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渔耕山海间 第184节
他们时不时开动一下船,沿着网纲向前挪动几米,然后又扯上来新的几米浮刺网。
邓招财说得没错,中招的鱼虾还真是品类繁多,有点琳琅满目的味道了。
毕竟过了整整四天多,这又正值春汛的高峰,不同的鱼汛虾汛一波接一波,不分昼夜走马灯似的轮着经过,被挂网的种类自然也就多了。
一眼扫去,金鲳鱼有不少。
这跟金鲳鱼的身体形状有关系,它比较宽,有点菱形,上下的鳍还长长的刺出来,鱼鳍太容易被挂在网眼里了。
银鲳也有一些,但数量比金鲳鱼要少太多了。银鲳的身体结构是类似的,但它习性不同,喜欢往水的下层游,而这次的浮刺网主要拦截的是中上层,银鲳鱼汛估计直接就从网底下的空间穿行过去了。
小黄鱼、大黄鱼、牙片鱼都各有一点。其中牙片鱼不多,不是被网眼挂住,而是被网衣缠络住了。
数量上除了金鲳鱼,再有特别多的就是青占鱼、虾虎鱼、刺巴鱼。这几种鱼看得梁自强有点头大,占了网衣那么多的位置,却卖不起价格。尤其刺巴鱼,才五分钱一斤,感觉纯粹是来捣蛋的……
这也是浮刺网的缺点之一,你没办法人为地去选择哪种鱼汛,来什么就是什么。
再继续起网,偶尔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大泷六线鱼、黑老婆这种相对值钱的鱼,也稀稀拉拉挂着一些在网衣上,算是点睛了。
中招的当然不只有鱼。虾就有好几种,白虾居多,也有皮皮虾、明虾、滑皮虾。
虾跟鱼不同,它们没有鳍,不是被挂住,而是有些倒霉的虾,刚好头部别在一个网眼,尾部别在另一个网眼,卡住了……
梭子蟹也有一些,是钳子扣在网眼中拨不出来了。
居然乌贼都有两三只,他就搞不明白,这些货是怎么把自己的触手跟网衣缠在一起,然后扭做一团的。
总之,大网上挂着形形色色的生物,要是只论数量和种类的话,绝对称得上是大丰收了。比起他平时一波接一波撒网捕捞某类单一的鱼汛,这种浮刺网如同展开的巨幕,上面的各类鱼获看起来简直不要太壮观……
第241章 挂到了大马鲛
这么多种鱼虾中,反而没有带鱼、星鳗的身影。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带鱼、鳗鱼不可能鱼鳍挂进网眼,面对浮刺网完全可以从从容容地转身游走。
十几米、二十几米,随着收上船来的部分越来越多,越接近海峡中部位置,鱼获越是丰富起来。
但同时,他们也感觉到水下有一股力,就好像在跟他们对抗,时不时手中的网会被牵扯、颤动几下。
这让他们纷纷好奇,是水底下的网上挂着更多的鱼获,还是洋流暗涌带来的错觉?
继续收取着。每扯上来一段,都是直接将网连同鱼获一起扔在了船上。
这个与平时的撒网大不相同。撒网是拉上来后,就第一时间把里面的鱼获倾倒出来,倒在船板。
而浮刺网本身特殊的捕鱼方式决定了,上面的鱼获是倒不出来的,得连着渔网一起收回家去,另外花时间,一条一条地从网面上摘取下来。
所以,浮刺网的好处与便利虽多,但也有个显著的缺点那就是,摘取鱼获物麻烦,费时又费力,有时鱼体多多少少还会出现一点刮伤,好在还不到影响其成活的程度。
浮刺网的另一个明显缺点就是,比较费网。鱼挂在上面那么久,试图挣脱的过程中总是会损坏一些网面的。
“阿强你这网还能用吗?好多破洞啊!”朱天鹏一边配合收网,一边注意到了浮刺网上越来越多的破洞。
“怕是又要买新网了!”
梁自强发现,破洞最多的地方,被挂住的是鳓鱼。鳓鱼被刺网挂住后,挣扎中它腹部坚硬如刀的棱鳞就起了作用,把网衣刮了个稀烂。
有些鳓鱼拼个鱼死网破,依然没有逃脱,越挣扎越被缠住了。也有一些鳓鱼刮破网衣后,成功向前冲出,只留下网面上一个又一个空空的破洞。
当然鲳鱼、青占鱼、刺巴鱼这些,挣扎中也都给网衣带来了不小的破坏。
继续拉网,快到水流的正中间位置,也就是整张网的大约三十来米处时,几个人都惊呼起来:
“好多半截的死鱼啊!”
何止是半截,有些鱼只剩下鱼鳍附近那点肉了,破碎地挂在网眼上。
梁自强一眼看去,感觉这一段的网面惨不忍睹,整个就跟一命案现场一样。
看起来,似乎这一片的鱼都遭受到了什么大鱼的袭击。
答案转眼就浮现出来了。
那种在水底较劲似的牵拉力愈发变得明显起来。梁自强使了使劲拽拉,浮出水面来的,是一段千疮百孔、破洞连连的残破网面。
网面团团缠绕,如同死结,中间裹紧的,是一条目测得有二十几斤的大鱼。
“马鲛?!这马鲛的个头可不小!”几人都有些意外。
梁自强也没想到,拦截个春汛,居然一不小心,还挂住大鱼了。
把这大鱼连着网拉上船来,果然是一条不小的马鲛。
这鱼是典型的长纺锤形,背部灰蓝色,带绿色光泽;腹部灰白色。鱼的体侧有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灰蓝色横纹,身上的圆鳞很细小。
可能是由于挣扎,身上小圆鳞此刻脱落了不少。
此刻被打捞上来,没了水,这鱼也还在拍打船板,不甘地动弹几下。嘴一张一张时,能够看到它一嘴的牙,非常尖利。
准确来说,这是一条康氏马鲛。
北方比较常见的那种蓝点马鲛,在这边极其少见。南海这边的马鲛是另外两种:康氏马鲛、斑点马鲛。
无论北方马鲛,还是南方马鲛,都是很不错的海鱼了。
民间有句俗话,“山上鹧鸪獐,海里马鲛鱼”,说的就是马鲛鱼肉多刺少,肉嫩味美。
其中,南方的几种马鲛鱼,比起北方的蓝点马鲛,味道又更加鲜美上乘一点,所以南海的马鲛价格也要比蓝点马鲛更贵一点。
现在答案真的是“浮出水面”了——
显然,这条路过的大马鲛鱼也被浮刺网给缠住了。马鲛困兽犹斗,不停试图突围,结果换来的是越缠越紧。
无法脱身,但总得吃东西。于是,这一段网面附近挂着的那些小鱼小虾全遭了殃,被他一顿胡啃乱嚼……
也算是就地取材了。但梁自强就得买单了,网被撕扯得稀烂,鱼被啃掉不少,难怪海面上浮着二十几条。
要知道,马鲛平时就以彪悍著称,在海面上捕食起其他体型较小的鱼类来,如同玩儿命的悍匪。
好在它能够吃得到的,也就附近一段范围的鱼,要不然梁自强这一整张的大型浮刺网,全是为它准备的了。
马鲛的价格还是可以的,这么一大条,卖身赎罪吧。
越过了偏中间的这一段,继续往右岛方向收网。跟左岛那头差不多,依然是青占鱼、刺巴鱼、金鲳鱼、虾虎鱼、小黄鱼、鳓鱼、梭子蟹、青蟹、白虾、滑皮虾、六线鱼、牙片鱼、黑鲪鱼,贱的贵的全都有一些。
终于,六十多米长的浮刺网全收上船来了,一直来到右侧小岛峭壁底下,把绑在石柱上的粗绳解了下来。
初步估计,大几百斤的鱼获至少是有的,甚至有可能上千斤,也说不定。
跟平时那种堆成小山头的鱼获不太一样,所以不太好估算。
这次所有的鱼全都裹在网面上,网面在船内卷成一圈又一圈。
不像小山峰,而是像一个……超级大花卷。这花卷带馅的,各种鱼馅虾馅内容太感人了。
浮刺网收好后,再往前一点把船开到礁石附近海域,开始收水底下的那些海底窜。
“草了,刺巴鱼凑什么热闹!”
邓招财第一个找到自己的一张海底窜,拉了上来,一见里面最多的居然是贱如白菜的刺巴鱼,他心情当时就不美妙了。
梁自强也很快找到自己的海底窜,拉到船上,发现确实比较多的是刺巴鱼、青占鱼,但值钱的也不是没有。
银鲳鱼就有一些裹在其间,另外,梅童鱼也有少许的几条。
整体上肯定不如平时放海底窜的收获,毕竟这里情况特殊,过路的春汛鱼太多,一些便宜鱼钻进去占据了空间。
第二张海底窜情况大致差不多,就是没了梅童鱼,但银鲳鱼要增多了几条。
到了第三张,梁自强眼前一亮。大泷六线鱼!
这一整张海底窜,简直成了六线鱼的巢穴,一大窝子的六线鱼。
为了增加收获的机会,所有的海底窜都是隔开一段距离扔下的。看来,这一张的位置扔得最好,正好赶上了六线鱼汛沿途移动的位置。
“握草这个好,这一窜里面好多六线鱼,要发了,这一窜抵前头两三窜了!”
旁边不远船上的邓招财也兴奋起来。紧接着,李亮也发现这旁边位置的海底窜六线鱼比较多。
朱天鹏的海底窜数量最少,总共只赶制了两张。这会儿,他也找到了自己的其中一张,捞上来发觉也有一些六线鱼在里头,顿时惊喜不已。
既然这一小片的位置最容易兜住六线鱼,那当然就接着往这地方放了。
他们一个个把海底窜里面的鱼获倒出来放在船板后,重新又把空空的海底窜扔进了原位的水中。
谁也说不准,这次这一片位置赶上了六线鱼,下次如果有六线鱼汛,还会不会刚好沿着这一线路经过,撞撞运气呗。
离开这片位置,继续找水中留着的其他海底窜。
梁自强找到自己的第四张,又一次笑了。这次虽然没那么多的六线鱼,但海底窜中却出现了比六线鱼更为值钱的身影。
第242章 一群人帮着摘鱼千多斤
这一张海底窜中,出现了好几条黑鲪鱼,也就是比六线鱼都要贵的黑老婆。
由于上次抽空新赶制了两张海底窜,现在梁自强已经有了六张海底窜。捞完这四张后,又去寻找剩下那两张。
这过程中,朱天鹏也找到了他的另外那一张网。一开始一眼看去,见到里面有好些梅童鱼,还挺兴奋的。
结果倒出来细看,里面不少的梅童鱼都已经散发臭气了。看来这些梅童鱼是比较早就钻进去了,海底窜有倒须,加上洋流的作用,它们出不来,挤坏了。
梅童鱼相对是脆弱一点。
“这情况我也碰上过,还好你前头那一网六线鱼还挺多的!”梁自强安慰了一句。
不一会梁自强另外两张海底窜也先后找到了。这两网的收获比较一般化,没什么六线鱼,而是青占鱼、青蟹各有一些。
滑皮虾也有一点,但只有少得可怜的几只。梁自强有理由怀疑,是青占鱼占得太多,这几天呆在里面,把滑皮虾给吃得差不多了。
忙碌了好一阵子,梁自强的六张海底窜、朱天鹏两张、李亮六张、邓招财十张,全都已经捞完,并且腾空之后重新扔进海底去了。
邓招财的海底窜最多,毕竟他家里日常开支、母亲治病,全指望着海底窜呢。
本来上次他跟着梁自强搞到手不少的燕窝,两次加起来也有三百多块,但后来梁自强听他说,他娘病又重了,又得花不少钱……
哥嫂事不关己,全他一人顶着,照这架势,邓招财手头要想存到很多钱怕是难。别说家里没人跟他搭档出海,就算有,他要想存够买条船的钱,都挺悬的。
听说,他早前还从李亮那借过一些钱,后来一直在慢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