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渔耕山海间 第308节
这还是在自己只有一艘船的条件下,要是按照计划稳步推进,发展成小型的渔业公司,同时出动好几艘大钢船进行作业,收入又将去到多少?
更令人神往的是,深海中另外还有好几处得天独厚、资源格外丰富的岛屿、海域,他还没来得及去寻找。
那些地方等待他的会是什么,他暂时还没法去想象……
结束了越冬地的捕捞,梁自强进行了一轮比较长的休整。
一是因为接下来再出海的话,就是恢复普通的深海海域作业了,每趟收入将从一万多重新跌回到一千多、两千之间,动力自然大为减弱。
二来,累了这么几个月,大家确实都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梁自强手头更是有不少事情等着推进。
4月中旬,钟永瑞已经过来回复他,对于梁自强要去承包其他村的荒废盐地一事,镇里表示予以支持。
梁自强再次跑去盐湾村,把承包的事谈定了下来。既然要承包,当然是在允许范围做到最长的年限,定在了十五年。
承包合同虽然是梁自强与盐湾村村委的事情,但镇里出于对养殖事业的支持,应梁自强的要求,也派了人下来见证,并在双方合同上补上了见证人的签字。
有了这份三方签字的合同,梁自强再也不用担心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变数,算是真正放心下来。
最核心的丰年虫问题解决了,立马着手大干一番。
钟永瑞上次苦劝的那二十多亩鱼塘,位置也都是集中在村东,跟梁自强手里最早的七亩虾塘相隔不远。
这二十四亩,按照提前商量好的,梁父要了八亩,梁天成也要了八亩,梁自强也是八亩,父子仨刚好平分了。
加上去年就已经开始承包的量,现在梁父、梁天成每人各承包了刚好十亩,梁自强则是十五亩。
但梁自强最主要的虾塘不只这些,而是荒滩上马上就要开建的石头“基围塘”。
他目前确定开建二十五亩,加上村内池塘十五亩,等于说,他的虾塘承包量从去年的七亩,扩大到了今年的四十亩。
父子仨加在一起,一共去到了六十亩的规模!
梁父、梁天成算了一笔账,去年他们才两亩,明虾上市就卖到手了三千来块。今年只要维持去年的势头,十亩明虾的收入,各自都将在一万五千左右!
一万五千,不管梁父还是梁天成,这怎么都不是他们在浅海捕捞能够挣到的。
一比之下,他们瞬间就不想再出海了!
事实上,虾塘增多后,如果自己投喂的话,他们精力上也没法再像去年那样兼顾。
梁父、梁天成两人决定减少出海,专心养虾。
而对于梁自强来说,又是另一个问题了。四十亩虾塘,他一双手养不过来,也不可能继续拜托父亲、大哥帮把手。
更何况,他的主要精力在深海,压根不在这。所以,雇请帮工来养虾,是无法避开的唯一选项。
雇谁呢?这件事早在很久之前,他就已经在考虑了。
要请人,就必须请自己信得过的,他可不想让养殖明虾那些林林总总的技术细节这么早就泄露出去。
梁自强设想中,自己母亲那边的亲戚有几个靠谱的,父亲这边叔伯关系反而谈不上多亲近,但也能相处,实在不行请来养虾也没问题。
但父亲母亲两边的亲戚,都还不是最理想的选择。
晚上躺床上,梁景程又在床头练习他的爬行术。
梁自强逗了一小会没去管了,看向媳妇开口道:“对了香贝,我好几次听到你爸抱怨说,种瓜现在根本不挣钱。七分八分的瓜,爸他一年到底能赚到多少?”
“你说我爸?”陈香贝怔了一下,“七分八分,你是说高了!那是平时大家零买西瓜的价,我们家大半的西瓜可不是零卖,都是有人过来批量收的,才四分、五分钱一斤!”
“你等等,四分五分,那也就得一万斤瓜,才有四百、五百来块钱?!”
“我爸哪里种得动一万斤瓜?再说了,这四百五百也不是纯赚,人工不说,还得买农药、化肥,瓜里头还有些歪瓜裂枣没法卖,赚不到几个钱的!”说起这个来陈香贝倒是门清。
(附注,防杠:预防一个思维误区,七八十年代种瓜种地可不是纯天然的,那年代的农药用得比现在还生猛,好几种烈性农药后来都慢慢被取消、禁用了。)
“果园呢?”
“水果比西瓜情况好点,但本地水果也卖不起价,比不得那些外地运来的水果。可是花谷村除了种瓜果也干不了别的啥,赚不赚钱都只能那样了,好歹能养家糊口。”陈香贝瞅了瞅他,“怎么突然问这个,难道你想……”
“我在想,其实你爸要是愿意,请他每天过来帮忙养养虾,才是最好的。”
在此之前扩大养虾的事还存在变数,他也不好提这个念头。现在条件已成熟,是可以说出来了。
“你真想让我爸来?他只种瓜,又没养过虾!”
“这个又不难,他跟我一块儿养上一段时间,慢慢就能弄明白的。”梁自强考虑道,“你想想,打理虾塘虽然也要不停往池塘跑,但也就每天投喂两顿丰年虫,加上一些花生麸、营养粉,一起往虾塘抛。再就是跑去海边,把抽水泵开起来,抽海水到虾塘里,这个不用天天抽,几天抽一次就好了。四十亩虾塘是有点多,要是你大哥二哥也愿意一起过来,就会轻松点,反正应该不会比种瓜、挑瓜辛苦!”
“轻不轻松还不知道,反正家里以前种瓜确实是蛮累的!”
“那不就是了?再说挣钱,工价方面我打算灵活一点。两个办法,要不就是工钱直接给高点,要不就是先按大工的三块拿着,然后等明虾上市了,我再从利润里面分两个点出来给爸。你哥要是过来,也同样分两个点。赚得越多,你爸你哥也就分得多点!”梁自强和盘托出自己的想法道。
每天三块的工钱,一年接近一千一百来块,无论请谁过来帮工这笔开支都是少不了的。
分红方面,梁自强也算了下。按照去年卖虾的收入来看,今年四十亩,大概能卖到七万多,除去各项成本还能挣五万多,甚至到六万。
两个点,就是接近一千二。工钱加分红,一年到手就快有两千三百了。这数字,比起岳父种瓜果的收入肯定是要高出了很多。
当然,分红还是挺有必要的,这样岳父也能更当成自个的事去维护。
两人先这么初步商量了,梁自强想着最近就抽个时间去一趟她娘家,说说这个事。要是陈香贝她爸她哥确实来不成,他再考虑其他的人选。
时间很紧,说干就干。正好春节那次拜年后,现在又有将近两个月没带小程程去看外公外婆了。第二天梁自强挑上深海带回的鱼虾,陈香贝也抱着程程,小两口一起去花谷村。
岳母一见面就把程程接了过去抱在手上,“程程来看外婆啦,叫婆婆,会叫了不?”
“泼……泼……”
照葫芦画瓢,两个音节从程程嘴里冒了出来,陈香贝她娘乐得不行,一细看,却发现小家伙并没有瞧她。
一边嘴里“泼”个不停,双眼却盯着地上走来走去尾巴摇得贼欢的大黄……
“你个小混球,”陈香贝她娘拍了拍外孙,“看哪呢,外婆在这里!”
说话间,岳父陈大刚从山上果园下来了,见到女儿女婿也放下扁担打招呼。
坐下来闲扯了几句,梁自强便说起去年养虾的事。
“前阵去街上,听人说现在海货都涨了,你自个养的那些虾,有没有跟着多少涨点儿?”
岳父倒是也听到一嘴海鲜涨价的事,问阿强。
“涨的主要是明虾,现在明虾光是收购价都到十一块了,我养的正好就是明虾!”
“明虾是哪种?”岳父对各种海虾分类没那么懂,但惊讶全写在了脸上,“那你去年那几亩虾不是养得正好,刚好踩到了这么好的行情!”
“是还不错,七亩虾塘,春节后全卖完了,有一万把来块。”
对岳父梁自强没打算隐瞒,直接透露道。
“一万把块!”这下不止陈大刚,就连一旁逗着外孙的岳母都猛吃一惊,以为自己听错了。
“阿强觉得这行情还能走下去,他今年要再多养呢!”陈香贝适时地插话道。
“是该多养!”陈大刚见女婿几亩塘赚了这么多,还是挺高兴的,肯定地说道,“机会抓对了当然别错过,看准了就放手干!你不赶紧多承包点,外头那些人看到你赚了,要不了多久肯定也跟着承包啊!”
“这个暂时还好,养明虾我有一套自己的技术,他们不清楚就跟风的话,不一定能养得成的。就算养出来也不是一个味!”梁自强转入正题,“今年我一口气承包了有四十亩,现在其他都好办,最大难题是没人手,我还要出海,就算不出海都养不过来……”
梁自强把这趟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末了他问岳父:“爸你手里的那些西瓜香瓜田,都还没开种吧,能转得出去不?”
“播了一小部分的种了,不多。分两批的瓜,早熟西瓜上个月底开始播种,晚熟的准备要到5月初才播种。”
岳父看向他继续道:“播了点种没多大事,还可以转给别人。最主要倒不是这个。你看我一个种瓜的,一没出过海,二没养过鱼,你刚也说了养虾是要技术的,这怕不是我和你哥他们能玩得转的吧?”
“爸,出没出过海跟这没关系的!我爸我大哥也是从没碰过养虾,去年我让他俩承包了两亩,把技术一教,一样也挣了两三千!”
正说着,陈香贝的两个哥哥也从外面回家里来了。
梁自强又把自己的打算从头到尾跟他俩也说了一遍,当然最重要的,是把账也跟他们算了一遍。
三块一天的工钱再加上年底每个人都按两个点来分红,估计每人的年收入都能有两千二三。
说完,他就等他们仨的答复……
第390章 熊猫牌录音机
“爸,哥,应该没那么难学的。阿强他现在人是肯定得请,去请外边那些人的话又不放心,他不想把技术给别人学走!”
一旁,陈香贝也帮着劝父亲与大哥二哥。
“行吧,西瓜田的事倒也好办,我都已经播了一部分的种了,转给别人种肯定是有人愿意要。”陈大刚最先决定道,“我去没问题,你两个哥哥要看他们自己的想法了!”
其实要是梁自强春节前后就提前跟岳父说的话,时间能更宽余点。可惜那时,盐湾村的丰年虫资源还没能谈下来,能否扩大养殖规模都还没定。
梁自强把目光转向两个大舅哥:
“大哥二哥,我是这样想的。果园不同于西瓜地,不需要天天挑水、浇地,留一部分不转出去也行的。让它放着,等到需要收果子的季节,你们仨就轮流休假,回来把水果收了。虾塘的事也耽误不了!”
他怕两个舅哥舍不得那点果园,来的路上都想好了。劳动量最大的是西瓜香瓜地,每天都得挑水去浇,这个确实必须得转出去。果园留一部分,也没啥大问题。
三个人一起养虾,时间上相对还算宽松,偶尔轮流请个假,两个人加快点速度也是能把三个人喂虾的活给干完。
“白天咱们三个喂虾,晚上呢,用不用留在那守夜?”大哥看过来问道。
几十亩的明虾,不是一星半点,大哥自然便想到了夜里守虾的事。
“这个我也安排好了。你们主要就是白天投喂、打理,晚上我另外找了个人去守着,你们直接回家来就行了!”
现在虾价也上来了,规模又大,守虾的事当然在梁自强的考虑之内。在挖建基围塘的同时,他会在村东盖一间简易的砖房,请村里谁来守,也都已经初步聊过了。
“哥,我看这事能干!咱们几个用点心,把虾养肥点,到时也能多到手一些分红!”一直没怎么吱声的二哥发话了,表示愿意去。
“那行阿强、香贝,放心,咱们既然答应去,肯定就会用心干。还有技术上的事,我们学到手后一定会守住嘴的,不会向外边那些人透露出去!”
大哥当即也决定了下来。
梁自强又同他们敲定,下个月应该能把海边的基围塘垒建好,而虾苗从抱卵的亲虾身上脱落下来,得是6月底,所以岳父与舅哥们也是从6月底开始去虾塘干活,边学边干。
距离现在还有差不多两个月。这两个月中,他们刚好可以处理一下瓜地、果园的事。
午饭后在岳父家继续呆了会儿,还抱着小程程去屋后果园走动了下。岳母是很想让程程在这过夜,也好多抱抱外孙,可小两口还得急着回去,最后李金菊只好抱着程程,一路送了老远。
新承包的鱼塘要翻挖、修整,海边的基围塘要开建,接下来将是最忙碌的。
尤其海边基围塘的开挖、砌建,二十五亩的规模需要人手可不少。
梁自强没有用石块去垒虾塘,而是像当初自家盖房那样,去红桥镇砖窑厂买的红砖,另外又去县里买了些石灰、水泥,直接像建房那样砌二十多亩基围塘。
每一口基围塘都在临海的一面造了闸门,闸门装上铁丝网格和渔网,能够让时涨时落的海潮轻易涌入塘内,但鱼虾却被网具隔开。
鲳旺村有一对半哑的兄弟,平时耳朵听人说话没一点问题,丝毫不输正常人的耳聪目明,唯独就是说话却成问题,哦哦啊啊只能进行含混不清的简单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