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1983渔耕山海间> 1983渔耕山海间 第362节

1983渔耕山海间 第362节

  再过了二十几分钟,梁父竟然再也没有从嘴里溢出血来,吐血更是没再发生。
  又过一会,梁父已经试图自行坐起来,并且连声说着“谢谢”。
  “先别急着起来,你再休息会,等药效巩固再说!”老邱见状连忙示意梁父重新躺好。
  “邱叔,我爸今天要是不碰上你,后边的事可就不敢想了。谢谢你救了我爸,真太感谢了!”
  梁自强见父亲的危险已过,感激得不知该说什么好。
  他才刚说完这句,突然听到自己背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想不到大哥比自己更实诚,直接双膝着地,冲老邱跪谢起来!
  “干啥?这样我可就翻脸了!要说救,我这命还是你们救的呢,要不是阿强,我都早进了鱼肚子了。你们这谢来谢去,不等于是在骂我么!”
  邱立冬拉了两把,见梁天成还跪着,他直接急眼了。
  看他这样,梁天成才赶紧从地上站了起来。
  但兄弟俩还是一直冲着老邱,不知道了多少句谢。
  老邱说的是没错,当初梁自强要是不将他从大海中救起,老邱的确也是活不到今天。
  但实际上那次之后,老邱又是给他们送鱼胶,又还让老谢送了一只价值不菲的玉化砗磲给梁自强,可以说早就报答过梁自强的救命之恩了。
  现在父亲被老邱救起,自己要是啥也不表示,梁自强觉得十二分的过意不去。
  他想想道:“邱叔要不这样,您这些鱼胶做的药都是救命药,鱼胶本来也就是贵重东西。别的不说,至少我总不能让你白白贴这个钱吧?等回村里,我去带些钱过来,专门过来答谢您!”
  梁自强想着的是,至少应该感谢老邱个几千块吧?当初自己救老邱,后来老邱答谢的玉化砗磲就值两千多接近三千。
  话才刚说出口,不料邱冬至再次把脸一拉:
  “怎么还扯起钱来了,你从哪儿看出我会缺钱花?!”
  略微沉思了一下,老邱一挥手:
  “这样吧,省得你俩一直在这谢来谢去。你要是非得感谢,也成,帮我去找个人怎么样?”
  “谁?”梁自强脱口而出问道。
  “你认识的,老谢。”老邱神色有些烦闷,还夹杂着一些不安道。
  “老谢?他很久没在岛上了吗,是去哪了?”梁自强感到一惊。
  来的路上他还正纳闷,怎么岛上没见老谢呢,居然连老邱都不知他去哪了。
  自从自己去深海搞拖网后,确实没怎么来漂木岛,所以都还不知道岛上的一切事情。
  听他这样问,邱冬至先坐下替梁父把了会脉,然后看回梁自强道:
  “你爸还得再躺会儿才能走,既然有时间,你先坐着,我跟你们说下来龙去脉吧。这事,怕不是一句两句能说完的!刚好等我跟你说完,你差不多也可以送你爸去医院消化科了!”
  梁自强向父亲问了几句情况,然后便连忙找凳子坐下来听老邱说。
  他原本以为老邱会开门见山直接讲老谢的事,不料,老邱的话题却是一下回到了二十多年前,说的都是老邱自己的事。
  邱冬至并不是鹏澳县本地人,甚至都不是这个省份的人。
  他出生在离这里很远的沪上,也在沪上长大。父亲是学校里教书的,但他爷爷却是个口碑很好的大夫。
  邱冬至离开沪上,第一次踏足阳海市鹏澳县,是在1958年。
  很多人都以为知青是六、七十年代的事情,其实比那更早就有了。
  最早的知青是1956年,去的不是生产队,而一般都是农场。
  邱冬至下乡是在1957年。那时阳海市鹏澳县的长浦公社有个前胜大队、前胜农场。
  前胜农场离海并不近,主要种的是甘蔗,辅种玉米、红薯、木瓜、香蕉等。
  作为知青,邱冬至在这儿参与垦地、劳动,一呆就是五年。
  也是这五年里,他渐渐与前胜大队的本地姑娘田素琴越走越近。
  当时他似乎也没有什么回城的可能性,加上田素琴她爸对他印象很不错,他便索性打算在这里安下家来。
  两人在1961年简单地办了婚事,那年代不可能办啥酒席,也没啥仪式,就把家给成了。
  其实要说是邱冬至入赘到前胜村,也是能说得通的。只不过,田父自己有儿子,用不着招婿上门,他纯粹就是看在女儿特别喜欢邱冬至,而他自己也比较满意邱冬至做自己的女婿。
  然而世事难料的是,成亲才个把月,沪上托人转来了消息。
  邱冬至爷爷凭着自己行医多年积累的多方交情,暗暗争取了好几年,总算替孙子争取到了一个回城的机会。
  虽然只是回城里一个级别不高的小医院当个勤杂工,但怎么说也是回城啊!这种机会可是其他下乡的伙伴们做梦都羡慕不来的。
  “或许那是我一生做得最错的一个决定吧!”回忆到这,邱冬至看了一眼梁自强,叹息了一声……
  第473章 如同一声平地惊雷
  说到底,当年的邱冬至还是太渴望回城了。他犹豫了好久,仍然没舍得放弃这个机会,而田素琴不仅没阻拦,反过来还劝慰他,支持他回城去工作。
  田父倒是拍了桌子,不让他回沪上。至于田素琴的哥嫂,本就待田素琴一般,倒是没说啥。
  最后邱冬至一再发誓,等他在城里稳定下来,尽早就返回阳海来,把田素琴一起接去沪上。
  他是真这么打算的,而且回到沪上后,这个打算从来没变过。
  在医院当勤杂工的一年里,他不仅省下到手的每一分钱,还四处想办法,好让田素琴来沪上之后,也能有点活干。
  然而等他勉强做好了一些准备,一年后重回阳海市,前胜大队的田家一切都变了。
  他压根没想到,就在成亲的那一个月里,田素琴怀上了。1962那年在村里分娩,先是大出血,田素琴没了;娃生下来没奶吃,身体本身也弱,没几天也夭折了。
  田父更是在邱冬至回沪上才几个月之后,就在一场生产事故中走了。田母更不用说,还在田素琴小的时候就没了,连邱冬至都从没见过。
  当邱冬至1962年回到前胜大队,兴冲冲要接田素琴一起去沪上时,田家剩下的只有田素琴的哥哥、嫂子。
  哥嫂一向对他没啥好脸色,现在自然更加不可能同他客气。一番恶声恶气的责骂之后,直接就拿棍子撵人了。
  那一晚邱冬至是在老婆、儿子的坟头睡的。在坟地哭了两天,他只好像个木头人一样,回了沪上。
  后来的十几年里,邱冬至一直安于做一个勤杂工,不求上进,但偏偏又特别着迷于看书,钻研各种医学书籍。在医院所有人的眼里,就如同一个怪物。
  只有邱冬至自己知道,他一直陷入了一个幻想。幻想假如爱人分娩那天他不在沪上,而是陪伴在身边;幻想如果他能够手里有药,一碗药下去,马上止住爱人的产后大出血……
  他本来就有个精于医术的爷爷,算得上是医学世家,再加上那么多年死心眼地专注于钻研止血方面的典籍,想不琢磨点结果出来都不大容易。
  也正是在沪上的时候,遇到了老谢。当时老谢刚从保卫工作中退役,因为见义勇为而受伤,出血不止,邱冬至尝试用自己钻研出来的方式,在危急情况下救了老谢一命。
  后来一晃到了1980年,邱冬至继续前来阳海市祭拜爱人跟孩子时,发现阳海市已经在渔民中推行承包责任制,并且开始初步鼓励养殖。于是他索性在这承包了漂木岛,养殖蚝、鲍鱼。
  老谢担心他太文弱,不安全,出于报恩,也主动跟随他来了漂木岛。
  当然,邱冬至选择在漂木岛扎根下来,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要靠养蚝挣钱、谋生。
  真正的目的,一是这儿毕竟地处鹏澳县,距离爱人、孩子的长眠之地不算特别远,每年不用再像以前那样大费周章从沪上赶过来祭拜。
  第二个原因是,根据十几年钻研的结果,鱼胶恰恰便是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重要成份之一,而南海有很多鱼都能产出不错的鱼胶。
  说是养蚝、养鲍,其实他更多的心思基本都花在炮制鱼胶,提升止血效果这件事情上。
  爱人的性命已经永远都无法挽回了,他只剩下一个疯狂的想法。
  那就是,钻研出止血效果翻倍、再翻倍的鱼胶配方出来,让某一天,天底下再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产妇因为大出血而离世!
  这成了他一辈子的执念,仿佛只要做到这一点,田素琴就能活过来似的。
  平时,蚝场、鲍场基本都是交给老谢在打理,而邱冬至自己除了说服医院渐渐试着用他的鱼胶,平时大多数时候都是闭门不出,继续钻研鱼胶。
  当然,还有个地方他是必去的,那就是去前胜大队,现在的前胜村,祭拜爱人与孩子。
  去年梁自强曾经过来讨要了几只鱼胶,是帮邓招财讨要的。当时老谢说老邱不在,去一个村里祭拜朋友去了,其实就是祭拜妻儿。
  就在两个多月前,老邱又去长浦镇前胜村了。然而这次祭拜妻儿时,他冷不丁听到有人在耳边说了一嘴,如同一声平地惊雷。
  是一个被他称作“芹婶”的老太,都七十多了,碰见邱冬至,对他说了句:
  “你拜小琴就可以了,哪有拜自己儿子的?再说了,你儿子又没死,还在世的!”
  老邱当时整个人懵了一下,连忙拉住芹婶追问到底怎么回事。老太婆想要继续多说两句,田素琴哥嫂却过来了,抄起棍子就把老邱撵走。
  从那之后,只要老邱出现在村里被人发现,田家哥嫂就会过来骂人、撵人。
  其实以前老邱每年去坟地祭拜,也是要被田家哥嫂责骂、撵赶的,但还没像现在这样,几乎一秒都不许他在村里呆。也不知编造了老邱什么坏话,从那后,村里人也是见到老邱就轰走。
  老邱这张脸在村里早就熟了,照这样下去,是肯定没机会再接近那个芹婶打听情况了。
  于是,他想到了老谢。他自己常去村里,老谢却没怎么去过前胜村,村里人也不大认得出来。
  老谢听他说了情况后,也大为振奋,主动表示这事就交给他好了,一定替老邱问个明白。要是老邱真还有个儿子在世的话,保证给他带回岛上来。
  差不多两个月前,老谢做了点必要的准备,就离开小岛,去长浦镇了。
  老邱原以为,以老谢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应该短则三四天,长则一两周,就能把事情问出个明白,然后回岛来给他一个结果。
  出乎意料的是,一晃两个月过去了,老谢一次也没再回过漂木岛,整个人就如同蒸发一般,消失了……
  一开始邱冬至还不是特别担心。毕竟老谢不同于他,别看一身旧伤,这痛那痛,但毕竟是在重要地方当过保卫的人,干起架来五六个男人都未必是他对手。
  这样一个人,能出得了什么事?
  然而随着时间越来越久,整整两个月连消息都没传回来一趟,终于让邱冬至觉得不大对劲了。
  最近这些日子,邱冬至也试着走出漂木岛,去外面寻找老谢的下落。
  然而依然还是那个老问题。老谢是为了帮他打探儿子一事才失踪不见的,肯定是去过前胜村。他现在要找老谢,首先就得去前胜村。然而,前胜村他根本去不了,去了也呆不下,分分钟就得被撵走,还怎么打探事情?
  芹婶那句“你儿子没死,现在都还在世”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谢又到底去了哪,发生了什么?
  一个问题无解,又多出来一个,这些天把老邱缠得透不过气来……
  第474章 答应帮老邱寻人
  “我自己是没法去前胜村了,阿强你如果愿意帮我去仔细打听的话,也最好多带几个人一起去!”
  邱立冬似乎是考虑到老谢的蹊跷失踪,特意叮嘱梁自强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