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这个中滋味,大约也只有他个人知晓了,旁人是不能体会的。
也不能让旁人体会……
而先前那些打赌夏明月的手艺和赖大厨相比如何的人,在一碗豆腐汤下肚后,皆是有了答案。
不能说夏明月的厨艺比赖大厨好上多少,只能说赖大厨与夏明月相比的话,还差上十几条街而已。
众人心中了然,此时也不声张,只默默地按照先前的约定,从钱袋中拿了钱出来,分别奉在城隍老爷的案前。
而先前对夏明月表示质疑的娄山子,亦是心服口服,拿了一百个钱奉了上去,更是到了夏明月跟前,冲她作了一揖。
夏明月和吕氏正在一旁咬馒头,喝豆腐汤,此时见人如此,皆是吓了一跳。
“夏娘子勿怪。”娄山子解释,“是方才我认为夏娘子的厨艺不如赖大厨,还与旁人打赌,现如今尝了夏娘子做的这豆腐丸子汤才知道,夏娘子的厨艺当真是好。”
“是我先前轻视了夏娘子,所以特地来向夏娘子道歉。”娄山子说罢,又是冲夏明月端正行了个礼。
“郎君客气。”夏明月福了一福,“赖大厨久在城隍庙中做事,我今日也算毛遂自荐,郎君并不认识我,也不知晓我的底细,有所怀疑也是情理之中,郎君不必自责。”
“多谢夏娘子。”娄山子笑了一笑,而后去和方才那些人一起,张罗着收拾碗筷。
夏明月和吕氏则是忙将碗中的汤喝干净。
第103章
懊恼(月票150加更)
夏明月今日出力颇多,为其盛饭之人也是心疼她,一勺子下去,满满登登,皆是稠物,就连馒头都给她多拿上了一个。
而夏明月忙碌了一上午,此时也是饿得厉害,只将碗中各种样式的豆腐和馒头吃了个干净,也帮着其他人一并收拾碗勺。
一切忙碌完毕,庙祝冲各位义务来帮忙之人道谢。
尤其冲夏明月道,“今日多亏了夏娘子,夏娘子和吕娘子既是来庙中祈福求平安,今日为城隍老爷做的这许多事,必定会被其念及,保佑夏娘子和吕娘子的家人平安无事。”
说罢,又拿了两个平安符分别给了夏明月和吕氏。
“这些平安符素日一直在城隍老爷的案上供奉着,受城隍老爷的福泽极厚,二位拿了回去交由亲人带着,一定能够保平安。”
像他们这样的妇人来求平安符,大多是因为家中有人从军的缘故。
庙祝在城隍庙多年,看的分明。
“多谢。”夏明月和吕氏道了谢,欢喜接过,而后小心地收了起来。
又在庙中待了片刻,在城隍老爷跟前拜了又拜,夏明月和吕氏这才离开往家走。
在庙中帮忙的人,也陆续离去。
娄山子走的最晚,从庙中出来后,进了旁边的胡同。
一直走到胡同最里头,推开了最破旧的一扇门,走了进去。
穿过有些荒芜破败的院子,娄山子进了屋子,赖大厨此时正倚在炕上,口中抿着黄酒。
见娄山子进来,赖大厨忙起了身,“咋样,今儿个可一展身手了?”
“不曾。”娄山子面色讪讪,“那位夏娘子厨艺极佳,做出来的豆腐丸子汤滋味颇好,我喝着倒比赖大哥你的手艺还要好上许多。”
“当真?”赖大厨有些意外,却又喃喃道,“这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有人比我厨艺好也是寻常事,不算稀奇。”
“倒是你,到金丘县也有段时日了,一直也没谋个正经事来做,本想着这回我装了病,你露上一手,往后这庙中的事儿便由你来接手,等名头渐渐出去,旁人家的红白喜事,也就愿意请你去做了。”
“不曾想,今日到是叫人截了胡去,且截胡的竟然还是个小娘子,往后我看庙祝怕是都想请她来做饭食,更轮不到你这边了,你说说你这运气也是差的没边儿了。”
赖大厨有些气恼。
娄山子却是嬉皮笑脸,“赖大哥这是哪里的话,我到金丘县城后无依无靠的,全靠赖大哥接济才活了下来,这不是最大的运气是什么?”
“本事不大,光知道耍贫嘴。”赖大厨没好气地白了娄山子一眼,“得了,我给你想想旁的办法,咋的也给你谋个活来做。”
既应了这声大哥,那便得担得起大哥的责任才好。
他先前也有一个弟弟,只可惜这么多年以来世道不太平,早在十多年前,弟弟便病死在了逃荒路上。
若是弟弟还活着,兴许也有娄山子这般大了。
“方才我在庙中忙的时候跟人闲聊,说是这几日悦然酒楼缺后厨伙计,我先去试一试。”娄山子道。
“悦然酒楼那的大厨姓高,跟这姓一样,眼皮子都要高到天上去了,素日最是瞧不起旁人,还总是藏着掖着,你到那去只怕待个三五年也拿不了勺子,学不了手艺,只能出些苦力气罢了。”
赖大厨有些担忧,“你聪明伶俐,学东西也快,若是在悦然酒楼那,怕是就彻底耽误了。”
只当个伙计,那往后一辈子就都是伙计,掂不了勺,掌不得火,厨子的前途就算是葬送了。
“先待着,再看看有没有旁的机缘。”娄山子道,“这悦然酒楼是不大好,可好歹也是个酒楼,在后厨里头待着,往后总归还能有点旁的机会,若是一直在外头待着,跟厨子更沾不得多少边儿,怕是更不成的。”
最要紧的是,当了伙计之后,管吃住,一个月还能拿上些月钱,也能够给赖大厨打上两壶酒来喝。
“也有些道理……”
赖大厨想了许久,这才点头,“成吧,就先按你说得来,我记得先前认识一个叫冯大海的,现在在悦然酒楼那切菜,我约他出来喝顿酒,打个招呼,也能多照顾些你。”
“谢谢赖大哥。”
娄山子心中暖意十足。
想来这亲大哥也不过如此了吧……
夏明月和吕氏回到家之后,各自将平安符放了起来。
吕氏放在了床头,夏明月则是将平安符放到了一个小木盒子里,放在先前陆启言躺过的那处土炕的炕头。
陆启言是个好人。
但愿陆启言此次能够平安无事。
夏明月闭目冥想,心中暗暗祝福。
而此时距离金丘县城一百多里地的陆启言,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喷嚏。
“大队头从方才开始就打了两个喷嚏,怕不是着凉了吧。”旁边有小兵询问。
“这般热的天,大队头身子强健,怎会着凉?”又有小兵打趣了起来,“我看那,应该是有人念叨大队头才是。”
“大队头春日的时候成了婚,这次又许久不曾归家,必定是家中嫂子想念至极,念叨两句,大队头这才打了喷嚏?”最先说话的小兵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夏明月想念他?
陆启言的脑中顿时浮现出了清丽如荷的面容。
夏明月是个性子温柔之人,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态度不明的情况下,仍旧能够稳住心神,有规划地开始她自己的生活。
世人时常用浮萍来形容女子,可夏明月分明就是能够迅速扎根,不畏艰难险阻的卷柏。
这样的女子,当真会在闲暇之时思念他这个不过占了名头的丈夫?
陆启言眯眼扭头,瞥了他们两眼,“看来你们颇有经验?”
这几个人,年岁皆比陆启言小,此时都还不曾成婚,实打实的光棍儿。
被陆启言这般一回怼,登时没有了话可说,反而是有些难为情。
说啥这回回去也得娶上媳妇才成!
可前提是,这回能够平安回去……
此次攻城,久攻不下,死伤无数,光他们认识的,接连去的已经好几个。
第104章
气死他
他们未必有那般硬的命呢。
一想到此处,几个人的表情皆是落寞了下来,周围气氛登时变得十分低沉。
瞧着原本五十人的大队,因为有些人受伤的缘故,此时只剩下了不足四十人,陆启言心中悲怆,却沉声道,“你们放心,我一定将你们平安带回去。”
竭尽他所能!
陆启言素日为人仗义,冲锋杀敌时又十分勇猛,将其他人护在身后,不似有的大队头一般,只知道勒令底下人往前冲,待论功行赏时又极力往身上揽功。
因此,队中所有人对陆启言皆是十分钦佩,就连先前对陆启言并不大服气的郑三福,这会子对其也隐隐生出了些许敬意。
眼下见陆启言这般说,众人心中皆是犹如吃了定心丸一般,重重点头,“嗯!”
他们一定能够平安的!
“大队头是对我们好,身手也了得,可这回……”有人欲言又止。
此次他们在这里打伏击,为的是牵制住前来支援长洲府的援军,切断长洲府所有的供给,使其成为一座孤城。
城内粮草箭矢尽绝之时,便是城破之日。
但,此时被派到这里的,不过只有三个军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