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1983渔耕山海间> 1983渔耕山海间 第243节

1983渔耕山海间 第243节

  梁自强看他一直向后张望,自然明白了他的想法,主动告诉老徐道:
  “没其他人了,我一个人来的。最近想换条船,反正咱俩也是老熟人了,要不还是你带我去看看新船?”
  老徐眼中明显有惊讶的神色划过,一边带他走往那片极为开阔的露天平地,一边问他:
  “上次记得你是买了一条八米的木船吧?怎么,那条船应该开着还顺手吧?”
  显然,老徐是以为那条莲纹船梁自强开得不顺,才打算转换新的。
  “挺顺手,买回去到现在也快十个来月了,一次故障没出过。”梁自强打消老徐顾虑道,“这不就是看着你们船厂的船质量还挺可靠么,考虑换大船立马就来这了,也不四处去跑外县、外市的船厂了!”
  听梁自强这么一说,老徐顾虑顿消,高兴中带些意外:
  “换大船?那可得恭喜你了!这次是买更大点的木船,还是铁船?带拖网的钢船有没有考虑?”
  “撒网的渔船再大点区别也不大了,确实是想换带拖网的船开开。木拖网出海应该也开不了太远,老徐你直接带我去拖网铁船那边瞅瞅?”梁自强告知道。
  “好啊!那咱往这边走。”老徐连忙在路口拐了个弯,往大铁船那片空地走去,同时不忘打预防针提醒道,“铁船而且还带拖网设备,这种成本可就高得去了,基本上这一类都没有便宜的。最低都得六千多!”
  两人边说边来到了大铁船区域。各种切割声、金属敲打声此起彼伏,一片繁忙,瞬间就覆盖掉了这片海湾的海浪声、鸥鸟鸣叫声。
  老徐指着一艘还正在组装、即将完工的船道:
  “这艘船长20米,宽4米,网板吊架、投网滑轮、绞车、曳纲机,这些拖网设备全都配备齐了。价格上,这艘是铁拖网里面最起步的,所以价格也最低,六千八百块!”
  六千八,这基本快等于梁自强目前全部的积蓄了。
  “吨位、吃水、功率这些是多少?”梁自强问。
  “装载量32吨,型深一米七,设计吃水一米二,额定功率是150千瓦。”老徐对这些船的情况倒是如数家珍。
  “这船应该能去深海跟浅海的交界地带,但是照样还是去不了深海吧?”梁自强继续追问了一句。
  据他所知,能够行驶到深海区域的,最少也得是船长24米以上的大船。这还属于深海边缘的那种,至于更为遥远的远洋,则是至少三十米,甚至四五十米大型船舶了。
  果然,老徐点头道:“平时渔民去不了的交界带,这船都可以自由来去没点问题了。但是你说的真正深海,这个还是不能去的!”
  “不能去深海就得上六千八了,那24米以上的船得去到多少?这价格真有点不敢想了喔!”梁自强感叹。
  “那边那艘就是二十四米的,算是去深海的起步船型。你也知道,渔民喜欢口头把这些大船称作铁皮船,但实际到了这个规模的船,哪有什么铁皮船?都是钢质的啊!木船八米也得七百多吧?钢材跟木材的造价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再加上一整套的拖网设备,柴油机的规格也压根不是一个等级。六七千的价格,是因为我们船厂定价偏低了。外市那些船厂,六七千买不到二十米钢质拖网船的!”
  说到价格,老徐反倒吐起苦水来了。
  梁自强其实也是想砍砍价,才说出那句感叹来。
  钢质拖网船,跟木质渔船的价格自然是天壤之别。他回忆了一下,后世一条不带拖网设备的二十四米钢质渔船,价格都得接近两百万。
  至于三十多米的钢质渔船那种,一条用了六年的二手船,在法院都能拍卖到四百二十万。
  就算八零年代一块相当于后世的一百块,四百多万换算下来也相当于八零年代的四万多块。
  当然实际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地去换算。比如说,后世大型渔船拥有的“探鱼器”设备,这个年头的渔船显然就是不具备的。
  后世大型钢质渔船卖到几百万上千万,是包含了一些附加的科技成本的。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那艘更大的拖网船附近。
  “这一艘就是能够去深海的最低标准船了,长二十四米,宽四米五,整套拖网设备齐全,装载量42吨,额定功率180千瓦。价格的话,比刚刚20米那艘要贵了两千二,刚好九千块!”
  九千!果然自己积攒了这么大笔钱暂时都还是买不起啊!
  梁自强眼馋地看了好一会,一转头,发现更远处还有一艘钢质船,大小、结构似乎与眼前这艘都差不多,但外观却不太一样。
  与这艘船的黑漆外壳不同,那艘船是底部极少的一部分红色底,船身大部分则是蓝灰色。总之,比眼前的黑漆船看起来要更美观、养眼。
  “那艘好像也是二十四米拖网钢船吧?也是九千?”他指了指蓝色船问老徐。
  “那个多了一千,卖一万整!”
  “功能有什么不同吗?”
  “拖网设备、额定功率、吨位都跟黑色这艘一模一样,就多了一样功能,带了个冷藏舱。”老徐解释道。
  梁自强闻言双眼一亮,连忙问道:“多了一千,那这种冷藏舱应该是自带制冷压缩机设备了吧?”
  有些大船虽然也带有冷藏室,但却仅提供一个简单的铁皮封闭空间。要想冷冻保鲜海货,是要自己从镇里制冰厂买现成的冰块,放进铁皮舱内才起作用的。
  如果只是那么简单的话,梁自强觉得不应该增加整整一千元的价格。
  果然,老徐点头道:
  “你知道挺多。一万块这艘船,配置了一台活塞制冷压缩机,开启后冷藏舱就能自己保持低温。不需要像一般渔船那样天天去买冰块,也不用担心鱼在里面放了一两天,冰块就融化掉了!如果真是资金够的话,买九千这艘,说实话不如买一万的那个。都去深海了,鱼获量肯定是不小的,总不能省这点钱,结果在保鲜上面掉链子吧,你说是不是?”
  梁自强觉得老徐后面那几句说得挺有道理的。
  “现在就去蓝色那艘船看看呗,怎么样?”
  说话间,梁自强已经忍不住挪动步子,向那艘令他大感兴趣的拖网船走了过去……
  第308章 现在拿下能省两千块
  蓝灰色这艘船是已经彻底建造完毕的。来到船上,从发动机到整套拖网设备,再到冷藏舱、活塞制冷压缩机,前前后后梁自强都仔细看了个遍。
  以前他跟父亲都在国营的大型渔船上帮过工,对船上的设施与操作都是熟悉的。唯一不同的是,那种国营大型船舶比起眼前这条船还要更大,直接去到二十八米、三十多米。
  也正是那些经历,很早就在梁自强心里播下了种子,令他一次次心生向往,特别希望拥有一条自己的大型拖网船。
  此刻在船上这瞅瞅,那摸摸,都不舍得下船了。
  老徐自然看出了他钟爱的是这艘蓝色红底船,笑问:“要不就买这艘船?”
  梁自强下意识地点了点头,随之却又摇头:
  “是要买这艘,但不是现在。不瞒你说,钱不够,缺口还有好几千!”
  在船上察看得越久,梁自强的主意就越坚定了。就买一万的这艘拖网船。
  六千五的那条船虽然也有三十来吨的吨位、二十米的船长,可惜依然达不到去往深海的标准,平时在深浅交界地带拖一拖鱼还差不多。这对他来说就很鸡肋了。
  与其买那个,他觉得还不如多点钱,买二十四米船。
  而两种二十四米船里面,他又宁愿选择带冷藏设备的这艘。
  现在唯一问题,就是钱不够。
  家底现在就只有六千多,总不能暂时先买了二十米那款,等以后挣够钱了再又去换吧?
  钢质船只要保养好,使用寿命很长的,用上二十几年都不在话下。
  看来,要想一步到位去深海,还得猛攒钱、多攒钱才行!
  在船上又呆了会,最终梁自强是依依不舍,从船上下来的。
  老徐见他钱不够,倒也没有说什么。要是换成后世的销售经理们,唯恐客户拖到以后就流失掉,一定会改劝他当即买下六千多那条船。
  这个年头的售货人员还没有那么高的积极性,通常来说,船卖得出、卖不出,跟他们的工资都并没有直接的关联。
  往回走的路上,老徐倒是提醒了他几句:
  “你要是真打算买一万的那艘,筹钱可能也得尽快一点。据我知道的消息,今年不光你们海鲜在开始慢慢涨,其他很多东西也是涨的。加上我们丰收船厂的定价本身就有点偏低,最近已经决定调价。你刚看上那艘,估计再过一个把月,你再来买就不是一万,而是一万一到一万二左右了!消息还没完全确定,但应该错不了!”
  “这么巧,一个月后就调价?”梁自强有点头大了。
  要是换成后世,老徐这番话,妥妥的营销话术,没多大的可信度。
  但眼下,梁自强并不觉得老徐是在刻意敦促他以完成销售目的,而更可能就是一种客观的提醒。
  老徐说一个月后会提价,十有八、玖就真会提到一万二左右。
  “对,新价格拟定在一万一到一万二之间,听厂里领导说是已经报上去,就等上头批准下来了。我估计正式批准下来也要不了特别久。”老徐肯定道。
  就算压箱底钱全部用来买船,也差了三千,再考虑到避免不了的开支,缺口就更大了。
  短短一个月内,上哪去弄到三千多?梁自强寻思着,只怕拖到后面,只能接受涨价的现实了。
  离开丰收船厂后,刚回到村里,路上便碰见李亮。互相打了声招呼,他便问李亮:
  “亮子你媳妇后来怎么样,应该没啥事吧?”
  李亮神色却暗了几分:“医院说她的胎不是很稳,后来还出血了……”
  梁自强没想到这么严重:“怎么会这样?上次你说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还说没啥问题!”
  李亮愤愤道:“我看那个医生就是瞎蒙。上次只把了个脉,就说没问题。这次换了个医生,结果又大不一样了!”
  梁自强也不知该说啥好了:“你一大早就送去医院了,应该也没耽误啥时间,胎后来应该还好吧?”
  李亮有些迷茫:“当时就开了一些稳胎的药,这几天都在吃。肚子是没那么痛了,但能不能真稳下来,医生也说不敢打包票。”
  “那你平时得注意点,让你媳妇多休息,少活动……”
  梁自强见李亮挺憔悴的,除了安慰几句也没啥别的办法。
  李亮情况还挺特殊的。李亮是家里唯一一个男娃,传宗接代全靠他了。
  袁小美要是头胎就稳不住,对李亮家来说,估计会是个不小的打击。
  他是真希望李亮的孩子能好好生下来。
  回到家里,梁父梁母都走过来问他新船的事怎么样了。
  梁自强把看中的船型与价格说了一下。这价格把梁母直接吓了一跳,牙疼般啧啧道:
  “谁家拿一万多去买船?家家都用木船出海,日子还不是照样过?用那么贵的船,还能打个金鱼银鱼回来不成?!”
  梁父瞪了自己老婆一眼:
  “谁跟你说都一样?真要能去深海,金鱼银鱼算什么?那些又大又值钱的大鱼,那叫金山银山!没出过海,还真是啥都不懂!”
  梁母一听可忍不了:
  “你懂!你出了大半辈子海,赚回几座金山银山了,在哪里?!”
  梁父觉得自己跟老婆子掰扯不清,直接把梁自强拉到一边说去了:
  “你上船细看了,真是有冷藏舱还自带制冷压缩机的?二十四米长四米五宽钢质船,还带这设备,一万很值得买了。以前在国营大船上我多少听过,这船型,两年前就要这个价了!那个老徐说马上会涨价的事,应该不会有假。依我看的话,这个月你就是想方设法都得凑满这笔钱。手里钱还差多少?”
  梁自强也如实交底了:“满打满算,六千九。接下来吃饭买菜、柴油、生娃全都撇在一边不管的情况下,也还缺三千一。”
  梁父吐了口烟雾:“我手头紧一紧,倒是能腾出点钱来,挪给你暂时先凑上一凑。问题就是这几个月钱都一个劲往你弟子丰的身上在花,承包虾塘也花掉一些,我能腾出的也就几百。要不这样,你大哥最近也大赚了几笔,看能不能找他再借借,反正等到年底你应该也回本了,再还回给他去盖房就成了!”
  烟雾中父亲的神色颇有几分深谋远虑的味道。说实话听到父亲紧锁双眉说出这些话,不仅自己主动借钱给他,还提议让他找大哥借,他心里还是挺触动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