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224节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224节

  雁来也有心提携她,就笑问,“你叫什么名字?”
  王大娘子微微一怔,王庆宝也有些尴尬,不过他反应是真的快,立刻哈哈笑着道,“这孩子从前不怎么出门走动,尚未取大名。今日既牢雁帅见问,小人正好厚着脸皮求雁帅赐名,也算是她的造化。”
  在古代,请有学识、有地位的人取名和赐字,都是很常见的事,也算是结下了一份善缘。
  有点认干爹干妈的意思,但没那么露骨。
  文化人嘛,凡事都讲究含蓄,点到为止。至于这缘分是深是浅,能不能一直续上,就要看日后如何经营了。
  所以对于王庆宝的提议,雁来并不太惊讶,只是有些感慨,自己终于也混到这一步了。不过也对,她现在可是……呃,她的官职具体是什么来着,太长,有点想不起来了。不过不重要,总之,就冲着王庆宝这份眼力见儿,雁来就会给王大娘子这个面子。
  她认真思索片刻,才道,“既如此,那就取一个霄字吧。愿你扶摇而上,直入九霄。”
  王霄目光明亮,深深施礼,“王霄谢雁帅赐名。”
  “好了,那就先这样。”雁来说着站起身,王庆宝等人本以为这次见面结束了,正要开口告辞,就听雁来道,“秦州城如今尚在改建之中,我也还没去看过,今日正好与诸位一起去看看。”
  正好也让玩家和秦州城的居民把流程演练一遍。
  众人顿时喜出望外,拥着她出了城,往秦州城而去。
  留在城里负责改建工程的玩家和官员收到消息,都迎了出来。
  寒暄几句之后,玩家便请他们绕到另一边进城,“秦州城本来有四座城门,不过后来成了边城,就堵住了南北两边的城门,我们已经将之疏通了,以后往来的商队都要走这两扇门,从南门入,北门出。”
  也就是说,进出城的道路都是单行道。这倒不是故意的设计,实在是城中道路不够宽敞,而商队往往又人多货多,一旦掉头就很容易堵住,太耽误事。
  进了城门,原本的瓮城被改成了一处关卡,进城的货物要在这里清点造册,缴纳关税。
  一众商人听到“关税”两个字,身体就忍不住抖了抖。
  远途行商的利润很高,只看买价和卖价,能差出去几倍、十几倍,但这还真不是商人们黑心,而是路上过一个关卡就要交一次税,而且关税往往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按照货物价值的比例来交。
  就算一个关卡只收一成,过上十个关卡,成本就翻倍了。
  雁来见状,就笑道,“诸位放心,商队到了秦州城,只收这一次的税,之后无论是交易还是出城,都能用入城领到的凭证办理。”
  但商人们不敢放心,所有人都看向王庆宝,还有人伸手戳他,他只好小心翼翼地问,“这……不知税怎么收?”
  “不同的货物税价不同,但不会超过两成。”
  众人不敢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只有两成?”
  雁来做了个请的姿势,“诸位这次都带了货物,进去试一试不就知道了?”
  商人们有些按捺不住,便朝雁来拱拱手,先过去安排队伍了。
  王庆宝让王霄跟他们一起去,自己依旧跟在雁来身边,走进了这处关卡。一进门,就看到了立在当中的那块巨大的石板,他不由“咦”了一声,“雁帅,这莫非就是……”
  雁来点头,“就是秦州会盟碑。”
  王庆宝走过去一看,也就明白这块石碑为什么要立在这里,让人第一眼就看到了。因为互市的条款都写在了上面,包括雁来刚才说的税率。
  如此一来,人人都知道规矩,自然就少了被骗的可能。
  就连管理人员上下其手的可能,条款里也考虑到了,若是被人索贿,可以找任何一个天兵投诉。
  王庆宝当然知道天兵有足够的震慑力,于是下意识地问,“那要是天兵索贿呢?”
  雁来还没开口,一边的玩家先忍不住了,“你不要凭空污人清白!我们要你那点钱有什么用?”
  要是在现实里,她说这种话肯定没那么大声,但这可是游戏,玩家底气十足,下巴都抬得更高了。笑话,玩家在游戏里缺什么都不会缺钱的!
  雁来本来不想笑的,看到这个玩家的表现,还是没忍住笑出了声,她对王庆宝道,“要是有天兵索贿,你就像这样大声说出来,自然会有人替你主持公道。”
  王庆宝一脸尴尬,连忙道,“口无遮拦了,小人当然相信天兵的操守。”
  玩家嘀咕了一句,不说话了。
  天兵哪来的操守?他敢信,她都不敢。
  ……
  登记完出来,就是一个三岔路口。
  玩家介绍道,“顺着两边的路过去,都是旅店,食店、茶楼酒肆和一些服务性质的店铺。左边是吐蕃人经营,右边是大唐人经营。若是不急着交易,可以先找地方安顿下来。”
  “没有安西军经营的店吗?”立刻就有人问。
  “安西军也是大唐的地方嘛。”雁来说。
  这些店铺主要是原本的秦州城居民在经营,为了避免生活习俗不同而产生的纷争,才分成了两边。至于玩家的店,想开在哪边都行。
  王庆宝却是看着路口处的两栋建筑,问道,“这又是做什么的?”
  “那是办理货物存放的。要是不放心把货物放在店里,可以花钱存进仓库,还是左边吐蕃,右边大唐。”
  这回没人问安西军的货物放哪里了。
  人家在旁边就有一座城,多少货物放不下?
  继续往里走,终于到了市场区。这里总算有安西军的地盘了,还是一条三岔口,左边吐蕃,右边大唐,直走自然就是安西军了。
  之所以是安西军在中间,一方面市场布局是一个中字,两边的弯道能安排的店铺比中间的直道更多,另一方面,逛完了安西军所在的直道,不管是回客店还是去吃饭,不想绕路的话就要横穿两侧的区域,也能增加一些客流量。
  不过后面这一点,目前还只是顺带的,因为还没有人知道安西军准备卖的货物都是什么。
  直道入口处正在修大门,虽然尚未完工,但看起来十分气派,最重要的是占地很广,一看就知道两边可能还要建许多门房,并不是单纯的大门。
  就有人问,“这里又是做什么的?”
  “这是办理铜钱存放的地方。”提到这个,玩家的兴致显然比之前更高,一边说,一边从腰间的钱袋里摸出一把亮闪闪的钱币,拿给大家看,“喏,这就是我们安西军用的代币,一个白银币价值一千铜钱,一个黄金币价值一百白银币,交易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就不用带着几十斤重的铜钱到处跑了。”
  商人们各自分到了一个钱币,拿在手里观瞧。他们是专业的,自然一眼就能看得出来,这材质并不是真的金银,但又认不出是什么。
  开口一问,才知道是一种“合金”,就是用几种金属熔炼而成,品质极佳,不像普通白银那样容易发黑、磨损,最重要的是,这工艺只有安西军掌握,不用担心被人仿了去。
  众人一听,立刻就明白了这种钱币的价值所在。
  现在说是代币,但等人们习惯了这种轻便的金银币,谁还会在身上带大宗铜钱呢?
  只要安西军能够保证它的价值始终稳定——简单来说,就是拿着金银币来这里随时都能换成钱——那它就是真正的钱币。
  在全球贸易盛行、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之前,古代社会的钱币一直都是铜本位。很多人以为这是因为国内的金银产量不足,不能代替货币,这种说法对也不对。
  实际上,以古代的人口和铜钱的价值来看,国内的金银储量完全足够用。
  何况大唐现在也是有国际贸易的,外国的金银也会陆续流入。
  但为什么始终没有变成金银本位呢?那是因为金银都被拿去打造器皿、首饰、陈设和一些只有特权阶级才有资格用的东西了。如果只是这样,那也没什么,毕竟物质守恒,金银还是存在的,问题是古代还流行奢葬,大量金银器物作为陪葬品埋到了地下,等于彻底消失。
  所以西汉的时候,皇帝给大臣赐钱动不动就是几千金,到了东汉就只有几十斤、几斤,唐朝是金子和铜钱混着赐,大宋就只能赐铜钱了。
  但是铜钱太笨重了,雁来想要发展经济和工业,势必需要推出更轻便的货币。
  所以这个“代币”,就是她们玩的一个小花招。
  不说这是钱,也不强迫谁来用,但是在安西军的地盘它比铜钱好用,先把大家的习惯和信任培养出来。只要商人愿意使用它们,流通到其他地方,也只是早晚的事。
  ——顺便说一句,这是雁来那个还没有成立的幕僚团给她的第一条建议,算是投名状。
  看这些商人的表情,应该有戏。
  ……
  到这里,整个秦州城的布局就算是介绍完了。
  跟商人们想的很不一样。他们本以为也就是划分出一块地方来做市场,没想到会是把整个秦州城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
  安西军的野心不小啊……
  但越是这样,商人们就越高兴,这说明他们没有看错,这个互市确实大有可为。而占据先机的他们,当然也能分到最大的一块蛋糕。
  正当他们以为这一趟就到此为止时,却听雁来问道,“诸位,要进去逛逛吗?”
  众人一愣,王霄问道,“莫非里面已经有店铺开业了?”
  “本来还没到开业的时候,不过诸位既然来了,总不能让你们空手而归。”雁来说,“请吧。”
  一行人走进了这条属于安西军的街道。
  雁来没有客气,确实大多数店铺都是关着门的,只有零星几家开着门的。不过就是开着门的这几个店铺,也让他们看花了眼睛。
  时下的店铺,还没有正儿八经挂个牌匾的做法,一般都是挂个幌子,酒店就写个酒字,茶馆就画一片茶叶之类的,只是人们口口相传时,会叫个黄家酒店、赵家逆旅之类的。
  但这条街上的铺子,却是直接把“一家人杂货铺”“万珍堂”之类的招牌挂出来了。
  店铺更是装修得花里胡哨的,一眼看去十分醒目。
  众人举步走向了万珍堂,默契得出奇。
  万珍堂的老板看到客人登门,也是一脸的喜笑颜开。她就知道,这种名字对古人的吸引力更大,有特攻加成!
  万珍堂其实也是个杂货铺,而且卖的东西还没对面那个“一家人杂货铺”齐全。毕竟她的货都是在官方工厂里拿的,对面却有自己的作坊。
  一进店,众人又被震了震。
  因为大唐的店铺同样不兴将所有的货物都陈列出来,而是都放在柜台里,客人问了再拿出来。
  眼前这种讲究布局和光线的陈列方式,就算是普通货物也能看出质感来,何况上面摆放的确实都是珍品?
  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在光照下显得十分剔透的玻璃器物,这些器物品类丰富、五颜六色,每一件看起来都像是艺术品。众人谨慎地没有上手,只是站在货架前打量。
  王庆宝看了半晌,忍不住问,“这些玻璃的品相怎么都这般好?”
  这时的玻璃还是天然宝石,品相自然不会很好,多有瑕疵,而店里陈列的这些,却几乎挑不出毛病,反而让人心生疑惑。
  开店的玩家笑着应道,“因为这些都是人工烧出来的呀!”
  商人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以他们的身家,家里自然也有不少玻璃制品,大部分都是胡商从西域带来的。其实大家心里早就有过疑惑,哪有那么多那么大块的天然宝石,可以打磨成各种器物?
  所以此刻听说玻璃能像瓷器那般烧出来,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他们吃惊的是安西军竟然掌握了这样的技术。
  但是再想想那些天兵,又觉得理所当然。虽然按照流传的说法,天兵到了人间,也只是凡人,除了能复活之外,没有超出凡人的力量。可是没有人会真的只将他们当成普通人,他们也不可能真的普通。
  天兵的影响力无处不在,现在拿出新的工艺,也不足为奇。
  商人们想到这里,再看向店内的其他商品,眼神顿时不一样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