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1983渔耕山海间>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47节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47节

  “恭喜恭喜,可以啊李亮。喝酒我和阿丰肯定会来的!”梁自强恭喜了李亮几句。
  他再次为李亮婚事的效率震惊了一把。上次还在说他父母已经同意去袁小美家说亲,就这刮风在家的短短几天里,居然就一气呵成地把事办了,而且袁小美父母更是意想不到地同意了下来!
  要知道以前李亮明着追了袁小美那么多年,她爸妈可是一直明确反对的!这个弯转得怪急的。
  说到底,应该还是雷战斗的变故,造成袁小美爸妈态度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吧。
  李亮也算是多年夙愿,得以实现了,这点,梁自强挺替他高兴的。
  但高兴的同时,他又有些担忧,担忧的是消息传到林百贤耳朵里的时候,林百贤估计又要心碎了。
  好不容易失而复得的希望,这么快就又再次破灭了。
  但这种事情谁也没办法。以梁自强的感觉,相对于林百贤,袁小美其实还是对李亮更有好感的。某种意义上,李亮跟袁小美,也可以算得上是“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这个喜忧参半的消息,梁自强没有继续议论下去。
  “快开船,来鱼了!”
  随着邓招财一声叫喊,刚放下碗筷还没来得及休息片刻的几个人,全都再次扯起了网来。
  这次,海水中如同颤抖着一张张薄薄的灰色纸片。一种体型极为扁平的鱼,仿佛无数的手掌摊开在湛蓝的水波中,不停地挥动。
  牙片鱼!
  梁自强明显比上午面对青占鱼时要精神得多,又是开船,又是拎网。
  牙片鱼也是典型的冬汛鱼之一,今天可算碰上了……
  第187章 值钱鱼汛终于全来了
  牙片鱼又叫牙鲆,是比目鱼中的一种。
  这种鱼的身体极为扁平,且不对称,有眼的一侧皮肤呈暗灰色或有斑块纹,无眼的一侧皮肤为白色。
  在南海这边,眼睛长在左侧比目鱼叫“牙鲆“鱼,另一种眼睛相反,长在右侧,则叫鲽鱼。
  这鱼胶质颇为丰富,口感也还可以。它的鳍边和皮下部位的胶质尤其丰富,很多顾客特别喜欢吃的是它的鱼头。
  像眼前这种野生牙片鱼,蒸出来或者炖出来,鱼肉和蟹肉类似,会呈丝条状。当然后世那些养殖的牙片鱼,就达不到这种口感了。
  价钱上,这鱼自然比上午的青占鱼贵不少。青占鱼一毛五左右,牙片鱼一般都在四毛上下。
  当然,像刺巴鱼、青占鱼那种鱼汛规模、密集程度,是很难再遇见的。
  眼前这些牙片鱼,大概每一网七八十斤。拉上来往船板中倒的时候,就像纸片一页页往上撂。
  大多数鱼是有眼的那一面朝上,但也有不少鱼在倾倒中被翻转过来,白色的那一面朝上。
  于是,就像一堆灰纸、白纸夹杂在一起,颜色对比鲜明。
  四个人硬是在冷天里忙出一身汗来。梁自强发现,今天李亮连额头上的汗都不拿毛巾擦一把,每一网中间也不停下喝口水、歇口气。
  这前所未有的干劲,有点拼命三郎的架势了。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吧。也可能,这货纯纯就是想多攒几个钱,彩礼、婚事办酒毕竟样样都是钱。
  牙片鱼冬汛过后,再次遇见了一小拨带鱼,但远远没有前些天那次那么大的规模,比较稀疏。
  毕竟天气又冷了几分,大多数的带鱼肯定在最近这些日子里已经完成了向深海的迁移,眼前这一小撮,属于带鱼中拖后腿的那种了。
  梁自强捞了几网,总共大概也就几十斤带鱼。
  一小撮带鱼过后,梁自强估计今天不会有什么更值钱的鱼汛出现了,收网考虑准备返岸。
  “二哥,这种鱼叫什么线来着,好像你以前钓过!可惜不多,要不要网?”
  梁子丰发现有几条黄褐色的鱼从船底穿梭了过去,当即问梁自强。
  “在哪?”梁自强因正在收网,没太留意到。
  听到阿丰的话,重新走出去往船边细看。看清楚后,当即就把网又拎上了:
  “肯定捞啊!这是六线鱼啊,就算只有一条两条也得捞!”
  话说出口,手中的网已经抖出去了。
  很快拉上来,居然比意料的多,不是一两条,而足有五六条。
  这鱼又称大泷六线鱼,褐中带点黄,体延长而侧扁,似纺锤形,背缘弧度较小,背侧中部略凹入。在鱼的体侧,纷纷有着六道竖形的斑线,极个别鱼没有斑线,而是有着灰褐色的云朵般斑纹。
  这鱼上次梁自强和李亮他们在海堤那儿进行白沫钓,就曾经钓到过。当时才只钓到一条两条,就很欣喜了,现在能够网上这么多,当然开心了。
  七毛一斤的价格,不低了!
  “这也算是鱼汛吗?这么少,看着不像冬汛啊!”梁子丰疑问道。
  “当然算了,要不是鱼汛,六线鱼平时都爱躲在礁石堆或者海草堆里,不会有这么多浮出水来的!”
  其实,大泷六线鱼是典型的近海底层恋礁性鱼类,喜欢栖息在礁石地带及海生植物茂盛之地,平时不太可能成群结队的浮出水面远游。
  并非都像青占鱼、带鱼那样浩浩荡荡,才叫鱼汛。
  像大泷六线鱼这种,本来就恋礁,在海洋中的整体数量也没那么多,当它们不约而同地向深海方向游动,就算稀稀拉拉,也照样是一种冬汛。
  撒了一网后,水面的六线鱼反而增多了一些。这也证明,眼前看似松散的六线鱼群,确实就是一波不那么明显的冬汛。
  这些鱼没有径直杀向越冬地方向,而是发现龙居岭的礁石群后,三三两两向礁石中钻去。
  或许是天性中对礁石的喜爱使然,也可能是龙居岭的礁石中有它们爱吃的饵食。
  这种逗留使得它们离去的速度大为减慢,两条船几乎一直围着礁石带转悠,没怎么往深海方向追赶,就捞了个七七八八。
  虽然每网才七八条、十来条,积少成多,渐渐的,竟也捞了有七八十来斤的样子。
  这种鱼对寒冷的适应能力稍强,只有等到气温一再下降之际,忍无可忍,才会开始游往深海。
  此前网上来的那些牙片鱼,也是类似性质。
  这也是为什么前几天在龙居岭没有遇到过牙片鱼、大泷六线鱼的身影,这次却反而遇上这两种鱼汛的原因。
  梁自强只希望,过一阵子天气继续变冷的时候,还能够有机会在这里撞见牙片鱼汛、六线鱼汛。
  时间不早了,两条船今天收获还算不错,也不再恋战,当即彻底收网回家。
  今天船开回到岸边时,比平时的时间稍晚一点。
  船停好后,抬头往岸上看去时,见岸边的路上有一个身影,一边走路还一边拎着只酒瓶。
  正是林百贤那酒仙般的老爹。
  梁自强一阵默然,看林父醉醺醺的样子,显然今天林百贤又是浪费了一天没能出海。
  也不知林百贤在家干吗,李亮跟袁小美的消息传到他耳朵里去了没有?
  想了想,梁自强甚至觉得,袁家果断选择李亮而不选林百贤,除了袁小美本身可能对李亮更有感觉一点,袁小美爹娘对林父的印象不佳应该也是很大的原因之一。
  梁自强想着要不要特意去林百贤家找他安慰几句,后来想想暂时还是算了。这么急着跑过去,更像是特意去传递坏消息似的。
  这次船上的鱼,他和梁子丰一人手里拿着一个竹箕,用竹箕将鱼铲入板车之中。
  上次在镇上买的崭新板车,今天还是第一次派上用场。
  先运相对值钱的鱼。
  比较值钱的牙片鱼装满了整整一板车。更值钱的大泷六线鱼,则是用箩筐装着绑在板车的一侧。
  他让梁子丰推着板车先往收购点去,自己用箩筐又装了一担牙片鱼,随即也挑往了收购点。
  随后的青占鱼、带鱼,他俩又来回往返几趟,一一运往了郑六那。
  好在他现在是把船直接停在大码头这边,距离收购点近得很。几趟往返下来,也没花太长的时间。
  今天鱼的种类还不少,数量爆多的是青占鱼,但值钱的鱼也有两样,整体上今天的冬汛收获还是不错的。
  第188章 卖牙片鱼、六线鱼
  郑六最近的造型千变万化。上次是用白纱布绷着脑壳,这次纱布不见了,头上却是多了一顶大棉帽。
  带护耳的那种,把整张脸几乎都藏在了帽子里面。
  在南方的渔村,戴着这种帽子要多怪异有多怪异,因为就算天气再冷,基本也不会冷到需要戴上护耳大棉帽的程度。更何况现在才入冬不久,都还没到南方最冷的时候。
  郑六戴着这么严严实实的一顶帽,不仅显得很特殊,还明显带着几分欲盖弥彰。
  于是他每一见着有人进来卖鱼,就特地搓搓手,鼻子吸溜两声,心虚地说道:
  “前几天风吹个不停,感冒了,怕冷得很……”
  梁自强很好奇,他脸部到底伤成啥样了,要特意这么明显地遮遮掩掩?以郑六脸厚的程度,如果只是一两道小伤痕,应该不至于如此羞赧才对。
  轮到梁自强的鱼获过秤时,梁自强关心地问:
  “郑叔你感冒了?感冒戴这种帽子确实好,防风!”
  郑六马上看他就顺眼了很多,高声地回答他道:“可不是嘛,感冒之后特别怕冷!”
  梁自强哦了一声:“那你为什么光戴着这么厚的帽,衣服又不多穿点?”
  郑六:“……”
  大意了,漏洞啊!
  梁自强凑近过来,压低声音,温馨提示道:
  “郑叔,下次要是收购的时候遇见有虹鳟鱼,你一定留两条下来,自己煮着吃!“
  郑六点着头:“你是说,虹鳟鱼能够治风寒感冒?”
  梁自强摇了摇头:“不是的,虹鳟鱼对于伤口恢复有奇效,尤其像脸上、脖子上的伤口之类!”
  郑六:“*@y#$*!”
  想想梁自强的提示对他脸上的伤口恢复还真大有好处,他倒半点也没生气,还谢了句梁自强。
  谢完后,开始给梁自强称鱼。
  今天最值钱的是大泷六线鱼,总共有七十三斤,七毛钱一斤,五十一块一毛钱。
  然后牙片鱼三百五十五斤,四毛一斤,这个是一百四十二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