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溪流看上去清澈,从他的视角能清晰可见漂浮的水草与细小的游鱼,溪流弯弯绕绕,水清而浅。
经轻风一吹,阳光下还泛着洒金色的层层波纹。
但周檀没有被这道看似清澈清浅的萦回溪流迷惑。
在原主的记忆里,这溪只是看上去清浅,实际上有些深度,早前可淹死过人。
周檀性子谨慎,非要在溪岸边上的泥泞处反复试探,直到踩实了才敢实在地踩上去,上前打水。
等他拎着水桶回到小院儿,锅里的水已经烧开了,咕嘟咕嘟冒着大泡儿。
周檀一手扒着a4纸借着门口的自然光,使劲眯眼细看,一手往装着浆的木桶里倒热水。
他用力抬起磨好的生浆,倒在洗净的纱布上,扎紧口,用力把汁儿挤入粗瓷缸里,榨完汁水后,又在纱布里加了清水,在榨干水分。
秉着不能浪费一滴豆汁儿的强烈原则,周檀过了两遍清水。
倒满了成人膝盖高的一粗瓷缸,接着满满一缸都倒进灶台上的大铁锅里。
倒的时候,周檀小心翼翼聚精会神,生怕一个磕碰就把他家里最值钱也是唯一一口大铁锅和唯一一口粗瓷缸给葬送了。
粗盐是和豆腐汁儿一起开火的。
因为量小,被周檀安排在以往周母熬药煲汤的罐子里头,他将陶罐洗干净后就赋予了它新的用处。
等大锅里的豆汁儿煮开沸腾后,粗盐也就提取了出来,较细的盐粒捞出,剩下的卤水才是点睛之笔。
卤水缓缓倒入锅中,边搅边倒,直到豆腐汁儿全都变成絮状,这才停下搅拌。满满一大锅抬也抬不动,只能一勺勺舀到他翻遍全家diy的模具上。
没办法,家里没有现成的模子,他只能自己动手,把家里仅有的两个木盆拆了一个,充当压豆腐的框子。
仔细洗干净的木盆上铺了两层周檀洗得快搓烂了的干净棉布,牢牢地把豆腐絮堵在里面。
周檀在豆腐絮上又盖上一层棉布,想了想,把刚才过滤豆汁的棉布也洗了,盖在上面,上面借用一块儿平整的木板锅盖子盖住,觉得有些轻,又放了块巴掌大的石头压在锅盖上。
……
[3、磨好的浆加入开水稀释]
完成√
[4、将豆浆放入布袋,滤出渣放入桶内,再次加水,滤渣]
……
周檀忙活到日落西天,霞光大片大片打在了小院儿里,映得稻草编的屋檐都染上了红晕。
一一对了一遍a4纸上的顺序做法后,确定没有相差太大的失误后,他才长舒一口气,将将放松了下来。
这一放松感觉到了身体里伸出泛起的酸软和疲惫。
喝了碗水,又歇了一会儿,周檀往外看了看,发现天色不早了。
灶上的卤水豆腐大概要压上一炷香的时间,急不得。
他端起放在灶台边上的粗瓷大碗,里面是之前特意盛出来一小部分的豆腐脑。
周檀记得橱柜里还有两小陶罐萝卜咸菜块儿,他掏出来往豆腐脑里拨了些咸菜粒儿。
一口下去,豆腐脑软嫩香醇,偶尔混进去的咸菜粒味道无功无过,口感倒是和豆腐脑相得益彰,脆爽十足。
配上在灶上热了热的两个玉米饼子,一顿饭吃得周檀心满意足,飘飘欲仙。
很神奇,周檀不是真正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檀哥儿’,他在现代吃过的山珍海味特色小吃数不胜数。
但在简陋小院儿里忙碌一天过后,在这一刻,还是拜倒在了亲手做的粗茶淡饭上。
周檀手边没有香,只能在心里估摸着时间快到了,时不时掀开白布看看成没成型,翻碎了的边角料他可以自己吃。
等到豆腐成型揭开布帘的那一刻,他闻着香喷喷的豆腐香味,看着还在颤颤巍巍抖动着的豆腐块儿,心花怒放。
这可不是简单的豆腐!
他的发家之路就明晃晃地摆在了眼前!
热乎乎的白嫩豆腐被他手起刀落分成几大块,小心拿起两大块分别放在两个大碗里。
端着两个碗出门前,他还恋恋不舍地从剩下的豆腐块里又捏起一块边角料塞进嘴里。
唔……绝了!
不愧是他亲手做的。
第6章 牛车
李桂一家人坐在炕上刚吃上饭,就听到了外头有人喊李桂。
钱春婶子连忙下地,走到屋门口就见周檀笑着立在院门口,手里还端了碗什么东西。
她连忙出门招呼道:“檀哥儿!站在外头干什么?快进来吃点!”
李桂紧随其后下炕。
但他目标明确,看到周檀手里的大碗眼睛一亮,心底升起一个猜想,“檀哥儿,你真的做成了豆腐?快进来,快进来!”
周檀面对这俩人的热情劝说,赶紧摆手拒绝。
“不了婶子,我吃过饭才来的,来送个东西就走,我还得给林郎中送份。”说着,他把一个大碗递给钱春,解释道:“这是我看着书自己琢磨着做的豆腐,拿来给大家尝尝鲜。”
钱春是知道周檀现在的艰难,自然是不肯接。
周檀无奈给一旁看戏的李桂使了个眼色,李桂这才收敛起脸上看戏的笑意,赶紧接过来。
“诶你这孩子!”钱春婶子瞪了一眼李桂。
周檀笑道:“婶子,这是我用黄豆做的,不值钱,就是想着给你们添个菜。”
钱春婶子脸色这才好了些,催促李桂,“进去把碗换了给檀哥儿。”
周檀又问钱春婶子林郎中住哪儿,原主的记忆里完全没有林郎中这个人。
钱春不疑有他,理解他不常出门,仔仔细细告诉了他在哪儿。
等周檀接过空碗,笑着和两人告别,转身朝林郎中的小屋走去。
除了周檀和林郎中,没人知道那天两人暗地里的眼神交流。
周檀在收到林郎中诊断后的眼色时就心领神会,明白林郎中之后说出的话其实是为了让他手里多些银钱傍身。
现在他去拜访林郎中,一块豆腐代表不了什么,主要是为了表示他对林郎中那天的感激和领情。
他上门的时候,正赶上林郎中披着夜色在院子里收白日里晒的药材,见周檀进来也不惊讶,只笑了笑。
“药材还有两天估计就能凑齐了。”
自从李三银和诸位叔伯代表村里表明了自己的态度,钱三家就开始了疯狂凑钱买药材。
钱三婶子这次硬是顶着两个儿子和儿媳的埋怨不满,掏空家里所有的银子,也不敢跟老女婿要钱。
她已经折了兵,可不能再让老女婿注意到周檀,再赔了夫人。
钱三婶子在心里暗骂这几个儿子儿媳眼皮子浅,把曲哥儿笼络好了,以后何愁没有银子花。
周檀还想说些什么,林郎中摆手,“行了,东西我收下了,道谢就不用了,我也没干什么。”
“不论如何,还是要多谢您那天帮我。”周檀笑笑,将碗放在了屋里的灶台上。
“这是我自己做的豆腐,切块后加点咸菜或是倒点豆豉凉拌,或者下锅煎炸烹炒煮都可以。”
“豆腐?”陌生的文字引起了林郎中的好奇。
“是我自己看书琢磨着做的,味道还可以。”周檀老实答道。
林郎中又摆了摆手,“叫我林老头就行。”
他是真的听不惯这小哥儿嘴里左一个‘您’,右一个‘您’。
林郎中放下手里晾药的簸箕,背着手踱步到单独搭建的小厨房里,打量着巴掌大小,玉白莹润的‘豆腐’。
鼻尖微动,“这是豆子做的?”
周檀眼尾弯起,笑着回道:“是黄豆。”
林郎中打量半天都不忍心破坏这块方方正正的玉白方块。
还是周檀看不下去,拿刀给他切了几块下来。林郎中好奇地捻起一块,塞进嘴里。
这块豆腐周檀没有放任何的调味料,入口只有原汁原味的黄豆醇香,入口软烂绵密的口感让林郎中一愣。
两块,三块,四块……空口吃到一半,林郎中才意犹未尽地停了下来。
放下手的第一句就是,“这个豆腐你还有多少?”
周檀没想到豆腐在林郎中这里这么受欢迎,“我第一次做没经验,怕搞砸了就没做太多。”
见林郎中面露失望之色,他顿了顿又说道:“过两天我打算再多做一些,赶在年前去县里赚一笔。”
他觉得在林郎中这样不拘小节的人面前,没必要掩饰自己要赚钱的野心。
果然,林郎中听完就给周檀投来一个赞赏的眼神,“你既然要干,就干到底,给自己攒些嫁妆也好。别听那些老顽固们说什么哥儿就该本本分分,哼!都是些半截身子入土的老东西!”
周檀愕然,虽然他代入哥儿身份,觉得这番话哪儿都有些不对劲,但在古代能说出这番话的人还是值得敬佩的。
道过谢后,周檀本准备转身就走,谁知林郎中让他等等,转身回屋将豆腐放进柜子里锁好,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