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1983渔耕山海间>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62节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62节

  “一起拎回我家去,我马上进屋给你拿钱!”
  邓招财一脸生气:“草,你这不是在教我推罾吗,要算钱说不清了,我也没给你拜师费是吧!”
  “你这三天两头给我帮工,还没要工钱呢。不算钱我不要了,自己拎回家吃去!”
  梁自强坚持下,邓招财只好答应按正常价格卖给他。
  但是邓招财那只木瓜螺,梁自强没要他的:“这好东西你自己拿回去慢慢剥,别万一有值钱宝贝,给我沾个天大的便宜!”
  这个邓招财倒是不矫情,想了想拿走了那只木瓜螺:“这个你想要我还不给,搞不好真有发财的机会在里头!”
  邓招财真把那只木瓜螺带往他自己家里去了,打算先用水养着,明天再开开看。
  梁自强一趟根本拿不回这么多行当跟海货,尤其沙滩上还摆放着大把的海莴苣、骆驼毛。
  他让多宝在这守着海菜,自己先把三只木瓜螺、一桶文蛤、迎春虾带回了家去。
  回到家,二三十来个帮工早就不在这边了,都已重新去了桔子坡继续砌房干活。
  陈香贝和丈母娘李金菊看了过来,李金菊吃惊地问:“你这一个中午,还真搞到这么多海鲜?”
  梁自强毫不掩饰地得瑟了一下:“我回家来取箩筐的,海边还有两篓子,另外还有不少的海菜,得去挑回来!”
  陈香贝则留意到三只颜色鲜亮的硕大海螺,过来问他:“这又是什么螺,这么大个好不好吃?”
  “木瓜螺,肉多,有点偏硬,切薄片炒起来还是好吃的!对了这螺的肉很难取出来,我先去趟海边,回来再跟你慢慢说!”
  匆匆说了两句,拎起箩筐跟扁担,往肩上一挑,就又去海边了。
  这次来到沙滩,先把海莴苣、骆驼毛拎起来。由于搁在沙地,沾满了沙子,他特意去海水中荡了一荡,把沙子都洗掉,然后放进箩筐里垫底。
  随后,再把两篓子的文蛤花蛤、迎春虾放进箩筐。正好邓招财也从家里返回过来了,替他拿着高跷、三角罾那些,一起去往他家。多宝也显得很是功德圆满,高兴地在后面跟着。
  再次回到家里,让陈香贝把文蛤花蛤、蚝、香波螺、迎春虾全都先用水养着,每次要做午饭前,拿出一部分来做菜就行了,保证连续几天能吃到活的。
  至于海莴苣骆驼毛,只能鲜吃两天,多余的部分无法久放,照旧只能晒制成海菜干,慢慢吃。
  邓招财脱下梁子丰的雨靴,换回成自己的鞋子。刚换好,梁自强已经进里屋拿了钱出来,给到邓招财。
  大致是按那篓文蛤、迎春虾的正常价格,可能稍微多给了点。毕竟邓招财隔三差五过来帮工一分也没肯要他的。
  邓招财没再怎么推脱,接下了钱。
  梁自强还要马上返回桔子坡宅基地去砌墙干活,走之前连忙跟陈香贝交待了一下,怎么弄木瓜螺。
  这种螺的大块螺肉裹在螺壳里面很深,寻常办法还真不太取得出来,通常取木瓜螺肉也就三种方式。
  要么用开水先把木瓜螺煮死,然后再取就很轻松了。但这么做的缺点也很明显,螺肉的美味会降低很多;
  第二种最简单粗暴,有人会选择用砖头,直接砸烂螺壳。木瓜螺的螺壳不是一般的坚硬,非得用砖头、榔头之类硬物才敲得碎。这么做螺肉鲜味倒是保留了,但会有无数碎片镶进肉中,也挺麻烦的。
  第三种比较巧,把木瓜螺尖的那一头放在煤球上加热,受热后它有点受不了,就会主动往口子这一头爬,轻松就拉扯出来了。
  梁自强跟陈香贝说的,就是第三种办法。
  “对了剥螺肉的时候你注意一下,要是肉里面有什么桔红色的硬东西,那可值钱得很,别弄丢掉了!”末了他特意补了一句。
  “呵?螺里面也有珠吗?”陈香贝兴趣大增。
  “一般的螺没有,木瓜螺就是可能有珠。可能性也没那么大,你留意就好!”
  “那我自己来剥,一只只都瞧仔细点!”陈香贝决定亲自上手,生怕别人粗心错过什么好东西。
  梁自强也换下了雨靴,穿上平时的鞋子,返回桔子坡干活去了。
  转眼又到第二天,照旧一接近午饭的点,梁自强就叫上村民往自己家去了。
  今天的饭菜大为改观,每一桌都有白灼新鲜迎春虾、蒜蓉粉丝蒸鲜蚝,有花蛤汤、海莴苣,还有爆炒木瓜螺片。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今天的米饭似乎有点不够吃了……
  虽然村民平时饭量也不小,但今天的胃口看起来更好了几分。
  吃完饭,邓招财跑过来,巴咂嘴说:“你这螺肉片比我炒得好吃多了。对了我昨晚找了半天,螺里面啥也没有,你那几只螺怎么样,有没有东西在里头?”
  说到这个,梁自强也还不知道呢。陈香贝是上午做饭时才把三只螺剥了出来炒吃,他还没问过。不过估计机率不大,木瓜螺是专产螺珠,但不是每只木瓜螺都产,几千分之一的事情,碰上全是运气。
  “我问下。”
  他独自去了灶房,问正在忙碌着的媳妇,“几只螺你都细看了吧?”
  “哦你说这个呀!”陈香贝洗了洗手,“你说的什么桔红色东西根本就没有!”
  果然……
  梁自强心想,这种事情果然可遇不可求。
  然而下一秒便听媳妇说道:
  “倒是最大的那只木瓜螺里面,找到一粒白色的珠子,跟你说的颜色一点都不沾边,也不像珍珠那么漂亮!”
  看着媳妇不以为然,像在说着普通石头粒一样,梁自强不淡定了。
  虽然木瓜螺里出现白色的珠子,是有点出乎意料,但那怎么都是木瓜螺肉里出来的东西啊!
  管它漂不漂亮,都不可能是啥普通的东西!
  “在哪?”
  “洗了洗,随手扔兜里了!”陈香贝说得轻巧,嘴角扬起的一抹笑意,却是泄露了她心里的欣喜劲。
  她伸手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白色珠子来,塞到梁自强手里。
  第209章 成功卖出火焰珠
  这是一颗很小的乳白色珠子,目测直径还不到一公分。
  确实,从珠子身上看不到半点珍珠的模样,反倒是透出另外一种光泽——陶瓷般的光泽。
  这颗木瓜螺中出来的火焰珠确实不太一样,但那晶亮的瓷状光泽,依然隐隐透露出不一般的气息。
  木瓜螺里出来的珠子通常叫“火焰珠”、“龙珠”,又叫“美罗珠”、“美乐珠”。
  对了木瓜螺、椰子涡螺、椰子螺,这些都是民间的叫法。这种螺正式的学名反而平时用得不多:“美罗螺”、“美乐螺”。
  一般来说,珍珠只会由壳内有珠母层的贝类产出。
  木瓜螺很特别,它并没有珠母层。因此,它产出的珠子,严格来说几乎不算是“珍珠”,光泽上也与贝类珍珠天差地别。
  但要说价格,它比起普通的贝类珍珠,只高不低。
  后世,一颗极品的火焰珠卖到七八十万软妹币,就不说了。
  庞家辉给的那本图册上,对火焰珠的评价也是极高,比较极品的,都是能值上好几百、上千。
  只不过,那图册上的火焰珠照片,乃是桔红色,有着火焰般的天然纹路,与这乳白色外观有着天壤之别。
  要不然怎么叫“火焰珠”呢?
  当然就算没有那本图册,梁自强对“火焰珠”也是知晓的。这东西不像某些贝壳、螺壳收藏品那么冷门,基本上与珍珠、鲍珠齐名,渔民世代都有口口相传。
  就连邓招财捞到木瓜螺,都知道马上抱回去找珠子。
  通常来说,火焰珠由浅到深,有浅黄的,有橙色、橘黄、橘红、黄褐等颜色,其中以鲜艳的橙色价值最高。
  如果放在灯光下,珠子会有一层极为绚丽的光晕。
  梁自强手中这颗,既跟桔红、黄橙之类颜色不沾边,也没有火焰纹。要严格说,他都不知道这算不算得上是一颗火焰珠。
  不管怎么说,他打算马上联系庞家辉!
  从灶房走出来,刚走到堂屋,邓招财已经凑上前来,看他神色,急问道:
  “你不会真找到火焰珠了吧?”
  村民们都是摆桌子在屋外空地上吃饭,堂屋里没有外人,这事对邓招财没什么好隐瞒的。他将邓招财拉往一边,悄悄松开手掌让对方看手心里那颗珠子:
  “从最大的那只木瓜螺里找出来的,啥纹路没有!”
  邓招财目瞪狗呆了一下:“没有火焰纹的火焰珠?”
  “没听说过吧?我也没听说过。能不能值几个钱还不知道呢,改天我去城里问问!”
  说是改天,他当即就大踏步走出堂屋,往钟康钟明家去了。
  都不用进里屋去翻找箱子底的那本图册跟名片,庞家辉的电话他都记得滚瓜烂熟在心里了。
  名片上既有庞家辉在港岛的电话号码,也有庞家辉在阳海市这边的电话。梁自强当然是拨打阳海市的这个。
  来到钟明家,几句寒暄后,这次他直接提前给了许萍电话钱,然后便拨通庞家辉的座机。
  还好,看来庞家辉最近人是呆在阳海市,电话接通了,而且是庞家辉本人接的。
  “我是阿强,辉哥还记得吧,你从我手上买过一只姬蛤、一粒鲍珠,还送过一本图册给我的!”
  “记得记得,我送图册给你,就是让你下次能继续找点值钱东西过来嘛,怎么,看样子你真又到手了好东西?这次是什么?”庞家辉倒是直奔主题。
  “一只篮球大的木瓜螺,里面开出来一颗火焰珠……”梁自强也长话短说道。
  “有火焰珠?!”庞家辉声音一下提高了不少,“多大的?”
  “不算大,不到一公分。另外就是颜色有点特别呵,不是桔红色也没有火焰纹,纯白的一颗珠子!”梁自强详细描述了一下。
  “纯白的?”庞家辉的语气稍稍失望了一些,“火焰珠是有纯白的,但在所有颜色中,价值相对最低的就是纯白了。要越是接近鲜橙色,才越极品!”
  “纯白的你那边收吗?”梁自强直截了当问。
  “怎么说也是火焰珠,我看看,明天上午我去月海酒楼,你有空的话也明天过来一下?”庞家辉决定道。
  两人约定了时间,就结束了通话。
  第二天早上,梁自强见海面正好没啥风浪,就开船去了浅锣湾。停好船后,直奔月海酒楼。
  他到达酒楼时,正好见庞家辉也从另外一个方向往门口走了过来。
  庞家辉说他开了个小包间约另外的朋友谈事,朋友还得半小时才到,于是同梁自强先去了包间,这半小时里面谈火焰珠的事完全够了。
  一进到包间,庞家辉就迫不及待想看东西。梁自强把珠子拿了出来,庞家辉到底是行家,接过去只瞅了两眼,马上认出来这就是一颗白色的火焰珠。
  虽然并没有火焰纹,但那有别于普通珍珠的特殊瓷状光泽却是非常明显,这同样是火焰珠的标志性特征。
  对着包间的灯光他又照了一下,那种虽不斑斓却很是强烈的光芒感同样极具特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