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1983渔耕山海间> 1983渔耕山海间 第72节

1983渔耕山海间 第72节

  每年渔民捕捞发生的事故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撒网时被网绳勾倒,栽进茫茫大海。
  自己这小弟,看来的确不是吃打鱼这碗饭的料啊……
  随着时机成熟,看来自己是得慢慢提醒一下父亲,让他改变想法了。
  在他目不转睛的注视下,梁子丰总算成功地把网撒了下去。
  等待起网的过程中,梁自强哂笑了下,冲父亲道:
  “人都是各有所长,看来阿丰的专长,真不在这!”
  父亲望着海面,竟然没接他的话……
  也没说对,也没怪他胡说八道。
  等了一会,梁子丰把渔网收了上来,果然收获不大,十几二十斤的样子。
  “也还行,聊胜于无!”梁子丰擦了一把额头的汗,自己倒是满不在意。
  “这个季节不是凤尾鱼产卵的时候,要不然,凤尾鱼子可是值钱的好东西!”
  梁父看着鱼群已经完全散去的空荡海面,有些惋惜道。
  凤尾鱼卵形状润泽如玉,其味鲜甜肥美。鱼子晒干后犹如琥珀,入口香醇回甘。这个年头凤尾鱼不太值钱,但鱼子多少是要贵一些的。
  梁自强往更前方的远处望了望,问父亲:
  “再往前,是江水跟海水交界的地段,要不要去那边再撞撞运气,看能不能再碰上一波凤尾鱼?”
  梁父似乎也正有这样的打算,当即开着船往更前方驶去。
  又开了几里,便望见一条江逶迤而来,注入大海。
  可惜的是,游荡一圈,却没再见到大批凤尾鱼的身影。
  父子几个也不打算久呆,带着些失望,调转航向,准备原路返回。
  正在调头时,梁自强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几米远的海水中,有一道硕大的身影悠闲地游走。
  “卧靠有鱼,是条大鱼!”
  梁天成也同时发现了,率先叫了出来。
  “这地方能有条这么大的鱼,难得啊,赶紧准备!”梁父也一阵意外。
  毕竟平时,离海岸越远,出现大鱼的可能性才越大。
  梁父当即再次调整航向,向着那条大鱼的位置快速开了过去。
  大鱼似乎有所察觉,加快游速就要逃离。
  梁自强已经准备好渔网站在船头,这会儿眼疾手快,瞄准大鱼身影,飞速抛出了手中的渔网!
  中了!
  大鱼发现渔网收拢过来后,挣扎着想要往外突围。然而越挣越紧,完全被渔网给裹住了。
  这回不用等待,梁自强立马就把渔网拉了上来。
  虽说只是一条鱼,但拉起来也不轻。
  拉上来倒在了船舱,看着这条蹦跳得起劲的大鱼,兄弟仨却有些傻眼了。
  跟他们想象中的大海鱼不太一样啊!
  只见这条鱼身体侧扁,腹部较圆润,头后部稍隆起,嘴部呈典型的马蹄形。
  整个鱼身呈黄褐色,体侧还带有一丝丝的金黄。
  这哪是什么海鱼?
  分明是一条池塘中最常见的那种鲤鱼!
  “这不是小池塘常见的鲤鱼吗?这鱼都是活在淡水的呀,难道是传说中的‘海鲤’?”
  老三梁子丰一脸的问号,忍不住问道。
  梁自强虽然也惊讶,却没有感到不解,他看了看老三:
  “这哪是海鲤?海鲤压根就不长这样。你没看错,这就是小池塘里面最常见的那种淡水鲤鱼!”
  “可既然是淡水鱼,根本没法在海洋里活下去啊!这鱼不仅活了下来,还长到四五十斤了!这也太奇怪了,为什么会这样?”
  梁子丰百思不得其解,看了过来,想要从梁自强这里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83章 要命的黄貂鱼
  对于子丰的疑问,梁自强多少还是了解的。他以前就听说过淡水鱼咸化的问题,只是没想到今天遇上了,而且还是遇上一条块头这么大的咸化鲤鱼!
  “鱼塘、江河里的淡水鱼,被冲进大海后,一般都受不了大海里的咸水,要么想办法逃回内河,要不就挂了。但也有些鱼,还是会想办法适应海水的。
  比如一部分鲤鱼,会慢慢试着改变自己,适应咸水环境,这种比较少见的现象,叫做咸化!”梁自强解释给他听。
  “这么说,咸化的鲤鱼再代代繁殖下去,岂不是让海洋里多了一个新物种?”
  “不,咸化的同时,它也彻底没了繁殖能力,所以就像眼下这条鱼,绝对是从江水中冲出来的,不可能是在海洋繁殖的。
  就是因为失去了繁殖能力,会在海水中开始疯长。要不然想长到这四五十斤的块头,还不容易呢!”
  听梁自强这么一细说,梁子丰总算闹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阿强说得八玖不离十,基本是这样!”梁父认同地说。
  然而说完,脸上却又流露出一副犯愁的表情:
  “咸化出来的鱼味道好啊,没有在淡水长大的那种腐泥味和土腥味,这条鱼拿去卖,卖个三十几块都不成问题了!
  可这,毕竟是鲤鱼啊!还这么大,怕是白忙一场,要放生……”
  这一带的渔民对鲤鱼有一种类似于敬畏的情结。小鲤鱼还好点,尤其是体型大的鲤鱼,在他们眼里,是“小龙”。
  眼前这四五十斤的巨鲤,还不得是条妥妥的“小龙”?
  虽然理智上,梁父都很清楚,这鱼就是那条江水中的小鲤鱼,冲到海里面咸化,才疯长成这么大的。
  可刻在骨子里的某些意识,说不清楚。
  梁父现在是既舍不得放弃掉撞到手里来的几十块,又没那个胆把这鱼收下。既贪又怂,全写在眼神里了。
  梁自强看着父亲那一脸的纠结劲,都替他一阵蛋疼……
  其实小时候学校老师为了给大家破除一些封建意识,还特地举过鲤鱼的例子。
  说是,鲤鱼在唐朝之前,没有任何特殊色彩,就跟草鱼、鲫鱼之类的一样,人们吃得可欢脱了!
  直到唐朝,因为皇帝老儿一家子都姓“李”,玩儿谐音梗,唯恐天下人吃“李鱼”对他们一家子不利,硬是给鲤鱼生生地造出那么多典故,还让人们都去放生鲤鱼……
  当然喽,老师有老师的考证,民间有民间的讲究。这东西,梁自强还真说不清。
  他只是觉得,看父亲这副样子,如果把鲤鱼给放了,估计要心痛好一阵子;
  但如果不放,拿去卖了,那就不是心痛不心痛的问题了,估计父亲能做好长时间的恶梦了……
  既然这样,他劝父亲道:
  “爸你也别犹豫了,如果要放生,那还得趁早!”
  他看那鲤鱼大嘴巴一张一张,还真怕放生得再迟一点,鱼都已经要没了!
  梁父听了这话,也不再纠结,赶紧与梁自强一起抬着这条鱼,侍奉爷一样的,恭恭敬敬。来到船边,重新把它往水里放。
  一边放生,梁自强就听到他嘴里念念有词,什么保佑发财之类的话,说了有一箩筐!
  船上今天是没有香、没有鞭炮,否则,梁自强估计又是另外一番盛况了……
  放生了巨鲤,梁父如释重负,拍拍手:
  “虽然少赚了几十块,但是放生会带来好运的,说不定转眼就能有更多钱送上门来!”
  嗯,自己这老爹还挺会自我安慰的。
  放生之后,父子几个正式调转了船头,往回开。
  结果,貌似还真被老爹给“预言”对了。
  才没开出多远,就又冒出来几条大鱼。
  捕上来后,发现是鲶鱼,而且还并非海鲶鱼。仔细分辨能看出来,也是江水中的鲶鱼被冲入海域后,适应了海水环境,咸化后的淡水鲶。
  鲶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鲤鱼更强,咸化也不奇怪了。估计这一片江海混合地带,咸化鲶鱼反而比咸化鲤鱼要多。
  鲤鱼给放生了,鲶鱼就毫无半点心理压力了,直接笑纳。
  几条咸化鲶鱼加起来,正好把那条巨鲤的损失给弥补了。
  梁父心理也平衡了:“正式收网,不搞了,回家!”
  梁自强开始把渔网往船舱中收。
  才收到一半呢,侧面的不远处,几朵水花溅起。
  “卧靠不会吧,鲤鱼还真的送大礼上门来了?!”
  梁自强定睛望去,就见一条跟巨鲤的块头有得一比的大鱼,正扑动起点点水花。
  这鱼形状极为奇特。扁平,像一只巨大的蝙蝠在水里翩翩游动。
  好吧,说像蝙蝠,还不如说像只又圆又扁的飞碟,来得更贴切。
  长相虽然奇特,但这鱼对渔民来说,也算熟悉了。
  “鳐鱼?!”就连梁子丰都一眼认了出来,高声叫道。主要这又宽又扁平的形状跟一般海鱼相差实在太明显了。
  梁父跟梁自强也是第一反应,便想到了鳐鱼,他只是有点奇怪:
  “这又不是多远的海面,哪来鳐鱼?”
  鳐鱼最多的地方是深海,当然平时他们捕鱼的地带,有时也能撞见一些鳐鱼。
  但是这里离岸这么近,而且还是江、海交汇的地带,鳐鱼就几乎不可能在这种地方生存。
  与前头捕到的那几网凤尾鱼相反,鳐鱼可不喜欢咸水、淡水混合的环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