院子大。
他们一家人物欲不高,对于院子的大小,也没有什么要求,可现在这院子明显过小。
忽然间一家人拘在一个一院子中,倒是体会到了处处不便。
在地方做官的几年,叶胥为官之地也没什么相熟之人,加上叶胥对一些官场的往来并不怎么在意,并不需要什么人情往来,故而叶胥他们一家起初住的宅子不那么大,也是足够的。
再者,叶胥他们一家人口简单,并不像那些世家大族,人数众多。
每当叶胥入住当地的府邸时,总会有空出来的院子。
现在叶胥他们一家归了京,京中的一草一木不是地方所能比的。
虽说叶胥现在任职户部侍郎,但朝廷并未赐府邸,也不像在地方那般,有专门的府邸。
再者,叶胥的好友大多在京城,这一来二去,人情往来少不了,他们之前住的小院子便显得有些不够用了。
买个大一些的宅子迫在眉睫。
因着叶胥和陶青他们二人都有正事要做,所以看房子买房子这事,叶父和叶姆便自觉的揽了下来。
在叶胥休沐的这几天,叶父和叶姆跟着房牙接连看了好几座宅子。
一番对比之下,他们敲定了一个地理位置优越,且离上朝也近的房子。
原本这般好的宅子是轮不到他们的,可宅子的主人似乎是急出,他们才捡了个便宜。
细问一下才知:当真是巧了,这座宅子正巧是自请乞骸骨的前户部侍郎。
因着户部侍郎准备告老还乡,自己的孩子不争气,并未能有个好前程,若是将京城的宅子留着,可能也保不住,户部侍郎一番合计,还不如变卖了的好。
又恰巧被想要买宅子的叶父和叶姆看上,叶胥对于叶父和叶姆的眼光很是放心,买房这事已经全权交给他们办了。
等叶父和叶姆敲定之后,叶胥和陶青忙里偷闲看了一眼,觉得这房子不错。
之后,叶父便将这宅子买了下来。
叶胥一家搬进来之后,见这院子与他们之前住的巡抚府别无二致,甚至比那里还要奢华。
叶胥在心中默默的想:若是只凭借户部侍郎的俸禄,自是无法买下这么大的一座宅子,也不知这侍郎私底下私吞了多少钱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