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渔耕山海间 第123节
其中邓招财被安排到了那条贼船上,负责把那条船一起开去岸边。
出发前,他们还从海里捞上来几张空空如也的海底窜,准备跟那一船鱼一起,带去当证物。
四条船开到岸边时,天已经彻底大亮了。
“要不要先把船停在码头,我去通知我爸,让他一起过来处理?”钟康问众人。
他爸钟永瑞毕竟是村里的支书,所以钟康就想着这事是不是先经过他爸,然后再一起考虑送去派出所。
“肯定要通知你爸,但是我们也不能等。你想想,那一船梅童鱼还要开去给公安看,看完了我们还得拿去卖钱的。要是中间耽误太久,鱼都坏了,就没法卖了!
最好是两边同步跑。一边派个人去村里通知你爸,我们一边扭送他们直接去派出所。到时你爸得到消息,直接赶去派出所跟我们碰头就行了!”
梁自强可不赞成把杨喜杨庆押回村里,先交村支书处理一番。虽说这件事,村支书自己也是受害者,被偷的金额大得去了,但村里头盘根错节,事情谁说得清?
要想不节外生枝,最好的办法就是快刀斩乱麻,直接先把这两货交到公安手里头再说!
当然他话不能直接这么说,所以就拿梅童鱼当借口,编了个像模像样的说法。
钟康估计也没想那么多,听了他的话后觉得也行,于是把船在码头边靠岸停了一下,让钟明下船去村里通知父亲钟永瑞了。
余下五人,连岸都没上,继续开着船,直奔派出所的方位而去。
船上杨喜杨庆继续求饶不已,没谁鸟他们,就这样一直开到最接近派出所位置的岸边,把两人扭下船,押着走路前往派出所。
一番折腾,时间也不早了。刚敲开派出所大门时,里面才两个公安在值班。话刚说到一半,又有更多公安前来上班了。
“偷了几千斤鱼,价值三四千?还偷了一条船?什么,还参加走私?等等,我一开始还以为是小案子呢,刚好所长来了,咱们直接找所长吧!”
笔录刚做了一小半,值班的公安越听越严重,赶紧把他们一起带到所长面前。
“龚所长,是这样……”
值班公安把已经了解到的情况先向龚所长介绍了几句,剩下就由梁自强、钟康、李亮他们向所长直接说。
所长龚劲听完他们的讲述,当即要去船上,还让人把所里专用的相机也带上了。
其实到岸边并不远,但龚劲几个公安还是上了一台三个轮子的警用摩托,开去岸边,梁自强他们没一会也到了。
“就是这条船。船也是他们从外边偷来的,已经亲口说了,具体偷谁的得靠你们盘问了。这船上那些梅童鱼什么的,全是昨晚一晚上偷的,有千把斤,平时偷了还有好多次,自己都承认了的!”
梁自强指着那条贼船给龚劲他们看,并且把杨喜杨庆平时销赃那些鱼都卖给了外县的谁,也都跟龚劲说了。
龚劲几个上了那船,仔细看了鱼,又看了船板上空空的海底窜。一边看,一边让其中一名公安连拍了不少照片。
再下船来,又把杨喜杨庆两个拉到船边,让他们抬手指着船上的鱼,来几张合照。
期间杨庆还好,但杨喜不太配合,直接被一名公安踹了好几脚,摔倒在地。再爬起来时,杨喜有了明显长进,变得配合多了。
龚劲特意从船上拿了两张海底窜的空网,作为物证带走。
再回到派出所时,钟明带着村支书钟永瑞也赶来了。
“这些偷鱼的、被偷的,全是你们鲳旺村的对吧?”龚劲认识钟永瑞,问道。
“龚所,这事真不怨我没管好村里这帮人!你想想,我总不希望自己的东西被偷吧?这次被偷的鱼,我自己家就是损失最大的那个!这两个贼骨头,就是鲳旺村的老鼠屎!”钟永瑞气乎乎的,诉起苦来。
撇了一下责任后,钟永瑞也要求严惩杨喜杨庆。这次他倒是拎得挺清的,当然最主要是钟家自己损失极其惨重……
龚劲已经安排了人,给县局打了电话汇报。
几千块的金额,外加走私。这事必须得县局第一时间派人过来参与了。
“龚所啊,那船上装着的梅童鱼,还等着要去卖,久了就放坏了。你看是不是可以先开去卖掉?”
等待的过程中,钟永瑞向龚劲提出道。
梁自强没想到,钟永瑞考虑的问题是这么的接地气,比自己还急卖鱼的事……
县局的人都还没下来,怎么可能让船就这么开走?
果然,龚劲看了看钟永瑞道:
“那哪成,你说的那船跟梅童鱼全都是证物!再等会吧,县局的人已经在路上了,不会要太久就能到!”
县局派的两个人过来后,审问、记录,然后再次去到岸边查看、拍照,差不多把前头的步骤重复了一次。
做完这些,梅童鱼可以拿去卖了,但那条船因为是外村偷来的赃物,得留下。
梁自强几人把那船上的梅童鱼、虾蟹之类分了一下,分别装到三条船上。
也不用多精确,反正按比例来。梁自强有四张海底窜,李亮有六张,邓招财十张,钟康钟明也是十张。
路上梁自强不由在想,昨晚夜捕了不少鱼,海底窜又是另外一笔。
但这些应该都不算是昨夜最大的收获,居然一不小心逮住了杨喜杨庆,才是最出乎意料的战绩……
第153章 吐得不是时候
回到村里的大码头,把夜捕的鱼跟梅童鱼全都搬到郑六那时,就听到不少的人在那叽叽喳喳议论不已。
一见到梁自强几人,那些人立马全围了过来,一个个谈兴颇浓:
“听说夜里偷网的贼被你们给逮了,是杨喜杨庆那两个不要脸的?”
“已经扭送公安了?做得好!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要偷也不去偷远点!”
看来是钟明回村通知他爸时,让正在他家里闲聊的其他村民听到,然后立马全村范围广而告之了。
在鲳旺村,但凡是爆炸性的消息,传播速度一向快得跟火箭有得一比。
又有人特地告诉他们:
“刚看到杨癞子跟着杨家族人里的几个老头,急得像赶去投胎一样,赶往派出所去了,应该是想求情,让派出所放一马。”
“哇呸!几个老东西脸都不要了,偷掉村里几千斤的鱼,他们好意思去求情?我看他们是去找骂的,派出所谁鸟他!”马上就有人接话道。
梁自强觉得这人倒是说得对。
这已经是重大盗窃案的级别了,又还搅和着走私案,跟平时村里鸡毛蒜皮的小事有着天壤之别,杨家几个老头去求情,也太把自己几张老脸当回事了。
别说求情,就是一头撞在派出所的大门上,也不会有谁鸟他们。
郑六显然也听说了消息,他们一进来,郑六就直竖拇指,夸道:
“你们几个真是鲳旺村的好后生!这杨喜杨庆真丢人呐,专偷自己村的鱼,还悄悄卖给外县,搞得我都少收了几千斤鱼。外县的鱼贩子还能有我给的价格高?想想就气人……”
梁自强真没想到,郑六他生气的点在这。这思维真是独辟蹊径。
他嗬嗬乐了:“杨喜他要是把鱼卖给你,不早就暴露了么。再说,你真敢收?知情不报你自己都得连累进去。”
郑六想了想:“也是呵。反正偷别人的东西就是可恶,你郑叔我平生最痛恨的,就是在外面偷东偷西的家伙!”
旁边一个年岁较大的村民一直听着,这会儿突然开口搭了一腔:
“你真这么想的?偷人呢,这个算不算?”
郑六一下就哑了,连忙去搬梁自强的箩筐:
“称鱼称鱼!我看下呵,今天有梅童鱼,有红膏蟹,有青鳞鱼……”
梁自强的鱼获全部称完后,拿着一百多块收入,把船重新开回到小码头停好,然后就同梁子丰一起回家了。
走到小路上时,就见陈香贝一边在绳子上晾着衣服,一边伸长脖子往这边张望。
等他一到门口,她就望向他问道:
“平时都是一大早就回家了,今天怎么到中午了才回来?”
一听就知道,她见他夜捕至今未归,操心了一上午。看来,村里的消息都传遍了,唯独还没传到她耳朵里来,主要她平时也不爱去村里走动。
梁自强刚要跟他说逮贼的事,母亲从邻居家回来了,兴致勃勃地叫住了他:
“老二老三你们俩回来了啊?我刚出去串了个门,听说你们逮住偷鱼贼了,还是本村人,是杨癞子那两个砍脑壳的儿子?”
得到梁自强、梁子丰肯定得回答后,梁母比他们俩还兴高采烈:
“这下可好了!你俩是不知道,杨癞子老婆每次见着我都要吵上几嘴,硬说八月那次是我们家讹了她几十块钱,说杨癞子今年总共就只错捞了两只地笼网,一两块钱的事,还是自家放地笼的时候捞混了。
你们没见着,那胸脯拍得可响了,说他们一家行得正坐得端,我们家才是讹钱发冤枉财!现在有戏看了,看她还有脸怎么说!”
梁自强才明白,原来母亲这么乐呵呵地合不拢嘴,是因为这个。
回到自己小屋里,陈香贝也急问:“难怪你这么晚才回,是抓到贼了?有没打起来,没伤到你吧?”
“一点小伤,没事的!”
“啊,怎么就不小心,伤哪了?”
“拳头……”
其实拳头也不是受伤,就是揍脸上的时候,直接揍到门牙了,拳头硌出点浅浅的牙印而已。对方当时就掉了颗门牙……
“放心吧,”他收起了玩笑,“六个人揍两个,那两人脸都抽肿了。我们六个能有什么危险?”
“那还好,”陈香贝看了眼他,“为民除害是没错,自己的安全是第一条!”
听到这话,梁自强却是怔了一下。
“为民除害”四个字,突然从她口里头出来,平平淡淡,却像是一道隔空的电流,击了他一下。
上一世,别人风言风语劝她另找好男人时,她当时就是这样顶别人的:
“为民除害有哪里不对?这样的男人才靠得住!你们爱贼就去嫁贼呗,反正我就嫁他!”
这话,他两辈子也没法忘记……
他伸手想去搂一搂她,她却轻盈地闪开了:
“你这人,也不分白天晚上!”
她显然无法知晓他心底那些涌动的思绪,还以为他大白天的就要来撩她。
“你连早饭都还没吃,这都中午了!我给你热菜去……”
她一扭身就出了小房间,躲开他去了。
梁自强是早餐、中餐一块吃了。吃饭时,她自己却没吃,而是拿了只苹果洗洗,坐在他旁边啃呀啃。
“你怎么不吃饭?”他问了嘴。
“不想吃,就觉得苹果好吃。你这苹果买得不错,特别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