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1983渔耕山海间> 1983渔耕山海间 第63节

1983渔耕山海间 第63节

  邝海霞被婆婆回怼了之后,转头便发现梁自强面无表情地站在不远处。
  她连忙冲他笑道:
  “阿强,你别多想哈!大嫂也是想着,新人结婚住新房,有个好意头,以后你们夫妻俩做什么事都顺顺当当,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懂!大嫂的好心还能不懂?你放心吧,我跟香贝不管在什么房子结婚,日子以后都是顺顺利利、和和美美,肯定会越过越好的!”
  说着就转身往一边去了。
  说实话,大嫂今天这番算计的话,也不是一点作用没有。
  原本,他还想结了婚后继续跟大家先过一阵子,不急于分家。可就大嫂这一肚子心思,以后陈香贝要是天天跟她一个锅吃饭,能好受得了?
  上一世是居无定所受尽打工漂泊之苦,这一世他可不想,让陈香贝又卷入妯娌纷争,受尽精神折磨。
  等很快娶她回来后,这分家过小日子的事,还真是宜早不宜迟!
  夜黑透的时候,梁父从外边回来了。
  “怎么样,日子的事,林良生怎么说?”梁母最积极,迎上来就问。
  “你也等我先坐下来好吧?”
  梁父自己搬条凳子,然后又点了一下碌竹筒,吸了两口说:
  “新船交船的事,后天不适合,但是大后天可以。大后天适合出行、交易、纳财、修造。就定在大后天,廿三。哦对了,林百贤他爹也在看日子,也定在大后天把新船运回来。”
  “他家今天也买船了?多大的?”梁自强前面倒是没听父亲提起这事。
  “两家一样,五米多。再大的话,像瑞哥家那种,就不是这点钱了。”
  “大后天把船运回来,那哪天可以开张出海,日子也选了吗?”
  梁自强还是挺期待开着新船,去海面捞上几大网的!
  “这个日子就有得选了!林良生说,从今天往后面算,第四天、第五天、第六天,连续三天都是顶好的日子。
  别的日子是适合干这个,不适合干那个,这三天是做什么都好,百无禁忌!”
  听父亲这么一说,梁自强连忙跑墙边翻了一下小挂历。
  今天8月28,农历七月二十。
  往后四、五、六,也就是说,9月1、9月2、9月3这三天。对应的农历,分别是七月廿四、廿五、廿六。
  梁父看了看他道:
  “你不用翻,我在他那都仔细对过了。这三天订盟、动土、开业、合婚订婚、结婚,全都合适。
  所以现在,新船开张的事,跟你提亲的事,最好还都得在这三天里面考虑。”
  “爸你怎么想的?”
  “林良生讲,你提亲的事,最理想是选在9月2号。这样的话,新船开航就放在9月1号,提亲就9月2号。”
  “那好啊,我这没什么问题。”
  梁自强除了觉得提亲的日子来得有点快,其他没啥。虽说快,做些相应的准备应该也来得及的。
  “你看明天还是后天,你还得先去一趟老陈家。定9月2,这是我们一头的想法,你得把9月1、2、3这三天,都说出来给老陈来选。还得看他们哪天方便!”
  “也是啊。”
  梁自强觉得这方面,还是老爹考虑得比较周到,照顾到了老陈家的选择权。
  新船的事、去陈家提亲的事,就这么暂时定了。
  “我还是后天才去香贝家,给他们选日子吧。明天我还得去趟城里。”
  “你不昨天刚从城里回吗?又有东西要去卖?”
  “是有点东西,但这次不一样。”
  梁自强把姬蛤、雀嘴藤壶的事,简单几句跟父亲讲了一下。
  再往后,又是提亲,又是新船开张,要忙到飞起,没时间去城里。姬蛤还好,雀嘴藤壶又不能一直放在家里收太久,所以最好明天就再去一趟城里。
  找月海酒楼的杜经理,把雀嘴藤壶给卖了。这玩意勉强也算得上是高端海鲜,相信杜子腾那里是会需要的。
  同时,姬蛤也拿出来,问一嘴杜子腾。他认识的港岛朋友多,要是他有熟人对姬蛤感兴趣,那是最好不过的了。
  实在不行,梁自强再去找一找收购贝壳的店子,看能卖到多少钱。
  “姬蛤贝在哪,先拿来我瞅瞅!”
  梁父听完后,自己先来了兴趣。
  梁自强端来一个最小的盆子。这会儿,姬蛤正用小盆给单独养着呢。这么贵重的东西,他都不敢跟其他海货养到一起。
  梁父急切地从小盆中捞了起来,对着不太明亮的灯泡,看了又看,脸上的表情也越来越激动。
  “还真是姬蛤啊!这东西以前老栓捡到过一次,只剩贝壳,当时城里人就说能值五十,可他没那个运,自己搞碎了!”梁父不敢相信地问,“这真是小陈姑娘捡到的?”
  “那还能骗你玩?荔枝都看见的。”
  梁父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儿子:
  “你们这小两口可就有意思了!你手气就够旺的了,这小陈还没正式过门呐,头一回赶海就捡着这么值钱的宝贝,这岂不是来了个手气更旺的?你们俩以后,也不知谁要旺过谁!”
  梁母在一旁早就笑得见牙不见眼,这会儿嗬嗬道:
  “我看你才有意思呐!阿强自己手气旺,娶媳妇又娶了个手气更旺的,这说到底,还不都是阿强的财运好?”
  “呵呵也是!”梁父难得的表示赞同,转头又朝梁自强道,“那你快去城里,明天就把它出手了,我都很想知道,这东西到底能值多少钱呢!你这个可比老栓那年的个头大不少!”
  “比他那个大很多,那价格不得高出好几十?”
  梁自强听着父亲的话,也不由更添了几分激动。
  第二天清早,他吃了早餐,然后照例同父亲去妈祖庙简单进了个香,立即就带上雀嘴藤壶、姬蛤,赶往城里了。
  照旧是走路到镇里,然后转了两趟车,在百货大楼站下了车,直奔月海酒楼。
  也没提前给酒楼打电话,因为杜子腾也说过,他几乎每天都在酒楼上班的。随时来这,基本都能找到他。
  走进月海酒楼,这次也不用问服务人员,熟门熟路,直接就沿通道一路走到杜经理的办公室前。
  听了听门里没人说话,他就抬手,敲响了杜子腾的房门。
  门开后,杜子腾见是前天才刚刚来过的梁自强,有些意外道:
  “这么快又搞了很多鸡爪螺来了?”
  这次已经不是惊喜了,而是有点犯愁。
  鸡爪螺是稀有的好东西没错,但上次收了那么多,顾客还没消化呢!
  梁自强将桶子提到他眼前:
  “这次没能搞到鸡爪螺,倒是搞到几斤雀嘴藤壶!我也没拿去找别人了,就想着,腾哥你这边肯定需要!”
  “雀嘴藤壶?”杜子腾从桶里拿出藤壶仔细看了看,“不算大,但也还可以。这个我们酒楼确实也要,但是价格你应该也知道吧,一般的藤壶可到不了鸡爪螺的价!”
  “这我肯定知道,你出价就好。”梁自强反正也没对雀嘴藤壶抱太高期望,重头戏还在后面。
  “四块一斤,现在去库房称个重?”杜子腾又扫了桶里一眼,“咦,怎么还单独有一只蛤?”
  梁自强麻利地把那只蛤从桶里拿了出来,递给对方:
  “你对着窗户看看就知道了。”
  杜子腾把蛤贝接在手里,从蛤壳的形状、颜色中已经感觉到了异样。
  对着窗外的阳光瞧了又瞧,他脸上的神情变得愈发精彩起来……
  第73章 三倍价格
  “这叫姬蛤,我见过。贝壳外面这光泽,还不算最明显的。你要是打开,内里那一面,才真叫珠光宝气!”
  杜子腾果然见多识广,还真认出来了这只姬蛤。
  “知道,这东西的壳就是用来做珠宝的,你说珠光宝气,那是一点没错!”
  “可以啊老弟,你这是福星下凡还是什么,鸡爪螺够难采的了,这姬蛤可更不是谁都能遇到!不过,我们月海酒楼可不收这个。你拿来给我看,是想让我帮你介绍介绍?”
  “叫你猜对了。腾哥你朋友多,认识的人里面,应该有喜欢收藏各种值钱贝壳的吧?”
  “确实是有。我要不然怎么认得这东西?就是在一个朋友那见过。他收藏的可不少,有十来枚,后来卖掉了五六枚给珠宝厂家,现在他家里估计都还有四五枚呢!”
  梁自强一喜:“那他应该也还在继续收集姬蛤,你帮我问一声,看他现在还要不要?”
  杜子腾肯定地说:
  “不用问了,肯定要。之前他家里一枚跟这个差不多的,说是一百五收集到的。你要是不急着卖,等我下次碰到他,约他当面跟你谈,说不定能够讲讲价,比一百五再高点。
  你要是急着卖,我现在就可以替他把这个收了,但是价格就没法议,只能按一百五十了。这个老弟你自己做决定!”
  听到杜子腾报出一百五这个价格时,梁自强眼前亮了一亮。
  毕竟杨老栓前年去贝壳收购店问过,也才五十。
  一百五,这直接就在杨老栓那个姬蛤贝的基础上,乘了个三倍。看来那家贝壳收购店,价格还是往低里说了。
  对于杜子腾提出的选择题,梁自强觉得,这没什么好犹豫的。
  肯定是当场卖给杜子腾啊!
  一来,这价格本身已经不低了,自己也懒得带进城又带回去,来回折腾。
  二来,要是自己坚持要约见杜子腾的那位朋友,就显得对杜子腾很不信任了。这样肯定不好。
  毕竟自己以后要长期合作的是杜子腾,不是他那位朋友。
  要是真能比一百五再高出那么一点,也就当是杜子腾作为中间人该收取的一点好处了。做生意,哪有一分钱不漏,全进自己腰包的?
  “腾哥你要是今天能替他收了,那肯定最好啦!我也不是经常往城里跑。下次再来,估计还得等你那批鸡爪螺消耗完,再给你送批新的过来。对了你什么时候快要缺货了,打上次我给你的那个村里号码也行。”
  “会的!”杜子腾说着就去拉自己的抽屉了,“那好,钱我替朋友先垫付给你,姬蛤我就收下了。”
  杜子腾抽出十五张大团结,当着他的面再次数了数,递给他。
  梁自强收起钱,又拎着桶跟他去了一趟库房。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