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278节

带着玩家在大唐搞基建的日子 第278节

  就算亲戚里没有从事某个行业的,也能替她打听出来。
  眼看第五交响曲cue了她,高泠就在频道里发了句“我试试”。
  见她冒泡,不少人都出声打招呼。
  高泠不认识他们,他们却都知道她的名字。
  高泠不太习惯这种当面的热情,寒暄了几句,就道,“那你们聊,我先撤了。”
  “你人还在成都吗,真不来跟我们共襄大计?”高富帅有些好奇地问。
  高泠:不了,难得过来一趟,估计要多待几天。
  “看来天府之国真是好地方。”高富帅玩笑道,“可惜我实在是不想赶路了,尤其不想走这种很难走的路,雁帅什么时候在那边开了复活点我再去。”
  他这么一说,众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显然都想到了他之前去逻些城的经历。虽然确实很拉风,至今为止那条线都只有他一个人走过,但赶路过程中的辛苦、无聊和孤独也是实打实的。
  眼看话题已经转到高富帅身上,高泠就默默退出团队频道,关上了面板。
  一杯茶适时地被放在了她面前,对面的人温声笑语,“小娘子在想什么?”
  “没什么。”高泠端起茶盏,战术性喝水。
  然后她脸上的表情顿时变得精彩起来。
  大唐的茶都是要加调料煮的,葱姜大枣、橘皮茱萸、酥酪花椒……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加不了。虽说味道有点过于丰富,但当成特殊风味的奶茶来看待,倒也不算难喝。
  倒是自从陆羽写了《茶经》之后,文人士大夫就开始鄙视在茶水里加入大量调料的做法,认为这样反而影响了茶的本味。
  但盐还是要放的。
  所以薛涛端过来的,就是这么一盏加了盐的、飘着一层漂亮汤花的、符合大唐上流社会审美的茶。
  “你那是什么样子?”薛涛眉一挑,面露嗔色,“这可是最顶级的蒙顶石花,一般的客人,我可不舍得用它招待,看你也不是个俗人,怎的却不识好?”
  高泠干脆放下了手中的茶盏,“我只是不解,为何定要在茶水里加盐?”
  按照陆羽的《茶经》,煎茶在这一时期,已经进入了挑剔木柴、水质、茶器的阶段,乃至连煎煮的火候、冲泡的缓急也都大有讲究,俨然后世日式茶道的滥觞。
  明明是桐木做柴、砂壶为器,用山泉水煮出来的茶水,盛在白瓷盏中,色青沫绵,香清意雅,看起来跟高泠熟悉的绿茶已经没有太大的分别,结果一喝是咸的。
  谁懂这种感觉啊!
  薛涛还真知道。她手捧茶盏,一口饮尽,这才答道,“为了中和茶叶的涩味。”
  高泠一愣。
  薛涛又叹道,“最顶级的茶叶,都是选青春年少的采茶女,于朝阳未升、晨露未干之前采摘,即使如此,涩味也无法完全去除,须得加盐中和。”
  “这么夸张的吗?”高泠有些惊奇,她一直以为这些都只是噱头,难道还真的能影响茶叶的品相和味道?
  “何止,采茶的少女还要留长指甲,只能用指甲掐尖,不能接触到皮肤。”薛涛道,她还真是此道行家,知道得十分详细,“蒸茶时也要用最好的木柴、最好的水,如此才能出最上品的茶。”
  高泠听得叹为观止,难怪只有上层社会才流行只加盐,能尝出本味的茶。
  民间可吃不起这种排场的茶,如果次品茶叶的涩味确实更重的话,确实需要加更多调料去中和,不然根本没法入口。
  “等等……”想着想着,她忽然一顿,“蒸茶?”
  “是啊。”薛涛理所当然道,“茶叶都是蒸制之后再发酵,最后做成茶团、茶饼。”
  “茶叶不是炒出来的吗?”高泠下意识地反驳。但旋即她就反应过来了,对啊,这个时期的大唐,连铁锅都还没普及,食物的烹饪方式也多是蒸、煮、烤,炒菜也好,炒茶也罢,自然都没有条件。
  听到她的话,薛涛也有些好奇,“茶叶要如何炒?”
  “用铁锅炒。”高泠答道。
  薛涛失笑,“民间哪得那许多的铁器。”
  民间没有,但玩家有啊!
  高泠忽然意识到,这似乎也是一个商机,不但能够喝上自己熟悉的茶,也能将茶叶的价格打下来。毕竟只听说采茶要在明前雨后,从来没听说过只能在太阳没出来之前采茶的,没了时间限制,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不过她自己对做生意没什么兴趣,回头把这个商机告诉游悠悠,让她去操心吧,那家伙似乎很缺钱的样子……
  见她又开始出神,薛涛自顾自地喝起了茶。
  大唐人喝茶,跟后世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不尚细品。
  《红楼梦》里妙玉说,“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
  但唐朝人喝茶却是豪饮,只有喝得够多,才能领会茶中真趣。
  卢仝有一首诗写得十分详细:“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喝得够多,甚至能成仙。
  既讲究又豪放,或许这就是大唐吧。眼看薛涛一个人喝完了一壶茶,高泠不由得心下赞叹。
  至于茶和酒一样,喝多了也能激发诗性,就更没什么好奇怪了。
  高泠被薛涛指使着帮忙磨墨,看着她挥毫赋诗,感觉十分有趣。
  “小娘子解诗否?”薛涛忽然转头问她。
  高泠老实摇头,“音韵美、意境美这些还是能看出来的,至于平仄格律,乃至用典用事,大都不懂。”
  薛涛目露可惜之色,“你这样的人物,怎么竟不懂诗?那你会什么?”
  “乐器都会一点。”高泠尽量矜持地说。毕竟年轻,被人这么褒贬,还是有点不高兴的。
  薛涛来了兴致,“我这里大多乐器都有,可要试试?”
  高泠选了古琴,净了手,坐下来时,薛涛已经在一旁焚上了香。
  乐声泠泠,香烟袅袅,薛涛一开始还有心点评高泠的造诣,后来就渐渐神思浮动,目光迷离朦胧,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之中。
  她已经不年轻了,人生中有太多的经历可供回想、品味。
  直到一曲终了,薛涛回过神来,看向高泠,笑着问道,“天兵之中,都是如你这般有趣的人物么?”
  高泠认真地想了想,还是点头道,“虽然不知道你说的有趣是什么意思,不过天兵确实都挺有趣的。怎么样,要不要去我们那边看看?”
  薛涛注视着她,见她表情认真,也说不清心里是什么样的情绪。
  她生于蜀中、长于蜀中,似乎也该老于蜀中。不只是薛涛自己这么想,别人似乎也都是这么想的。所以许多年里,有那么多人来来去去,却从来没有人对她发出过这样的邀请。
  要不要跟我一起走?
  孔夫子说:四十不惑。薛涛本以为,到了她这个年纪,应该什么都看清了、看淡了。
  可是听到这句话,心中竟还是会如同少女时期那样,涌起无尽的期望与畏惧。
  不是无望地留在原地等待,不是无力地看着别人来了又走,而是自己走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不曾见过的风景。
  ……
  开启了北口守捉所的复活点之后,雁来看着再度归零的气运值余额,不免有些心痛。
  大电影转化来的气运值增长已经逐渐停滞,以后就没法再快乐地躺着数钱了。
  好在目前的地盘也足够消化一段时间。
  完成了新的版本更新,眼看幽州的局势重新稳定下来,该安抚百姓的安抚百姓,该开荒种地的开荒种地,该出关探索的出关探索,雁来便打算回洛阳去了。
  正琢磨着,就有玩家来报,成德节度使的使者王廷凑和横海节度使的使者程知用求见。
  对此,雁来的反应是,“后面那个是谁?”
  “咳……”郝主任在旁边干咳一声,“横海节度使,也是河北的方镇之一,不过目前治下只有沧州。”
  横海节度使原本领沧冀、德、棣四州,也还算是有排面的。
  可是谁让它运气不好,匹配进了普天之下最修罗的河北大区呢?
  西边的河东节度使、南边的河南府都是朝廷必救之地,绝不容许其他人染指,北边又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地盘,那河北三镇不就只能朝着横海节度使用力了?
  所以安史之乱后,除了沧州之外的三州屡次易主,如今也还是成德的地盘。
  不过也正是因为三家都要争夺,所以反而给了横海节度使夹缝求生的机会,虽然弱得连雁来都想不起他们,但还是坚强地存在着,并且将一直延续到唐末。
  所以,玩家在河北三镇掀起惊涛骇浪时,就在一旁的横海节度使也是胆战心惊,随时关注着局势。
  眼看天兵已经把三镇都打服了,立刻就派了使者过来。
  “原来是这样。”雁来恍然,对郝主任说,“能不能弄一幅把方镇都标出来的地图?”
  下次不能再闹这样的笑话了。
  郝主任满口答应,又说,“我的建议是见一见,稍微安抚一下。天兵最近好像鼓捣着要修建一个港口,沧州就是最好的选择。”
  雁来嘴角抽了抽,玩家还真是薅羊毛上瘾啊。
  不过这个横海节度使既然把使者派过来了,想必不会拒绝这点小小的要求。从这一点来看,也不得不说那个程权是有自知之明的,他要是不来,玩家就该主动去找他。
  “那就见吧。”雁来点头,又问,“对了,王廷凑又是怎么回事?”
  “这就不清楚了。”郝主任摇头,想了想道,“不过之前我们经过赵州的时候,他好像也求见过,还说可以率领成德的军队随天兵作战,不过帖子送来的时候,我们都已经出城了。这是在那边没见到,直接跟过来了?”
  雁来闻言笑了,“真是个聪明人,那也见见吧,我有点好奇他想干什么。”
  虽然玩家不需要,但他的态度摆出来了,而且,能在那个时候判断出天兵要打幽州,甚至从玩家划地盘的行为中猜到她会亲自过去,这份眼光也不错。
  横海来的使者姓程,一听就知道是节度使程权的亲属、心腹。
  不过这个程知用看起来没有任何藩镇的跋扈之态,显得谦恭谨慎,而且一上来就表示,天兵在河北三镇推行的新政非常好,他们横海也一定跟上。
  可以说是很有当小弟的自觉了。
  听雁来说想在海边划一处地方来修建海港,程知用更是大大松了一口气。就怕她不提要求,那说不定是想把整个沧州都吞下。现在既然开了口,短时间内应该不用担心了。
  不过他还是有些为难地道,“划地方倒是没问题,海边多的是空地。只是水势泛滥,恐怕难以修筑城池……”
  这倒不是杞人之忧,根据专家研究,历史上黄河曾经有过六七次大改道,时而注入渤海,时而又从山东入海,时而干脆夺淮河入海,可以说,黄淮平原基本都是黄河频繁改道冲刷出来的。
  至于小的改道、泛滥、决堤之类的毛病,那都不值一提了。
  所以沧州的沿海地区基本都是沼泽地,没法住人,也没法耕种。
  程知用觉得,这些还是先说清楚了比较好,免得天兵到了地方一看,还以为他故意骗人。
  “这个倒是没关系。”雁来不甚在意地道。
  新中国成立以后,黄河再也没有出现过改道,可不是因为它突然良心发现了。
  游戏里抄现实的作业,不要太简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