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1983渔耕山海间>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82节

1983渔耕山海间 第182节

  毕竟,这个年代的人们还不太食用磷虾。比磷虾更适合吃的海货,多得去了。
  就算毛虾,都比磷虾更受欢迎。
  眼下,四个人站立船头,都没有半点要动手撒网的意思。
  他们就像几个观众。磷虾的赤红阵容磅礴,晕染、扩散的过程中,有的地方绵密,有些地方松散。
  密的地方颜色极浓,稀疏的地方色彩淡薄。
  一大团由万千生命组成的红云深浅交映,上演着大海中无声的蒙太奇。而他们四个人如同被定格在大海上,无动于衷地看着蒙太奇从脚底下划过。
  也不知从哪一秒起,水中磷虾军团发生了变化。深红浅红中,忽然被一股青蓝色穿插进来。
  就如同在滚滚红尘中,忽而升腾起一缕青烟。
  这缕青烟,硬是把漫漫红尘扯开一道口子,然后,将红尘撕裂成两半。
  “青烟”还在汇聚,袅袅升腾于水下。
  船上的梁自强四人,先是惊奇,后是激动,继而一股振奋从胸腔中跟着升腾而起。
  “明虾!是明虾在集体捕食磷虾!”梁自强止不住高呼起来。
  “没错,是明虾群,找了半天的岛,谁料倒是在这碰上了!”梁父确认道。
  青蓝色的,正是明虾群。
  不同于磷虾的粉红,明虾大多为透明青蓝色。
  个头上,大的明虾能有十几厘米长,比细小的磷虾真是要大上七八倍,甚至十来倍。
  此刻的水面以下,明虾少,磷虾多,但明虾却如同一把匕首直插磷虾军团。
  大虾吃小虾,明虾正疯狂捕食着磷虾!
  四人谁都无需指使,认出是明虾后,全都拎起渔网,向着脚下撒下网去。
  渔网野心勃勃,笼罩下去,像是要攫住水中那朵变幻的红云,要追缉那缕飘动的青烟。
  按说,捕捞亲虾,最忌惮就是把其他不同的虾类一同混杂进去,因为到时几乎没有办法把它们一一筛选、区分开来。养殖对虾就会变成养殖杂虾。
  但是此时,他们都放心得很,只管恣意撒网就好。
  磷虾、明虾既然一起捞,到时就一起放入虾池好了。虾苗、虾粮全在同一网里给捞了,这多省事……
  第238章 捕捞奇特观赏鱼玻璃刀
  显然,这些明虾都是被磷虾群给吸引来的。
  一开始看着不多,只有一小缕穿插在磷虾群中,然而当梁自强他们捕了一网之后就发现,还有更多明虾正从路上赶来,颇有点源源不断的节奏……
  其实明虾是分为两种颜色的,母的是青蓝色没错,公的则是黄棕色。但这群虾中,明显是母多公少,所以整体看去就成了青蓝色。
  捞了好几网后,他们估摸一下,这次亲虾怎么都够了。本还计划要是今天捕捞得不够多,就再多跑出来两趟,现在看来,后面的事都省了。
  他们主要还是瞄准裹挟在磷虾丛中的明虾,一旦明虾被捞完,那一大团磷虾就在他们眼里失去了魅力,谁也不想再动网多碰一下。
  附近岛屿也没必要继续寻找了,他们开始调整航向,准备驶离这一带海域。
  还没完全调好头呢,就见海水中来了一帮不速之客。
  这次在洋流中漂过来的,是一种形状极为奇特的小东西。
  按说,几乎所有的鱼,都是横卧在水中游动,少有例外。然而眼前,海水中却是竖立着一片片薄薄的东西,透明而坚硬,像是直立着插入在水中的剃刀。
  由于数量还不少,看起来,就像数不清的剃刀,在海水中自动悬浮,既不下沉,也不横倒,就那么坚硬地直立着。
  这场景,看起来倒是怪美的,但是美得有点诡异……
  “这什么鬼东西?”梁天成很是诧异地问了起来。
  “从没见过海里有这种东西啊!”朱天鹏也同样惊讶。
  梁父也是看了好几眼,才开口道:
  “玻璃刀?这鱼我也就见过一两回!”
  就在他们说话之际,笔直刀片样的透明小鱼已经借助洋流之力,与磷虾群开始交汇。
  玻璃刀鱼忽上忽下,像一柄一柄的刀锋,在向着磷虾群一下一下地扎着。显然,这鱼也是在进食磷虾。
  就算进食的时候,它们也没有改变体态,依然保持着头朝下、尾朝上,垂直而动。
  “爸这鱼要不要捕?”梁天成是真不懂这怪鱼,问梁父道。
  “捕什么?捕这个还不如捕磷虾。磷虾最少还能吃,这东西又吃不得!”梁父继续调头。
  吃是真不能吃。玻璃刀鱼又薄又扁平的身体,完全包在透明的骨质硬甲中。正因为全身都是硬的,无法大幅度摇摆,也无法正常游动,只能裹在洋流中漂。
  但不能吃,不代表毫无价值啊!
  梁父刚说完不捕,转眼就看见梁自强扯起了网来,一边往海水中抛,一边还招呼着他们:
  “爸,哥,你们也赶紧撒几网,捞一点是一点,这鱼有人养着玩,多少能卖点钱的!”
  “这鱼能卖钱?这你也是听城里朋友说的?”梁父半信半疑。
  “对,我估计他们说的就这种!”
  其实这种玻璃刀鱼卖不卖得出,梁自强也没谱。他知道这鱼有人养在水族箱中观赏玩,还是在海洋节目中看到的。
  但是后世有人玩这个,是不是等于现在也有人玩,他可不清楚。毕竟这鱼太古怪了,跟蓝嘴新娘那些的情况还不太一样。
  这不是反正都碰上么,捞了再说呗。
  对这鱼他也不抱太大指望,后世就便宜,在观赏鱼中属于身价偏低的那种。
  听他这样一说,几个人全都再次拎起网,忙乎起来。
  一边下网,就听到梁自强在大声提醒着:
  “你们注意轻点,这鱼……它容易断!”
  正扯着一网鱼往上拉的梁天成,当即手就抽了一下。
  作为一条鱼,容易断……
  这算什么事,还是鱼吗?
  真搞不懂那些城里人养啥不好,养这硬梆梆还容易断的玩意干吗……
  “阿强你没开玩笑吧?鱼能断掉?”
  朱天鹏也是觉得这就离谱了。更离谱的是,他刚刚那几下动作怪粗暴的,还在船舷上碰撞了几下。要断的话,估计都已经断了……
  结果把鱼倒进船舱,傻眼了,还真有一部分的鱼,折断在了网里面!
  玻璃刀,这是真玻璃啊!
  梁天成、梁父的网收上来,也都各有折损。
  几个人就这么一网接一网,捞着这极不靠谱的观赏鱼。
  捞上来的玻璃刀,扁薄如刃,每一条的体长大约十公分左右,背鳍和尾鳍退化到几乎没有。
  这东西轻得很,而且也不算密集,每网几十、百把来条,估计也就一斤多每网。
  捞了几网,鱼连着磷虾一起,被洋流带远了。梁自强也没打算刻意去追,说声差不多了,这次正式调头回航。
  回到岸上后,先来到池塘,把蓝蛤放进了大池塘中,任其继续生长。明虾与磷虾都混在了一起,则倒进了单独的亲虾池中。
  离开虾塘后,梁自强就去到钟明家,再次联系上了江文昂。
  这次听说是玻璃刀鱼,江文昂兴趣不是太大。
  “这鱼养倒是有人养,但是卖不起价,加上路上运输还容易折损,不好搞!”江文昂犹豫道。
  最后看在已经合作多次的份上,他还是答应明天过来。
  只要能出手就行,至少今天没白捞一场。至于价格,梁自强本身也没抱太高期待。
  第二天上午江文昂准时到了,依然让司机开了车过来的。这次货厢中的塑料容器底下特意垫了很多稻草,容器与货厢之间也用稻草隔开。
  很显然,江文昂是为了减少容器的大幅度颠簸,以免玻璃刀鱼在运输途中出现损耗。
  看了看他们的鱼。梁自强和梁父都已经提前把折断的鱼选出来扔掉,所以现在放到江文昂面前的鱼,每一条倒都是完好无损,并且都活得好好的,就算在水盆中,都依然保持着头下尾上、垂直倒立。
  “昨天电话里我也提了,这鱼可不能按条来算,只能论斤。四块钱一斤,考虑到我买下来后肯定还会有损耗,这价格已经很高的了!”江文昂思索了一下出价道。
  梁自强自知提价的空间不大,但还是争取了一下道:
  “怎么说都是观赏鱼,你转手出去的时候还是可以按条卖的对吧?现在按斤没问题,每斤价钱再高点吧,你也知道这鱼轻得很,看着多,都没几斤!”
  梁自强是想至少争取到五元每斤,但江文昂犹豫了一会:
  “最多加到四块五,老弟这鱼我平时真不怎么收的,它没其他观赏鱼那么好卖的!”
  最后就按四块五成交了。
  梁自强的鱼是九斤三两,算了下是四十一块八毛五。
  梁父的跟他差不多,也有四十来块。收到钱后梁父跟梁天成转头就分了,一人二十来块。
  今天朱天鹏没有过来。
  昨天傍晚梁自强就跟他说了,今天可能要留在家里卖玻璃刀鱼,出不了海。
  但卖完玻璃刀鱼后,梁自强还是出海了,单独一个人出海。
  他跟媳妇打了个招呼,拿起桶子、袋子、铁凿、钓竿一整套行当,就去往了海边。
  亲虾目前已经够用了,所以他今天不是出海去找亲虾的,也不是为了到海面去寻找零星鱼类捕捞。
  天气晴朗,气温偏高,也不适合去龙居岭收取浮刺网。
  他要去的,是阔别了已经好几个月的无名岛。
  林百贤至今没从他表哥那儿回村里来,梁自强看着气温已经变暖,必须得一个人去无名岛瞅瞅,看看那儿的“存款”还有多少能取的。
  不说别的,月海酒楼的杜经理肯定已经在等着他恢复供货,再不去,杜子腾估计都要急了。
  再说,自己现在也正是方方面面都需要用钱的时候……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