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165节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165节

  安西军能坚守西域到现在,那就是大唐的功臣。
  至于形象凶恶,只有这样才能对付得了如狼似虎的回鹘和吐蕃,大唐人有什么好怕的。
  所以听说使团要入城,几乎全长安城的人都跑来看热闹了,说是万人空巷也不为过。
  人群涌上朱雀大街,将这条宽一百五十米的超级街道都塞得严严实实,金吾卫只能紧急派人去拉人墙,好歹把使者要走的路给留了出来。
  当然,也有人不需要上街去挤,而是能舒舒服服地待在街边的高楼上,等待使团入城。
  大唐的律法里其实有规定,不许随意起高楼,因为这样很容易看到隔壁邻居家里发生的事,不过这种事都是屡禁不止,或者说,越是禁止,权贵之家越是争相营建。
  此刻,大唐最有权势的宰相李吉甫,就正跟几位同僚一起,站在某位权贵府中临街的高楼上,凭窗而立。
  虽然隔了一道坊墙,但是居高临下,视野更佳。
  望着下方攒动的人群,有人忍不住感叹道,“进士游街也没这么热闹啊!”
  “进士游街一年一回,安西军上一次有消息,都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这倒也是。”
  正议论间,城门处有了动静,下面的人群也跟着骚动起来,有人喊道,“来了来了!开始进城了!”
  人群不由自主地向前挤去,金吾卫的人墙差点被挤散。
  但令人失望的是,从城门处缓缓走进来的却不是大家想看的安西军,而是大唐的使团。
  徐复骑在马上,先是被拥挤的人群吓了一跳,又听到两侧百姓发出的嘘声,一时有些莫名,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不过已经没人关注他了,众人的视线已经往后看去。
  之后又是吐蕃的使团。
  很多人打听消息的时候不仔细,直到这时才知道,安西军的使团居然是跟吐蕃使团一起来的,这算怎么回事?
  好在安西军的人终于登场了。
  这一看,倒是让很多百姓吃了一惊。无他,只因为玩家的捏脸都太好看了。捏脸系统会提供调整功能,就算是手残,也能捏出好看的脸。如果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还可以论坛求助大佬。
  再加上一个个身高腿长的,又按照唐一的要求穿上了全套的铠甲,骑在高头大马上,怎么都不会难看。
  就算在路上晒黑了一些,但也只是让他们显得更精悍,更有军人的气质。
  乍一看还是蛮能唬人的。
  不过很快这种气质就被打破了。
  因为在看到城内那么多的围观百姓之后,玩家就立刻露出灿烂的笑脸,举起手朝两边挥舞示意。
  虽然这并不符合大唐的礼仪,但是一看就知道是什么意思,被打招呼的百姓顿时兴奋起来,有人同样举手示意,也有人大声呼喊“安西军”三个字。
  气氛顿时被炒热了。
  一个沙雕玩家被这气氛一感染,干脆踩着马镫站了起来,一边挥手一边大声喊,“长安城的百姓,你们好!”
  然后迎来了雷鸣般的回应声,“好——!”
  这玩家还想再表演一下,但唐一已经回过头来,怒目而视。
  他赶紧坐下来,摆出端正的姿势。
  这样子又引得周围的百姓哄笑起来,纷纷从身上掏出鲜花、手帕、香囊甚至是钗环,朝他扔去。
  第113章 ——完了,这回给他们搞到真的了。
  龟兹城,郡王府。
  白真珠坐在廊下,看到端着茶点走来的亲兵,就比了个噤声的手势。
  亲兵立刻放轻了脚步,蹑手蹑脚地走过来,向着门内看了一眼,见雁来靠在窗下的胡床上,面朝窗外,目光却是放空的,正在神游天外,不由会意地抿唇一笑。
  雁帅又在发呆了。
  刚开始看到这种场景时,她们还会担忧,生怕她是有什么事情想不开。
  不过跟在她身边的时日久了,便也渐渐看出来了,这或许是雁帅的一种消闲方式。
  按照白真珠的说法,这是在神游。
  雁帅既然能以凡人之躯召唤天兵,自然也有些神异之处。传奇话本之中,这样的描写并不少见,那些在人间享有盛名的人,到了天上地下,也会受到礼遇。
  所以,她闲来无事之时,能以神魂上天入地,也很合理。
  亲兵将手中的茶盘放下,在白真珠身边坐了,面上也不由露出几分向往之色。
  不知雁帅神游所见,是何光景?
  雁来正在看玩家进入长安城的现场直播。
  开启直播间的玩家是唐一安排的。毕竟是正儿八经的官方,跟高富帅之前那种自己随便搞搞的直播间不一样,不播就算了,既然要开直播,那就要拍得足够震撼。
  摄影师提前就进了城,挑选地方设置“机位”,甚至还做过简单的彩排。
  所以这直播间虽然从标题到内容都没有任何吸引眼球的词汇,主播也从头到尾不做互动,但反而拍出了最好的效果。
  ——bgm好有感觉!有谁知道这曲子叫什么名字吗?
  ——那你要去游戏里问npc了(doge
  ——这不是主播的配乐,是现场演奏的曲子呀(笑哭,不过@第五交响曲和@高泠说不定会知道,替你艾特了,不谢~
  不知道主播是不是在实时关注弹幕,立刻将镜头切到了城门外演奏的“大唐交响乐团”上,果然所有人都身着官服,一脸庄严肃穆。看到他们,再听音乐,感觉又大为不同。
  大唐和吐蕃的使团人数都少,所以闲聊几句,很快就到安西军的使团入城了。
  从外面看长安城的城墙,只觉得高大恢弘,但进门之后,建筑没有那么高大了,视野却为之一宽,真正让人感受到那种阔大的气象。
  ——莫名感觉长安城好大是怎么回事?
  ——因为这条朱雀大街太宽了吧,据考证有一百五十多米,是古今中外最宽的大街,没有之一!
  ——不得不说,后面的朝代自称大x,多少有点脸上贴金的意思,但大唐是真的大啊,街道也大、房子也大、眼界也大、胸襟也大……虽然现在其实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楼上,大喜的日子就别加最后一句了,搞得人怪伤感的还。
  ——有什么好伤感的,大唐确实是在走下坡路,但是有玩家在,怎么都给他抬起来了。
  ——嘶,这么一说,感觉有点爽!
  ——所以我一直说这个游戏非常尊重玩家,要是背景设置在盛唐,虽然可以见到李杜王孟,但是玩家还真没那么重要,做不了主角。ps:这里的盛唐指的是开元年间,别跟我杠安史之乱,杠就是你对。
  弹幕议论纷纷的时候,游戏里的玩家其实也感觉挺震撼的。
  一百五十多米宽的朱雀大街固然足够让人吃惊,但是这么宽的街上居然站满了人,又是另外一种感受了。
  尤其是玩家一出场,两侧围观的群众的反应要比之前热烈很多,真有点把玩家衬托成了主角的感觉。
  其实玩家之所以走在最后,是因为今天的迎接流程跟他们没什么关系——鸿胪寺和礼部都是来迎接吐蕃使团的。至于安西军,再怎么有实力,也只是大唐的下属机构,除非雁来亲至,否则不可能得到这种程度的礼遇。
  所以走在最前面的是大唐使团,中间是吐蕃士团,安西使团被安排在最后面,一看就是捎带的。
  不过很多玩家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是被捎带的,自信地觉得越是重量级的任务越晚出场。
  这会儿百姓的反应,也从侧面映证了他们的想法。
  所以玩家一个个都兴奋极了,面对人群的热情,不自觉地就开始挥手示意。
  然后就有人没忍住整活了。
  这种大场面,不搞点事情都对不起玩家的身份。
  何况他们的表演还得到了如此热烈的回应。
  看着那个被鲜花香囊砸了一身的玩家,其他人顿时也蠢蠢欲动,脑子里都是什么掷果盈车、看杀卫玠。这样历史性的一幕,不仅会被视频记录下来,供后来的玩家和网友们品评,也会长久地留在许多长安城百姓的记忆里,这不得来点名场面?
  头回登场,必须要给长安百姓亿点小小的玩家震撼。
  说不定就有哪个躲在角落里围观的大唐文人,给他们写成诗文传播出去了。
  但是这个活也不能随便整,那些插科打诨、博人眼球的举动都太轻浮、太不正经,不符合现在这个场面,估计只会起到反效果,反而会影响“天兵”的逼格。
  可惜了,之前光是为马上就要进入长安城而兴奋,怎么就没想着提前彩排一下呢?
  主要当时没想到会来那么多人,长安城的百姓太热情了。
  好在眼下也不是没有办法,毕竟现成的可以参考的例子太多,阅兵都不提了,哪个玩家学生时代的时候还没走过运动会和军训的方阵呢?
  现在来不及搞表演,强行搞了也不够整齐好看,那就只能喊口号了。
  该喊个什么好呢——
  唐一时刻留意着玩家的反应,一看就知道后面这些家伙没憋什么好事。
  不过她也算是习惯了,甚至提前做足了准备。
  所以使了个眼色,跟在她身后的四个玩家就从绑定物品栏里取出一面旗帜,“唰”的一下展开,将之披在了身上。
  红旗在风中翻卷,露出上面用金线绣成的、大大的唐字。
  后面的玩家得到了提醒,立刻跟着照做。
  这面旗帜系统商城里只售1文钱,绑定也只需要花1声望值,所以几乎每个玩家都配置了。
  雁来之所以这样安排,一是想着出征的时候可以沿途插旗子指路,彻底杜绝玩家走丢的情况,二也是考虑到玩家不可能都那么安分,总有人想往外跑,拦也拦不住,随身带着这么一面旗帜,至少可以表明身份。
  人人身上都携带,这旗帜很快就会成为“安西军”的象征,而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安西军的旗帜,那么哪怕是落单的玩家,只要亮出旗帜,就能证明身份、取信他人。
  等到将来安西军的势力越来越大、名声越来越广,说不定光是一面旗帜,都可以庇护很多人。
  当然后面这一点想得有点远,但是现在安西军需要频繁与其他势力接触,确实需要一个能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安西军”的标志。
  玩家或许不太需要这个,但安西军地盘上的那些原住民会需要。
  不过雁来也没想到,唐一会在这个场合用上它。
  但还没完。
  在唐一的带领下,五十几个身披红旗的玩家,又唱起了安西军的军歌,“青海长云暗雪山——”
  歌声极有穿透力,很快就压过了所有的声音。
  或者说,听到这歌声的百姓,不自觉地都安静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