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额,眼前这位是皇帝,他想说什么就什么,没什么大不了的。
  平阳公主脑子飞转,眼眸垂下道:“这太子立不立,在陛下,旁人说什么,陛下都不必放在心上。”
  对啊,立不立太子虽是国事,也不一定要听臣子的话。
  “陛下春秋鼎盛,太子立不立也无妨。”平阳公主想了想,如实说出心理话。
  太子而已,大汉又不是没有被废的太子,母以子贵,子以母贵,这种事情听多了,也就不以为然。
  平阳公主的话刘彻听清了,也因而心情更好的道:“阿姐说的是。太子立不立在朕。朕倒也是觉得立太子无妨,就是太子人选。阿姐觉得谁更好。”
  听这话问得,平阳公主不答而反问:“陛下不知?”
  这要是说不知,绝对是装傻。
  刘彻一顿,像幼时一般唤道:“阿姐。”
  平阳公主能让他唤一声就忘乎所以?
  “陛下,我眼下和卫青结为夫妻,天然在一定程度上是站在卫家那一边的。哪怕我说得再冠冕堂皇,也不可否认一个事实,我和卫家关系匪浅。陛下如果执意要问,答案其实陛下早已知道。又何必问。”平阳公主平和将实际情况道来,末了偏过头道:“陛下都打定主意了,难道还需要我落个定?”
  此话,大抵只有平阳公主道来,刘彻不会有任何异样。
  刘彻一怔,随后笑了,“什么都瞒不过阿姐。”
  瞒不过,平阳公主不得不再补充一句道:“陛下既然没有拿定主意,不妨放一放,此事关系重大,陛下再慎重都不为过。朝臣们急于让陛下决定,无非想昭示自己的本事和权利。这一切,陛下无须理会。”
  不得不说,平阳公主是懂得宽慰刘彻的,拿不定主意的刘彻把平阳公主请入宫中,无非想让平阳公主帮他落个定。
  没想到平阳公主并不理会,而是劝着刘彻不妨放一放,事情没有到十万火急的时候。
  “对,没有到十万火急的时候,何必急。阿姐可真是,我要是不让人请阿姐进宫,阿姐连宫门都不想进。”刘彻丢开正事不论,说起私情,平阳公主这些日子一回宫都没有进过。
  平阳公主道:“陛下日理万机,为前线战事焦灼,我不好打扰陛下。陛下当我犯懒。”
  最后一句绝对是大实话,平阳公主纯纯是犯懒不想动,进宫要是没事更闹心,不如不回。
  刘彻无奈,平阳公主都坦然承认犯懒的事,他还能如何。
  “再犯懒,阿姐也要进宫看看我。宫里能说话的人太少。”此言不虚。刘彻身边真正能说上话的人屈指可数,尤其是能够像平阳公主一样畅所欲言的人。
  “阿姐怎么不问我卫青的事?”感慨能说话的人少,刘彻话锋一转,对平阳公主一句都不提卫青的事表示好奇。
  第61章 不动 冷一冷
  结果平阳公主嗔怪的瞪了刘彻一眼道:“在陛下心里, 我成什么样的人了?连这点事还要问陛下?”
  不得不说,刘彻在听到平阳公主这一句话,心里还是舒坦的。
  有些事刘彻做了, 不得不做,也非要做不可, 很多人想不明白, 那些想不明白的人, 刘彻无意理会, 想明白的人, 刘彻喜欢聪明人,尤其这聪明人还是自己人。
  “先抑后扬。”刘彻幽幽的丢出这句话,平阳公主忙不迭的道:“陛下,这样太狠。损人心志。”
  姐弟对视一眼, 都从彼此眼中看到彼此。
  平阳公主道:“陛下要抑, 干脆一口气抑到底。先抑后扬,陛下肯定还要抑下去。”
  什么意思,说到这儿都懂的。
  懂,平阳公主不禁冲刘彻道:“欺负人陛下不好往死里欺负。我的性子一向不受气, 陛下知道的。”
  提到平阳公主自个儿, 刘彻是了解的, 确实, 平阳公主不受气。管你什么人, 想让她受气, 总得要有个理由。
  “咳咳。”刘彻干咳了会儿,思量如何劝说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目光幽深的道:“早先我提醒过陛下的。”
  提醒过什么,事情过去不久,刘彻别忘记。
  扬扬眉, 平阳公主道:“陛下知道我所求不多,无非是无人敢欺,无人能欺罢了。没道理别人不欺负我,陛下总想让我不痛快?”
  刘彻否认道:“自然不会。”
  “我料想陛下不会。”平阳公主中肯点点头,刘彻跟平阳公主道:“该给年轻人机会。”
  “这是自然。身为大将军,当有容人之量。朝堂平衡,也容不得一家独大。陛下尽可放心,这些道理我都懂,卫青也懂。”平阳公主何许人,岂不知刘彻在解释。
  不用刘彻解释,平阳公主心里门儿清。
  “阿姐和卫青都能理解朕,甚好。”刘彻长长一叹的接上话。
  “权力,食邑,皆为陛下所赐,陛下要给要收,由陛下说了算。但我和陛下有言在先,欺我不成,欺卫青也不成。夫妻一体。我们既是夫妻,除非卫青有心背叛大汉,做出损及陛下和大汉的事。否则谁也不许欺他。当然,我也不许他欺于陛下。”平阳公主端正态度,该表明的必须要表明,底线在哪儿,更要说明白,免得来日刘彻还要怪平阳公主不把话说清楚。
  刘彻的底线,也就那样,平阳公主一番话里也表露出她的了解,既如此,刘彻该知道一些平阳公主的底线是吧。
  造就平阳公主眼下局面的人是刘彻,刘彻不好装傻。
  “阿姐所言极是,极是。”刘彻并不觉得平阳公主的态度有何不可。一直以来平阳公主都是如此。现在提及,无非是让刘彻别把这一点忘记,挺好的。
  平阳公主得了刘彻的认可,露出笑容。
  刘彻留了平阳公主在宫中赏舞,道是宫中进了一批不错的舞伎,平阳公主看看,若是满意不若带回府上。
  别说,舞跳得好看,平阳公主顺便带了一批人回去。
  卫青......他看着平阳公主身后个个身姿婀娜的舞伎,有些拿不准。刘彻专门把平阳公主叫进宫,竟然是给平阳公主送舞伎?
  随后又想,同样的事也不算第一回。刘彻知道平阳公主喜欢欣赏歌舞,好的乐师伶人,都会往平阳公主府上送。
  只不过近些年平阳公主看歌舞没有像从前一般钟情,倒让卫青把这回事忘记。
  平阳公主一回来便赖着不动,冲卫青道:“还是在府里自存。”
  卫青早知道平阳公主一惯的习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陛下怪我不进宫看他,来来回回折腾,累人。而且在未央宫不好躺。”平阳公主和卫青提起刘彻,看了一眼卫青,缠上卫青道:“长平侯,我不想动。”
  “那便不动。卫青为公主沐浴更衣。”卫青丝毫不认为平阳公主不想动有什么问题。
  平阳公主亲了亲卫青的唇道:“好。”
  卫青岂能放过这个机会,迅速侵占平阳公主的唇,掠夺她口中的空气,不放过每一个空隙。
  “长平侯如今越发会撩拨人了。”平阳公主由衷的称赞一句,卫青问:“公主欢喜吗?”
  “欢喜。”平阳公主从来不掩饰她的欲|望,尤其卫青处处以她为主,她更是不可能委屈自己。
  “卫青。”情动之时,平阳公主娇媚的喃语,卫青嘶哑的回应,“卫青在。”
  平阳公主不得不说,年轻人体力就是好,好得让平阳公主觉得分外的舒服。
  对于刘彻召平阳公主进宫到底是什么事,卫青不问,倒是平阳公主带回来的舞伎,平阳公主最近挺喜欢看。
  而朝堂之上,请立太子的声音越来越多,但这些事卫青和平阳公主从来不提,就好像这些事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平阳公主看着那些跳出来的人,一个个都属于皇帝不急太监急的货色,不久,针对朝堂上的情况,卫青身边的人没能忍住同卫青建议道:“大将军,立太子一事,若要促成,不若请平阳公主出面。只要平阳公主一句话,此事必成。”
  中宫皇后是卫子夫,嫡长子刘据在无数人看来都是名正言顺的未来太子人选,就差一步,一步,就能让刘据成为太子。
  太子啊,那可就是名正言顺的未来皇帝,谁不乐意促成这样的事?
  站在谋士们的立场,也认为卫青应该很盼望刘据名正言顺成为太子。
  因此,这种时候应该怎么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