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现实不是小说,小说里的悬案,可能会因为凶手身负绝技而导致办案人员束手无策,但现实里,悬案之所以会成为悬案,除了技术层面的原因,就是人员业务能力的原因。
尤其是小地方的基层,办案调查的时候经常马马虎虎,一旦有所偷懒和疏漏,就有可能会让一桩案件看不到结果。
八个案件里,至少有六个案件是因为警务人员的疏忽,导致线索模糊,证据缺失,嫌疑人逃跑……
遇到这种问题,黄小毛没办法,只能带着市局的同事们重新梳理线索,看看能不能在十多年的现在,找到当年的线索。
这一次,他们一个盯一个,加上现代技术的辅助,绝不会再出现当年的错误。
黄小毛带着人埋头苦干,这一干又是半个月过去,安排好下一程序的任务后,市局小分队终于又迎来了第二次假期。
回到熟悉的警局,黄小毛这才放松下来,揉着酸痛的肩膀,打算去找宋洋洋问问黄薇的案子。
没成想,宋洋洋正和岳儿他们在开会。
黄小毛在外面等了三个多小时,宋洋洋这个会议才结束。
“哟,你又结束了?”宋洋洋合上电脑,笑着说,“付家村那边挺累的吧?”
岳儿他们拿着笔记陆续从会议室离开,黄小毛带上会议室的门,“还行吧,还剩下俩案子没头绪,其他的都解决的七七八八了,找到凶手只是时间问题。”
“不错啊,等你办完这一批积案,又能拿个嘉奖了黄队长。”宋洋洋打趣他,“到时候可别忘了请我们吃饭。”
“我走之前你们不是去查陈松了吗?怎么样,有什么结果没?”黄小毛拉着椅子坐到宋洋洋边上,双手合一,“哥求你了,给我透露一点吧,我绝对不冲动。”
“看你们这一派轻松的样子,应该也已经掌握证据了吧?”
“案子都快结束了,告诉我一点不影响的,真不影响,我发誓!”
“……”宋洋洋抿唇,当着黄小毛的面儿给张局打了个电话,得到张局的首肯后,宋洋洋才松了口。
“你猜得没错,这半个多月我们那是真没闲着。”宋洋洋靠在椅背上伸懒腰,神态比半个月前轻松了不少,还有心情画眉毛,弯弯的一道黑眉入鬓,给她疲惫的神色增加一点美丽。
“基本能确定就是这个陈松了,剩下的和你们一样,只需要捋顺逻辑,完善证据链就行了。”
“但现在问题是,不知道能不能定罪,这种利用心理学知识引诱他人自杀的行为,真不多见。”
说到这里,宋洋洋皱起眉头,显然已经烦恼了许多天。
“……”黄小毛神色也凝重起来,“先和我说说陈松那货到底怎么回事?他为什么要对黄薇下杀手。”
“你别着急啊。”宋洋洋起身,拿着平板拍拍黄小毛,“跟我来办公室,资料都在办公室。”
“来了。”
宋洋洋从自己的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叠资料,放到黄小毛眼前,“这些就是陈松的人生履历,其中还包括了他的留学经历。”
“这么多。”黄小毛拿起来简单看了一眼,“这小子人生经历够丰富的啊。”
宋洋洋穿上外套,“你慢慢看,我出去买个咖啡,累死了。”
“帮我带一杯,拿铁……不,美食吧。”
宋洋洋扶着门的手一顿,挑眉,“你什么时候开始喝美式了,你不是嫌苦吗?”
“那咋了,我换换口味啊。”黄小毛对她做个鬼脸。
“我怎么记得小沈总就爱喝美式啊……”宋洋洋故意调侃,“没看出来你还是个恋爱脑,真行,你这种人都开始喝美式了!”
“我打你了啊!”黄小毛作势要打,宋洋洋连忙带上门出去买咖啡。
等宋洋洋带着两杯咖啡回来时,黄小毛已经把资料看到最后一页。
“这个陈松……没想到是个这样的人。”黄小毛喝了一口美式,立刻yue出来,“我靠,这么难喝,这不涮锅水吗?我在他那喝的不是这个味儿啊。”
要不是沈家的美式好喝,他也不可能这么快接受美式。
“你想什么呢?小沈总喝的什么咖啡豆,楼下咖啡店用的什么咖啡豆。”宋洋洋白了黄小毛一眼,“你别给我背叛工人阶级啊,都花钱了,喝了,一滴不许剩。”
“行。”黄小毛皱着眉又喝了一口,再次确认,“这就是涮锅水。”
宋洋洋喝着咖啡,一边说:“这个陈松的童年相比较其他小孩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虽然父母早就离婚,但他妈妈是一个女强人,独自一个人抚养他长大不说,还给他提供了优渥的生活。”
“他自己更是努力考上了顶尖学府,后面又顺利出国留学,可以说是一帆风顺的人生。”
“陈松的智商应该挺高的吧?”黄小毛偷偷放下涮锅水,装模作样讨论案情,“就是这些高智商的人,才容易变成疯子和变/态,笨蛋能想明白一件事就不错了。”
“黄哥,禁止人身攻击啊。”宋洋洋敲敲桌子。
“我没想到他母亲是自杀的。”黄小毛摸摸后颈,看着资料上的‘母亲自杀身亡’感觉有些发凉,“是不是……”
“没错。你猜对了。”宋洋洋点头,“陈松的母亲就是陈松的第一个病人。”
那是陈松出去读书第一年,他在国外根基尚浅,忙于生活和学习,忽略了母亲的感受,他母亲便来了过来找他。
母亲是一个商人,平时也经常在国际上飞来飞去,陈松对此并没有什么不满,反而很高兴,有母亲在,他轻松了不少。
陈松在读书的时候认识了科利尔,是的,他没有通过瑞思,而是直接认识了科利尔。
那是科利尔去世的前一年,陈松在一场心理学研究会上见到了科利尔,不同于其他人对科利尔避之不迭的态度,陈松因为不熟悉这里的人和事,对科利尔释放了善意,没想到两个人相见恨晚,竟然有一些忘年交的感觉。
科利尔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便将自己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了陈松,并介绍陈松和瑞思认识。
陈松很意外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可以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他一边学习研究,一边欢天喜地地告诉母亲这件事。
他是母亲带大的,所以对母亲没有任何隐瞒。
只是母亲听着,面色却不太开心。
陈松问母亲怎么了,母亲只是摇摇头,并未多说。
后来母亲诊断出轻微的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陈松便自告奋勇,想要帮母亲纾解。
“等一下。”黄小毛打断宋洋洋,“他母亲,是真的确诊了吗?”
“确诊了。”宋洋洋肯定地说,“母亲生病是个意外,那个时候的陈松,还不具备引诱他人的能力。”
“但是很有可能,母亲发现了陈松的不对劲,但是不知道该怎么让一个已经成年的孩子走回正道,日思夜想,天天忧虑,才导致了抑郁焦虑状态。”
“合理。”
有陈松的帮忙,母亲确实好转了不少。
但陈松却在自己的研究上被绊住了脚步,陈松一心扑在科利尔教给他的知识上,每一天都在和母亲聊这个,一聊这个就神采飞扬,仿佛全世界尽在掌握。
母亲只是看着自己的儿子,依旧不言不语。
“再后来……你也知道了。”宋洋洋叹气,“母亲的病越来越严重,最后在陈松的帮助下,解脱了。”
宋洋洋着重加深了‘帮助’和‘解脱’两个词。
“说真的,我不觉得她母亲是越来越严重,你不觉得她的病情太标准了吗?”黄小毛提出自己的疑问,“就好像在照着教科书生病一样,但是据我所知,这种病应该一个人一个表现吧?”
宋洋洋立刻直起身子打个响指,惊喜道:“不愧是你,你说对了。”
第50章
“也是上天眷顾吧, 岳儿他们去找了曾经的医生,老医生做了一辈子一生,一直有存放病例的习惯, 上面记着, 当年母亲只是轻微的心情障碍,好好调养,休息休息就没事了, 根本没到病理性的地步。”
“而且陈松不知道的是,母亲一边在他这里进行所谓的治疗, 一边在外面又找了一个心理医生。”
宋洋洋冷笑, “当年的陈松只是一个学生, 而他的母亲已经是纵横商业多年的女强人, 想瞒住他一些事, 太简单了。”
“就比如……她一直瞒着陈松, 她得了癌症这件事?而且还是在她出国前就检查出来的。”黄小毛点点上面的治疗诊断, “我好像明白了……但是, 难以置信。”
“我也是。”宋洋洋深呼吸。
再不懂的人, 看到这里, 也会隐隐约约有一些想法。
是的, 母亲是一个伟大的,盲目的母亲。
“陈松的母亲因为患了癌症,所以一直不知道怎么告诉陈松。”宋洋洋串联起整个过往, “她辞去了国内的工作,借着思念儿子的理由来到过来,想陪陈松走完最后一段旅程,没想到陈松却遇到了科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