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1983渔耕山海间>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53节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53节

  他和李亮的船都向着这一波“丑鱼”开拢,看到这些鱼数量上丝毫不输于前头那批六线鱼,几个人顿时眼睛都亮了一亮,对今天的收入开始有点期待了……
  (虹鳟鱼图片,已发在上一章的下方评论区。)
  第195章 来了几种值钱鱼舍不得吃
  很快,梁自强跟李亮的船上,各拉了一网上来。
  网里面,五六条乌黑的鱼,鱼吻较尖,下颌长于上颌,口大、牙细小。上颌的外侧有一条黑纹,鱼背以及两侧灰褐色,带着不规则的黑色斑纹。头部背棱的后端,有尖棘。
  邓招财一看就乐了,拿李亮开涮道:
  “还别说,把头发梳这么骚包还真有点吸引力,你看,把黑老婆都给招来了!”
  李亮因为要急着搞鱼,没时间揍他。
  梁子丰一听到这话,立即想了起来,上个月梁自强搞“白沫钓”,曾经钓回过这种鱼,就叫“黑老婆”,但当时才只钓到一条而已。
  他多看了两眼,说道:“对对,这丑鱼叫黑老婆,以前听你说价格不错!”
  于是他也拿了张网,撒了一下,拉上来三条。
  抖开网口,梁子丰就要把这几条鱼从网里抓出来。梁自强一看,连忙拉住了他:
  “别用手!要么带手套,要么直接拎着网,倒在船上。这鱼的鳍有点毒,扎到手能把你痛哭喽!”
  这鱼不仅丑,还有毒。全凭鱼肉好吃的实力,能够卖个好价。
  它那鮋鳍棘上面有毒腺,当然这种毒跟海蛇、蓝环章、黄貂鱼之类是没法相比的,害不死人,只是被刺伤的部位,会出现红肿、剧痛症状。反正也是够难受一下子的。
  “黑老婆”正式名叫黑鲪鱼,又名黑寨、黑头、黑石鲈。
  这种鱼特点挺多,除了丑、好吃,体力较强,喜欢往风浪白沫里钻,同时还特别酷爱呆在岩礁地带。
  另外就是,这鱼跟六线鱼一样,对低温有一定的忍耐力,所以才会在冬汛的尾声之际,仍逗留在浅海中。
  梁自强记得一次那一条黑老婆,郑六可是给到了高达一块五,比七毛钱一斤的六线鱼还要高出一倍多!
  这批黑鲪鱼也是有意思,似乎没打算长途奔袭去深海的样子,而是游向龙居岭那道长长的礁石群,似乎打算干脆不走了,苟在这里混一阵子的架势。
  梁自强自己用渔网撒,同时让梁子丰拿着手抄网去拦截。那些黑鲪鱼没能钻进礁石缝里去,倒是一条条全钻进了梁子丰的手抄网里面。
  初步估算一下,两条船各搞了有七八十条黑鲪鱼。
  上次他们三个各自钓到一条黑老婆,就坐在海堤上一个个笑得跟傻子一样。这次居然一口气网到了这么多,一个个咧着嘴笑,样子傻得没法看了。
  一阵风卷残云,一小波的黑鲪鱼收拾得差不多了。
  今天的鱼不能算多,船舱到现在都还空荡荡的,一点没有要堆成小山的迹象。但好就好在,到手的两种鱼,全都是卖得起好价的贵鱼,也算不错的了。
  趁着海面没了鱼,他们开始做午饭吃。
  先煮了米饭,轮到要煮菜时,都犹豫起来了。
  平时都是捕捞到什么鱼,趁着新鲜,当场就煮一两条当午餐的菜吃。
  今天总共就捞到两种鱼,一个六线鱼一个黑老婆,两种一个比一个贵,便宜鱼愣是一条没碰着。
  七毛一斤、一块五一斤,这谁吃了不得肉痛死去?
  最后梁自强忍住了。还好早上出发时,他老婆往他桶里面塞了一棵白菜。
  于是剥了白菜叶子,往海水里洗了几下,煮白菜吃。
  一边眼巴巴看着美味之极的六线鱼、黑鲪鱼,一边吃着清汤寡水的白菜,一顿午饭吃得一言难尽。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陈香贝给他塞了几个包子。但是这包子,竟然里面的馅是带鱼……
  带鱼包子,自己媳妇也真能想,反正长这么大他还没这么吃过。
  看来上次留在家里的带鱼确实是太多了点,陈香贝这两天做啥都往里放点带鱼……
  好在带鱼包子的味道还行。里面带鱼肉都是陈香贝细心剔除了鱼骨鱼刺的,捣成了肉泥,吃起来跟带鱼饺子其实也差不多。带鱼饺子倒是有不少人做。
  李亮的伙食还不如梁自强,他船上唯一能做菜的,是一棵颜色发青的白萝卜。关键这家伙厨艺比梁自强差,邓招财边吃边骂难吃:
  “草,给你干活就这伙食,本来就没啥菜,手艺还稀烂!你看强哥,他最少有老婆给他做的包子、饺子啥的。你赶紧把袁小美娶进门是正事,让她每天出海前给你做点人吃的!”
  李亮索性把白萝卜往自己碗里一倒:“爱吃不吃!”
  就这么励精图治,筚路蓝缕,吃完了一顿午饭,接着守株待兔,看能不能再来点稍微耐寒的鱼。
  差不多等了个把小时,来了一波鱼。
  这次是牙片鱼汛。不如上一次的牙片鱼规模,但前后连接起来,队伍也不短。
  梁自强每撒一网,都能有四五十斤。
  不一会,船上有如同叠纸片一般,薄薄的、扁平的牙片鱼,渐渐堆叠起来。
  邓招财愤愤不平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气不气人,这狗屁的牙片鱼汛也不早点来!要是做中饭前来,至少你个黄世仁也能煮条牙片鱼来吃!这鱼没六线鱼那么贵,总不至于让你跟割了心头肉一样舍不得!”
  梁自强能听出来,李亮那顿白萝卜是真难吃,搞得邓招财整整一下午都耿耿于怀。
  也不怪什么手艺不手艺。白萝卜的表皮变青之后,通常吃起来味道都会发涩、发苦,根本搞不好的。
  这一波牙片鱼汛花的时间还不少,每条船撒了十多网,才眼瞅着鱼群去往了深海方向,正式收了网。
  最后一网收上来时,李亮直接从网里面掐出来一条个头不小的牙片鱼,往蒸锅里面一扔:
  “麻痹,今天要是不吃到鱼,你是不是能一路唠叨到岸上?鱼给你蒸了,不要再往老子身上喷吐沫星子了,老子发型都给你喷乱了!”
  “你不是随身带着梳?反正这几天,你每次经过袁小美家门前,都会掏出梳子梳两把头发!”邓招财鄙视道。
  这次梁自强都震惊到了。
  李亮平时多粗枝大叶的一个人?现在居然随身带梳,边走路还边梳头发?
  梁自强想象不出来那场景。爱情让人面目全非啊!
  “日尼,哪有的事?敢瞎几把诬蔑老子!强哥你别信这傻狗,完全就是含血喷人!”李亮绝望地解释道。
  “懂得,懂得!”梁自强嗬嗬道。
  蒸牙片鱼的香气渐渐冒了出来,邓招财的吐槽声戛然而止。
  拿碗筷去了……
  “都这个点了,还吃什么鱼?今天应该不会再有什么鱼汛了吧?”梁子丰看了一眼那条船上争吵的两个人,嘀咕道。
  “再看看吧,等个把钟头要是再没其他鱼汛,就回去了!”梁自强估计了一下时间,还能再呆一呆再返航也不晚。
  他想着再随便来点什么零星的鱼都好,不料,这一等,却等来了一波意想不到的大汛……
  第196章 跟大黄鱼汛相差无几
  原本湛蓝的水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碎金般的点点金黄。
  乍一眼往船侧的海面看去,李亮惊奇道:
  “大黄鱼吗?!不对呀,大黄鱼怕冷,熬不到现在吧?”
  梁自强也是惊了两秒。
  来龙居岭的第一趟,当时他就是遇到了一大波的大黄鱼汛,收获满满,卖了不少钱。
  但当时是才刚入冬,冬汛初现,气温水温都还不算太低,正是大黄鱼集体转移的时机。
  现在的温度,跟那时已经不是同一回事,按理是不可能再出现大黄鱼汛了。
  该跑的都已经跑往深海,没来得及跑的留在浅海零星大黄鱼,这会儿估计都冻得无法动弹,唯有等死了。
  可眼前真真切切游拢过来的一波鱼汛,真在越聚越多。赶不上那一次的大黄鱼汛,但规模也非常可观的了。
  梁自强念头一转之际,鱼汛也更近了。
  他立即明白过来:
  “这不是大黄鱼,是小黄鱼汛!”
  乍一看的话,大黄鱼与小黄鱼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只要挨近了细看,其实对于渔民来说,还是很好区分的。
  大黄鱼一般比小黄鱼的个头要长一些大一些,另外,小黄鱼身上有比较大的圆鳞片,而大黄鱼身上的鳞片极小。
  当然,如果煮来吃,两者在味道上也是有明显区别的。
  梁自强刚说完,李亮也开着船接近这波鱼汛了,看清后喜道:
  “管它大黄鱼还是小黄鱼,价格都差不了太多啊,强哥,捞起!”
  大黄鱼与小黄鱼并非同一个物种,小黄鱼再怎么长大,也不可能成为大黄鱼。
  但李亮说的没错,在这个年代渔民的眼里,大黄鱼跟小黄鱼的差别根本没那么巨大。不像后世,大黄鱼冲上云霄,比小黄鱼贵太多了。
  这年代,大黄鱼7两以上的个头,是四毛钱一斤的价格;
  而小黄鱼,则是4两以上的个头,三毛五分钱的价格。
  两者之间,也就相差五分钱而已,区别还不算特别大。
  看到确实是小黄鱼,梁自强和李亮都觉得没那么奇怪了。
  大黄鱼、小黄鱼生活习性上的差别不小,比如,小黄鱼比大黄鱼要更加耐寒一些。
  初冬浅海开始出现降温,大黄鱼见势不妙,一马当先就跑路了;
  但小黄鱼不同,有可能在浅海中继续懒惰一阵子,直到实在懒不下去了,才开始纷纷洄游,转向深海较温暖的地方。
  只是梁自强也没想到,这玩意这么强悍,一直坚持到了六线鱼、牙片鱼的鱼汛之后,可谓是姗姗来迟。
  眼前的小黄鱼汛越汇越多,很快汇成了连绵之势,比起上午的六线鱼、牙片鱼可要密集多了。
  看起来,小黄鱼汛目标非常明确,在龙居岭汇合后没怎么停留,就直奔深海越冬之地。
  梁自强开着船紧紧相随,一边与梁子丰抛开了大网。
  一网撒下,等了会儿,见差不多了,就开始收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