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渔耕山海间 第330节
接下来,梁自强就静观其变了。
他当然不会真去打举报电话。无论是跑去市里现场举报还是电话举报,现在已经有够多的人在做了。
不管斑鸠岛深藏着的秘密是哪方面的,那群渔民这次肯定都是立功了。
接连呆在家的三天,他依然在想。自己父亲与大哥两年前明明是啥也没有瞧见,戴庆孚为什么就非要置他们于死地不可?
这个问题,他迟迟想不出一个答案……
第423章 戴庆孚被抓了
日子突然变得很安静,安静得让梁自强一阵阵地忐忑。
去虾塘的时候、呆在家的时候,他时不时都在暗想,这么多天过去了,也不知斑鸠岛的事到底咋样了?
按说,这么多渔民又是抬着潜航器现场举报,又是打电话揭发,不可能没点反应吧?
但一连三天过去,却是就如同一颗石子砸入水中,连点水花儿都没有。
沉闷的日子持续到第三天晚饭后。
梁自强没有等来动静,等来的是炸响。
连续几条“别开生面”、“欢聚一堂”这类的新闻之后,突然,播音员的声音凝重了几分。
“下面播报一条重要新闻。我市严厉打击走私犯罪行动,近日取得了自行动开展以来,最为重大的突破。
相关部门经过缜密研究,于近日对斑鸠岛展开突击式全面搜查,成功查明,该岛表面为庆琈集团渔业分拣中转岛,实为该集团秘密开展走私犯罪活动的最大基地。
初步证据表明,庆琈集团犯罪规模庞大、涉案金额巨大,远超我市前期所破获的所有走私犯罪组织。
庆琈集团董事长、总经理戴庆孚目前已被抓获,经初步突审,戴庆孚不仅涉及组织走私犯罪,且涉及杀人犯罪。更多细节,案情还将进一步进行深挖。
严厉打击走私犯罪,是我市近几年来持续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后还将长抓不懈。任何人、任何组织,不管精心编织过多么完美的形象,也不管表面做出过怎样的成绩,只要参与犯罪,都必定难逃法网。对此,没有侥幸,也不可能存在姑息。
希望任何人、任何组织不要妄图挑战法制,同时,也欢迎广大群众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检举揭发……”
新闻播完,梁父与梁自强却是相视哑然,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
坐了一会,父子俩找了个借口,一起又进到梁自强的睡房中,关上门密谈去了。
“阿强,你猜对了,斑鸠岛还真有问题!想不到的是,不是敌特问题,整个就是一搞走私的老窝!”梁父满脸感慨。
“有没有敌特问题现在还不完全确定,反正现在盖子是揭开了。”梁自强点头道。
从一开始梁自强就明白,用这个作为切入点将是最猛烈有力的,比直接举报走私之类的犯罪都更有效。
这么多群众纷纷举报,很难被一笔带过。继之,便很大可能招致全盘突袭搜查,底朝天的那种,翻遍每个隐秘角落。
如此一来,不管是哪种罪行,都难以藏身,大概率暴露在眼皮之下。
“这个戴庆孚真是该死啊,平时捐这捐那,搞得跟个大善人一样!你刚听到没,杀了人呐,手里头沾了血的!我估计他做那些善事,怕是怕报应,睡不着觉吧?!”梁父想想都觉得震惊。
“也不知杀的什么人。本来还嫌市里的速度慢,没想到这么几天时间,一番突审,把戴庆孚杀人的事都给审出来了,还是怪厉害的!”
梁自强其实还疑惑了一下,杀人案应该不会是指对方雇人密谋对付自己父兄这件事吧?
要是放在上一世,自己父兄确实被戴庆孚成功杀害了,那是说得通的。
但这一世由于某些轨迹的改变,戴庆孚至今都还并没有成功杀害掉自己的父兄,这与“杀人犯罪”应该是对不上的。所以,新闻中所说的杀人,应该是另有所指,而非自己父兄。
其实梁自强心中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
两年多前的8月戴庆孚就已经指使人开始谋害自己父兄三人,可后来漫长的两年,为何又并没有急着继续动手的样子?
以及,到底为何要对父兄他们大起杀意?这个问题也依然无法通过刚刚的新闻而得到解答。
“爸,你再仔细回想,两年多前在斑鸠岛,真没发现他们走私的迹象吗?”梁自强再问。
“真没有,”梁父很肯定道,“我猜的话,他们走私也只可能夜里去搞,白天反正我看到的就是正常装卸鱼虾,一丁点可疑的事都没撞见过!”
“那就怪了。”
想不通的事,也不去想了。
两人又私下决定了下,就算如今戴庆孚已经被抓,暂时也还是不向梁母、陈香贝等人透露与戴庆孚之间的纠葛。
第二天晚上,新闻继续报道了斑鸠岛的事情,补充了一些新的细节。
主要是揭露了庆琈集团走私犯罪的手段。新闻透露,白天收鲜船开到岛上进行装卸,确实都是整筐整筐的鱼虾。
而到了夜里,忙碌的大船依然是往岛上卸下一筐一筐的鱼虾,但那种大箩筐实际上是特制的,另有文章。
箩筐隔成了上下两层。最上面薄薄的一层看起来确实都是鱼虾,但用簸箕隔在箩筐下面一层的,却全都是走私物品。
如此一来,白天就算有渔民来到岛屿附近,也看不出任何异样的迹象。
就算晚上有人悄悄跑来岛屿附近窥探,也只能看到船员、渔工们搬动着一筐筐的鱼虾,没谁能够想到,那实际上是一大筐一大筐的走私物品,在这个岛上集散、藏匿,然后悄然流向全国各地的渠道。
只能说,戴庆孚行事还是非常细致严密的,无论是不遗余力给自己包装正面形象,还是走私细节上费尽心思的掩饰,可以说各个环节,都伪装得相当成功。
或许也正是因此,这两年多来阳海市打击走私,抓了一轮又一轮,却就是没人怀疑到他的头上来。
这次得到不少渔民举报信息后,一开始介入的自然并非缉私部门,而是更为强力的、反敌特的部门。
当一大群人悄然集结,半夜荷枪实弹,骤然攻入斑鸠岛,搜遍全岛每一个隐秘的角落,才发现岛上大有乾坤。
除了用来保鲜鱼虾的冷库,地下室却全是堆放如山的走私物品。
走私仓库的面积,至少是鱼虾冷库的五六倍!
这个结果,把在场人员全都震惊住了,他们也不敢相信美誉度颇高的庆琈集团,居然才是全市最大的幕后走私组织。
潜航器上的交织松藻有可能跟斑鸠岛有关,也可能只是在深海其他地方缠上的。但不管如何,能够误打误撞,揭开了如此庞大的走私犯罪组织,也是令人振奋的大功一件了。
第二天,省级的缉私部门都马上介入了斑鸠岛一案。
审讯力度如何,电视中没有透露。梁自强只知道结果就是,短短三四天时间,戴庆孚陆续招出了很多真相。
连杀人这种死罪都已经招了出来,审讯肯定是比较到位的了。
现在很多村至少都有那么一台黑白电视,随着新闻连续两天播出,渔民们也有了茶余饭后的新话题。
各种议论在一个又一个村子间发散,村民们最大的情绪还是震惊。
他们不敢相信表面那么堂皇的庆琈集团,私下竟是这种面目,反差实在太大了点;他们也不敢相信自己白天曾经偶尔去过的斑鸠岛,竟然暗藏如此大的秘密。
沸腾的议论或许会持续一段时间,梁自强每每从村民口中听到,都是随便嗬哈两声,就当跟自己毫无关联。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了,他也不可能因为这事而把船队出海的大事一直耽搁下去,打算近期开始重新出海。
这天,就在他打算去通知各个船员出海计划时,更震惊的事情却突然到来了……
第424章 梁家父子涉嫌长期敲诈富翁
早上,梁自强照常去了一趟镇里,给家里买些猪肉、木耳、蘑菇之类,打算让家里平时做饭做菜的口味变换丰富一下。
这次他没有开船前往,而是骑上那辆“永久牌”二八大杠。他在前面踩,媳妇坐在单车后面。踩着踩着,到了没有熟人的路面,媳妇就悄悄伸手,从后边揽住他的腰。
“坐稳了!”
他加快了速度,有力的双腿一阵猛蹬,自行车像是借用了路边山雀的翅膀。
时不时他就猛按一阵铃铛,那声音,像是在追着风。
“你慢点呀,是踩车还是在开飞机?!”媳妇在身后嗔怨,身躯却向他靠得更拢了。
“今天高兴,骑快点!”他嘿嘿笑着。
“捡着宝了?明明几天前还看到你愁着一张脸,谁欠你一样的……”媳妇头贴着他的背,嘀咕道。
他高兴,当然是因为自己的乱拳还真起了大作用,出其不意就把戴庆孚这么个大危险给拔除掉了。
就算依然还有太多的谜团无法解开,也已经够他憋着劲狂喜好一阵子了。
“带上你蹬这二八大杠,肯定高兴了!”他自然不会说真正的缘故。一边随口答着媳妇,一边往镇里的街市蹬去。
到了镇里,两人一起买肉,又一起选木耳,还有晒干的黄花菜,香菇……
媳妇一直说要给娃买毛线好织毛衣,也在街上买了几大团。
等东西都买完了,又蹬着车回村。
才回到村里,就见一辆吉普车在村里停着。正好奇,几年难得见到吉普车开来村里一回呢,有村民瞅见他们小两口,赶紧对他说道:
“阿强你才从街上回来呀?快去家里看看,有戴大盖帽的来村里,让永瑞领着去你家了!”
“大盖帽?找我家?”
梁自强惊了一声,顿时想到极可能跟斑鸠岛的事儿有关,但同时又疑惑万分,斑鸠岛的事至今也还没来得及直接牵涉到自己家,他们是怎么找上门来的?
他赶紧一阵急蹬,回往家里。一来到桔子坡,就见果然有几个身穿制服的人正站在自家空地上,钟永瑞也在,另外有几个村民,自然是跟着过来看热闹的。
“瑞叔这咋回事?”梁自强推着单车回到空地,问钟永瑞。
陈香贝一看情况不太寻常,替他把车推进屋里去停了,顺便把买回的那些东西也拿进了屋里。
“阿强你回了?这几位都是市里专程下来调查事情的,这是高队长,亲自带人来了……”
“副队长。”一名看起来接近四十来岁的公安特意吱了一声,很较真地纠正道。
“反正都是队长,”钟永瑞笑了一下,“过来之后,他们点名要找梁得福、梁天成、梁子丰。我跟他们说了,你弟在首都念大学,来不了。现在在等你爹跟你大哥!”
不一会,梁母牵着程程,从菜地方向过来,后头还跟着梁父。显然,梁母刚刚是特意去菜地叫梁父了。
很快,有人把梁天成也从村东虾塘叫回来了。
“你俩就是梁得福、梁天成?”高副队长一见他们回,便走上前,声音严肃地问道。
“对我是梁得福,这是我大儿子梁天成!”梁父脸上带着些诧异,还把不准公安找上门来到底意味着什么。
“你俩回想一下两年前,1983年7月22,也就是农历六月一十三,是不是去过一个叫斑鸠岛的地方?”高队长紧绷着脸又问。
梁父侧头想了想:“哪一天可想不起了,确实是农历六月,公历7月多,去那岛边避了一下风。”
高队长脸上浮现出“果然如此”的神情,颔首道:
“那就对了!你们俩,还有暂时没在这儿的梁子丰,三个人涉嫌重大犯罪。具体的,有地方给你们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