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1983渔耕山海间>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60节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60节

  其中有好几个人,像岳父、大舅哥、李亮、邓招财、林父、朱天鹏,还有梁父那几个玩得来的老伙计,坚决不愿接钱,表示纯粹是过来帮工。
  梁自强劝说几句,最后也只好作罢,只给他们每人拿了一包烟。
  这种建房子的操劳,跟平时出海打鱼的累不是同一种累,这个更琐碎,除了动手、跑腿,心思也得顾这顾那。
  晚上躺床上,挨着枕头就想睡。但他更担心的是陈香贝,虽说还没显怀,但前三个月里也是需要非常注意,不能太过操劳的。
  “从明天起,到中饭的点我会提前叫大伙来家里吃饭,你就不用每天中午往桔子坡跑了,知道吧?”梁自强轻轻摸了摸媳妇的肚子,告诉道。
  “我现在还好,走路肚子和腰也不累!”陈香贝觉得这段路走起来好像问题也不大。
  “等到你觉得腰累,那就已经是另外一回事了!”梁自强语气严重了几分。
  要是因为忙着盖房、操劳,造成陈香贝这第一胎有个什么闪失,那就得不偿失了。真要那样,还不如当初推迟盖房,等到娃生下来以后再说。
  “有你说的那么严重?”陈香贝听他语气,也认真起来,“听你的,我尽量少跑来跑去,反正在家里忙着做饭做菜,也没那么多工夫跑动!”
  “做菜你和娘两个忙得过来不?那么多人的饭菜。”
  “现在是有点忙得团团转。很快就好了,我爸今天跟我讲了,他们三个帮完几天工家里还有事,会换我妈过来,帮我一起做做饭菜……”
  “这样?那要辛苦妈了!”
  既然岳母要过来帮忙,想必陈香贝可以轻松很多。
  ……
  时间过得飞快。中间除了有三天时间下雨而停工,其余都是在马不停蹄地赶工盖房。
  转眼到了安大门的日子,这一天照旧是林泉生根据梁自强两口子的生辰八字,择定的吉日良辰。
  这天,先把门脚石砌好填平,大门的门框已经事先请了路老师,用毛笔写了喜帖和对联,贴在上面。
  红红的喜帖上写着“门迎百福”、“户纳千祥”。
  对联写着:“建居欣逢吉祥日;安门正遇幸福时。”
  选好的吉时一到,几个人便将大门抬上去。同时,鞭炮齐鸣,众人一边托门一边在炮竹声中高喊:“高升、高升!”。
  刘恭用唱腔高呼起来:
  “日进金,夜入银,子孙万代是贤英。大门竖得高,子孙万代出富豪。大门竖得宽,满屋财宝万万千。出门四方财丰旺,进门日夜得吉祥。”
  唱完,梁自强依然摸出了一个红包来,给到刘恭,以表示这大门安得非常好,令人满意。
  朱天鹏这人实在得没法说,真在这里干了满满的七天,一分钱也不肯要,然后回砖窑场干活去了。
  不久,砖窑场的张老板又亲自来了一趟。这回把剩余那两万砖全都送了过来,同时把剩下六百块钱也收了。
  红砖总共一千二百块,正式结清。
  这天夜里,又起了大风。北风呼拉拉地响,原本很累的小两口都给呼啸醒了。
  陈香贝担忧道:“这么大风,明天怕又是个下雨天,看来房子又要停工一天了。”
  “要下雨也没办法。不过今年还好了,没往年冬天的雨水那么多,反正过年前把房盖好,应该是没啥大问题的!”梁自强听了听风声,安慰道。
  结果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早上却并没有下雨。晚上的大风也停了,太阳也出来了,反而是个适合盖房赶工的好日子。
  梁自强照样一大早去了镇上,买回来一批当季的蔬菜。因为去得早,还割到了几斤肉。
  中午照旧是每桌七八碗菜招待所有干活的村民。
  村民们夸味道不错的同时,其中也有人开始感到了美中不足——很明显,桌上吃到的所有鱼虾类,全都是晒干货。
  带鱼干,是上次梁自强带鱼汛大丰收,特意提前留了不少在家里,陈香贝晒制成的带鱼干;
  毛虾,也是晒干的虾皮;
  其他像龙头鱼干、青占鱼干,全是咸鱼、干鱼。
  就连海莴苣、裙带菜,都是上次收获的那些,晒成了海菜干,现在置办饭菜时再用水泡发的。
  这个季节没办法,别说自己去浅海搞不到鱼,就算是想去镇街上买,也同样很难买到活鲜鱼类,都是干货居多。
  可帮工们不管这些。一群渔民,帮着东家干活盖房,这么长时间以来却没吃到一餐鲜活的海味,免不了是要嘀咕几句的。
  陈香贝也听在了耳里。趁梁自强进里屋时,悄悄跟了过来,掩了门,有些犯愁地诉苦道:
  “我也想做一两个新鲜海货的菜,可赶上这月份,我上哪变出海鲜来?最近在买菜办饭上面,我可没省钱!”
  “没事,话总有人说,他说他的,你当没听见,至少大多数人对饭菜很满意的!”梁自强看她愁得一对好看的眉毛都打结了,抬手给她捋了一下腮边的发丝,笑笑安慰她。
  转念忽一想,也不是完全没办法搞到鲜活的海鲜吧?
  “昨晚刮了一晚上的大风,”他揣测道,“应该有很多躲在泥沙里过冬的文蛤被风浪掀出来,另外砺虾也会翻出来一些。现在风停了,说不定我能搞些回来,丰富一下伙食!”
  “你打算大中午的去赶海?”
  “赶海捡那点蛤,怕是还不够两三个人吃。你忘了我会高脚罾?现在就去浅水里捞一中午,运气好捞到的文蛤说不定够你两三天开蛤蜊汤了。文蛤花蛤汤都很鲜,这月份能吃到的鲜货也就这些了!”他盘算道。
  “你少开玩笑!这什么季节,你去推高脚罾?海水冷得都刺骨头!”陈香贝一把扯住他,不让去。
  “你看,哪是你想的那样?冬天推高脚罾跟夏天推高脚罾,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推法。我得穿上雨靴,不往太深里走,水刚好淹到脚底板就差不多了!你以为还跟平时样,一直让水浸到腰子来,那不冻死去?我没那么蠢!”他解释道。
  “这么浅真能捞到蛤?”
  “没深水地方多,有肯定有的,昨晚的风不会白刮!”
  “那你小心点。没有就回来,不要往深的地方去!”
  听他这样说,她放心了不少。反正他推高脚罾的技术她现在也早就清楚了,没太多好担心的。
  村民们还在饭后闲聊,小憩一会。这时梁自强已经找出自己那双长筒的雨靴,穿在了脚上。
  然后又从屋里翻找出了高脚罾那套工具,出门就往海边走去……
  第206章 冬日高脚罾收获连连
  刚走出没几步,正坐在饭桌旁,对着人一顿日常吹牛逼的邓招财抬眼望了过来。
  “强哥你去哪,这是要去推高脚罾?!”邓招财牛皮吹到一半停了,大声问道。
  “去浅水里碰下运气,看能不能捞个三瓜两枣!”梁自强顿了顿道。
  “握草,前阵你教了我推这个,我学会后都还没正式推几回呢。你等下,我去家里拿家伙,中午跟你一起捞两把玩玩!”邓招财临时起意,瞎跟风。
  “水冷,去不了太深,就在岸边不远捞一捞。你确定要去?”
  “浅水那不正好?我感觉还没学精,深了我还不去呢!”邓招财已经起身要往家里跑了。
  梁自强赶紧拉拉他:“你实在要去,还跑什么家里去。现成的高脚罾,我家还有两套在那闲着!”
  见这家伙硬是要凑热闹,他也不拦着,索性返回屋里,把另外一套高脚罾的工具取了出来,递给邓招财。
  至于雨靴,他找来了梁子丰的,让邓招财试试能不能穿。
  邓招财一边试一边左看右看地抽着鼻子:
  “什么味?哪来的味,特酿的真上头!”
  “别闻了,你自己的脚也没好到哪去!”
  梁子丰的脚臭,这是没办法的事。但邓招财自己那双臭脚也不见得好到哪去吧?半斤八两也就别嫌东嫌西了,凑合一下正好。
  邓招财穿上后,觉得雨靴稍微有点卡脚,但也能穿,当即拎上整套的工具出发。
  不一会,眼尖的多宝发现他们要去搞鱼,摇头晃脑跟了过来。
  多宝现在已经开始有那么一点大狗的雏形了,反正现在风停了也还好,爱跟就跟着了。
  两人一狗来到海边,今天的海滩是真的安静,因为这会儿并非退潮的时间点,事实上推高脚罾是趁着涨潮而非退潮,所以这个点也没人过来赶海。
  平时爱推高脚罾的那几个村民也没来。夏天推推可以,冬天像梁自强这样突发奇想的,还是少。毕竟手冷脚冷不方便,鱼获也不确定,不像其他季节肯定能捞到很多毛虾,甚至鱼。
  这次不像平时那样赤脚绑在高跷棍上,而是穿着雨靴,连同雨靴一起绑在棍子上。
  多宝看着他俩踩着高跷走进浅水中,摇了摇尾巴,意思在说:
  你俩忙你的去吧,桶子啥的,我给你看着呢!
  两人一开始走进浅水,就算风早就停了,感觉海面还是挺冷的,穿着厚外衣都有点冷。
  一直往前走了一会,直到海水渐渐淹没了撑在脚底下的那一截棍子,海波刚好起伏在他们的脚板底下,便停住不再往前了。
  这样一来,他们的双脚并未涉入水中。远远看去,就像是迈动步子,如履平地般在海水上面悬空而行。传说中的水上飘。
  梁自强将三角罾撑入水里,撑得很低,一直紧贴住海底的泥沙。
  跟平时的捞动不太一样,这次几乎是贴着地皮,在海底刮来刮去。
  这是因为,这次不是捞鱼,而是把目标确定为捞蛤。
  文蛤是没办法像鱼类那样游往深海过冬的,全都扎进了浅海约4厘米深的泥沙中,类似于冬眠,度过冬天。
  昨晚的那场风,搅动海浪,肯定会打搅一部分文蛤的清梦,将它们从冬眠中掀翻出来。此刻瑟瑟发抖的文蛤们,很可能正贴着海底,一个劲骂着擦你娘呢。
  梁自强一边自己推着罾,一边教邓招财怎么操作。趁着今天这次,刚好又多教一教他,让他学精点。
  现在邓招财倒是比较稳了,只要不去太深,还是能够行走得镇定自若。
  推了两把,一开始都空空的,没啥收获。
  边推边挪动,转移了一会,罾网中开始出现了不少蛤。
  米白、浅黄那种,显然并不是文蛤。没想到先捞到的,反而是花蛤。
  花蛤跟文蛤一样,也是躲在附近泥沙时过冬的。只不过正常来说,鲳旺村冬天里沿岸的文蛤会更多点。
  推罾、起罾,连捞了好几网花蛤,倒进了漂浮在旁边的鱼篓中。
  再挪动位置之后,终于深色的文蛤开始多了起来。基本上沿着海底每刮一次,都能刮上几只来。
  正刮着,冷不丁就从海面漂过来一把裙带菜;再一转头,又一把骆驼毛。
  “强哥,海菜要不要捞?虽然不值钱,也能抵一道菜了,新鲜的总比干海菜好吃!”邓招财在一旁问。
  “捞吧,没地方放,就在油桶上搭着!”
  这时节也没什么好嫌弃了。只是竹篓子用来放海菜显然不合适,也装不下那么多,他就建议干脆把捞到的海菜搭在油桶上。这些空油桶、油瓶都是绑在竹篓上,用来增加浮力的。
  “你注意点,海菜湿湿的有点重,高脚罾不好发力!”梁自强提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