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魏大厨对夏娘子这个人,亦是产生了许多好奇心。
  这个夏娘子,做饭当真就那般好吃,还能比得过他这个大厨不成?
  这个疑问在心头久了,让魏大厨萌生出来了想要尝一尝其手艺的念头,但小饭堂事杂繁忙,他也顾不得。
  这会子竟是有夏娘子所做的吃食送到小饭堂里头……
  尝一尝?
  而戴昌年见魏大厨似有跃跃欲试之意,便道,“魏大厨和夏娘子也算是同行,论理来说也都是有技艺之人,大约会有互相切磋之意,魏大厨要不要尝一尝夏娘子的手艺?”
  “也好。”魏大厨点头。
  尝一尝,也好评判个高低。
  说罢,魏大厨取了干净的长竹筷,打开瓦罐,从里面捞了些卤味出来。
  这罐子里头卤的皆是豆干,腐竹等素食,待捞了半碗后,魏大厨换了双筷子,往口中送。
  一块豆干,一块腐竹,一片藕,一片土豆……挨个都尝了一遍后,魏大厨甚至又往口中塞了个卤蛋。
  待就着一碗茶水将这卤蛋尽数咽下去之后,魏大厨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这些,就是夏娘子做的卤味?”
  “正是。”戴昌年亦是微微蹙眉,“魏大厨觉得滋味如何?”
  “若是说了实话,这滋味……”魏大厨撇嘴道,“还真不咋地。”
  比着他做的,还是差远了的。
  不咋地?
  老李头登时一愣。
  从方才打开瓦罐盖子时,他便闻到了浓郁的卤香味,看着魏大厨在那吃的时候,他更是馋的口水都要流了出来,可这会子魏大厨却说这卤味滋味不咋地?
  怎么可能!
  见老李头不可置信,魏大厨将碗推了过去,“若是不信,你们一并尝一尝。”
  第193章
  病了
  老李头接了筷子,端了碗,半信半疑地夹了吃食往口中送。
  就在土豆片入口的瞬间,便已是浓郁无比的香味,丰富醇厚的口感更是在口中肆意撞击……
  单是这素卤,老李头便觉得要用十分美味来形容。
  若是那些卤肉卤鸡什么的,老李头一时都有些想不到,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美妙的滋味。
  这样好吃的东西,怎么魏大厨就说不好吃呢?
  老李头不解,只求助地看向戴昌年。
  而戴昌年也在尝完这素卤之后,眉头紧皱地看向魏大厨,“魏大厨当真觉得这不好吃?”
  “这是自然。”魏大厨满脸严肃,“的确是不大好吃。”
  见戴昌年的眉头皱得越发有些狠,魏大厨有些不悦,“咋的,是觉得我没说实话?”
  “这好吃就是好吃,不好吃就是不好吃,我可不是那种打压旁人,不愿意承认旁人厉害的人,还犯得着说谎不成?”
  “不过我也纳闷的很,先前常听人说这夏娘子厨艺精湛,咋的这回竟是做出这般难吃的卤味,是这夏娘子不会做卤味头一回做没做好,还是说这根本就不是夏娘子做的,你们在诓骗我?”
  眼看魏大厨言辞激动,戴昌年知道他并没有说谎。
  魏大厨的确是觉得这些卤味并不好吃。
  但他们皆是觉得好吃的卤味,魏大厨却觉得滋味不行,再结合魏大厨平日做饭滋味并不如人意,却自信满满的情况来看……
  魏大厨,大约是病了。
  味觉不全,亦或者味觉混乱,以至于他与旁人尝到的滋味完全不同。
  所以才会导致魏大厨明明很努力在做饭,但做出来的饭菜滋味……
  戴昌年顿时心里颇为复杂。
  而本就有些生气的魏大厨见戴昌年表情变幻,这会子越发有些不耐,“说话啊!”
  “这些卤味……”戴昌年顿了顿,“的确是褒贬不一,所谓各花入各眼,这卤味的滋味到了每个人的口中自然也就评价不同。”
  “但这到底是夏娘子的一番心意,总归不能浪费了去,晌午还是得烦劳魏大厨看着分发下去吧。”
  至于魏大厨生病之事,他需得告知了周智清,然后再看如何去请了大夫过来为好。
  戴昌年这般岔开话题的说法,仍旧让魏大厨心中有些不悦,但对于分发卤味之事,他却认同戴昌年的说法。
  到底是一番心意,是不能浪费了的。
  不过这般滋味不咋地的卤味……
  也罢,也就这一回,大家委屈一顿也就是了,待到晚上时,他再给众人改良伙食,也算是补偿一番。
  魏大厨这般想,只招呼了小饭堂的厨娘们出来搬东西。
  日头渐渐升高,很快到了正当空。
  夏明月所有不懂之处和不认识的字,皆被完全解答,且周智清见时间还有富裕,又教了夏明月几页书。
  直至夏明月能够熟练朗读,周智清这才捋了一把下巴上的胡须,“嗯,今日到这里即可。”
  即便潜心好学,每日学习的东西也该有个定量为好。
  贪多容易嚼不烂,囫囵吞枣地学,效率并不高。
  周智清是个讲究学习质量的人。
  “劳烦周山长了。”夏明月福了一福。
  “夏娘子客气。”周智清道,“我送给夏娘子的这几本书看完之后,夏娘子可以找些旁的书来看,四书五经类的可以阅读,女则女训类的亦可以阅读,全凭夏娘子喜好即可。”
  有些女子内心强大颇有抱负,可以像男子一般读些心胸开阔些的书。
  若是往后只想着相夫教子的,后者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只要读书,其实不拘什么样的书,总是能学到东西,只需学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即可。
  夏明月想了想,“话本可以吗?”
  周智清,“……”
  “也可,话本多是白话,读起来反而更加容易一些,用于巩固所学的字也十分适宜。”周智清道。
  “好。”夏明月点头应答。
  兴冲冲的。
  周智清下意识摸了摸鼻子。
  看夏娘子这高兴劲儿,难不成读书识字,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独立地看话本?
  也,也不错?
  毕竟文字这种东西,就跟翻地的锄头,炒菜的铁勺一样,是一种工具,并非只是为了考取功名,吟诗作赋,用于消遣也不是不能……
  对,吧?
  周智清轻咳了一声,“总之,下回若是还有不认识的字或者不明之处,夏娘子仍旧可以随时来县学寻我。”
  “是。”夏明月再次福了一福,“多谢周山长。”
  而后,向周智清告辞,夏明月推上老李头早已给准备好的平板车,往回走。
  途径东大街的书铺时,夏明月停了下来。
  捏了捏怀中的钱袋子,确定今日带的银钱足够消费,夏明月抬脚走进去。
  书铺中的店小二见有人来,急忙笑脸效应,“客官……”
  在发觉来的是个妇人时,脸上笑意减了大半。
  书铺中卖书,也卖笔墨纸砚等物,可以说主要是供应学子书生所用之物,前来买东西的也大多是书生学子,最不济也都是身边的小厮或者书童。
  妇人来铺中买东西的,极少,即便是有,也是他们不大喜欢的对象。
  因为妇人大多斤斤计较,且并不懂行,需得解释许多遍这本书和那本书价格为何不同,这种纸张和那种纸张用处不一。
  且往往是口沫横飞地说上一大通,妇人自己一头雾水,最终留下一句“还是让我夫君来买吧”,便扬长而去。
  可谓是十分浪费时间和精力。
  伙计脸上露出些许苦意,但还是勉强应对招呼,“不知这位娘子想要些什么?”
  “我想找寻几本话本。”夏明月笑问,“不知当下是否有时兴的话本推荐。”
  能时兴的,大多都是被市场检验过的,虽然可能出现因个人口味不同而不喜欢的状况,但至少不会差到哪里去。
  来买话本?
  伙计顿时来了精神。
  一来是因为话本售价不便宜,利润更大一些。
  二来能让妇人来买话本的,要么是妇人自己认字懂行,要么便是受丈夫所托,而能允许丈夫看话本的,必定这性子上也是极为个性不同的,但不拘是哪种,这生意大约都不难做。
  第194章
  话本
  “有的。”伙计忙从架子上拿了几本下来,“您看看这几本,皆是当下卖的颇好的。”
  夏明月接过,端详了一番。
  《玉华记》、《金簪录》、《春闺梦》……
  大致翻上几页,夏明月发觉,大多讲的是才子佳人之故事,要么便是因家族相争爱而不得,要么便是因身份地位悬殊而被家人反对,但皆是虐恋情深,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起初的情节看起来有些狗血俗气,但架不住写这些话本的书生学子笔力深厚,用词精炼,各种形象跃然纸上,读起来十分舒适。
  夏明月挑选了两本想看的,又问,“可有什么怪谈异志类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