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1983渔耕山海间>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07节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07节

  还不错,第一网的萧条,完全被第二网的繁华给弥补上了。
  再到第三网,却是金鲳鱼、皮皮虾占了大头,梅童鱼好在也不少,估计也有三分之一的样子。
  最后一网梅童鱼又变少了,都见不到几条。但是这次拉上来,梁自强却反而嘿嘿笑了。
  虽然没几条梅童鱼,但是梭子蟹多啊!不是一般的梭子蟹,全是肥肥的,一看就有不少红膏的那种。
  梅童鱼价钱五毛是很美丽,红膏蟹一块二,不是更加香多了?!
  这么多的红膏蟹,换成钱,收入肯定低不了。
  整体来说,四张海底窜全都算得上丰收,梁自强当然高兴了。
  他这边才刚笑出声来呢,就听一旁的海面传来唱歌声,调子跑到无名岛去了都,就像有人在海面上杀猪祭龙王似的。
  一听,是邓招财。
  这货放海底窜是下了血本的,每次一放就是十来张。
  上次十张海底窜全被人偷了干净,这货当场泪洒观棋岛。这次十张全都收获满满,直接就飙起渔歌,在几个男人中卖起骚来了……
  李亮被他扰民搞得不胜其烦,骂道:
  “这里除了雌鱼,个个都是公的,你在老子船上求什么偶?来来来,老子海底窜里头捕到一条水滴鱼,肯定是母的,你求偶的话就对着它唱,想在船上配种都行!”
  梁自强笑得都喘上了,往李亮船上瞄了一眼还真有一条水滴鱼。
  向水滴鱼求偶,惊悚了啊!
  水滴鱼没有骨头和肌肉,全身呈凝胶状,而且还一身的皱纹,跟一团烂泥似的。
  号称最丑、最瘫痪、最愁苦、最扶不上墙的鱼类。
  对了其长相还被形容为神似传说中的“孟婆”。
  向孟婆求偶,这画风真有你的……
  就在邓招财谋财害命式的高歌声中,三条船返航了。
  踏着夜色出航,迎着朝阳返岸。
  虽然连续熬夜难免疲惫不堪,可一想到夜捕与海底窜的收获叠加到一起,将会非常可观,个个就跟打完战凯旋归来一般,心情飞扬得很……
  第129章 一半海参一半鲍鱼的生物
  这次的出货没有让梁自强失望。
  夜捕的鱼获,仅仅比上一晚少了几只菱鳍乌贼,其他像青鳞鱼、脂眼鲱、斑鰶这些,照样不少。
  单单夜捕这块,就卖到了一百六十来块钱。
  然后是四张“海底窜”的收入。
  梅童鱼加起来有四十来斤,五毛一斤,已经二十块出头了;
  最给力的是红膏蟹,总共有三十一斤,这个直接一块二每斤,三十七块二毛。
  龙头鱼白菜价六分钱一斤,才卖到两块多钱,算是零头;
  白姑鱼、海鲈鱼、皮皮虾这些一般般,卖了九块钱;
  总之,夜捕的一百六十多,加上四张海底窜的六十八块,总收入直接突破两百元,达到了二百三十块!
  分给梁子丰六块的工钱后,依然还有二百二十多。
  回到家里,木箱中的积蓄又添一笔,这次已经一千三百七十块了!
  白天继续补觉,到了晚上也没有再出去夜捕。因为夜捕实在太耗精力,六人已经商量好今晚休整一晚。
  就连海底窜都已经带回来存放在家中,等到下次出海再放。
  休息了一天一夜之后,太阳再度升起时,已经是星期天了,同时也正是与卢峰约定去岛上的日子。
  梁自强眉间的疲意已经彻底消散,再出现在海边时,状态已经重新饱满起来。
  这次卢峰倒没有像上次那样带来一大帮子年轻男女,与他一同出现在码头边的,只有一个看起来四十来岁的男人,身材跟卢峰差不多,只是人比卢峰要更成熟几分。成熟之余,隐隐透出几分儒雅气。
  卢峰见到梁自强后主动上前拍了拍他的胳膊,问道:
  “与杜经理那边怎么样,买卖做得还顺利吧?”
  “顺利得很!杜经理人不错,是个爽快人!”提到月海酒楼的事,梁自强语气有些感激,“这事多亏峰哥了,要不然有些海货,费老半天劲搞到手了,还卖不出个像样的价来。”
  对于卢峰,他是真心怀有谢意。毕竟要不是卢峰介绍的杜子腾,他在无名岛淘到的那些高端海货,估计全都只能忍痛卖白菜价。那样的话,根本不可能每次几百、几百地挣到大笔钱,先后两条船也不可能拿出足够的资金去购置。
  今天他愿意腾出时间,陪着对方去岛上找东西,更多便是出于这份交情,而并不全因为十块钱的向导费。
  两人寒暄了两句,卢峰侧过身马上就介绍起来:
  “这是我嫂的堂哥,江文昂,斗志昂扬的昂。对了他平时做的生意,也跟鱼类有些关系呢!”
  梁自强听他这么介绍,才知道对方跟卢峰算是很间接的那种亲戚了,毕竟只是卢峰大嫂的堂哥。
  听到说江文昂也是做的跟鱼类有关的生意,梁自强倒是对此来了些兴趣。要知道他现在最需要仍然是好的销路,即便有了月海酒楼,新的销路对他来说仍是求之若渴。
  毕竟无名岛上的“存款”可还有不少,要是能在月海酒楼的基础上再多出一条销路,半个月薅一次就有可能变成七八天去薅一次,攒钱的速度直接飙升。
  “那还真巧了,江哥也是做的海鲜生意?”梁自强打了声招呼后,便顺便问道。
  “算是跟海分不开,但不能说是海鲜生意。”江文昂也向梁自强、林百贤点头致意了一下,随后解释道。
  但他这个解释,显然还不如不解释,听了之后反倒叫人更加的云里雾里了。
  梁自强见他说得这么含糊,自然也不必刻意往下追问,转而问道:
  “今天去岛上,我们要找的东西大概是怎样的?我可以看看去哪个岛比较好找点。”
  提到这个,江文昂的表情倒是马上认真起来:
  “鲍珠你知不知道?鲍鱼的鲍,珠子的珠!”
  闻言,梁自强和林百贤的脸上都是有些怪异。
  鲍珠哪能不知道,就前阵子,他还碰巧得到一颗,然后卖了整整两百块呢!
  “鲍珠肯定知道,但这东西可没那么好找,几万头鲍鱼里才有一粒,这我还真不知道该去哪个岛上找才好……”
  梁自强有些为难起来。上次碰到鲍珠,那纯属撞了个大运,但哪有随随便便就能再次找到鲍珠的?这绝对比中了彩票大奖的人,想让自己再中一次还要难。
  “不是,我说的这个鲍珠,它会动、会爬,唉呀我也不知道它真名该叫什么,所以一直不好找。
  是这样,我爸他哮喘,十七八年前在另外一个很远的沿海省份搞‘社教’蹲点时,哮喘也发作过。当地村民从岛上抓了一种叫‘鲍珠’的东西给他煲汤喝,没想到吃了之后比用药还管用,当时哮喘就好了!
  现在我爸年纪大了,哮喘也重新又犯了,医院用了不少药也没彻底好起来,特意赶去外省也不一定还能找到那种鲍珠岛,我就想着南海这边应该也是同样有这种东西的吧?可它在阳海市应该叫什么,我就不知道了……”江文昂急道。
  会动会爬的鲍珠?还能煲汤喝?
  梁自强听了这么多,反而越发的迷糊了。
  “你说的这个东西,它长什么样?”梁自强想到,同一种海洋生物,在不同的地方叫法千差万别,有些地方叫出来的土名能够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还不如直接说形状。
  这江文昂倒是有备而来,已经从包里掏出了纸笔来:
  “我画给你看。我是根据我爸嘴里头说的样子,画个大概,看你能不能瞧出来是个啥。”
  他一边画一边嘀咕道:
  “软叭叭的,就像没了壳的蜗牛在地上爬,但是背上的肉没有蜗牛那么光滑,带着很多刺突,看上去跟癞蛤蟆一样……”
  画到一大半,林百贤仍然一脸的蒙逼,倒是梁自强却一拍脑门:
  “你说这个啊?你直接说他背面是海参,正面是鲍鱼,就不用费劲讲那么多了!”
  江文昂有几分茫然:
  “可老人家没这么说啊,他就说背面像癞蛤蟆,翻过来像掉了壳的蜗牛……”
  其实江父的形容也没错,只是不够传神……
  “一半海参一半鲍鱼,咱们这有这种怪物吗?”林百贤依然没太明白过来,疑惑地问。
  梁自强估计阿贤还真没见过。主要是这种东西生存的范围非常局限,就算在沿海,也不是每个村的渔民都见过。
  梁自强十几岁时跟父亲在一个岛上见过一次,可能也跟当时是阴天有关。
  “你没见过,但有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还是见过的。我们这老渔民管它叫‘土鲍’,或者‘土海参’,但是管它叫‘鲍珠’,我今天也还是头一回听到!”梁自强回答林百贤道。
  “这么说,你知道哪个岛上有?”江文昂目光中多了几分欣喜。
  “知道,就是离这有点远。我们抓紧时间出发,天黑前还是能够赶得回来的!”
  梁自强当即上船,带着另外三人,朝着大海的远处开去。
  第130章 价格开得比三头鲍都高
  “咱们整个阳海市,往少里说,也得有两百座以上的小岛。但是就我知道的岛里面,也就只有一座叫苔泉岛的,上面有一些土鲍!”
  今天开的是梁自强自己的莲纹船。梁自强一面开船,一面向卢峰、江文昂介绍道。
  “同样是海岛,为什么其他地方就没有呢?莫非这东西对环境特别挑剔?”江文昂接过话,问道。
  “也不一定是挑剔,但是确实有点特殊。土鲍跟鲍鱼一样需要海水,但又不能是咸度太高的海水。太咸的话,鲍鱼受得了,土鲍可受不了。同时土鲍还特别讨厌太阳,喜欢呆在阴凉里。又湿又暗还带腐泥的地方,它才呆得下去!
  我们要去的苔泉岛,岛上刚好有山泉,估计是把海水冲淡了,加上树又多,枯枝败叶沤在那,有不少的腐泥。也就这样的岛,最对土鲍的胃口!”梁自强解释着。
  “要凑满你说的这些条件,那也不容易啊!这要是我跟江哥自己找,一年半载怕也找不着,问你算是问对了!”卢峰再次庆幸自己特意找了梁自强。
  这次由于并非前往海岛游玩,中途虽然偶尔也看到有鱼浮出海面,但船上的几个人都自动忽略,没有拿起钓竿要去垂钓一把的意思。
  莲纹船直奔目的地而去,上午便已经到达了苔泉岛。
  正如路上梁自强所说,整座岛树木参差,即便在艳阳天里,依然给到人一种荫凉之感。
  把船停泊好并系好缆绳后,梁自强便带着三人下船来到了沙滩上。
  这里的沙滩与别处不太一样,没有那种漫长的银白沙滩,沙子颜色偏深,而且沙滩上堆着颇多的大石块,其中体积较大的那种石头不是灰黑色也不是黄褐色,而是……绿色。
  石头上几乎爬满了青苔,当然放眼全是暗绿色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