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果然了,只要跟着夏娘子,不拘做什么,都是享福的!
  庄翠和银巧各自感慨了一番,将分得的野鸡肉吃了个干干净净,甚至连骨头都嗦了嗦,这才心满意足地洗漱收拾后歇息。
  接下来的几日,因为陶康来持续称病,并不露面,李君诚照例和善好说话,一切皆是听从陆启言和夏云集的安排,并无太多的麻烦。
  日子过得太平无事,每日不过是日常赶路,享用美食。
  路过山林,猎上一些野味,途径河流,捞上几尾鲜鱼,或烤或烧或炖或焖,香气浓郁,滋味美妙,陆启言和夏明月等人吃得不亦乐乎。
  这浓郁的香气,日日都在所居住的驿站或者晌午造饭时临时歇息的上空飘扬,只引得李君诚都忍不住将鼻子抽了又抽。
  都说这大周国地大物博,吃食种类更是多样,美味无比,现在看来果然不差?
  真想吃啊!
  只是,他是金卫国的二殿下,若是这般厚颜无耻地前去讨要吃食,会不会显得有那么点丢了份儿?
  但这话又说了回来,金卫国都已经因为战事接连落败,主动前往大周国的京城和谈,若是仔细论的话,还有什么事儿比这件事更加丢份儿的?
  他也不过就是多了解一下大周国的饮食人文罢了。
  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李君诚花了许久的时间说服自己,连身边的侍卫都没有带,只自己一个人慢悠悠地在附近转悠。
  而后,以椭圆形的行动轨迹,不断地缩小其范围,以此慢慢靠近陆启言和夏明月等人。
  而此时,夏明月烤鱼正接近尾声。
  这次的烤鱼并非是以直接将鱼宰杀之后用竹签串起来接触火的方式来烤,也并非是寻常在家中时常吃的那种以铁盘来做的烤鱼,而是将宰杀好的鱼腌制完毕之后,连鱼带腌制的料汁等一并灌入到十分粗壮的竹筒之中。
  将竹筒两端密封,再用麻绳捆个结实,将竹筒架在篝火上面,不住地转动竹筒,使得鱼在烤制的过程中能够受热均匀。
  这般做出来的烤鱼,既能充分感受火焰的高温,又能保存充足的汤汁水分,做出来的烤鱼不但醇香无比,肉质也更加鲜嫩可口。
  此时烤鱼外面的竹筒已经因为不停接触火焰的缘故变得发黄,甚至发黑,而内里鱼肉完全成熟且内里汤汁沸腾,从竹筒的缝隙中冒出丝丝热气,带出了幽幽的香味,不断地撩拨人的味蕾。
  夏云集摩拳擦掌,只等着这几只烤鱼尽数都烤好之后大快朵颐。
  陆启言则是帮着夏明月不断地转动这些竹筒,在看到不停地在周围散步,但是眼神直勾勾盯着这里的李君诚时,张口唤了一声,“二殿下。”
  喊他了,终于喊他了!
  李君诚喜出望外,几乎是蹦蹦跳跳地走了过来,“陆指挥使唤我所为何事?”
  陆启言笑盈盈地迎上李君诚满含期盼的目光,幽幽开口。
  第629章
  风雪
  “我看二殿下在周围闲逛,可是刚刚吃罢了午饭,到处走一走,消消食?”
  李君诚,“……”
  这开口就给他下了一个已经吃完晚饭的定论,还让他怎么接话?
  怎么接话!
  李君诚嗫嚅了半晌,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陆启言却是又接着道,“二殿下若是消食的话,不妨往那边走上一走,虽说现如今正值冬季,但也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过冬,今日天气好,大约能看到许多景致。”
  “河边的芦花虽然冬日里面已经尽数枯萎,但放眼望去枯黄一片,也别有一番滋味的。”
  李君诚梗着脖子了半天,最终点头,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好”字。
  更是冲陆启言拱了拱手,“多谢陆指挥使提议,我这就去瞧一瞧。”
  好好,瞧一瞧!
  李君诚几乎是咬牙切齿,一步三回头离开的,临走之时,把鼻子抽了又抽,俨然满都是遗憾,十分不情愿。
  这样的情景,让夏明月看笑了。
  这素日也不曾见陆启言这般小气,这会儿这般吝啬的模样……
  竟是有点可爱?
  只是这话说了回来,金卫国虽然入京议和,但和大周国此时的关系也是十分微妙。
  陆启言和夏云集一路护送,不过是大周国客气加上东道主必备的礼仪而已,倒也不必将李君诚一行人尽数供起来。
  这般保持距离的疏远,也是两国博弈的手段之一。
  夏明月抿唇笑了笑,眼看竹筒烤鱼的火候差不多,让陆启言和夏云集一并将竹筒都拿了下来,准备解开麻绳。
  大竹筒原本便是从中间剖开又重新捆上的,此时只需将麻绳的束缚去除,剩下的半截平整地放在充当临时桌子的石块上头,便成为了天然的盘盏容器。
  拿上筷子,再来一张伙夫们烙出来的喧腾软和的发面饼子,直接开吃!
  烤鱼做得是微辣的口感,此时趁热来吃,微微有些烫口,最是合适。
  鱼肉鲜嫩可口,清香之余又因为各种调味料的加成而滋味浓郁无比,越吃越觉得好吃。
  “好吃!”夏云集一边斯哈斯哈地吸着凉气,给口中有些微烫的鱼肉降温,一边含糊不清地感慨。
  “人间美味。”陆启言也忍不住连声赞赏,更是不停地给夏明月夹上两块鲜嫩的鱼腹肉。
  “不错。”夏明月也是连连点头。
  这般竹筒烤出来的烤鱼,本就乡野气息十足,此时又是实打实地野炊,更添滋味,吃起来的感觉也就更加与众不同。
  总而言之就是……
  美味,舒坦!
  庄翠和银巧两个人更不必说,只吃得连说话的功夫都没有,偶有停歇之时,也是忙着将不小心吃进口中的鱼刺小心地用舌头和牙齿给滤了出来。
  一众人有说有笑地品尝且议论着竹筒烤鱼这样的美味吃食,远处在那百无聊赖扯下一朵芦花的李君诚微微扬起了下巴。
  今日阳光极佳,微风和煦,只是他为何觉得如此冷呢?
  似有寒风从心头刮过,凛冽无比……
  而到了下午时,原本和煦的微风慢慢变大,风力能够卷起道路上的沙石,甚至刮得早已落尽叶子的树木枝干嘎吱嘎吱作响。
  待傍晚之时,这天彻底阴了下来,而后这风越刮越大,后半夜更是飘起了细碎的雪花。
  雪花不大,也不密集,随风飘落,落在地上之后,更是很快被凛冽的寒风吹得踪影全无。
  以至于第二日晨起,雪花虽然仍旧在飘,但地上却半点雪都没有存,偶尔没有被刮走的雪花,也因为过于低的温度,牢牢地冻在地面上,踩上去之后,坚硬且容易打滑。
  这样的天气,十分不适合接着赶路,陆启言便决定在这处驿站再歇上一日,看天气状况再做决定。
  陶康来见状,满脸皆是嗤笑,“不过是刮了点小风又带了点雪花,便要在这里等候一日,这大周国的兵卒还真是娇气的很。”
  “这种天气在金卫国根本就是小事一桩,别说是金卫国的将士们,就算是寻常刚会走路的孩童,都不会害怕,你们若是经受不住便继续窝在这里,我们可不陪着!”
  陶康来说罢,便吩咐金卫国上下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前行。
  “这个陶康来,当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夏云集嗤笑一声,便要上前,想要好好跟这陶康来再次掰扯掰扯。
  陆启言拦住了他,“既然他愿意继续赶路,那咱们便跟着就是,没必要因为这种小事与他争执。”
  “可是……”夏云集对此并不赞同,“由着这姓陶的性子来,他必定又要嚣张跋扈,到处生事。”
  麻烦不说,更是丢了大周国的脸面。
  并非是他心眼小,而是有些事情,就是要计较个高低的。
  “是这般说,不过也只是面上而已罢了。”陆启言压低了声音,“厢指挥使临行之前,叮嘱我们护送使团入京之时,要途经梅岭看一看,我看过地图,梅岭距离我们已是不远,只是梅岭附近并无合适的驿站供停留,我还正在思索该如何找寻理由。”
  而现在,理由送上了门。
  冒着风雪赶路,途径梅岭,他们感染风寒,不宜继续前行,就此逗留数日。
  理由正当,且合情合理。
  “不错。”夏云集点头,但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可风雪交加,怕是今日晚上要赶不到驿站了。”
  “没错。”陆启言道,“所以先前为防止这种突发状况,我早已派人通知了李县令,借住他家在城外的别苑落脚。”
  “只是这种临时借住,事发突然,这李县令家中所谓的别苑,也不过只是一处已经有些破落的庄园,且久无人居住,平日打扫得并不及时……”
  住的自然不会与驿站那般舒服。
  吃喝什么的,自己想办法!
  想要什么,没有!
  夏云集顿时明白了陆启言的用意,笑眯了眼睛,“姐夫所言不错,既是这陶将军对赶路之事这般坚持,那就由着他去便是,不必因为这些小事与他计较太多,如此方能彰显我们的大度风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