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等回京后,叶胥也没个安定的时候,隔个两三年,就会有职位的变动。
因此,陶青既使心中万般想念,也没有时间回过一次家。
虽然陶青时常与他们写信,没有断了联系,可写信自然不如相见来的真实。
现在陶廷来京考试,他们才有机会见上一面。
叶胥见兄弟二人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便转身离开,给他们独立的空间。
临走时,还把两个小家伙带走了,他怕小家伙留在这里问东问西的,打乱陶青想说的话。
叶胥走了一段路后,才反应过来,既然陶廷要参加此次的科举考试,那这次的礼部尚书交代的事情,他应当是没有资格参加的。
叶胥回过神之后,想着:幸好礼部准备的比较早,这才刚刚开始,若是陶廷真的年后来,还不知他能不能参加今年的考试呢。
叶胥想起来就一阵后怕,还好发现的早。
想着:等明日上值后,他便同礼部尚书说明这一事实。
既然陶廷参加此次科举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他身为陶廷的亲人自然是没有机会参与这次的准备事宜。
叶胥心中纳闷:也不知这礼部怎么搞的,他不知晓自己有亲人要参加这次的科举,难不成礼部的人还不知晓吗?怎么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同时叶胥还有些暗爽,那这般看来,他岂不是又能悠闲一阵子。
叶胥走着走着就走到了后厨,顺便交代他们晚膳准备丰盛些,今天有重要客人来。
后厨听到叶胥的话点了点头,他们早就收到了消息,说是主姆的弟弟来京城参加科举,叶姆已经同他们交代过了要好好准备晚膳。
叶胥见伙夫们忙得不可开交,也不打算在这里添乱,转身离开了此地。
转身后,叶胥发现两个小家伙竟然一直跟在自己的身后,他方才在想事情,便没有注意到两个小家伙的脚步声。
他还以为小家伙们跟着他出客堂后,便离开了呢,谁承想,竟然一直跟着自己。
叶胥见两个小家伙低着头不说话,就知晓他们定是有话要说,问道:“怎么了?”
叶岁桉首先开口道:“阿父,我们为何从未见过舅舅?”
叶胥知晓小家伙们话中的意思,应当是为何他们之前没见过舅舅,可是到了京城后,为何等到现在才见到。
叶胥解释道:“你们舅舅按理说应当几年前就该来的,可是前几年他感染了风寒,一直未好,便错过了当年的考试,等休整好了后,又重整旗鼓,准备今年参加考试。”
看着小家伙们低着头不说话,叶胥拍了拍他们的肩膀道:“小孩子家家的,不要想这么多,愁眉苦脸的,别到时候比阿父还要显老。”
叶胥的话成功的得到了两个小家伙的白眼。
叶胥无奈的笑笑。
见小家伙们对陶廷很是关心,叶胥心想:果然血缘关系是最割舍不了的,即使他们从未见过。
临睡前,叶胥揽着陶青,心中对于陶廷今日到他们府上的行为很是不解,问道:“小廷何时写信说要来,我怎么不知晓这件事?”
陶青今日见到了弟弟,情绪波动有些大,此时有些昏昏欲睡,听到叶胥这样说,他强撑着回道:“我前些日子告诉你了,许是你没听清。”
说完,陶青也不管叶胥,换了个姿势,准备入睡。
叶胥见陶青这般困顿,也不好继续追问下去。
叶胥躺在床上,听着怀中人平缓的呼吸声,脑中不断思索,到底什么时候说的陶廷要来。弄不清楚情况,叶胥心中痒痒的。
许是在礼部太闲,意见微小的事情,叶胥都刨根问底的想知晓原委。
可惜当事人已经睡着了,叶胥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出,是什么时候陶廷说要参加此次的科举。
许是当时的自己也像陶青这般困顿吧,只是胡乱应了一声。
叶胥心中没有答案,只好安慰自己,定是自己在兵部忙着改造武器时,若不然凭着在礼部的悠闲时光,他定是有时间将事情问个清楚。
叶胥在心中叹息,若是知晓陶廷要参加这次的考试,当时礼部尚书让自己接手这件事时,他就推辞了。
事情总归已经定型了,叶胥索性不想了。
等次日叶胥上值时,第一件事便是与礼部尚书说自己不便负责这次的科举。
礼部尚书对于叶胥这种突然反悔的行为很是不解,按照常理来说,这般好的事情,别的官员都是抢着做,怎的到了叶胥这里,却是推辞。
第175章 于是他面上的疑惑很是……
于是他面上的疑惑很是明显, 问道:“可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怎的之前还答应的好好的,今日就反悔了”
见礼部尚书并未说要追究责任, 叶胥心中松了口气。
对着礼部尚书行礼说明缘由:“家夫的弟弟今年要参加科举,此事下官先前不知,昨日下值归家时,见到夫弟, 才知晓此事。”
知晓缘由后的礼部尚书也没有说什么, 心想:是他心急了, 没有弄清今年的科举是否有他的亲属,便将此事交给他办理。
与此同时,他心想:日后皇上若是问起来,这也不能怪他没有上心,若是怪,只能说是不巧。
他心中周转了一番, 面上表情不变, 顺了顺白须道:“原是这般,那你确实不能负责这次的科举事宜。”
“既是这般,那本官再找人吧。”
叶胥应好, 然后便回到位置上, 正大光明的翻书看。
实在是不巧, 他原本也想为礼部做出一些贡献, 体现自己的价值, 可实在是这时间凑得巧,可惜了他一身的能力无处可使,叶胥心中暗喜。
虽说叶胥躲过了这次科举,可没有躲过今年除夕之前的祭祖。
按照祖制, 每年除夕前,皇上都要带着宗室领头祭拜祖先,禀告祖先今年的功绩,总结去岁的事迹,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往年这个时候,礼部都是要早早的开始准备,原本礼部尚书准备让之前那班人马继续按照往年的流程来。
可是叶胥此次不能参加今年的科举,只好将负责祭祖的人员调到科举,让叶胥填补祭祖的空缺。
总之,临近年关这几个月也是礼部最是忙碌的时候。就连平日与叶胥一起聊闲话的官僚此时也忙了起来。
因着此次祭祖按照往年的流程来,虽说是忙碌了些,但因为有标准答案可以照抄,不怕生出什么事了,叶胥也能忙里偷闲。
倒是陶廷,从到了京城后,就一直闷在院中不出来,陶青有些担心,生怕陶廷熬坏了身子。
又恰逢叶胥休沐时间,二人一合计,一家人便准备去外面吃一顿。
倒不是说家中的伙夫手艺不行,只是叶胥想:陶廷毕竟是第一次来京城,一直待在院子里温书也不行,最起码要换个脑子,出去看看。
正好他们一家人也许久没有出去吃上一顿,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一起去吃上一顿也不错。
于是叶胥便领着一大家子去了京城最大的酒楼。
倒不是说不想去叶父开的酒楼,只是身为叶胥的小舅子,陶廷定是已经将他家的特色食品吃了个遍,就算是老家的小店没有的,这些日子在家,叶父应该也让陶廷吃了个遍。
与其让他去自家的酒楼,吃老几样,还不如带他去吃京城中最具有特色的美食,还能让陶廷尝个鲜。
事情定下来之后,一群人便决定出发。
叶胥本来是想坐马车去,可陶青觉得还是走路去为好,走路去还能感受一下京城的风土人情,顺便还能放松一下。
问了陶廷的意见,陶廷也愿意走路去,众人最终还是遵循了陶廷的建议。
毕竟这次出去,也算是给陶廷接风,自然是以陶廷的意愿为先。
叶胥和陶廷走在前面,陶青和两个小家伙走在中间,叶父和叶姆在后面收尾。
叶胥和陶廷走在最前面开路,陶廷时不时的会问一下叶胥当今时政上面的内容,以及叶胥之前在地方上面的见识等内容。
叶胥都事无巨细的告知他,叶胥也经历过科举,知晓科举并非单单考试文章,还有可能涉及政治、历史、外交、风土人情等方方面面。
于是叶胥也会把自己这段时间在各个部门任职的经历告诉陶廷,并告知他今年考题最有可能考试那个方面等问题。
叶胥将自己掌握到的内容事无巨细的全部都告诉了陶廷。
对于叶胥倾囊相授的行为,陶廷也听的认真,他们边说边走,很快便到了地方。
叶胥这才停了话题,叶胥带着一家人进了大堂后,还未开口,便有小二上前来,毕恭毕敬道:“叶大人可是要厢房?”
叶胥闻言道:“麻烦了。”
小二见叶胥这般客气,似乎并不意外,回道:“叶大人还是这般客气。”
小二嘴上应和叶胥的话,但脚下的动作却没停,走在前面为他们引路。
跟在叶胥身后的陶廷目睹了全过程,似乎很是意外,没想到这酒楼的小二竟然与叶胥这般相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