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阿姐,我总不能冲进去吧。再说了,你说对了一样,他们是夫妻。”南宫公主想到当时那尴尬的局面,一点都不想再来一回,无奈的向平阳公主宣告,她的处境也不好的好吧。
平阳公主一时语塞,确实如此。
好在,过了几日,隆虑公主是终于出现了,她还提前约上南宫公主,姐妹三人约到平阳公主府上,隆虑公主开门见山的道:“阿姐不用担心,我和陈蟜现在挺好的,虽是夫妻,他要是让我不高兴,我就不要他。”
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对视一眼,意思都明白,平阳公主无所谓的道:“你小心些就是。”
看陈蟜的模样,平阳公主只担心隆虑公主吃亏。
“还是阿姐处处念着我,阿姐放心,我才不会委屈自己。都走到这一步了,往后该是陈蟜讨我欢心,他要是不能让我如愿,那就让他滚回陈府去,别想再登我的门。”隆虑公主毫不掩饰在有些事情上的要求,好让平阳公主和南宫公主都大可放心。
南宫公主瞪圆眼睛,这意思,这意思?是她想的那个意思吗?
不怪南宫公主怀疑,以前她觉得平阳公主和卫青之间的事够让炸裂的了。
结果现在隆虑公主和陈蟜,各养了男人和女人,最后还凑到一起。
了不起!
没想到平阳公主这回却是波澜不惊的道:“你高兴就成。”
南宫公主转头怒视平阳公主,好想问问平阳公主,有她这样的?完全是支持的态度。
没想到平阳公主摊手道:“有何不可?男人而已,重点是隆虑高兴,是谁重要?”
茅塞顿开。
南宫公主在一瞬间反应过来,对啊,只是一个男人而已,总归隆虑公主要一个男人罢了,这个男人是谁重要?
不,一点都不重要,重点是隆虑公主高兴与否。
啊,还是她们的阿姐好,一下子就捉住重点。
“阿姐,还是你好。”隆虑公主欢喜无比的抱住平阳公主的手,就喜欢平阳公主这一份毫无原由的偏袒。
“我还是那句话,小心点,你的小命重要。”平阳公主不介意隆虑公主怎么玩闹,她会有分寸,不会让自己吃亏的,可是平阳公主也不得不担心陈蟜。
一个男人的妒忌心,不能不防。
“哈哈哈。”隆虑公主听着平阳公主的叮嘱,仰头大笑,末了不忘点头道:“好的阿姐,我会小心防备,他要是生出恶念,我一定在第一时间把他解决。色迷心窍,那是男人才会有的事,在我们这儿,不可能。”
这份自得和信心,也只有隆虑公主敢说得这般的坦然。
南宫公主道:“天底下的男人其实不少,何必回头?”
“无所谓回不回头,陈蟜嘛,他那样求和,也算让我满意,剩下的都不是事儿。”隆虑公主压根不在意,故而放松的享受一切,也是想让南宫公主不必帮她纠结。
偏南宫公主还想再说些什么,隆虑公主点在南宫公主的唇上道:“阿姐,像你一样的女人正是他们这些男人最想养出的。事事以男人为主,还能为男守身如玉,甚至,比男人还要在意是不是有另一个男人。你怎么不说,陈蟜他碰了别的女人,我嫌不嫌他脏?听你的意思,他要嫌我,我也要嫌他?南宫阿姐,你啊,想这么多干什么?这世上的男人和女人在一起,他们不能做到从一而终,我们为什么要只守着他一个人过。
“至于让他再上我的榻,无非是他还算不错,而且他保证以后不会再有别的女人。他和别的女人在一起,我和别的男人在一起。谁也别管谁,他能上我的榻了,我还不能享受?”
平阳公主对上竖起大拇指,南宫公主止不住的咳嗽,再看平阳公主的反应,明摆着认同的。
隆虑公主昂起下巴,那叫一个得意。
平阳公主想啊,一个世道有诸多不公,隆虑公主能够懂得不委屈自己,不容易吧,很是不容易的呢。
对隆虑公主和陈蟜的事,平阳公主无意多管,只要隆虑公主高兴安全就行。
所以,有些事也摆在了明面上,外面如何非议,平阳公主以前都让人说长道短的人,隆虑公主和陈蟜一看也不是让人说几句就会轻易改变的人,丢开不管。
而请立太子的事闹腾不休,终于,还是落定了。
元狩元年夏四月丁卯日,刘彻下诏,册七岁的长子刘据立为皇太子 ,并大赦天下,同时下诏赐予朝中秩禄为中二千石的官员第11等爵——右庶长爵位,赐百姓中成为家长的人一级爵位。
随后又派遣使者巡行天下,进行慰问与赏赐。诏说:皇帝派专使赐各县里的三老、孝子每人五匹布帛;赏赐乡里的三老、爱护孩童者、努力耕田者每人二匹帛,三斤絮;赏赐年龄九十岁以上的老人以及鳏、寡、孤、独者每人二匹帛,三斤絮;赏赐年龄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每人三石米。
太子之位定下,刘彻下达的这些诏令,无一不在昭示他对太子的看重和盛宠。
卫青听闻诏书下达,那一刻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禁生出更多的彷徨。
卫家,中宫皇后出自卫家,他卫青是大将军,位在丞相之上,如此的盛宠,卫青如何能不谢于刘彻。
不得不说,卫青叩谢刘彻恩宠时,刘彻是满意的。
第66章 欢喜 平分秋色
这些日子立太子的事闹得沸沸扬扬, 刘彻在观察卫家,也在观察卫青。
不让卫青此番出征,这是想看卫青能不能沉得住气。
请立太子的人不间断, 可是卫家的人没有一个出面,证明卫青摆得正自己的位置, 并不认为自己成为了大将军, 就可以肆意左右朝事, 想要立卫家的血脉为太子就可以立。
立太子的诏书下达后, 卫青谢恩, 让刘彻更确定一点,卫青依然知分寸,不愧是他看中的人。很好!
满意于卫青反应的刘彻,亲自将卫青扶起。
“卫青, 朕对你很满意, 也盼你将来能够继续不负朕所望。”刘彻拍拍卫青的肩,“这一次,去病出征,正好你留下静上一静, 你和阿姐新婚不久又别离, 趁这个机会, 好好的陪陪阿姐, 仗打不完。有你大将军出马的时候。”
有刘彻的这句话, 卫青心中大石终于落下, 只要不是让他以后都没有机会上战场,卫青可以接受这一次不出征。
况且,卫家,确实出了太多的风头, 是应该要静上一静。
刘彻得到让他满意的结果,卫青也一样。各得了一颗定心丸,如此,君臣论起匈奴诸事,仗嘛,霍去病有霍去病的打法,卫青并不认为自己打赢了几场仗便是对的,相反,霍去病喜欢剑走偏锋,也未必不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所以,霍去病往哪儿去,霍去病只一句话,打到哪儿算哪儿,兵强马壮,匈奴绝不会是他的对手。
少年看似狂妄,何尝不是因为他有足够的底气。
大汉给他底气,刘彻给他底气,才会让霍去病能够在卫青的面前,说出这样和卫青行军并不相同的打法。
刘彻对霍去病只有一个要求,打赢了就成,至于怎么打赢,都由他。
虽说卫青知道刘彻这一次不让他出征有别的用意,但,霍去病不曾出征还罢了,卫青可以帮着一起练兵,待霍去病领兵而出,卫青每日等着战报,那种心急,焦灼,都不知道该怎么跟人论起。
卫青是一宿一宿的睡不着,看着舆图发呆。
平阳公主对上这样的他,也知道有些坎她是帮不上忙的,只能是卫青自己过去。
能做不多的平阳公主,只是陪在卫青的身边,看着他在舆图上画线,霍去病传来捷报,卫青的欢喜毫不掩饰,也终于是睡了一个安稳觉。
“霍去病出征感觉比你自己出征还要让你心急。”平阳公主不得不评价一句。
“去病胆子大,没有他不敢打的仗,而且,他太傲气,陛下太过纵着他。”霍去病是卫青的亲外甥,幼时是卫青亲手带的外甥,后来霍去病入了刘彻的眼,从那以后,霍去病是在刘彻跟前长大的,刘彻对霍去病的疼宠和放纵,卫青都看在眼里。
“卫青不是不信去病,只是这毕竟是他第二次出击匈奴,卫青难免挂怀。”卫青解释,平阳公主也不管他,“霍去病大胜而归,这一次可以放心了吗?”
此战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出陇西,“逾乌盭,讨遬濮,涉狐奴”,转战河西五国,辎重多,人马众,对降服者予以宽赦,与单于的儿子交战,几乎将其生擒。
随后越过焉支山,转战六天,急行军一千多里,最终在皋兰山下与匈奴军激战,重创匈奴,杀死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歼灭其精锐,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全部被俘。此役,汉军共斩首八千九百六十级,并俘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