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渔耕山海间 第186节
“大黄鱼稍多点,一百二十五斤,这个刚好是五十块钱!”
“牙片鱼七十六斤三两,四毛,这个三十块五毛二!”
“六线鱼有三十一斤,这个你上次已经知道了,都涨到八毛了,二十四块八毛!”
这次鱼的种类实在是太丰富了,林林总总,念得郑六的口水都要干了。
还远不止这些。其他还有梭子蟹、青蟹、白虾、滑皮虾、梅童鱼、黑老婆、乌贼、白姑鱼、银鲳鱼、鳓鱼、虾虎鱼……
每一种占的数量较少,但也都有一些。郑六也都一一念给了梁自强听,同时报了金额。
当然要论重量,最大头的还在后面。
梁自强刚拉过来的那些刺巴鱼,邓飞也给他称出重量来了。
光是刺巴鱼,达到了五百零六斤!
但这些巴浪鱼也是最为白菜价的,所以当时从浮刺网上取下来后,才会被梁自强直接扔在了船板上。
这个五分一斤,价格都不带涨的。五百零六斤,如此海量,摘得人手发酸,也才二十五块三毛钱!
所有的鱼、虾、蟹全部加起来,包括大型浮刺网,也包括那六张海底窜里的收获,一共是四百一十三块六毛。
如果要论鱼获的重量,这次实在是惊人的丰收了。
因为是卷在浮刺网中,在船上时也不太好估测,梁自强当时预测的是近千斤。
但实际上光是浮刺网上挂住、缠住的鱼获,就有一千二百多斤,加上六张海底窜的收获,这次收网总计有鱼虾一千四百来斤!
这么多的鱼,只卖到四百一十多块,其实算少的了。原因就在于,便宜的鱼汛占据了浮刺网大量的位置。
光是刺巴鱼、青占鱼这两种白菜鱼,加起来就达七百多斤,占据了总重量的一大半。
这也是浮刺网最没办法的地方。什么鱼汛来得最多,收获到的也就是什么鱼。
要是能像冬汛那样选择性地主动撒网,那他肯定就避开这两种便宜鱼了。
但反过来想,要是没有浮刺网这一招,面对龙居岭回暖之后扑面而来的风险,他就束手无策,唯有眼睁睁地错过春汛,连这四百来块也是到不了手的。
这样想,这四百多块就完全是多赚到手的钱了!
在他卖鱼获的同时,朱天鹏自己那两张海底窜中的鱼获也在郑六这里处理了。
朱天鹏其中一张海底窜的收获颇丰,但另一张海底窜却损失了不少发臭的梅童鱼,两张加起来,鱼获卖到了二十八块三毛钱。
梁自强揣着四百多块钱一走出来,那帮孩子还正在门外等着他结算工资呢!
他笑呵呵的,给那六个小孩每人发了一块。其实他们也就帮了一小会儿的手,到手一块,一个个拿到钱欢呼不已,就好像这不是他们临时帮工得来的,而是在海边捡到的钱。
小孩们散了,梁自强又给到朱天鹏工钱。还是按早就说好的,鱼获很多,就多给辛苦费,于是给到五块。
朱天鹏捏着自己手中那二十多块钱道:“我这海底窜的收入都抵得上在砖窑干半个月了,还要什么工钱!”
“海底窜归海底窜,那东西不稳定的。工钱都是说好了的,哪有不给的理!”梁自强硬塞给了他。
轮到荔枝,他自然多给点,要给她三块钱,不料荔枝直摆手:
“我又不会用这个,二哥你给我两包糖好了!”
梁自强想想也是:“你要哪种糖?下次我去城里给你买。”
“上次那个兔子糖最好吃了,我要那个!”
大白兔啊?那糖一包都不止三块,她要两包。自己这妹子确定是不懂用钱?
估计在梁丽芝看来,三张票子只要求两包糖,她的要求已经很低了……
反正平时也是时不时要给她买东西吃的,梁自强乐嗬嗬道:“好好好,吃完了晚上要漱口,别把一口牙给蛀了!”
荔枝马上露出一口牙给他看,以证明她的牙白得很也好得很,天天吃大白兔都不在话下。
一旁的朱天鹏都看笑了。
各种正经的、不正经的帮工费花出去后,梁自强手里还剩下差不多四百块的样子。
通过浮刺网这种歪招,他可算是从春汛中雁过拔毛,让自己的家底又丰厚了一把……
第244章 顾客都等你鸡爪螺,快过秤
朱天鹏怕天完全黑下来不好赶路,也不肯留下来吃晚饭,自己急着要回去了。
船上还留着一些白虾、青蟹、青占鱼没有卖。梁自强见他赶着回小浪村,便让他也带了一点回去,自己蒸点虾蟹当菜吃也好。
朱天鹏接在手里,往小浪村去了。
余下的虾蟹、青占鱼,梁自强便拎上,和荔枝一起回了桔子坡。
还没到家门口就听到梁母大着嗓在骂人,骂的是梁丽芝:
“这个死丫头,也不知又跑哪里疯去了!鸡鸭都知道进窝,她到天黑也不晓得回家,看我找到她怎么收拾!”
荔枝隐约看到了母亲手里拿着竹棍正要外出,似乎是要去村里捉拿她。
吓得她本能地往梁自强身后缩:“二哥怎么办,竹棍打人可痛了!”
不料梁母听到了她的声音,跑过来要从梁自强身后揪她:
“你还知道痛呀!让你织网浑身这不舒服那不舒服,现在跑出去玩舒服了?!”
梁自强手上桶子还没放好呢,连忙抢下母亲手里棍子:
“妈,荔枝帮我干活才回来晚了!”
把情况仔细给母亲说了一番,荔枝这顿竹笋炒肉才算免过去了。
家里已经在等着他俩回来吃晚饭了。
最近梁母要照应陈香贝,所以五个人的饭菜都是一起做、一起吃。买米买肉买菜,梁自强都会提前去镇上。
晚饭很丰盛,比他今天拎回来这些鲜货都要好。除了叶菜,还有蒸扇贝、煮大虾。扇贝与虾都是他昨天从无名岛带回来的,味道多鲜美就不用说了。
他媳妇最近对酸的也没那么感兴趣了,口味基本开始恢复到跟他们差不多。
曾经在家里萦绕了好几个月的醋味,总算渐渐消散。但是晚上他来搂媳妇时,发现却又多了另外一种味道。
不是她身上一直都散发的那种淡香味,也不是醋味,是一种奶香味。
这种香味带着一种成熟的气息,再加上她如今更为白皙丰润的样子,着实让人有些心猿意马。
梁自强努力回想了一下,才想起好像确实是这样。上一世生两个娃,也是在娃正式出生之前的一段时间,她身上就开始有淡淡的奶香气了。
他不禁伸手轻轻去搓了搓,带起她嘤的一声:
“你又闹什么!”
梁自强奇怪道:
“我还以为你提前就开始给娃造吃的出来了呢,这也没有呀?那我怎么会闻到一股奶香味?”
“你买回的奶粉已经开了,就在床头那抽屉上放着呢,会不会是那个味?”陈香贝闪了闪不想让他继续搓下去。
“别呀,让我再抱抱。别的干不了,抱抱、搓搓还不行吗?不对这不是奶粉味,就是你自己身上的……”
其实奶味并非等娃生下来才有,确实提前两三月就开始了,陈香贝自己反而没太注意到而已。
也不知是白天累了,还是这样搂着媳妇很舒服,他睡得还怪香的。
第二天阴转晴了,梁自强决定把无名岛带回来那些鸡爪螺、三头鲍都挑去月海酒楼出掉。
朱天鹏今天自然是没来。昨天梁自强就提前跟他说好了,说是第二天不管什么天气,都得去购置新的浮刺网,让朱天鹏先在家休整一天忙些他自己的活。
浮刺网梁自强确实是该买了。
上回去镇里总共就只买了两张七十米的大型浮刺网,当时主要考虑的是得轮换着来,一张收上船来带回岸边慢慢摘鱼,另一张得当场放进海峡拦截新的鱼。
除了轮换之外,还有一个破损、毁坏的问题,他忽略了。
他也没料到破损程度会这么严重啊,被鳓鱼、大马鲛把整张网都毁了个漏洞百出,连修补的价值都没有,只能买新网。否则下次再去龙居岭收网,旧的收上来,就没有新的网可以再搞第三轮了。
买浮刺网之前,自然是先带上鸡爪螺、三头鲍,开船去了浅锣湾。
停船后,梁自强立马赶往月海酒楼。
“这次没带燕窝过来?”杜子腾一见他来,下意识地扫了眼,见他这次不是拎着轻飘飘的蛇皮袋,而是挑着桶子,便问了声。
听他这样问,梁自强感觉应该上两次的燕窝还比较受到顾客欢迎,一面放下桶子一面问:
“上次燕窝怎么样,客人都还喜欢不?”
“挺受港岛来的客人欢迎。你也知道我们月海主要都是做港岛客人的生意,还有东南亚一些顾客。下次再有燕窝尽管再带过来就好。”杜子腾站了起来,“这次是什么,终于有石斑了?”
看他面上带着些期待之色,搞得梁自强都有些怪不好意思了:
“钓了大半天,石斑一条没钓着。我估计以后都难有那么多石斑了,除非我再找到新的石斑窝。好就好在,鸡爪螺和三头鲍目前还有,我搞来了一些!”
听他说有鸡爪螺,杜子腾的失望神色瞬间减轻了,弯腰往桶子里看。
“总算又有鸡爪螺了,顾客都盼着呢!这些大号的鸡爪螺和鲍鱼成色倒是老样子没变。还有长毛对虾?看着还挺肥,长毛对虾以前你也来这卖过,普通长毛对虾一块多,个头这么大我给你六块!”
杜子腾捞起这几种海货,边看边道。
跟杜子腾在价格上通常也没什么好叽歪的,简单几句,就赶紧去库房称重量了。
鸡爪螺有十三斤四两,十八块钱一斤,等于是二百四十一块两毛。
三头鲍有十二斤多,十块一斤,卖到一百二十五块。
另外那些长毛对虾不多但也有八斤六两,六块每斤,也有五十一块六毛钱。
三样加起来,总共四百一十七块八毛。到了会计室,杜子腾直接按四百一十八给他算的钱,当场支付给他。
这次在月海卖货的收入明显比去年低一截,主要原因还是缺了特别重要的一大块,没钓到石斑。
当然鸡爪螺本身也是越来越不容易寻觅了,毕竟是薅一点少一点。
与杜子腾约好等这批鸡爪螺消化差不多了,两周后他再带新货过来。
这次卖海货没费太多时间,从月海出来都还没到中午。
他又去了月海旁边不远的百货大楼,买了几包大白兔,和其他一点吃的。
大白兔有两包是给梁丽芝的“工钱”,一包给小海。买给媳妇的,反而只有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