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老远就有人看到三匹马慢悠悠的走了过来。
起初, 众人还在猜测来人是谁。猜了一通也没有个结果,还是快走近了,陶廷和两个小家伙下了马,几人牵着马走进了,众人才看清来人是谁。
“哎呦。”众人惊讶道:“原来是陶进士啊。”
村民们一股脑的挤上来关切道:“怎的今日才回来?”
“这次回来是不是接阿父阿姆去京城享福的?”
“你旁边这两个长得这般敞亮的小哥儿是谁?”
众人七嘴八舌的一顿输出,站在一侧的叶岁桉和叶岁锦听的迷迷糊糊的,有些反应不过来。
反倒是陶廷面色如常,显然是习惯了这个场面,不慌不忙一一回道:“各位叔叔婆婆好,我此次回来确实是来接阿父阿姆去京城的,我身旁的是我的两个侄子。”
众人听到这像是听到了什么稀奇的事情一般,有些犹豫上前拉住叶岁桉和叶岁锦的胳膊,见两个小家伙没有抵抗,他们顿时来了劲,像是瞧见了什么稀奇物一般的来回瞅。
叶岁桉和叶岁锦从小到大哪里见到过这样的阵仗,脑袋空白了片刻,随即,二人便反应过来了,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对着众人的提问一一回答,行为举止很是得体,让人挑不出丝毫错误。
此时,两个小家伙在心中无比庆幸自己之前跟着教习嬷嬷学习了礼仪,若不然碰到这个架势,定是要出笑话的。
还有慢一拍冲上来的婆婆和夫郎,对着两个小家伙东扯扯,西看看,之后还要感慨一番道:“原来青哥儿的孩子都长这般大了。”
叶岁桉和叶岁锦见来人年纪较大,且有可能同他们有亲戚关系,对于他们的拉扯动作,便忍了下来。
“这官家长大的孩子,确实与我们这村中长大的不同。”
眼看着这些人还要拉着小家伙们问东问西,没个尽头,陶廷赶忙上前阻止道:“叔叔婆婆,我离家这么久,还未见过阿父阿姆,不如我们今日先给他们报个平安,等以后有时间了我们再小聚一番。”
陶廷中了进士的消息,附近这几个村子的人都知晓,见陶廷这样说,他们也不敢拦,以后陶廷就是官老爷了,他们自然是不敢无理取闹。
众人见状,随着陶廷的话道:“那你赶紧回去,先给你阿父阿姆报个喜。”
“我方才出来时,你们家好像正准备做晚饭。”
“即使如此,晚辈便不多留了。”
叶岁桉和叶岁锦跟着陶廷在身后道:“叔叔婆婆们,我们先走一步了。”
然后叶岁桉和叶岁锦便跟在陶廷身后,叶岁桉和叶岁锦身后的马儿甩了甩尾巴,慢悠悠的跟着两人的步伐。
没走多久,陶廷便远远的看到来自他家的黑烟直溜溜的升了上去。
陶廷见此有些好笑道:“你们看那不远处的炊烟。”
等叶岁锦和叶岁桉顺着陶廷的方向看去时,陶廷道:“那便是你们外公外婆家了,此时他们刚生了火,我们此时跑快点,他们还能多煮些饭,我们晚饭便能吃顿饱。”
叶岁桉和叶岁锦长这么大,并没有怎么进过后厨,更别说是烧火了,看烟识状态的能力他们更没有。
所以听到陶廷这样说,两个小家伙很是兴奋,牟足了劲往陶廷指着的方向赶,反倒是把在前面引路的陶廷落在后面。
小家伙到了门前,却发现舅舅没有跟上来,他们在敲门和等待陶廷之中犹豫了片刻,然后果断扭头敲门。
正在烧火的陶父听到声音后,对着院外喊道:“家中有人来了,你去开门。”
原本正坐在院中的陶姆听到陶父的话,对陶父这种人在伙房,心不知跑到何处的行为很是无奈。
随即放下了手中的鸡食,擦了擦围裙,便打开了门。
对上两双眼熟的眼眸,陶姆有一瞬间的怔愣,随后反应过来道:“二位可是有事?”
没等小家伙开口,原本被落在大后方的陶廷不知何时跟了过来,大口喘气道:“阿姆,我回来了。”
陶姆见到陶廷后,原本疑惑的眼神瞬间红了起来,声音都带这些责怪道:“出去那么久,也不给家里来个信,让我们好一顿担心。”
陶廷走后,陶姆就很是不放心,有了上次陶廷被人推下水的风波后,陶姆生怕陶廷一路上再出个什么差错,一直提心吊胆的。
过了一两个月后,陶姆估摸着陶廷应当到了京城后,还是不放心,生怕陶廷在京城出个什么差错。
虽然他觉得大儿子自然会照顾好小儿子,但他心中还是不安。
在会试前,陶廷不写信回家就算了,可报喜的人都到家了,他还是没有个信。
这么久的担心,在见到陶廷人的那一刻,瞬间就浓烈了起来。
陶廷听到陶姆的抱怨,一时间有些自责,当时他想他哥肯定会写信回家,于是他便省下了这个功夫,没想到他自以为的省事,竟然让阿姆提心吊胆的,陶廷很是自责,道:“都是儿子的不是,让阿姆担忧了。”
见陶姆有要哭的架势,陶廷赶忙给陶姆介绍一直不出声的小家伙们,道:“阿姆,你看,这是谁?”
陶廷侧着身子给两个小家伙让出了位置。
于是陶姆再一次看到了叶岁桉和叶岁锦两个小家伙,看着熟悉的杏眸,陶姆道:“莫不是桉桉和锦儿?”
陶廷装作惊奇道:“阿姆怎知?”
陶姆见陶廷这个样子就知陶廷在讨巧,没有搭理他,上前一把揽住两个小家伙,拍了拍小家伙的背。
看着站在自己身前,快比自己还要高的二人,陶姆有些感慨道:“你们竟然长的这般高。”
青儿之前随叶胥一同去京城时,还小着呢,和面前的小家伙们年纪差不多大,现在一眨眼的功夫,两个孩子都这般大了。
陶姆见二人乖乖巧巧的,关心问道:“你们阿姆可好?”
这么多年没有见到陶青,陶姆很是担心,陶青在楚庭时,陶姆担心他水土不服,当陶青在营州时,陶姆担心陶青的小身板扛不住营州的寒冬,当陶青回到京城时,陶姆又怕陶青在京城的人情往来上吃亏。
总之,陶姆对这个不在自己身边的孩子很是不放心。
陶姆一贯知晓陶青总是报喜不报忧,生怕陶青受了什么苦。
陶廷见陶姆牵着两个孩子站在门口有大说特说的架势,赶忙开口道:“阿姆,有什么事,我们进去再说。”
陶姆听到这话才反应过来,抹去了眼角的泪水道:“我第一次见两个孩子,有些激动。”
对着两个小家伙道:“好孩子,随姥姥进去。”
然后陶姆对着伙房喊道:“快出来,是廷儿回来了。”
陶父方才在烧火时,还不忘分出两分注意,关注着院外的情况,可时间越久,陶父越是发觉情况好像不对劲。
可是顾忌着灶炉,他不得已没有离开,此时心中像是猫抓一般的想知晓到底发生了何事。
现在听到陶姆的话,他看了看灶上的锅,见火候差不多了,往炉子里添了最后一把火之后,便出了后厨门。
然后就看到两张陌生又熟悉的面孔,陶父的反应同之前陶姆的一般无二,都有些怔愣,最后还是陶姆的话打断了陶父的出神。
开口解释道:“这是青哥儿的两个孩子。”
陶父听完这话,一个年过半百的人,顿时红了眼眶,看着两个小家伙眼睛也不眨,像是在透过小家伙们看出大儿子的面孔。
陶姆见此还调笑两句,道:“你一个大老爷们,眼睛说红就红。”
陶父罕见的没接话,对着两个小家伙道:“你们阿姆可还好?”
小家伙们见姥姥和姥爷见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关心阿姆,心中有些无奈,最后还是叶岁桉乖巧的接话回道:“阿姆现在很好。”
陶廷也在一旁贴心的补充道:“哥哥现在生活的可好了,时不时的就出去听戏,听人说书。”
陶父得到肯定的回答,又见陶廷这样说,知晓陶青生活的好,也放心了不少。
原本温情的局面被陶姆的一句话打破了,他道:“现在可不是话家常的时候,廷儿和两个孩子现如今也该饿了,你再去炒两个菜。”
陶父还没来记得与外孙联络一下久违的亲情,就收到了陶姆的颁发的任务,他只好进了伙房,然后陶廷很是自然的进去搭把手,将场地留给了陶姆和两个小家伙。
叶岁桉和叶岁锦见陶廷也跟着陶父进了伙房,二人对此面面相觑。
舅舅在家时,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所以小家伙们便以为陶廷不会做饭,透过窗户,见陶廷用刀用的很是利落,顿时瞪大了双眼,丝毫不敢相信自己双眼看到的景象。
陶姆对此习以为常,拉着一直站在的两个小家伙道:“让他们爷俩去做饭,我们先休息会儿。”
两个小家伙乖乖应好,顺着陶姆的力道坐了下来,但是眼睛还是止不住的往伙房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