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好了。”傅让夷将小指上的戒指取下来,重新套上他的无名指。
  祝知希实在喜欢这个动作,看多少遍都一样。
  他忍不住勾起指尖,拉住了傅让夷的手,但自己也没想好要做什么,愣了几秒后,才又将手拉到唇边,亲了一下他的手背。
  “好香。”祝知希笑了笑,“和你的信息素味道有点像呢。”
  傅让夷没说话,任由他挽着手出去。他的耳朵红了些,但被馆内昏暗的灯光很好地掩盖了。
  吃完饭他也没离开,留下来陪着祝知希一起工作,反正明天就要出发去c市。
  “这两天超级忙,连着几天做文物的运输和点交,一点差错都不能出,昨天还和运输队的人吵了一架。”祝知希抱怨道,“不过幸好,借调的展品没出问题,不然完蛋了。”
  “借调?”傅让夷有些意外,“不是批不下来?”他记得之前祝知希说过,这个博物馆面临闭馆,很可能这一次就是最后一次展览。他最初就想要丰富展品,多借一点别的馆藏,但被拒绝。
  说到这,祝知希眼神颇为得意,神采飞扬:“因为我之前做的文物视角的宣传视频,有几条在短视频平台火了,热度很高,我拿着这些爆款视频去找他们谈合作,就谈下来了。”
  傅让夷笑说:“真厉害。”
  祝知希又道:“等文物固定这边的大方案定下来,就要开始挨个挨个上展柜了,又是个耗时耗力的大工程。”
  说着,他们经过一个空荡荡的玻璃展柜前,祝知希停下脚步,对了对右下角的序列号,叫来了一旁的灯光助理,“小杨,这个柜子是在调光吗?”
  助理也停下来,来到两人身边,第一反应是皱眉,但很快就做好了表情管理。
  他检查了一下,说:“已经调好了。”
  “不对啊。”祝知希指着只有数字的序列标签,“这是那枚龙纹白玉环,白得很稀有的那一枚,记得吗?所有汉代玉器里就属这个最白了。所以我专门写了,要用5000k的射灯,才能不发黄,这个明显是3500k的,偏暖,是不是和那个……鸳鸯纹金盘搞反了?这两只序号连着。”
  灯光助理现场用平板查了一下:“还真是。”他有些抱歉,“不好意思啊,东西太多搞混了。”
  “没事儿。”祝知希拍了拍他的肩,“弄完了我们再过一遍。”
  “好,那我先去忙。”
  祝知希点头,等人走之后,才小声自言自语:“应该把名字也打上。”
  “光看数字序号你都记得?”傅让夷有些意外,毕竟这家伙相亲都能搞错桌号。
  “看了无数遍了,都麻了,再记不住就是智障了。”祝知希说,“而且玉环和金盘都超美,所以我印象很深。”
  傅让夷很喜欢看他工作的状态,和平时小孩子气的他完全不一样,相当专业、干练,而且精益求精。
  策展人就像是一场展览的总导演,大到定调和规划展览大方向,小到每一件展品的陈列方式、灯光选择以及文字说明,每个环节都要经手。最难的不是出灵感、出点子,而是需要和无数人打交道,协调各方。这是傅让夷做不到的。
  但祝知希不同,他长袖善舞,无论和谁都能快速熟络,就算遇到矛盾,也能巧妙地化干戈为玉帛,又有足够优秀的审美,和艺术方面的专业素养,实在是天生适合做这一行。
  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开始布光。这次再来,傅让夷发现,展内很多设计都不像是常规的文物展,更像是艺术展,运用了大量在古文物展览中不常见的光影美学设计,色彩搭配也很出彩。
  他抬起头,发现展厅上空固定了一些薄而柔软的薄纱,于是问:“这是干什么的?”
  祝知希笑了,道:“恭喜你发现了小彩蛋!”说着他跑到一边,打开某个开关,调试了一会儿,“看!”
  那软纱上竟然出现了投影。璀璨的金色壁画随着薄纱摇曳起舞,如同流金,片刻后,投影的色彩又变成莹白,轻盈而清透。
  “因为这一层的展品大多数都是金玉,这种装置虽然很简单,但会让看展的人更有代入感。”
  傅让夷仰着头,静静望着,觉得很美。
  “你以后还会继续办展的,对吗?”他问。
  “怎么突然问这个?”过了一会儿,祝知希回过味儿来,坏笑着问:“没看到我以前的展,是不是很可惜呀?”
  他只是开玩笑,但没想到,傅让夷竟然真的点了头。
  “嗯,很可惜,错过了。”
  这下换祝知希怔住了。
  然而还没等他想好要怎么回应这句话,孙琦就出现,破坏了他们的二人世界。但祝知希也没办法,这是工作。
  “我们刚刚研究了几个比较重要的文物的固定方案,小希老师,你要不过来看看?”
  “别这么叫了。”祝知希头都大了。他感觉身后的帅气人夫快要逐步变成背后灵了。
  “好的,那叫小希?”
  “……孩子,你还是叫我小祝吧。”
  “好吧小祝。”
  祝知希跟着来到三楼,背后灵也心怀怨念地跟着,文物固定团队的一群人还在那儿研究。有几组展品已经上柜,做好了固定。
  “你看看,这几个ok吗?”孙琦问。
  祝知希围着玻璃展柜,仔仔细细过了一遍:“是蛮细致的,怪不得王老馆长推荐你们。”
  “是吧?有什么不合适的还可以讨论,固定方式也比较多,我们尽量选出最好的方案。”
  团队七嘴八舌,祝知希边听边看。忽然间,另一头传来傅让夷沉稳的声音。
  “这盏青铜连枝灯,这样摆是不行的。”
  所有人都循声望去,只见傅让夷立于展柜前,两手插在大衣口袋里,沉声道:“这件的底座复原不完全,有缺口,没记错的话,底部还有不平,连枝灯就像一棵树,主干细,青铜又重。你们应该是怕歪倒,给底部做了防震,但这还不够,每一个镂空分枝都要用透明鱼线吊住,这样才牢固,也比较美观。”
  尽管他语气随意,但输出的内容却极其专业。短短几句话,方才热烈的讨论声就尽数消失,展馆静了好几秒。
  “那就用这个方案。”祝知希走上前,对所有人介绍,“这是我们这次展览的特邀专业顾问,s大的傅让夷教授,考古学专家。”
  众人了然点头,然而傅让夷却补了一句:“我是策展人的先生。”
  气氛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啊,怪不得。”
  “小祝这是有专家合法开小灶啊!”
  “那就听策展人先生的!”
  孙琦整个人肉眼可见地蔫了,独自走到一边,拿起工具,拿出与编号对应的文物——是一件绿松石镶金铜镜,半蹲着挑选固定材料,现场固定。
  傅让夷望着望着,朝他走了过去。祝知希见状,感觉不对,也连忙跟过去。
  闻到sa的信息素,孙琦皱着眉扭头。
  傅让夷盯着展柜里的铜镜,问:“这是你们从省博借的?”
  祝知希点点头:“对。”
  孙琦见他一直盯着,心底没底,问:“这个固定得也不行吗?”
  傅让夷不笑也不说话的时候,自带一种冷冷的威慑力,眼神习惯性带着审慎,的确会给人压力。但几秒钟后,他开口却说:“没有,这个隐形钩做得不错。”
  被夸奖后,孙琦一愣,竟然有些不好意思,隔着帽子抓了抓头发。
  祝知希想去看被夸奖的钩子,可袖子却被傅让夷悄悄拽了拽。
  他回过头,傅让夷刚好靠近他耳边,超级小声地告诉他:“这枚铜镜是我们团队发掘出来的。”
  说完,他甚至轻微地扬了扬眉尾,像个求夸奖的小朋友。
  第59章 出差前夕
  听傅让夷这么一说,祝知希眼睛都亮了。
  “真的?”他拖住傅让夷的手,将他拉到另一边,压着音量,语气却很兴奋,“你也太厉害了吧,怪不得你刚刚问这枚铜镜是不是从省博调过来的,原来是你们团队发掘的,我就说嘛,你怎么会知道呢。”
  他盯着那华丽的镜子,不禁感叹:“我现在终于有一种你是考古学教授的实感了。”
  祝知希实在会夸人,表情没有丝毫谄媚,相当之真诚。傅让夷嘴角扬起,问:“现在才有实感,那你之前觉得我在忙什么?”
  “挖土啊。”祝知希一下子笑开了,门牙圆润洁白。
  傅让夷笑得很没办法的样子,抬手,把他的头发揉得乱乱的。
  “还有哪些是你们团队的?我要放在c位!太牛了,你是我能摇来的最大的人脉了。”
  “也不一定啊。”傅让夷语气随意,“你可以求我帮你摇,我上面还有人脉,还有祖师爷。”
  “真的?”祝知希眼睛都睁圆了,“我有这么大面子呢?”
  傅让夷想了想,他本身就算是关门弟子,一堆老爷子看着长起来的独苗。独苗旁边开出来的一朵小花,多关照点儿也很正常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