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遇卿欢> 遇卿欢 第21节

遇卿欢 第21节

  “不过是请个戏班子进府,用得着你们一群人过来吗?”裴氏嗔怪着开口,“不过怎么就你们几个,阿瓷呢?”
  “表姐去祖母院子里了,说是给祖母做了条抹额,让试一试合不合适。”楚思怡欢快的回答道。
  裴氏轻轻的点头,爽快的给了牌子,让他们去找管事请戏班子去。
  几人兴奋的不得了,拿着对牌就迫不及待的离开,裴氏看着她们的背影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张嬷嬷端着燕窝走进来时,堂屋里已经没人在这儿,“夫人,厨房送来的燕窝。”
  裴氏缓缓的点头,将手中的册子放在了一旁,她打开盖子,瞧了眼里头的燕窝,“这燕窝是何处采买的?瞧着成色不错。”
  “是永宁侯府送来的,奴婢先前收拾库房的时候瞧见成色不错,就取了几盏,送了一半去老夫人的屋里。”
  张嬷嬷做事一向仔细,裴氏并不担心,她尝了一口,忍不住的夸赞了几句,“这燕窝倒是真不错,改日问问嫂嫂府上的管事是何处采买的。”
  “家里的几个姑娘们也大了,燕窝温和,最是滋补。”
  张嬷嬷笑着应下这事,主仆俩又谈论起楚映梦的亲事,裴氏倒也不着急,“有些眉目,但也要问过映梦的意思。”
  “夫人今日不曾和二姑娘提及?”
  “他们几个这会儿只想着给阿瓷过生辰,哪里还会记得这些事?”裴氏也不想打扰他们的快乐。
  想着等他们折腾完这些事情之后再谈。
  张嬷嬷心中了然,出声附和道,“夫人选的人家自然是极好的,若能结为儿女亲家,二姑娘一定会幸福美满。”
  裴氏想到这儿眼神变得哀怨起来,她倒也是想为女儿选全金陵最好的少年郎,无奈女儿一点也不领情,只恨不得躲得越远越好。
  “除了映梦,大郎的婚事也得上心些。”
  “夫人先前不是说大理寺卿府上的嫡姑娘温婉贤淑?”
  “大郎的婚事,也不知大哥和大嫂心中有没有打算。”裴氏有一些烦闷,这些年孩子一直都长在自己的跟前,在裴氏的眼里,这和自己的亲生子没有什么区别。
  但到底是不一样的。
  她不过是楚修筠的婶娘,婚姻大事还是要大哥和大嫂做主的。
  裴氏不愿孩子耽误,但又担心自己说的多了,惹得大哥大嫂误会。
  “好在大郎不过弱冠之龄,也不急。”裴氏想着先和婆母商议,然后再由婆母出面给大哥大嫂传达意思,应当能够圆满。
  其实家中的家中的几个孩子从小就长在她的跟前,什么性子,将来要婚配怎样的人家,裴氏早已经有成算,最让她担心的还是沈瓷。
  “也不知嫂嫂哪儿,有没有什么好消息。”
  *
  沈瓷完全不知道舅母为了自己的婚事愁白了头发,她从外祖母的院子里出来后,就回了翠虹阁写请柬。
  她的生辰快要到了,沈瓷答应过裴姝,要请她过府一起庆祝。
  离开平江之后,这还是沈瓷头一回正正经经的写请柬,故而她写的十分仔细,生怕有什么地方给弄错,写完之后还仔仔细细的检查了三次。
  请柬送到永宁侯府时,恰好被下朝回府的裴珩撞见,管家立刻退到一旁行礼。
  而裴珩所有的注意力都在那请柬上头,“哪里送来的?”
  “回世子的话,是忠毅伯府送来给大姑娘的。”管家恭敬回答,裴珩微微颔首,带着长鸣走了。
  裴姝收到沈瓷的请柬,还没来得及高兴,就被哥哥差人给喊了过去。
  她满心疑惑的跟着丫鬟过去,心说这也没有到要查验功课的时候,怎么忽然就找她。
  结果到了才知道,哥哥是特意来问请柬的。
  裴姝知晓缘由后,那是一点儿都不紧张了,“是沈姐姐送来的,沈姐姐要过生辰,请我过府呢。”
  裴珩的手一顿,墨汁顺着笔尖滑落,在白色的宣纸上晕染开来。
  他皱起眉头盯着那团墨痕,心中有些烦闷,好似那一点墨痕不像是落在纸上,反而像是落在他的心上,“是吗?”
  语气听起来有一些不善,只是裴姝尚未察觉。
  其实不用特意的将裴姝找来,裴珩大致也能猜测的到,毕竟前不久他才给沈瓷选了生辰礼,虽然她并不知那些游记是什么。
  “是呀。”
  裴姝笑着说道,浑然不顾亲哥的死活,满脸憧憬的说道,“也不知道那日热闹不热闹。”
  裴珩:“……”
  他忽然有一些不太想听下去,也见不得裴姝那么快活,“回去念书,即便是去姑姑府上,也不能怠慢了功课。”
  若是平日裴姝听见这话指不定要不高兴,但这会儿裴姝开心的不得了,根本不想和哥哥计较。
  欢欢喜喜的走了,隔得老远裴珩都还能听见她轻快的脚步声。
  这都是什么事?
  他面无表情的揉掉了第二张纸,脸色变得奇差无比,紧接着还有第三张,第四张…长鸣看在眼里,下意识的想躲…
  *
  沈瓷的生辰宴办的并不隆重,只是同兄弟姐妹们一块儿聚了聚,但是今年多了一个好友。
  裴姝今日来的很早,几乎是能出门的时辰就来了,沈瓷她们也才刚刚用完早膳,虽然不久前才见过,但她们几个凑在一块儿就有说不完的话。
  楚思怡瞧见裴姝过来更是高兴。
  “今天还有戏班子会过来,裴姝你之前不是说要听戏吗?我们这会儿去点戏。”楚思怡说话间就拉着裴姝要走。
  裴姝看了眼沈瓷和楚映梦,下意识道,“表姐和沈姐姐他们还没过来。”
  “她们俩走路慢吞吞的,我们先去,我们先点,到时候也是我们先听。”楚思怡今儿个非要拉上一个人和自己作陪。
  全然不顾裴姝说自己走路也慢的这些话。
  戏好歹是点上了,但裴姝也喘的厉害,冲着楚思怡摆了摆手,说自己实在是跑不动,“好端端的,这是做什么啊?”
  “当然是听戏。”
  裴姝自幼循规蹈矩的,这还是头一回被楚思怡气的差点儿翻白眼,若非这动作实在是不雅,裴姝都要忍不住,“你离我远些,远些…”
  长寿面是沈瓷亲手做的,从和面到浇头,并没有假手与他人。
  众人原本还担心长寿面的味道不好,都约定好若是不好吃也不能说。谁知面端上来后,味道出乎意料。
  一个个吃的心满意足。
  裴姝一个不怎么爱吃面食的,都将这面全部给吃完了。
  渡过了这愉快的一天,裴姝心满意足的回家,好巧不巧的在角门处就遇上了哥哥。
  裴珩瞧见裴姝之后略略顿了顿脚步,裴姝明白过来后就高高兴兴的走了过去,“哥哥。”
  “这么高兴?”裴珩有些意外,他甚少能看到裴姝这么情绪外露的时候,看来她真的很喜欢那沈姑娘。
  “嗯,今天很热闹,我们去看了戏,还吃了长寿面。”
  裴珩自是由衷希望妹妹高兴,可他的心中却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让他不由的有些烦躁,故而说出的话也不怎么好听,“长寿面好吃吗?”
  裴姝听见这话,不经意的抬眼看去,眼珠子骨碌碌的转了转,笑着说道,“好吃。”
  “长寿面还是沈姐姐亲手做的呢。”
  她生怕哥哥不相信,又补充
  了一句,“特别的好吃,我把汤都喝完了。”
  裴珩:“……”
  他忍不住的摁住额头,不禁开始猜测,这到底是有多好吃?
  第23章 端阳节的香囊,也没有他的……
  忠毅伯府的管事送来各种香料时,沈瓷正和表姐表妹们一块儿裁布料,她的生辰过了之后便是端阳节。
  端阳节很热闹,也很隆重,家家户户都会提早做过节的准备。
  挂菖蒲艾草,点雄黄,赛龙舟,佩香囊,放纸鸢…
  其他的事情沈瓷办不到,唯有香囊可以自己做,便喊上姐妹们一块儿准备,女红师傅教会了她们所有的技法便从忠毅伯府离开。
  女红一事并不难,但若要技艺精湛,天赋和练习缺一不可。
  楚思怡和楚映梦的确会,但她们不大爱做,可沈瓷不一样,学会之后,更是精益求精,日日练习,时不时的给楚老妇人做个抹额,绣个帕子。
  也会给姐姐妹妹做些扇面。
  沈瓷做这些的时候总是耐心,众人便只当她是喜欢。
  “表姐,一共有十几份,够了没有?”楚思怡将面前这些方方正正的布数了又数,总算是数清楚了。
  “嗯,应当是够的。”沈瓷算上了许多人,家中的长辈们,还有尚不曾归家的外祖父和大舅舅一家,大舅舅外放任上,大舅母跟着一同过去,如今已有十几年。
  大舅舅家中还有一个女儿,是大表哥的妹妹,比表姐还大一些,只是这些年一直和大舅舅大舅母一块住在外头。
  她们也没有见过。
  听说大姐姐已经许了人家,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亲。
  “听母亲说,大伯父好似要调回金陵,也许是想回到金陵之后再给堂姐举行婚礼。”楚映梦和楚思怡也不清楚长辈们的打算,毕竟她们和大姐姐实在不熟悉。
  何况他们也很少提及大姐姐,小的时候大家不懂事,总是会问起。
  但那时候楚修筠已经知晓婶娘不是自己的母亲,小小的年纪也会渴望着父母的陪伴,谈论起这些事的时候,总是会黯然神伤。
  他们稍稍长大一些后就不会在楚修筠的面前提及。
  如今也是一样。
  倒是楚修筠早就已经不在意,“爹娘写信回来过,说也许今年年末会归家,但一切都尚未可知,还是要等朝廷的调令。”
  众人默默的点头,听过之后就没有再关心。
  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甚至都没见过面的姐姐,自然没有朝夕相处一同长大的哥哥来的要紧。
  “我们还是做香囊吧。”楚思怡立刻开口,几人也不再纠结,开始准备起来。
  真正动手的人只有沈瓷,但是帮忙的人却有很多,香囊精致漂亮,比之铺子里买的那些还要好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