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渔耕山海间 第169节
兴奋之余,邓招财又愁上了。
“正常来说确实是爬不上去,”梁自强试着摸了摸身边峭壁上的一块石头,“但是有值钱的燕窝在上面就不一样了,我感觉我的力气能比平时大一些!”
世上本没有奇迹,但是钱多了,总是能创造奇迹。
梁自强说着,已经开始一点点试着往身侧的那面峭壁上攀爬,瞅准头顶上方的好几处燕窝,努力向上挪动过去……
第219章 千方百计采摘极品燕窝
洞壁几乎垂直,唯一可以借力的是,几块石头之间会有石缝,用手攀住石缝,可以一点点往上挪动。
一开始石壁的下部,还比较好攀援一点,梁自强虽挪动缓慢,但好歹是渐渐爬到了一人高处。
再往上,就发觉越来越困难,不仅双手很难找到借力之处,同时脚部也很难踩到一个可以下脚的点。
毕竟,梁自强出海打鱼是很有自己的一套,可他并不擅长飞檐走壁啊!
之所以能够趴在一人高处的峭壁上,没有跌下来,这还得归功于他几十年的工地建筑生涯,长期行走在脚手架搭板上的经验。身体平衡能力,还是挺不错的。
邓招财也自告奋勇,往身边另一侧石壁攀爬。这货体力倒是不错,腿壮胳膊粗的,但梁自强瞅了一眼就知道,这家伙比自己更不擅长攀爬。
他的骨架和身躯都属于比较粗大的那种,像头棕熊。这种块头,攀爬的时候可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
反而像梁自强这种,虽然也不瘦,但属于比较高大、匀称的那种,身体的柔韧度也明显强于邓招财。
邓招财爬了几下就滑落下来,连一人高的地方都攀不上去,更高处的燕窝就不用说了。只能站在那里,望而兴叹,急得搓手。
这样下去肯定不是办法。梁自强趴在那想了想,光凭体力硬攀,已经证明基本是没什么希望爬近燕窝位置了。
双眼瞄来瞄去,在高处的石缝间寻找了好一会。
有了!
目光最终锁定在两块突起的大石头上。头顶好几米的高处,有两块石头呈对峙状,中间形成一道不算太狭窄的空隙。
一个值得尝试的办法在脑子里冒出来。
梁自强重新溜了下来,捡起靠在石壁旁的木棍与粗绳。
粗绳是船上正好有,他下船时特意带上,就是考虑到攀爬岩壁时可能要用到。
那两根粗木棍还是上次备在船上,用来夜捕的时候打偷鱼贼的,后来杨喜杨庆两人没少被这棍子抽过。贼逮着后,两根粗木棍一直就放在船上没扔,刚刚他本是想着用木棍开路,现在倒是能派上新的用场了。
梁自强把绳索绑在了粗木棍的中间位置,勒了又勒,绑得很紧为止。
邓招财在一旁没太瞅明白,问道:“你绑棍子有啥用?要是有个铁爪子倒还管用。对了你那船上的锚,是不是可以拿来当铁爪子用,只要往这些石头缝里一路勾上去就完事了!”
梁自强想拿木棍抽他:
“怎么想的,把船上的锚拿过来,然后船跟着海水跑掉?咱俩都不用回了,呆在洞里天天吃燕窝得了……”
虽然渔船同时还有一根缆绳系在沙滩树杆上,但铁锚对于船的停靠也是起到很大作用。光靠缆绳不是说彻底不行,但梁自强经历过一次流落野岛、叫天天不应的处境,绝对不想再来第二次。
再说,铁钳很粗大、笨重,形状也并非真的铁爪子,拿来当攀岩用,肯定也行不通。
但话说回来,邓招财的这一脑洞还是值得肯定的。下次可以让铁匠打制一个专门的铁爪子,说不定攀爬起来能够轻松不少。
邓招财很快就弄明白,梁自强为什么要把绳索绑在一根木棍上了。
只见梁自强将绳索的一头绑好后,另一头则绕在了他自己的腰上,同样捆得很是结实。
带着绳索与粗木棍,梁自强开始重新往上攀爬。再次爬到一人高处时,趴在那儿,无法再前行了。
这时梁自强瞄准头顶斜上方那两块突出的石头,把木棍往两石之间扔了过去。
这个他擅长。得益于平时抛网的经验,他感觉自己还是能够抛得很准的。
“哐当”一声响。
好吧,木棍落了个空,直接从石头上弹开,往下落了回来。
这个跟海面上撒网还不一样,说实话比抛网要难多了。
但梁自强不泄气。反正绳子的另一头拴在自己腰上,他拉了拉,就把木棍重新捡回到手里了。
再次瞄准,再扔……
他自己都不知道前后扔了多少回,手臂都快要酸了,总算把木棍扔了进去,刚好搭在两块石头之间,搁稳了。
现在,从两块石头间垂落下来的绳索,就成了梁自强用来借力攀爬的神器,同时还成为了他的保险绳。万一一个没踩稳,跌落的话也不至于立马坠地。
临时冒出来的这个想法,还真靠谱!
有了绳索拉着,他很快就一点点向上方挪去,离头顶的几处燕窝越来越近。
终于,来到了第一处燕窝跟前。
两只金丝雨燕正趴在燕窝中,忽见一个人形生物冒了上来,还一个劲往它们的窝里瞅,一时间既紧张又出离愤怒,冲他尖叫几声。
梁自强往窝里瞅了瞅,没有小雨燕。看来是两只正在恩爱着的金丝雨燕,还没到把娃造出来的阶段。
现在公历2月刚过完。据他隐约的记忆,小金丝雨燕确实还没到开始批量出生的时候。
实际上,金丝雨燕并非长期栖息在某个海岛。它们是一种典型的迁徙鸟类,迁徙能力还无比的强。
每年从遥远的南非飞过来,飞到我国的个别海岛时,恰是2月左右。
整个2月,它们会疯狂地恩爱、造娃,同时未雨绸缪,找一处石缝,疯狂地往石头上涂口水,轮流涂口水……
用口水造出来的燕窝,就是等到母燕三月多产卵、孵娃出来之后,专门用来育娃的婴儿房。
到了6、7月左右,它们带着娃,就离开国内的海岛,飞往南非了。再回来,是下一个2月的事了。
梁自强甚至略感奇怪,万一6、7月份有“龙吸水”从深海地一路卷到龙居岭来,这些金丝雨燕难道一点都不怕?
但转念想了想,或许6、7月来临之际,这里的雨燕都已经迁往国外了。
再说了,这洞穴七弯八拐,够幽深的,龙吸水再怎么卷,也卷不进洞穴深处来啊……
或许正因为这岛上受龙吸水影响,其他的天敌、猛禽较少,反而被金丝雨燕选中呢。
眼下,梁自强见燕窝中没有小燕,也就不必讲客气了。
要是有小燕,他取走燕窝,就会导致小燕摔死。再往后的后果就是,整个洞穴里的金丝雨燕都被他绝后了,过了今年,就再也不会有新的雨燕出现了。
那怎么行,他还打算细水长流,以后每年三月初都过来采摘燕窝的呢,这种财肯定是一直发下去才好。所以在攀爬上来的过程中他早就决定好了,但凡有鸟蛋和小雨燕的巢穴,他都决不采摘,只采刚刚筑成的巢。
两只雨燕警告地尖叫几声,终究怕人,无奈地扑着翅膀,双双飞离了燕窝。
燕窝空了下来,里面果然没有鸟蛋和幼鸟。
梁自强没有立马伸手去硬掰,而是取下屁股后悬吊着的水瓶。
那是他带在船上喝着用的。这会,他稍稍倒出一点,打湿燕窝。
硬掰只会破坏掉整只燕窝。浸湿后,他再动手轻轻去采,一只完整的燕窝终于被他轻松采了下来。
放到眼前仔细看了看,这燕窝,还真是极品得很……
第220章 连连得手,凯旋而归
拿在梁自强手中的燕窝,轻飘飘的,远没有普通的鸟巢那么重。
与人们想象中的不太一样,这燕窝并非晶莹剔透、洁白如玉,而是白色中夹杂着少许的灰色之物。
这是因为,金丝雨燕筑巢时,并非全用自己的唾液,而会添加一点羽毛进去。
第一轮,以唾液为主,少量羽毛。要是这个被人采走,那两只雨燕会赶在幼鸟出生前,再做出第二个燕窝。
由于第二轮燕窝唾液量不够用,便会夹杂大量的羽毛,整个燕窝都是灰黑色。
因此,梁自强手上现在拿到的这种,绝对已经是燕窝中的极品了。
至于人们平时看到的成品,洁白如玉、纤尘不染,那都是举着放大镜清除了燕窝中一切的羽毛、杂质,提纯加工后的产物。
现场采摘的燕窝,纯粹洁白是不存在的。
既然发现了这处洞穴,梁自强的采摘目标当然必须全是第一轮燕窝。一来这种够极品,二来第二轮燕窝再采摘就不合适了,会造成幼鸟无家可居。
此刻梁自强腰间还系了个蛇皮袋,本是平时装鱼获用的,此时正好用来收集燕窝了。
将这枚极品燕窝放进了蛇皮袋中,他就开始继续攀向下一处燕窝位置。
于是,一对接一对正沉迷于恩爱中的雨燕夫妻,惊悚地看见一个人头从绝壁上冒了出来,然后亲手把它们的窝给端了……
如此冒昧的场景在洞穴内一再上演。转眼间,已是五六只极品燕窝进了梁自强的蛇皮袋。
而那些被强行撵走的雨燕情侣,飞到了附近的其他石壁缝隙上,落在那里,观看着梁自强拆家,嘴里全都尖叫不已。
一开始只有一两对还好,后来被拆家的情侣越来越多,纷纷聚在石壁上,开始群骂,一起讨伐。叫骂声此起彼伏,嘈杂又热闹得很:
“擦你!玛德你缺不缺德!”
“口水,尼玛那是老子的口水,你要这个干吗!”
梁自强置若罔闻、唾面自干,迎着骂声,又摘下来两个……
反倒是站在地面的邓招财,听着越来越激烈刺耳的叫骂声,变得不淡定了。
这谁能无动于衷?他也渴望成为被谩骂的对象啊!
不行,眼看着梁自强都采了有七八个了,他也必须有点行动了。
方法都是现成的,他手上也是拿了有粗木棍的,包括绳子,他也有。
这会,他赶紧有样学样,也把绳索一头绑在了木棍之上,另一头捆在自己的腰部。
捆好才发现自己的腰跟梁自强的腰完全不是同款,粗太多了,捆的时候特别费绳子。捆了两圈后一看,绳索都变得比梁自强的要短了好多。
一切准备停当后,邓招财挺着自己的水桶腰,也开始再次沿着石壁往上攀爬。
这次好不容易总算攀爬到了一人高的位置,然后也开始往那处能够卡得住木棍的石缝处扔棍子。
结果他的历程比较坎坷一点。梁自强只是一次又一次扔不中,而邓招财不一样,每扔一两次,木棍落下来,砸在他自己的肩上、腿上。
趴在那儿本就摇摇欲坠的邓招财,也是可怜之极。转眼间,就被木棍砸得从一人高处滚落下来,一路滑到了石壁底。
他含泪再战,继续攀爬上去,再抛,又被砸落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